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第七单元第1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第七单元第1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29 20:10:52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第七单元第1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岳池期中)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能否产生生殖细胞 B.有性生殖能产生健康的后代
C.有性生殖具有遗传性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2020八上·延庆期中)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常用扦插法进行繁殖,关于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无性繁殖 B.需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
C.繁殖速度快 D.有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
3.(2020八上·延庆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①绵羊的克隆 ②菜豆的开花结果 ③雌雄蚕蛾的交尾 ④柳树的扦插 ⑤试管婴儿的诞生 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
A.④⑤⑥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4.(2020八上·槐荫期中)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的是(  )
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5.(2020·西宁)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其目的是(  )
A.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B.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C.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6.(2020八上·曲阜月考)如果一株红果番茄的花(AA),接受了一株黄果番茄的花粉(aa),那么在红果番茄上结的果是     (  )
A.红色 B.黄色
C.红黄相间 D.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
7.(2020八上·虎林月考)科学家成功地利用少量草莓茎尖诱导出大量的无毒草莓试管苗,这种技术是 (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 D.发酵技术
8.(2020八上·滨州月考)在生物实践当中,可以用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后代。下列生殖方式与此不相同的是(  )
A.椒草的叶发出芽和根,长成新植株
B.富贵竹的枝条扦插长成新植株
C.通过组织培养培育花卉
D.白菜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9.(2020·枣庄)蝗虫主要以玉米等禾本科植物为食。下列关于蝗虫和玉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幼虫期
C.玉米是雌雄同株的单子叶植物
D.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10.(2020·青岛)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已知B为蛹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
B.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D→A→B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
11.(2020八下·昌吉期中)下图表示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取食桑叶的阶段是④
B.制作丝绸的蚕丝取自③
C.④与③差异很大,所以家蚕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D.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④③①
12.(2020八下·庆云期中)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
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C.M可以表示在陆上产卵 D.M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13.(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
①黄粉虫 ②蟋蟀 ③桦尺蛾 ④蝇 ⑤家蚕 ⑥蝗虫 ⑦菜粉蝶 ⑧蝼蛄 ⑨螳螂
A.①②⑥⑧⑨ B.①③④⑤⑦ C.③④⑤⑦ D.②⑥⑧⑨
14.(2020八上·延庆期中)下图是蝗虫、蝴蝶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C.蝗虫、蝴蝶的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
D.两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15.(2020八上·新丰月考)“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非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非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16.(2020八上·岳池期中)小王在扶贫政策帮助下,走上饲养牛蛙和鸡的致富路。养殖过程中,他发现牛蛙和鸡生殖发育的共同特点有(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④变态发育 ⑤有坚韧卵壳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③④
17.(2020八上·江门月考)大鲵是两栖动物,终身保留着尾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鲵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束缚
B.大鲵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被称为两栖类
C.大鲵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
D.大鲵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发育过程不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
18.(2020·滨州)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蚕吐丝作茧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
B.昆虫和两栖动物都是变态发育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19.(2020·晋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意味着蛙进入了繁殖季节。下列关于蛙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雄蛙鸣叫属于学习行为
B.雌雄蛙抱对有利于完成体内受精
C.幼体的发育在水中进行
D.蛙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20.(2020八上·延庆期中)图1为鸡卵结构模式图,图2为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某阶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B.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由3和4提供
C.只要温度适宜,所有的2都可以发育成小鸡
D.由图2可知,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较早出现,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
21.(2020八上·夏津期中)在鸡的卵中,真正的卵细胞所包括的结构是(  )
A.整个鸡卵
B.胚盘、卵黄和紧包在卵黄外面的卵黄膜
C.卵黄、卵白和内层卵壳膜
D.胚盘、细胞核
22.(2020八下·荔城期中)鸟卵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是(  )
A.卵黄 B.卵黄和胚盘 C.卵白 D.卵黄和卵白
23.(2020八下·昌吉期中)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B.为了观察气室,首先要将鸡卵的任意一端敲出裂痕
C.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一个空腔是⑦气室
D.卵黄上乳白色小点①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24.(2020八下·洛宁期中)下列有关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
A.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B.卵白一一提供养料和水分
C.卵黄——提供主要营养 D.胚盘一一固定卵黄的位置
25.(2020八下·郑州期中)“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上述诗句描述的行为是 (  )
A.筑巢 B.求偶 C.育雏 D.孵卵
二、综合题
26.(2020八下·昌吉期中)下图为某种果树嫁接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芽接方式的是   。
(2)图中①是指   ,②是指   。
(3)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①和②的   紧贴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是   
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C.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4)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   ]   的性状。
(5)剪取开白花的碧桃枝条嫁接到开红花的碧桃树上,新形成的植株将开______花。
A.白花 B.粉红花 C.红花 D.不能确定
27.(2020·邵阳)下列图示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C→D的过程有   现象,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一起生长。
(2)在蝗灾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图一的   (填字母)时期。
(3)在图二中,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字母)时期。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用得不准确,应将这两个字改为   ,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5)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   发育。
28.(2020八下·偃师期中)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蛙的发育经历了 ① 受精卵,②   ,③ 幼蛙 和④ 成蛙四个时期。
(2)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
(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在水中。
(4)④时期的青蛙用    呼吸,   辅助呼吸。
29.(2020八下·新蔡期末)如图是家鸽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③和图乙中⑦的结构名称是   ,该结构的作用是   ,外面包裹着   。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   ,里面含有   。
(2)图乙中⑥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来的。
(3)两图中②的作用是   。
(4)下列四种动物中,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__。
A.中华鲟 B.大鲵 C.企鹅 D.扬子鳄
(5)小家鸽从卵壳里出来时,身上绒羽很少,眼没睁开,腿足无力,需亲鸟喂养,属于   。
(6)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鸡卵不能孵化成雏鸡是因为   。
30.(2020八上·延庆期中)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青蛙是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动物,应提倡保护。繁殖期间,许多雄蛙常聚到一个共同的区域,高声鸣叫,连续不断,其实这是雄蛙的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鸣叫来吸引异性,结成配偶。配对以后,雌蛙便开始向水中排卵,与此同时,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子,精子、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经4~5天的孵化,发育成为蝌蚪。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尾游泳,并取食矽藻、绿藻等植物性食物。经过两个月的发育之后,蝌蚪发育成为幼蛙,尾部逐渐消失,并开始上陆生活,食性也开始转变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目前,全球青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在许多地方,青蛙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增加。全球范围内为了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以及防止它们的灭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加大保护力度、进行人工繁殖等。地球的两栖动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威胁,全球化交易对两栖动物的长期生存构成巨大威胁,人们买卖青蛙用于宠物喂养、科学解剖、充当诱饵甚至烹制美食。栖息地被破坏是造成两栖动物数量下降的最大威胁之一,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如建房、修路、伐木、筑坝、开河等严重破坏了两栖动物的天然栖息地;两栖动物的可渗透性皮肤吸收性很强,极易受到污染物和杀虫剂的侵害;用于保护农作物的杀虫剂,其化学成分会渗透到河水中并污染水质和两栖动物所吃的食物等。
(1)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   生殖。从青蛙的发育史可以看出,其发育过程属于   。
(2)青蛙鸣叫的目的是   ,雌雄蛙的抱对有利于   。
(3)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   是(填“有利”或“无利”)的。
(4)阅读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说说青蛙等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
(5)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请你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所以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无性生殖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当月季使用扦插法进行繁殖时,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A正确。
B.用扦插法进行繁殖月季时,不需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B错误。
C.无性生殖的优点是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C正确。
D.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其后代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有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D正确。
【分析】植物的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①绵羊的克隆、④柿树的嫁接、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②菜豆的开花结果、③雌雄蚕蛾的交尾、⑤试管婴儿的诞生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分析】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个体起发育的起点,特点是后代来自于父母双方各一半的遗传物质,变异性较大,生活力较强。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生物体直接发育成新的个体,特点是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较好地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但是后代的生活力逐渐下降。细菌分裂生殖,青霉产生孢子、马铃薯发芽和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发育成新的个体;蝗虫交尾和玉米人工授粉均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的个体。
故答案为:C。
【分析】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个体起发育的起点,特点是后代来自于父母双方各一半的遗传物质,变异性较大,生活力较强。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生物体直接发育成新的个体,特点是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较好地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但是后代的生活力逐渐下降。
5.【答案】D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
嫁接的原理:嫁接时使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6.【答案】A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这一对基因都是隐性的时,才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红色果的基因是AA,黄色果的基因是aa,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来的,种子内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因此将一株黄果番茄的花粉(aa)授到红色番茄(AA)的柱头上,所结果实的果皮基因组成仍然是AA,果皮的颜色也仍然是红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7.【答案】C
【知识点】组织培养
【解析】【解答】A.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故B不符合题意。
C.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所以科学家成功地利用少量草莓茎尖诱导出大量的无毒草莓试管苗,这种技术是组织培养, 故C符合题意。
D.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8.【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用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ABC.椒草的叶发出芽和根,长成新植株;富贵竹的枝条扦插长成新植株;通过组织培养培育花卉,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属于无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
D.白菜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因为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所以“白菜开花结果”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9.【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相似,且发育不经过蛹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A错误。
B.蝗虫的幼虫只有翅芽,不能飞行,只能跳跃 ,分布范围小,所以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幼虫期,故B正确。
C.玉米有两种花,开在顶端的是雄花,旁边的是雌花,玉米雌雄同株;一颗玉米粒胚中的子叶只有一片,属于单子叶植物,故C正确。
D.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蝗虫的发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其中幼虫对禾本科农作物危害大,玉米是雌雄同株的禾本科单子叶植物。
10.【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D为卵期,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A正确。
B.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发育过程为D卵→A幼虫→C成虫,B错误。
C.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中A幼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是成虫,C错误。
D.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幼虫时期,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的D是受精卵,则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
11.【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取食桑叶的阶段是④幼虫期,A正确;
制作丝绸的蚕丝取自③蛹期,B正确;
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④幼虫和①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C错误;
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分析】完全变态: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
12.【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家蚕、蝗虫和青蛙的体温不恒定,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所以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故B正确。
C.蝗虫和家蚕将卵产生在陆地上,青蛙在水中产卵,故C错误。
D.家蚕、蝗虫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脊柱,青蛙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为变态发育。
13.【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题干中的①黄粉虫、③桦尺蛾、④蝇、⑤家蚕、⑦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②蟋蟀、⑥蝗虫、⑧蝼蛄、⑨螳螂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可见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14.【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符合题意;
B、蝴蝶属于完全变态,它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符合题意。
C、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不符合题意。
D、此图的生殖发育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都经历了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15.【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据此答题.
16.【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牛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雄蛙经过抱对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在水中,在水中发育结合形成受精卵,它的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牛蛙是体外受精,牛蛙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差异很大,变态发育 ;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鸡经过公鸡和母鸡交配后,在母鸡的体内结合受精然后产下卵,卵有坚韧卵壳,鸡是体内受精。因此牛蛙和鸡生殖发育的共同特点有①卵生、③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故答案为:A。
【分析】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受精卵→雏鸟→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17.【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大鲵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的限制,A错误。
B.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B错误。
C.大鲵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
D.大鲵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体外受精,发育过程不能摆脱水的束缚,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18.【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开始吐丝作茧,将身体围绕起来化蛹,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A错误。
B.昆虫和两栖动物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B正确。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C正确。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分析】(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19.【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雄蛙鸣叫是生来就有的,由雄蛙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雌雄蛙抱对有利于完成体外受精,B不符合题意。
C.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C符合题意。
D.蛙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没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说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蛙的生殖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发育是变态发育。
20.【答案】C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1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A正确;4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3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正确;只有受精卵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孵化成小鸡,C错误;据图2可见: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较早出现,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D正确。
【分析】鸟卵由外及里的结构为: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抱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即鸡卵内部发黄的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图中的1气室,2胚盘,3卵黄,4卵白。
21.【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营养物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故答案为:B。
【分析】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
22.【答案】D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据分析可见:在鸟卵孵化成雏鸟的过程中,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卵黄和卵白。D正确。
【分析】鸟卵结构和功能如图所示:
23.【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卵壳位于最外面,坚硬,其上有气孔,利于气体交换,A正确。每个鸟卵的顿端内都有一块空的地方,这个结构叫气室,因此,应该选择鸟卵的顿端敲出裂纹,B错误。⑦气室位于外壳膜和内壳膜之间,C正确。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是鸟卵的卵细胞,其余部分则是非细胞结构,D正确。
【分析】鸟卵一般分为卵壳、卵壳膜、卵白、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
24.【答案】D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 卵壳位于最外面,坚硬,它有防止卵细胞受伤害,有支持和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 卵白位于卵黄外面,它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B不符合题意。
C. 卵黄是卵细胞主要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C不符合题意。
D. 胚盘是卵黄中央盘状的小白点,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而不是固定卵黄的位置,D符合题意。
【分析】鸟卵一般分为卵壳、卵壳膜、卵白、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其中,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是鸟卵的卵细胞,其余部分则是非细胞结构。
25.【答案】C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述的是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
A. 筑巢是指大多数鸟类在繁殖季节,在它们的巢区以内,选用植物纤维、树枝、树叶、杂草泥土、兽毛或鸟羽等物,筑成可使鸟卵不致滚散,并能同时均匀受到亲鸟体温的孵化和有利于亲鸟喂雏的巢窝,A不符合题意。
B. 求偶是指追求异性,寻求配偶,B不符合题意。
C. 育雏是指晚成雏完全靠母鸟衔食饲养的现象,C符合题意。
D. 孵卵是指鸟产卵后,伏在卵上加温的习性,D不符合题意。
【分析】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26.【答案】(1)B
(2)接穗;砧木
(3)形成层;D
(4)①;接穗
(5)A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用芽作接穗的叫芽接,用枝条作接穗的叫枝接。从图片中可以判断出,B是把①芽接到②砧木上,是芽接;A把①枝接到②上是枝接。因此,图中属于芽接方式的是B。(2)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图中①称为接穗,②称为砧木。(3)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由于两者形成层紧密结合,二者的形成层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砧木和接穗接口很快愈合在一起,生长发育成一个新个体。故答案为:D。(4)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①接穗的性状。(5)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子代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由此可见剪取开白花的碧桃枝条嫁接到开红花的碧桃树上,新形成的植株将开白花。故答案为:A。
【分析】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接上去的枝条或芽叫做接穗,承接接穗的植物体叫做砧木。嫁接有枝节和芽接两种:接穗是枝条的叫枝节,接穗是芽的叫芽接。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双方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砧木不影响接穗的性状表达。据图可知,①是接穗,②是砧木。
27.【答案】(1)蜕皮
(2)A
(3)c
(4)化蛹
(5)变态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蝗虫的生长而生长,因此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外骨骼限制身体生长。(2)图一中动物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在A成虫期会飞,活动范围大,取食植物枝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3)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若通过蚕丝的产量,则应延长c幼虫期。(4)“到死”二字用的不恰当,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图一中的昆虫经过B卵、CD若虫、A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二中的昆虫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变态发育。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3)图一中,B卵、CD若虫、A成虫;图二中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
28.【答案】(1)蝌蚪
(2)变态发育
(3)鳃
(4)肺;皮肤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在生殖季节,雄蛙和雌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与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①受精卵、②蝌蚪、③幼蛙、④成蛙四个阶段。(2)青蛙的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3)②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4)④是青蛙的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分析】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29.【答案】(1)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胚盘;细胞核
(2)⑤
(3)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4)C
(5)晚成鸟
(6)外界温度低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图中的①是卵壳,②是气室,③是卵黄,④是卵白,⑤是胚盘,⑥是胚胎,⑦是卵黄。(1)(2)③和⑦都是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外面包着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⑤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⑥胚胎。(3)两图中的②是气室,内有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4)四种动物中,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最相近的是企鹅,两者都是鸟类,卵生,体内受精。(5)雏鸟身上绒羽很少。眼没睁开,腿足无力,需亲鸟喂养的,是晚成鸟。家鸽属于此类。(6)受精卵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才能孵化出小鸟。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鸡卵不能孵化成雏鸡是因为外界温度低。
【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30.【答案】(1)有性;变态发育
(2)吸引雌蛙(或求偶);提高蛙卵的受精率(或提高受精率)
(3)有利
(4)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
(5)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青蛙的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2)青蛙鸣叫的目的是吸引雌性青蛙,雌雄蛙抱对的目的在于,刺激雌性蛙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提高蛙卵的受精率。
(3)池塘中,蝌蚪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吗,当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是有利的。
(4)根据题干资料分析,全球青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在许多地方,青蛙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增加,这主要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两栖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大,青蛙生活的水域环境遭到污染,势必会导致青蛙数量减少,另外还有人类的大量捕杀等。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故答案为:(1)有性、变态发育;(2)吸引雌性(或者求偶)、提高蛙卵的受精率(或提高受精率);(3)有利;(4)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5)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保护生态环境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知: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受精和幼体的发育需要在水中完成,所以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八下第七单元第1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岳池期中)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能否产生生殖细胞 B.有性生殖能产生健康的后代
C.有性生殖具有遗传性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所以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无性生殖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2020八上·延庆期中)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常用扦插法进行繁殖,关于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无性繁殖 B.需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
C.繁殖速度快 D.有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当月季使用扦插法进行繁殖时,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A正确。
B.用扦插法进行繁殖月季时,不需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B错误。
C.无性生殖的优点是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C正确。
D.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其后代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有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D正确。
【分析】植物的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2020八上·延庆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①绵羊的克隆 ②菜豆的开花结果 ③雌雄蚕蛾的交尾 ④柳树的扦插 ⑤试管婴儿的诞生 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
A.④⑤⑥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①绵羊的克隆、④柿树的嫁接、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②菜豆的开花结果、③雌雄蚕蛾的交尾、⑤试管婴儿的诞生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分析】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2020八上·槐荫期中)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的是(  )
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个体起发育的起点,特点是后代来自于父母双方各一半的遗传物质,变异性较大,生活力较强。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生物体直接发育成新的个体,特点是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较好地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但是后代的生活力逐渐下降。细菌分裂生殖,青霉产生孢子、马铃薯发芽和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发育成新的个体;蝗虫交尾和玉米人工授粉均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的个体。
故答案为:C。
【分析】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个体起发育的起点,特点是后代来自于父母双方各一半的遗传物质,变异性较大,生活力较强。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生物体直接发育成新的个体,特点是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较好地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但是后代的生活力逐渐下降。
5.(2020·西宁)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其目的是(  )
A.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B.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C.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答案】D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
嫁接的原理:嫁接时使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6.(2020八上·曲阜月考)如果一株红果番茄的花(AA),接受了一株黄果番茄的花粉(aa),那么在红果番茄上结的果是     (  )
A.红色 B.黄色
C.红黄相间 D.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
【答案】A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这一对基因都是隐性的时,才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红色果的基因是AA,黄色果的基因是aa,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来的,种子内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因此将一株黄果番茄的花粉(aa)授到红色番茄(AA)的柱头上,所结果实的果皮基因组成仍然是AA,果皮的颜色也仍然是红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7.(2020八上·虎林月考)科学家成功地利用少量草莓茎尖诱导出大量的无毒草莓试管苗,这种技术是 (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 D.发酵技术
【答案】C
【知识点】组织培养
【解析】【解答】A.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故B不符合题意。
C.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所以科学家成功地利用少量草莓茎尖诱导出大量的无毒草莓试管苗,这种技术是组织培养, 故C符合题意。
D.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8.(2020八上·滨州月考)在生物实践当中,可以用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后代。下列生殖方式与此不相同的是(  )
A.椒草的叶发出芽和根,长成新植株
B.富贵竹的枝条扦插长成新植株
C.通过组织培养培育花卉
D.白菜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用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ABC.椒草的叶发出芽和根,长成新植株;富贵竹的枝条扦插长成新植株;通过组织培养培育花卉,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属于无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
D.白菜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因为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所以“白菜开花结果”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9.(2020·枣庄)蝗虫主要以玉米等禾本科植物为食。下列关于蝗虫和玉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幼虫期
C.玉米是雌雄同株的单子叶植物
D.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相似,且发育不经过蛹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A错误。
B.蝗虫的幼虫只有翅芽,不能飞行,只能跳跃 ,分布范围小,所以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幼虫期,故B正确。
C.玉米有两种花,开在顶端的是雄花,旁边的是雌花,玉米雌雄同株;一颗玉米粒胚中的子叶只有一片,属于单子叶植物,故C正确。
D.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蝗虫的发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其中幼虫对禾本科农作物危害大,玉米是雌雄同株的禾本科单子叶植物。
10.(2020·青岛)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已知B为蛹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
B.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D→A→B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D为卵期,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A正确。
B.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发育过程为D卵→A幼虫→C成虫,B错误。
C.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中A幼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是成虫,C错误。
D.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幼虫时期,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的D是受精卵,则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
11.(2020八下·昌吉期中)下图表示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取食桑叶的阶段是④
B.制作丝绸的蚕丝取自③
C.④与③差异很大,所以家蚕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D.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④③①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取食桑叶的阶段是④幼虫期,A正确;
制作丝绸的蚕丝取自③蛹期,B正确;
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④幼虫和①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C错误;
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分析】完全变态: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
12.(2020八下·庆云期中)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
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C.M可以表示在陆上产卵 D.M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家蚕、蝗虫和青蛙的体温不恒定,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所以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故B正确。
C.蝗虫和家蚕将卵产生在陆地上,青蛙在水中产卵,故C错误。
D.家蚕、蝗虫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脊柱,青蛙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为变态发育。
13.(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
①黄粉虫 ②蟋蟀 ③桦尺蛾 ④蝇 ⑤家蚕 ⑥蝗虫 ⑦菜粉蝶 ⑧蝼蛄 ⑨螳螂
A.①②⑥⑧⑨ B.①③④⑤⑦ C.③④⑤⑦ D.②⑥⑧⑨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题干中的①黄粉虫、③桦尺蛾、④蝇、⑤家蚕、⑦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②蟋蟀、⑥蝗虫、⑧蝼蛄、⑨螳螂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可见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14.(2020八上·延庆期中)下图是蝗虫、蝴蝶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C.蝗虫、蝴蝶的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
D.两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符合题意;
B、蝴蝶属于完全变态,它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符合题意。
C、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不符合题意。
D、此图的生殖发育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都经历了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15.(2020八上·新丰月考)“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非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非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据此答题.
16.(2020八上·岳池期中)小王在扶贫政策帮助下,走上饲养牛蛙和鸡的致富路。养殖过程中,他发现牛蛙和鸡生殖发育的共同特点有(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④变态发育 ⑤有坚韧卵壳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牛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雄蛙经过抱对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在水中,在水中发育结合形成受精卵,它的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牛蛙是体外受精,牛蛙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差异很大,变态发育 ;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鸡经过公鸡和母鸡交配后,在母鸡的体内结合受精然后产下卵,卵有坚韧卵壳,鸡是体内受精。因此牛蛙和鸡生殖发育的共同特点有①卵生、③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故答案为:A。
【分析】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受精卵→雏鸟→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17.(2020八上·江门月考)大鲵是两栖动物,终身保留着尾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鲵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束缚
B.大鲵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被称为两栖类
C.大鲵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
D.大鲵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发育过程不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大鲵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的限制,A错误。
B.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B错误。
C.大鲵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
D.大鲵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体外受精,发育过程不能摆脱水的束缚,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18.(2020·滨州)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蚕吐丝作茧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
B.昆虫和两栖动物都是变态发育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开始吐丝作茧,将身体围绕起来化蛹,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A错误。
B.昆虫和两栖动物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B正确。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C正确。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分析】(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19.(2020·晋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意味着蛙进入了繁殖季节。下列关于蛙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雄蛙鸣叫属于学习行为
B.雌雄蛙抱对有利于完成体内受精
C.幼体的发育在水中进行
D.蛙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雄蛙鸣叫是生来就有的,由雄蛙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雌雄蛙抱对有利于完成体外受精,B不符合题意。
C.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C符合题意。
D.蛙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没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说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蛙的生殖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发育是变态发育。
20.(2020八上·延庆期中)图1为鸡卵结构模式图,图2为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某阶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B.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由3和4提供
C.只要温度适宜,所有的2都可以发育成小鸡
D.由图2可知,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较早出现,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
【答案】C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1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A正确;4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3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正确;只有受精卵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孵化成小鸡,C错误;据图2可见: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较早出现,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D正确。
【分析】鸟卵由外及里的结构为: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抱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即鸡卵内部发黄的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图中的1气室,2胚盘,3卵黄,4卵白。
21.(2020八上·夏津期中)在鸡的卵中,真正的卵细胞所包括的结构是(  )
A.整个鸡卵
B.胚盘、卵黄和紧包在卵黄外面的卵黄膜
C.卵黄、卵白和内层卵壳膜
D.胚盘、细胞核
【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营养物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故答案为:B。
【分析】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
22.(2020八下·荔城期中)鸟卵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是(  )
A.卵黄 B.卵黄和胚盘 C.卵白 D.卵黄和卵白
【答案】D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据分析可见:在鸟卵孵化成雏鸟的过程中,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卵黄和卵白。D正确。
【分析】鸟卵结构和功能如图所示:
23.(2020八下·昌吉期中)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B.为了观察气室,首先要将鸡卵的任意一端敲出裂痕
C.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一个空腔是⑦气室
D.卵黄上乳白色小点①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卵壳位于最外面,坚硬,其上有气孔,利于气体交换,A正确。每个鸟卵的顿端内都有一块空的地方,这个结构叫气室,因此,应该选择鸟卵的顿端敲出裂纹,B错误。⑦气室位于外壳膜和内壳膜之间,C正确。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是鸟卵的卵细胞,其余部分则是非细胞结构,D正确。
【分析】鸟卵一般分为卵壳、卵壳膜、卵白、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
24.(2020八下·洛宁期中)下列有关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
A.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B.卵白一一提供养料和水分
C.卵黄——提供主要营养 D.胚盘一一固定卵黄的位置
【答案】D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 卵壳位于最外面,坚硬,它有防止卵细胞受伤害,有支持和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 卵白位于卵黄外面,它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B不符合题意。
C. 卵黄是卵细胞主要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C不符合题意。
D. 胚盘是卵黄中央盘状的小白点,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而不是固定卵黄的位置,D符合题意。
【分析】鸟卵一般分为卵壳、卵壳膜、卵白、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其中,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是鸟卵的卵细胞,其余部分则是非细胞结构。
25.(2020八下·郑州期中)“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上述诗句描述的行为是 (  )
A.筑巢 B.求偶 C.育雏 D.孵卵
【答案】C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述的是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
A. 筑巢是指大多数鸟类在繁殖季节,在它们的巢区以内,选用植物纤维、树枝、树叶、杂草泥土、兽毛或鸟羽等物,筑成可使鸟卵不致滚散,并能同时均匀受到亲鸟体温的孵化和有利于亲鸟喂雏的巢窝,A不符合题意。
B. 求偶是指追求异性,寻求配偶,B不符合题意。
C. 育雏是指晚成雏完全靠母鸟衔食饲养的现象,C符合题意。
D. 孵卵是指鸟产卵后,伏在卵上加温的习性,D不符合题意。
【分析】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二、综合题
26.(2020八下·昌吉期中)下图为某种果树嫁接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芽接方式的是   。
(2)图中①是指   ,②是指   。
(3)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①和②的   紧贴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是   
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C.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4)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   ]   的性状。
(5)剪取开白花的碧桃枝条嫁接到开红花的碧桃树上,新形成的植株将开______花。
A.白花 B.粉红花 C.红花 D.不能确定
【答案】(1)B
(2)接穗;砧木
(3)形成层;D
(4)①;接穗
(5)A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用芽作接穗的叫芽接,用枝条作接穗的叫枝接。从图片中可以判断出,B是把①芽接到②砧木上,是芽接;A把①枝接到②上是枝接。因此,图中属于芽接方式的是B。(2)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图中①称为接穗,②称为砧木。(3)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由于两者形成层紧密结合,二者的形成层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砧木和接穗接口很快愈合在一起,生长发育成一个新个体。故答案为:D。(4)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①接穗的性状。(5)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子代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由此可见剪取开白花的碧桃枝条嫁接到开红花的碧桃树上,新形成的植株将开白花。故答案为:A。
【分析】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接上去的枝条或芽叫做接穗,承接接穗的植物体叫做砧木。嫁接有枝节和芽接两种:接穗是枝条的叫枝节,接穗是芽的叫芽接。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双方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砧木不影响接穗的性状表达。据图可知,①是接穗,②是砧木。
27.(2020·邵阳)下列图示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C→D的过程有   现象,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一起生长。
(2)在蝗灾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图一的   (填字母)时期。
(3)在图二中,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字母)时期。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用得不准确,应将这两个字改为   ,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5)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   发育。
【答案】(1)蜕皮
(2)A
(3)c
(4)化蛹
(5)变态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蝗虫的生长而生长,因此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外骨骼限制身体生长。(2)图一中动物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在A成虫期会飞,活动范围大,取食植物枝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3)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若通过蚕丝的产量,则应延长c幼虫期。(4)“到死”二字用的不恰当,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图一中的昆虫经过B卵、CD若虫、A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二中的昆虫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变态发育。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3)图一中,B卵、CD若虫、A成虫;图二中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
28.(2020八下·偃师期中)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蛙的发育经历了 ① 受精卵,②   ,③ 幼蛙 和④ 成蛙四个时期。
(2)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
(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在水中。
(4)④时期的青蛙用    呼吸,   辅助呼吸。
【答案】(1)蝌蚪
(2)变态发育
(3)鳃
(4)肺;皮肤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在生殖季节,雄蛙和雌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与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①受精卵、②蝌蚪、③幼蛙、④成蛙四个阶段。(2)青蛙的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3)②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4)④是青蛙的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分析】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29.(2020八下·新蔡期末)如图是家鸽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③和图乙中⑦的结构名称是   ,该结构的作用是   ,外面包裹着   。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   ,里面含有   。
(2)图乙中⑥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来的。
(3)两图中②的作用是   。
(4)下列四种动物中,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__。
A.中华鲟 B.大鲵 C.企鹅 D.扬子鳄
(5)小家鸽从卵壳里出来时,身上绒羽很少,眼没睁开,腿足无力,需亲鸟喂养,属于   。
(6)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鸡卵不能孵化成雏鸡是因为   。
【答案】(1)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胚盘;细胞核
(2)⑤
(3)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4)C
(5)晚成鸟
(6)外界温度低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图中的①是卵壳,②是气室,③是卵黄,④是卵白,⑤是胚盘,⑥是胚胎,⑦是卵黄。(1)(2)③和⑦都是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外面包着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⑤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⑥胚胎。(3)两图中的②是气室,内有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4)四种动物中,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最相近的是企鹅,两者都是鸟类,卵生,体内受精。(5)雏鸟身上绒羽很少。眼没睁开,腿足无力,需亲鸟喂养的,是晚成鸟。家鸽属于此类。(6)受精卵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才能孵化出小鸟。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鸡卵不能孵化成雏鸡是因为外界温度低。
【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30.(2020八上·延庆期中)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青蛙是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动物,应提倡保护。繁殖期间,许多雄蛙常聚到一个共同的区域,高声鸣叫,连续不断,其实这是雄蛙的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鸣叫来吸引异性,结成配偶。配对以后,雌蛙便开始向水中排卵,与此同时,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子,精子、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经4~5天的孵化,发育成为蝌蚪。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尾游泳,并取食矽藻、绿藻等植物性食物。经过两个月的发育之后,蝌蚪发育成为幼蛙,尾部逐渐消失,并开始上陆生活,食性也开始转变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目前,全球青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在许多地方,青蛙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增加。全球范围内为了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以及防止它们的灭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加大保护力度、进行人工繁殖等。地球的两栖动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威胁,全球化交易对两栖动物的长期生存构成巨大威胁,人们买卖青蛙用于宠物喂养、科学解剖、充当诱饵甚至烹制美食。栖息地被破坏是造成两栖动物数量下降的最大威胁之一,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如建房、修路、伐木、筑坝、开河等严重破坏了两栖动物的天然栖息地;两栖动物的可渗透性皮肤吸收性很强,极易受到污染物和杀虫剂的侵害;用于保护农作物的杀虫剂,其化学成分会渗透到河水中并污染水质和两栖动物所吃的食物等。
(1)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   生殖。从青蛙的发育史可以看出,其发育过程属于   。
(2)青蛙鸣叫的目的是   ,雌雄蛙的抱对有利于   。
(3)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   是(填“有利”或“无利”)的。
(4)阅读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说说青蛙等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
(5)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请你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   。
【答案】(1)有性;变态发育
(2)吸引雌蛙(或求偶);提高蛙卵的受精率(或提高受精率)
(3)有利
(4)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
(5)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青蛙的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2)青蛙鸣叫的目的是吸引雌性青蛙,雌雄蛙抱对的目的在于,刺激雌性蛙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提高蛙卵的受精率。
(3)池塘中,蝌蚪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吗,当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是有利的。
(4)根据题干资料分析,全球青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在许多地方,青蛙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增加,这主要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两栖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大,青蛙生活的水域环境遭到污染,势必会导致青蛙数量减少,另外还有人类的大量捕杀等。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故答案为:(1)有性、变态发育;(2)吸引雌性(或者求偶)、提高蛙卵的受精率(或提高受精率);(3)有利;(4)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5)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保护生态环境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知: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受精和幼体的发育需要在水中完成,所以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