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期末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期末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9 19: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期末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
A. 4万平方千米 B. 6371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D. 960万平方千米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 流星现象
日晷是我国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一天的时刻。如图为日晷景观及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规律为(  )
A.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保持不变 D. 逐渐变短
晷针投影在一天中投影方向发生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
A.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 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D.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和北冰洋 B. 太平洋和大西洋
C. 印度洋和大西洋 D. 太平洋和印度洋
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
A. 亚洲和大洋洲 B. 非洲和南极洲 C. 非洲和南美洲 D. 亚洲和南极洲
如图为某学校开展定向越野比赛时使用的地图,选手从比赛起点出发,依次过七个点标进行打卡,到达终点用时最短者获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点标2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A. 山峰 B. 陡崖 C. 山脊 D. 山谷
比赛中(  )
A. 起点到点标1坡度陡峭 B. 点标1到点标2体力消耗多
C. 点标3到点标4经过小桥 D. 点标7到终点路程最长
比赛中点标6和点标7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
A. 15m B. 25m C. 35m D. 45m
比赛区域所属的地形类型是(  )
A. 山地 B. 高原 C. 盆地 D. 丘陵
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看来,这“天上”是指(  )
A. 秦岭 B. 巴颜喀拉山 C. 井冈山 D. 九华山
如图中最终流入北冰洋的河流①是(  )
A. 额尔齐斯河 B. 黑龙江 C. 雅鲁藏布江 D. 怒江
我国海洋污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加大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 B. 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C. 加大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 D. 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我国海洋污染物众多,其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来自(  )
A. 石油污染 B. 大气污染 C. 陆地污水排放 D. 固体垃圾污染
看图识天气,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变化是(  )
A. 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 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 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 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读我国东部地区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问题。
图中黄海的风向、风力是(  )
A. 东南风3级 B. 东南风6级 C. 西北风6级 D. 东北风4级
哈尔滨出现的天气是(  )
A. 霜冻 B. 雾 C. 雾霾 D. 冰雹
图中四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A. 哈尔滨 B. 北京 C. 武汉 D. 广州
读我国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图,完成问题。
读图可知(  )
A. 一月月均温约为5℃ B. 气温年较差约为30℃
C. 七月降水量为95mm D. 年降水量超过800mm
该区域气候(  )
A.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全年温和湿润
C. 为寒带气候类型 D. 亚欧大陆中部分布广
如图为各大洲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统计图。据此完成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①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
②南美洲热带雨林地区
③欧洲的西部地区
④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的疏密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有直接关系
B. 非洲、欧洲、大洋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
C. 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所以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D.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土地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气候资源 D. 水资源
荷兰以“低地之国”、“风车之国”而著称于世,荷兰风车对于填海造陆的主要作用是(  )
A. 发电 B. 磨粉 C. 灌溉 D. 抽水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______次。
(2)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中,人口稀疏地区是______(填数码),而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______(填稠密或稀疏)地区。
(2)数码⑥所在的大洲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着______种人。
(3)数码⑦所在地区北临______洋,由于纬度______,气候寒冷,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4)数码④所在地区的主要地形海拔在200米以下,该地形是______;该大洲的一些国家,人口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
(5)图中数码⑤与⑧各自所在的板块相互挤压运动形成了著名的______山脉。
案例探究,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分布
(1)图1中①②③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图2为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其中位于①气候区的是______;位于②气候区的是______;位于③气候区的是______。结论:由此看出造成三种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之间)地区气候分布
(2)大陆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______(填数字),⑤气候的气候特征为______;而大陆东岸为两种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______气候。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结论: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案例三:山地气候
(3)气象工作者在图3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则C(1000米)处的气温约是______℃;在山区降水也有很大差异,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___。结论:______因素,也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
读“一带一路分布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从地理学科角度来看,涉及的知识内容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差异、经济状况(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和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
(1)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为我国所处的 洲,途径我国南海到________海峡进入B_______洋、_______海,最终抵达C______洲。“陆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向西经 (亚洲分区)、西亚至C洲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区域城市旅游资源不包括()
A.巴黎埃菲尔铁塔 B.印度泰姬陵
C.威尼斯水城 D.英国伦敦塔桥
(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如A________(亚洲分区)的马来西亚盛产的 ,泰国盛产的 等热带经济作物远销世界各地;D________(国家)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居世界第 位,有巨大的消费市场;F______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被誉为“充满希望的土地”,其主要人种为______;E________(地区)丰富的 资源,为东亚等国提供了丰富燃料。
(4)“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A地区受 气候和 气候影响,降水量非常丰富; E地区为 气候,沙漠广布;C洲西部的 气候,终年温暖湿润,牧草多汁,被称为“ ”。
参考答案
1. C 2. D 3. B 4. B 5. B 6. A 7. C
8. B 9. A 10. D 11. B 12. A 13. A 14. A
15. A 16. C 17. B 18. D 19. B 20. D 21. B
22. C 23. D 24. B 25. D
26.
热 两 B 甲 极昼 秋 春 长 增加
27.
③ 稠密 黑 北冰 高 平原 基督教 喜马拉雅
28.
乙 丙 甲 纬度因素 ⑥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海陆因素 10 多 地形
29.
(1)亚洲 马六甲 印度洋 地中海 欧洲 中亚
(2)B
(3)东南亚 棕榈油 橡胶 印度 第二 非洲 黑种人 中东 石油
(4)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绿色金子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