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专题3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宁德期末)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青蛙个体发育顺序的是( )
①刚孵化的小蝌蚪 ②受精卵 ③无尾的成蛙 ④有尾的幼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2.(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 )
A.抓住雌蛙,防止雌蛙逃走
B.培养感情,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配偶关系
C.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
D.雌蛙与雄蛙之间的识别
3.(2020八上·郓城期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B.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
C.青蛙鸣叫招引雌青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
D.青蛙是体内受精
4.(2020·滨州)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蚕吐丝作茧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
B.昆虫和两栖动物都是变态发育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5.(2020八下·胶州期中)下列关于青蛙和家蚕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发育过程都经历了从受精卵到成体的三个时期
B.它们的幼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C.它们都属于有性生殖,受精卵在水中发育
D.它们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6.(2020八下·盐都月考)仰韶文化时期,有不少蛙纹彩陶图案。据专家研究,这源于古代对青蛙的崇拜,崇拜青蛙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 B.青蛙的叫声好听
C.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 D.青蛙有变态发育过程
7.(2019·潮州模拟)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和乌龟一样属于两栖动物
B.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成体既能用肺呼吸,也能用皮肤辅助呼吸
8.(2019·沈阳模拟)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 B.体外受精 C.变态发育 D.有性生殖
9.(2019八下·德惠期中)青蛙在繁殖时期特有的行为( )
A.抱对 B.游泳 C.迁徙 D.跳跃
10.(2019八下·满城月考)近来,常有关于畸形蛙的报道,出现这些畸形蛙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空气污染 B.水质污染 C.土壤污染 D.人类捕杀
11.(2019八下·右玉月考)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12.(2019八下·东台月考)青蛙的成体可以生活在陆上,但它的下列哪项还必须在水中进行( )
A.受精和捕食 B.生殖和冬眠
C.捕食避敌和变态发育 D.生殖和幼体发育
13.(2019八下·沧县月考)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的是( )
A.蝾螈 B.鲸鱼 C.鲫鱼 D.鳄鱼
14.(2019八上·砀山期末)青蛙从蝌蚪到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尾消失 B.体表出现鳞片
C.长出四肢 D.鳃消失
15.(2018八上·深圳期中)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结合该图判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为蝌蚪
C.蝌蚪与成蛙的呼吸器官不同 D.青蛙在分类上属于爬行动物
二、判断题
16.(2020·雅安)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水中完成的。
17.(2020·双峰模拟)家蚕和青蛙的个体发育方式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18.(2019八下·重庆月考)在蛙的发育过程中,先用内鳃呼吸,内鳃消失后长出外鳃。(判断对错)
19.(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一章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练习)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不大.(判断对错)
20.(2017八下·靖远期中)初夏,雌雄青蛙常常“抱对”,这是进行体内受精的现象。(判断对错)
21.(2017八下·卢龙期中)所有两栖动物都是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可以离开水进行。(判断对错)
22.(2015八上·黄山期末)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判断对错)
23.有的两栖动物终身生活在水中.
24.体外受精的动物是卵生动物,体内受精的动物一定是胎生动物。( )
25.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 )
三、实验探究题
26.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①在甲、乙两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在乙鱼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洁精.
②把发育状态相似的青蛙受精卵分成两份,每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③每天定时观察,待青蛙卵孵化后,比较甲、乙鱼缸中青蛙卵孵化的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 ,其发育过程包括 .
(2)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
(3)该实验方案中,实验变量是 ,除此条件外,甲、乙两个鱼缸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的实验装置设置称为 .
(4)如果甲、乙两个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几乎相同,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如果甲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远远大于乙鱼缸,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7.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计划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下面是他们设计的方案,现在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第一步:取两只相同的玻璃缸,分布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甲、乙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河水和10只同时孵化大小相近的蝌蚪,保持甲、乙两缸中水温22~25℃.
第三步:甲缸每天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乙缸每天饲喂等量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
第四步:每天观察蝌蚪发育生长情况并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方案第三步设计的是 实验.
(2)该实验的变量 .
(3)若甲缸的蝌蚪迅速发育成小青蛙而乙缸还是蝌蚪状态,说明 .
(4)蝌蚪发育成青蛙是 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生活在青草丛中的青蛙是绿色的,生活在枯草丛中的青蛙是黄褐色的,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四、综合题
28.(2020·铁岭)春末夏初,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隐藏着许多的青蛙。不久后再来,你又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幼体——蝌蚪与鱼类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极其相似,从进化的角度看,说明两者之间 。
(2)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 。
(3)[7]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同时兼用 辅助呼吸。
(4)青蛙的 都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青蛙对水生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5)青蛙的发育时期可以概括为 ,属于 发育。
29.(2020八下·盐都月考)豆天蛾是一种危害大豆的昆虫,下面是它的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图,请仔细观察后填空:
(1)豆天蛾的发育顺序为 ,(用序号表示)它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填名称)
(2)与豆天蛾相比,蟑螂等昆虫的发育不经过的时期是 ,(用序号表示)蟑螂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填名称)
(3)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 。(填名称)
30.(2020八上·富县期末)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反映了青蛙的繁殖与农业生产的丰收有密切的关系,保护青蛙应重视保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环境。下表是几种稻田中青蛙的数量与农业害虫数量的关系。
稻田 A B C D E
青蛙/亩 102 85 55 15 2
害虫/平方米 11 12 25 55 125
(1)在青蛙的繁殖季节,我们会听到“蛙声一片”,鸣蛙指的是 (选填雌蛙或雄蛙),蛙鸣的作用是 ,一般在 (季节)常听到蛙鸣。
(2)由表中信息可知青蛙数量和害虫数量的关系是:青蛙数量越多,害虫数量就越 ;反之,则害虫数量越 。
(3)稻田E中青蛙的数量最少,你认为青蛙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请写出一个) 。
31.(2019八下·鹿邑月考)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是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虫,其中绝大多数是蚊子等害虫。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表示的是青蛙的发育阶段,正确的发育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填写)。
(2)青蛙的受精方式是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 发育。
(3)由图2可知,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幼体,蝌蚪再发育成幼蛙,幼蛙发育成成蛙。像青蛙这样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②受精卵→①刚孵化的小蝌蚪→④有尾的幼蛙→③无尾的成蛙。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发育过程及发育特点,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是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故答案为:C。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同时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3.【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活动,A不符合题意。
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不符合题意。
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C不符合题意。
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是体外受精而不是体内受精,D符合题意。
【分析】青蛙生殖和发育: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4.【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开始吐丝作茧,将身体围绕起来化蛹,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A错误。
B.昆虫和两栖动物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B正确。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C正确。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分析】(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5.【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A.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A错误。
B.青蛙的幼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家蚕的幼体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故B错误。
C.青蛙和家蚕的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青蛙的卵是产在水中,受精卵在水中发育,而家蚕属于体内受精,卵是产在植物的叶等无水的环境中,并在此环境中进行发育,故C错误。
D.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6.【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害虫天敌”,一般农业害虫都吃如蝗虫、玉米螟、菜青虫等,一只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一年便能吃一万多只害虫。在稻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而且可以避免因喷洒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多。 如果没有青蛙,农作物受害,减少产量,人类生存也会受到影响。作为中学生要做好保护青蛙的宣传工作,坚持与乱捕青蛙的行为作斗争等。所以古代对青蛙的崇拜,崇拜青蛙的原因可能是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
7.【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用肺呼吸,也能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属于青蛙的特征,青蛙和乌龟一样属于两栖动物错误,乌龟属于爬行动物;A符合题意。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8.【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有性生殖。所以体内受精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A
【分析】青蛙生殖——体外受精,卵生。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
青蛙的发育——变态发育。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9.【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因为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为了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所以青蛙进行雌雄蛙抱对,这是青蛙在繁殖时期特有的行为。
故答案为:A
【分析】青蛙生殖: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
10.【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环境条件
【解析】【解答】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水域中都发现了畸形蛙、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域的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胚细胞的分裂受一些物理或化学的刺激而产生不正常分裂,有可能导致成体畸形。
故答案为:B
【分析】青蛙的受精过程在水里进行,青蛙在发育时,其胚胎直接浸泡于水中,更容易受到水中致畸物的影响,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受水环境的影响大 。
11.【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2.【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为变态发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还必须在水中进行生殖和发育。
故答案为:D
【分析】青蛙生殖和发育: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13.【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蝾螈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蝾螈的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故A符合题意;鲸鱼属于哺乳类,终生用肺呼吸,故B不符合题意;鲫鱼属于鱼类,终生用鳃呼吸,故C不符合题意;鳄鱼属于爬行类,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终生用肺呼吸,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娃娃鱼等。
14.【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像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B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5.【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所以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为受精卵,B不符合题意;
C、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C符合题意;
D、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所以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环境条件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青蛙的有性生殖(体外受精)需要在水中进行,青蛙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也需要在水中完成,故该题说法正确。
【分析】(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①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 ②发育特点:变态发育;③发育过程:受精卵→ 有外鳃的蝌蚪→外鳃消失(长出内鳃)的蝌蚪→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前肢的蝌蚪→尾没有全部消失的幼蛙 →幼蛙→ 成蛙。(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①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②环境的变迁导致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和成蛙在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青蛙、蟾蜍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里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很大.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由此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常一团团地附着在水草上,因此青蛙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受精.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青蛙的生殖方式.首先明确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幼体是蝌蚪,它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所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不是蝌蚪.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有些两栖动物的种类终生保持幼体形态,可终生生活在水中,例如北美洲特产的穴居蝾螈.但是青蛙却是水陆两栖的动物.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体外受精的动物有鱼类、两栖类,鱼类和两栖类的受精卵是在体外发育成个体,属于卵生,体内受精有线形动物、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等,只有哺乳动物是胎生,其它动物都是卵生。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胎生是哺乳动物的特有的生殖方式。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具有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也不同等,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故答案:错误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是幼年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
26.【答案】(1)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吗
(3)是否加入了适量的洗洁精;对照实验
(4)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没有影响;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的动物,在繁殖时期,雌、雄蛙分别将卵、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在水中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必需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然后发育成幼蛙,幼蛙继续发育成成蛙,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属于变态发育.
(2)盖生物学科兴趣小组设置的变量是水质的不同(清水和带清洁精的水),因此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吗?
(3)对照实验的设置原则是:变量唯一原则,即除了实验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据步骤①“在甲、乙两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在乙鱼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洁精”,可见实验的变量是否加入了适量的洗洁精;除变量条件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如果甲、乙两个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几乎相同,说明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没有影响;如果甲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远远大于乙鱼缸,说明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受到了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低.
故答案为:(1)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吗;
(3)是否加入了适量的洗洁精;对照实验;
(4)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没有影响;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该兴趣小组以水质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而说明人类活动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的灭绝,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27.【答案】(1)对照
(2)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
(3)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与发育
(4)变态发育
(5)生物适应环境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解:(1)(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组中放入了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为实验组;乙组中没有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为对照组.因此,实验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
(3)实验中,甲缸每天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乙缸每天饲喂等量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其他条件相同,结果甲缸蝌蚪先发育为青蛙.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与发育.
(4)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青草丛中的青蛙体色是青绿色的,枯草丛中的青蛙体色是黄褐色的,这种现象都是为了掩护自己,避免敌害,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故答案为:(1)对照(2)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3)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与发育(4)变态发育(5)生物适应环境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8.【答案】(1)亲缘关系很近
(2)1;受精卵
(3)肺;皮肤
(4)生殖和发育
(5)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的幼体——蝌蚪与鱼类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极其相似,从进化的角度看,说明两栖动物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两者亲缘关系很近。(2)青蛙在生殖时,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抱对,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也产出精子,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慢慢发育成蝌蚪,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继续发育,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最后尾巴消失,发育成幼蛙,最后发育成成蛙。所以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1受精卵。(3)成蛙的呼吸器官是肺,皮肤裸露,辅助肺进行呼吸。(4)青蛙是水中产卵,水中受精,水中发育,所以青蛙对水生环境的依赖性很强。(5)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分析】青蛙在生殖时,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抱对,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也产出精子,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慢慢发育成蝌蚪,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继续发育,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最后尾巴消失,发育成幼蛙,最后发育成成蛙。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29.【答案】(1)④②③①;完全变态
(2)③;不完全变态
(3)幼虫期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1)豆天蛾的发育经过④受精卵、②幼虫、③蛹和①成虫四个时期,因此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④②③①(写序号)。它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蟑螂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因此与豆天蛾相比,蟑螂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③蛹期。(3)豆天蛾是害虫,它在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因此,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机是幼虫期。
【分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3)图中,①成虫,②幼虫、③蛹、④受精卵。
30.【答案】(1)雄蛙;吸引异性;春末夏初
(2)少;多
(3)农药污染、人类捕捉等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环境条件
【解析】【解答】(1)蛙鸣是雄蛙的求偶行为,蛙鸣的作用是吸引异性。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节,这时池塘边会经常听到蛙鸣声。
(2)由表中信息可知青蛙数量和害虫数量的关系是:青蛙数量越多,害虫数量就越少;反之,则害虫数量越多。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成体也能在潮湿的陆地上。由于农药污染、人类捕捉等,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和环境的变迁,使两栖动物的产卵率、成活率下降,所以数量在急剧减少。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1.【答案】(1)D→B→C→E→A
(2)体外;鳃;变态
(3)25℃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D→B→C→E→A。
(2)繁殖季节,雄蛙和雌蛙经过抱对(某种行为),分别将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两者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青蛙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和结构区别很大,这样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3)温度对蛙卵孵化有较大的影响,从图中看出25℃左右的温度更有利于蛙卵的孵化。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专题3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宁德期末)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青蛙个体发育顺序的是( )
①刚孵化的小蝌蚪 ②受精卵 ③无尾的成蛙 ④有尾的幼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幼体,蝌蚪再发育成幼蛙,幼蛙发育成成蛙。像青蛙这样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②受精卵→①刚孵化的小蝌蚪→④有尾的幼蛙→③无尾的成蛙。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发育过程及发育特点,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 )
A.抓住雌蛙,防止雌蛙逃走
B.培养感情,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配偶关系
C.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
D.雌蛙与雄蛙之间的识别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是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故答案为:C。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同时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3.(2020八上·郓城期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B.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
C.青蛙鸣叫招引雌青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
D.青蛙是体内受精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活动,A不符合题意。
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不符合题意。
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C不符合题意。
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是体外受精而不是体内受精,D符合题意。
【分析】青蛙生殖和发育: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4.(2020·滨州)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蚕吐丝作茧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
B.昆虫和两栖动物都是变态发育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开始吐丝作茧,将身体围绕起来化蛹,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A错误。
B.昆虫和两栖动物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B正确。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C正确。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分析】(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5.(2020八下·胶州期中)下列关于青蛙和家蚕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发育过程都经历了从受精卵到成体的三个时期
B.它们的幼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C.它们都属于有性生殖,受精卵在水中发育
D.它们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A.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A错误。
B.青蛙的幼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家蚕的幼体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故B错误。
C.青蛙和家蚕的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青蛙的卵是产在水中,受精卵在水中发育,而家蚕属于体内受精,卵是产在植物的叶等无水的环境中,并在此环境中进行发育,故C错误。
D.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6.(2020八下·盐都月考)仰韶文化时期,有不少蛙纹彩陶图案。据专家研究,这源于古代对青蛙的崇拜,崇拜青蛙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 B.青蛙的叫声好听
C.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 D.青蛙有变态发育过程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害虫天敌”,一般农业害虫都吃如蝗虫、玉米螟、菜青虫等,一只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一年便能吃一万多只害虫。在稻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而且可以避免因喷洒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多。 如果没有青蛙,农作物受害,减少产量,人类生存也会受到影响。作为中学生要做好保护青蛙的宣传工作,坚持与乱捕青蛙的行为作斗争等。所以古代对青蛙的崇拜,崇拜青蛙的原因可能是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
7.(2019·潮州模拟)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和乌龟一样属于两栖动物
B.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成体既能用肺呼吸,也能用皮肤辅助呼吸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用肺呼吸,也能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属于青蛙的特征,青蛙和乌龟一样属于两栖动物错误,乌龟属于爬行动物;A符合题意。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8.(2019·沈阳模拟)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 B.体外受精 C.变态发育 D.有性生殖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有性生殖。所以体内受精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A
【分析】青蛙生殖——体外受精,卵生。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
青蛙的发育——变态发育。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9.(2019八下·德惠期中)青蛙在繁殖时期特有的行为( )
A.抱对 B.游泳 C.迁徙 D.跳跃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因为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为了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所以青蛙进行雌雄蛙抱对,这是青蛙在繁殖时期特有的行为。
故答案为:A
【分析】青蛙生殖: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
10.(2019八下·满城月考)近来,常有关于畸形蛙的报道,出现这些畸形蛙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空气污染 B.水质污染 C.土壤污染 D.人类捕杀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环境条件
【解析】【解答】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水域中都发现了畸形蛙、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域的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胚细胞的分裂受一些物理或化学的刺激而产生不正常分裂,有可能导致成体畸形。
故答案为:B
【分析】青蛙的受精过程在水里进行,青蛙在发育时,其胚胎直接浸泡于水中,更容易受到水中致畸物的影响,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受水环境的影响大 。
11.(2019八下·右玉月考)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2.(2019八下·东台月考)青蛙的成体可以生活在陆上,但它的下列哪项还必须在水中进行( )
A.受精和捕食 B.生殖和冬眠
C.捕食避敌和变态发育 D.生殖和幼体发育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为变态发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还必须在水中进行生殖和发育。
故答案为:D
【分析】青蛙生殖和发育: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13.(2019八下·沧县月考)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的是( )
A.蝾螈 B.鲸鱼 C.鲫鱼 D.鳄鱼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蝾螈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蝾螈的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故A符合题意;鲸鱼属于哺乳类,终生用肺呼吸,故B不符合题意;鲫鱼属于鱼类,终生用鳃呼吸,故C不符合题意;鳄鱼属于爬行类,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终生用肺呼吸,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娃娃鱼等。
14.(2019八上·砀山期末)青蛙从蝌蚪到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尾消失 B.体表出现鳞片
C.长出四肢 D.鳃消失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像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B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5.(2018八上·深圳期中)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结合该图判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为蝌蚪
C.蝌蚪与成蛙的呼吸器官不同 D.青蛙在分类上属于爬行动物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所以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为受精卵,B不符合题意;
C、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C符合题意;
D、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所以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二、判断题
16.(2020·雅安)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水中完成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环境条件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青蛙的有性生殖(体外受精)需要在水中进行,青蛙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也需要在水中完成,故该题说法正确。
【分析】(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①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 ②发育特点:变态发育;③发育过程:受精卵→ 有外鳃的蝌蚪→外鳃消失(长出内鳃)的蝌蚪→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前肢的蝌蚪→尾没有全部消失的幼蛙 →幼蛙→ 成蛙。(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①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②环境的变迁导致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17.(2020·双峰模拟)家蚕和青蛙的个体发育方式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和成蛙在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8.(2019八下·重庆月考)在蛙的发育过程中,先用内鳃呼吸,内鳃消失后长出外鳃。(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9.(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一章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练习)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不大.(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青蛙、蟾蜍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里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很大.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由此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20.(2017八下·靖远期中)初夏,雌雄青蛙常常“抱对”,这是进行体内受精的现象。(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常一团团地附着在水草上,因此青蛙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受精.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青蛙的生殖方式.首先明确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21.(2017八下·卢龙期中)所有两栖动物都是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可以离开水进行。(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幼体是蝌蚪,它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所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2.(2015八上·黄山期末)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不是蝌蚪.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3.有的两栖动物终身生活在水中.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有些两栖动物的种类终生保持幼体形态,可终生生活在水中,例如北美洲特产的穴居蝾螈.但是青蛙却是水陆两栖的动物.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4.体外受精的动物是卵生动物,体内受精的动物一定是胎生动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体外受精的动物有鱼类、两栖类,鱼类和两栖类的受精卵是在体外发育成个体,属于卵生,体内受精有线形动物、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等,只有哺乳动物是胎生,其它动物都是卵生。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胎生是哺乳动物的特有的生殖方式。
25.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具有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也不同等,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故答案:错误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是幼年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
三、实验探究题
26.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①在甲、乙两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在乙鱼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洁精.
②把发育状态相似的青蛙受精卵分成两份,每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③每天定时观察,待青蛙卵孵化后,比较甲、乙鱼缸中青蛙卵孵化的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 ,其发育过程包括 .
(2)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
(3)该实验方案中,实验变量是 ,除此条件外,甲、乙两个鱼缸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的实验装置设置称为 .
(4)如果甲、乙两个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几乎相同,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如果甲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远远大于乙鱼缸,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1)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吗
(3)是否加入了适量的洗洁精;对照实验
(4)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没有影响;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的动物,在繁殖时期,雌、雄蛙分别将卵、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在水中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必需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然后发育成幼蛙,幼蛙继续发育成成蛙,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属于变态发育.
(2)盖生物学科兴趣小组设置的变量是水质的不同(清水和带清洁精的水),因此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吗?
(3)对照实验的设置原则是:变量唯一原则,即除了实验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据步骤①“在甲、乙两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在乙鱼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洁精”,可见实验的变量是否加入了适量的洗洁精;除变量条件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如果甲、乙两个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几乎相同,说明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没有影响;如果甲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远远大于乙鱼缸,说明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受到了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低.
故答案为:(1)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吗;
(3)是否加入了适量的洗洁精;对照实验;
(4)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没有影响;洗洁精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该兴趣小组以水质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而说明人类活动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的灭绝,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27.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计划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下面是他们设计的方案,现在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第一步:取两只相同的玻璃缸,分布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甲、乙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河水和10只同时孵化大小相近的蝌蚪,保持甲、乙两缸中水温22~25℃.
第三步:甲缸每天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乙缸每天饲喂等量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
第四步:每天观察蝌蚪发育生长情况并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方案第三步设计的是 实验.
(2)该实验的变量 .
(3)若甲缸的蝌蚪迅速发育成小青蛙而乙缸还是蝌蚪状态,说明 .
(4)蝌蚪发育成青蛙是 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生活在青草丛中的青蛙是绿色的,生活在枯草丛中的青蛙是黄褐色的,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答案】(1)对照
(2)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
(3)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与发育
(4)变态发育
(5)生物适应环境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解:(1)(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组中放入了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为实验组;乙组中没有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为对照组.因此,实验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
(3)实验中,甲缸每天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乙缸每天饲喂等量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其他条件相同,结果甲缸蝌蚪先发育为青蛙.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与发育.
(4)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青草丛中的青蛙体色是青绿色的,枯草丛中的青蛙体色是黄褐色的,这种现象都是为了掩护自己,避免敌害,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故答案为:(1)对照(2)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3)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与发育(4)变态发育(5)生物适应环境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四、综合题
28.(2020·铁岭)春末夏初,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隐藏着许多的青蛙。不久后再来,你又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幼体——蝌蚪与鱼类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极其相似,从进化的角度看,说明两者之间 。
(2)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 。
(3)[7]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同时兼用 辅助呼吸。
(4)青蛙的 都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青蛙对水生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5)青蛙的发育时期可以概括为 ,属于 发育。
【答案】(1)亲缘关系很近
(2)1;受精卵
(3)肺;皮肤
(4)生殖和发育
(5)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的幼体——蝌蚪与鱼类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极其相似,从进化的角度看,说明两栖动物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两者亲缘关系很近。(2)青蛙在生殖时,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抱对,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也产出精子,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慢慢发育成蝌蚪,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继续发育,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最后尾巴消失,发育成幼蛙,最后发育成成蛙。所以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1受精卵。(3)成蛙的呼吸器官是肺,皮肤裸露,辅助肺进行呼吸。(4)青蛙是水中产卵,水中受精,水中发育,所以青蛙对水生环境的依赖性很强。(5)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分析】青蛙在生殖时,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抱对,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也产出精子,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慢慢发育成蝌蚪,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继续发育,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最后尾巴消失,发育成幼蛙,最后发育成成蛙。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29.(2020八下·盐都月考)豆天蛾是一种危害大豆的昆虫,下面是它的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图,请仔细观察后填空:
(1)豆天蛾的发育顺序为 ,(用序号表示)它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填名称)
(2)与豆天蛾相比,蟑螂等昆虫的发育不经过的时期是 ,(用序号表示)蟑螂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填名称)
(3)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 。(填名称)
【答案】(1)④②③①;完全变态
(2)③;不完全变态
(3)幼虫期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1)豆天蛾的发育经过④受精卵、②幼虫、③蛹和①成虫四个时期,因此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④②③①(写序号)。它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蟑螂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因此与豆天蛾相比,蟑螂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③蛹期。(3)豆天蛾是害虫,它在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因此,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机是幼虫期。
【分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3)图中,①成虫,②幼虫、③蛹、④受精卵。
30.(2020八上·富县期末)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反映了青蛙的繁殖与农业生产的丰收有密切的关系,保护青蛙应重视保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环境。下表是几种稻田中青蛙的数量与农业害虫数量的关系。
稻田 A B C D E
青蛙/亩 102 85 55 15 2
害虫/平方米 11 12 25 55 125
(1)在青蛙的繁殖季节,我们会听到“蛙声一片”,鸣蛙指的是 (选填雌蛙或雄蛙),蛙鸣的作用是 ,一般在 (季节)常听到蛙鸣。
(2)由表中信息可知青蛙数量和害虫数量的关系是:青蛙数量越多,害虫数量就越 ;反之,则害虫数量越 。
(3)稻田E中青蛙的数量最少,你认为青蛙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请写出一个) 。
【答案】(1)雄蛙;吸引异性;春末夏初
(2)少;多
(3)农药污染、人类捕捉等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环境条件
【解析】【解答】(1)蛙鸣是雄蛙的求偶行为,蛙鸣的作用是吸引异性。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节,这时池塘边会经常听到蛙鸣声。
(2)由表中信息可知青蛙数量和害虫数量的关系是:青蛙数量越多,害虫数量就越少;反之,则害虫数量越多。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成体也能在潮湿的陆地上。由于农药污染、人类捕捉等,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和环境的变迁,使两栖动物的产卵率、成活率下降,所以数量在急剧减少。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1.(2019八下·鹿邑月考)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是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虫,其中绝大多数是蚊子等害虫。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表示的是青蛙的发育阶段,正确的发育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填写)。
(2)青蛙的受精方式是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 发育。
(3)由图2可知,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
【答案】(1)D→B→C→E→A
(2)体外;鳃;变态
(3)25℃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D→B→C→E→A。
(2)繁殖季节,雄蛙和雌蛙经过抱对(某种行为),分别将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两者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青蛙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和结构区别很大,这样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3)温度对蛙卵孵化有较大的影响,从图中看出25℃左右的温度更有利于蛙卵的孵化。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