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20 17:34:11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单选题
1.(2020·苏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3 B.SO3 C.NaOH D.K2SO4
【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O3是单质,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SO3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C、NaOH是碱,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K2SO4是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择B。
【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2.(2020·安徽)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在室温下,1L水中能溶解约30mL氧气,而氢气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的比氧气少,故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B. 碳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C. 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D.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气在负极生成,故氧气与氢气不可能重新生成水,故不合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3.(2020·营口)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可推知水中含有氢、氧元素,选项符合题意;
C、电解水实验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解过程中氧原子和氢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改变了,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4.(2020·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不纯点燃氢气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干冷烧杯罩住火焰,内壁有水雾产生,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 b管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氢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合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也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气体点燃前要验纯分析
B、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分析
C、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5.(2020·绥化)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水蒸气 B.液氧
C.石油 D.食盐水
【答案】A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B、液氧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石油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食盐水含有氯化钠和水,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6.(2020·东莞模拟)有关电解水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D.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1:2,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水的导电性比较弱。
7.(2020·静安模拟)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图中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B. 图中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故符合题意;
C. 图中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D. 图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
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二、填空题
8.(2020九下·农安月考)有以下物质,①红磷;②水;③氧化镁;④氨水;⑤铁,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含有水分子的是   。
【答案】①⑤;②③;②④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①红磷⑤铁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②水③氧化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都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含有水分子,氨水是氨气的溶液含有水分子,故填:①⑤;②③;②。
【分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
9.(2020·顺义模拟)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1)1
(2)水 氢气+氧气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1。故填:1。(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故填: 。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请确认所生成水,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三、综合题
10.(2020九上·伊通期末)据如图回答:
(1)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A装置中水发生变化的实质   。
(2)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B装置进行的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1)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的变大
(2)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1)A装置中水受热沸腾,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故填: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的变大;(2)B装置中发生的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角度看,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构成了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用B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加热水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并且是“正氧负氢”,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比较多,是氢气,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比较少,是氧气;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属于化学变化。
11.(2019九上·松江月考)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1)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4%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可以看到两个电极上出现   ;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用   验证b管中的气体。
(2)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电解水的方程式为   
(3)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选填“<”、“=”或“>”)。
【答案】(1)气泡;负;带火星的木条
(2)氢元素和氧元素;
(3)>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关闭活塞,接通电源,可以看到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根据“正氧负氢”和“氢二氧一”,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负极,b管收集的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b管中的气体,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随反应进行,水的质量会减小,而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
【分析】(1)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
(2)根据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3)根据电解水后水的质量减小分析
12.(2019九上·永川期末)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可以通过水分解获得。
(1)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水装置如图2所示,X管内气体为   ,与Y管相连的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2)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选择图1中粒子的模型,完成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答案】(1)氧气(或O2);负
(2)2H2O 2H2↑+O2↑
(3)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2可知,X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于Y管,因此X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而Y管内产生的是氢气;因为产生氢气的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Y管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
(2)水在光照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
(3)根据H2O可知,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即;根据 O2 可知,氧气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即;根据 H2 可知,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即;根据(2)中得到的化学方程式可知,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1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即: 。
【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电源正极相接的试管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接的试管产生氢气;
(2)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注意反应的条件是催化剂和光照,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2)中得到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种类和个数,进而写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1 / 1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单选题
1.(2020·苏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3 B.SO3 C.NaOH D.K2SO4
2.(2020·安徽)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3.(2020·营口)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4.(2020·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5.(2020·绥化)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水蒸气 B.液氧
C.石油 D.食盐水
6.(2020·东莞模拟)有关电解水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D.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7.(2020·静安模拟)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8.(2020九下·农安月考)有以下物质,①红磷;②水;③氧化镁;④氨水;⑤铁,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含有水分子的是   。
9.(2020·顺义模拟)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三、综合题
10.(2020九上·伊通期末)据如图回答:
(1)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A装置中水发生变化的实质   。
(2)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B装置进行的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   。
11.(2019九上·松江月考)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1)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4%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可以看到两个电极上出现   ;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用   验证b管中的气体。
(2)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电解水的方程式为   
(3)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选填“<”、“=”或“>”)。
12.(2019九上·永川期末)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可以通过水分解获得。
(1)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水装置如图2所示,X管内气体为   ,与Y管相连的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2)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选择图1中粒子的模型,完成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O3是单质,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SO3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C、NaOH是碱,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K2SO4是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择B。
【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2.【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在室温下,1L水中能溶解约30mL氧气,而氢气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的比氧气少,故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B. 碳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C. 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D.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气在负极生成,故氧气与氢气不可能重新生成水,故不合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可推知水中含有氢、氧元素,选项符合题意;
C、电解水实验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解过程中氧原子和氢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改变了,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不纯点燃氢气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干冷烧杯罩住火焰,内壁有水雾产生,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 b管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氢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合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也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气体点燃前要验纯分析
B、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分析
C、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B、液氧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石油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食盐水含有氯化钠和水,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6.【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1:2,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水的导电性比较弱。
7.【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图中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B. 图中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故符合题意;
C. 图中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D. 图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
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8.【答案】①⑤;②③;②④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①红磷⑤铁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②水③氧化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都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含有水分子,氨水是氨气的溶液含有水分子,故填:①⑤;②③;②。
【分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
9.【答案】(1)1
(2)水 氢气+氧气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1。故填:1。(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故填: 。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请确认所生成水,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10.【答案】(1)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的变大
(2)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1)A装置中水受热沸腾,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故填: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的变大;(2)B装置中发生的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角度看,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构成了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用B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加热水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并且是“正氧负氢”,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比较多,是氢气,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比较少,是氧气;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属于化学变化。
11.【答案】(1)气泡;负;带火星的木条
(2)氢元素和氧元素;
(3)>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关闭活塞,接通电源,可以看到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根据“正氧负氢”和“氢二氧一”,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负极,b管收集的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b管中的气体,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随反应进行,水的质量会减小,而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
【分析】(1)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
(2)根据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3)根据电解水后水的质量减小分析
12.【答案】(1)氧气(或O2);负
(2)2H2O 2H2↑+O2↑
(3)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2可知,X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于Y管,因此X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而Y管内产生的是氢气;因为产生氢气的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Y管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
(2)水在光照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
(3)根据H2O可知,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即;根据 O2 可知,氧气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即;根据 H2 可知,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即;根据(2)中得到的化学方程式可知,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1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即: 。
【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电源正极相接的试管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接的试管产生氢气;
(2)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注意反应的条件是催化剂和光照,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2)中得到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种类和个数,进而写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