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2022届高考热点复习
苏联成立100周年
【热点由来】
1周年大事:
1921年,新经济政策;
1922年,苏联成立;
1991年,苏联解体。
2家国情怀:
社会主义
【知识梳理】 1-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二月革命倒沙皇(推翻沙皇专制,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四月提纲》指方向(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七月流血抛幻想(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十月革命现曙光(攻克冬宫,成立苏维埃政府)
1、简述十月革命的历程。
2、二月革命的含义、性质及结果。1-147、评说87
含义
结果
性质
3、《四月提纲》的全称、内容及意义。评说87、1-147
(全称:《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内容2
内容1
内容3
意义
4、七月流血事件的结果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应对。1-148
结果
应对
5、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结果及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二大的内容 。1-149
结果: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内容
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的标志:《告俄国公民书》
【知识拓展】
1、对俄国
2、对世界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的前提。
(1)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知识梳理】 1-2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知识梳理】2-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一)在社会主义革命方面
1、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创立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2、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形成了列宁主义。
3、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 知识梳理】2-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二)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01 巩固新生政权
1、外交上: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2、政治上:提出把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重心由军事斗争转移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把首都迁到莫斯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3、经济上:颁布《土地法令》,恢复发展生产;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败敌人。
4、军事上:组建红军,反击国内外反动势力。
【知识梳理】2-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二)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0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是在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使俄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重视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在1920年提出著名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3、1922年苏联成立前后,列宁提出了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①农业: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大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义务劳动制
1918—1920年国内外敌对势力武装干涉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
否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积极:适应了战时需要,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了广大农民的反对。
【知识梳理】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否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不能!
为什么不能?
因为它脱离了俄国的国情(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①农业:粮食税
②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③商业:自由贸易
④分配:工资制
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知识梳理】 1-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1、含义:
2、背景:
①个人因素:1924年1月列宁病逝,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②苏联国情:国民经济恢复后,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③国际背景: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帝国主义形成了对苏联的包围与威胁。
【知识梳理】2-1“苏联模式”
3、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方针提出:
②方针特点: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
1926-1928年: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并新建几千家企业;
1928-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新经济政策自1928年起停止实行)
1933-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③实施举措: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③工业成就:
经济结构不合理:
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④存在问题: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工业占居主导地位;
工业总产值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社会主义工业化:
4、苏联模式的确立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5、苏联模式的表现P147:
①经济:
②政治:
③思想文化:
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
高度集中,行政干预
高度集权,个人崇拜
高度集中
1、背景:
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
②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2、目的:
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
【知识梳理】3-1戈尔巴乔夫改革
3、内容:
领域 措施
经济
政治 1、指导思想变化:
2、苏联共产党地位变化:
3、苏联国家性质变化:
1、制定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2、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3、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化”,纵容自由化思想,使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的领导地位;
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由联盟变成邦联,加速了各共和国的独立倾向。
【知识梳理】3-1戈尔巴乔夫改革
4、结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真题(模拟题)训练】
(2017.11·浙江高考·34)【加试题】“一战”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同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6分)
(2017.11·浙江高考·34)(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6分)
【答案】(2)探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
(2017.11·浙江高考·34)(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6分)
【答案】(2)理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6分)
(2021.6·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文建设道路的价值。(5分)
(2021.6·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
【答案】 (1)改变: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转变到逐步过渡。
(2021.6·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
【答案】 (1)价值:找到了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