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16 13:01:11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德州)下列食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有酵母菌参与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④制馒头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②③制乳酸菌饮品、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饮品或者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
故答案为:D。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2020·黑龙江)袋装牛奶所用的食品保存方法是(  )
A.添加防腐剂 B.巴氏消毒法 C.冷冻法 D.脱水法
【答案】B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添加防腐剂是把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不符合题意。
B.袋装牛奶是利用高温消毒来杀菌来延长牛奶的保质期,因此属于巴氏消毒法,符合题意。
C.冷冻法,目的是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不能杀死,不符合题意。
D.脱水法指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食品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延长保质期的,基本原理是除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不符合题意。
【分析】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3.(2020·鸡西)方便面的蔬菜包采取的食品保存方法是(  )
A.脱水法 B.盐渍法 C.真空包装法 D.巴氏消毒法
【答案】A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多种,真空包装法指的是把空气抽干,使微生物无法生存,来保存食品;腌制法是指用盐水把蔬菜浸泡起来进行保存;脱水法指的是把食品内的水分烘干来保存食品;巴氏消毒法指的是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微生物杀死,从而使食品不至于腐败变质。方便面里面的小蔬菜包,里面的蔬菜非常干燥,水分已不存在,采取的是脱水法。故答案为:A。
【分析】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据此解答。
4.(2020·烟台)你喝过酸奶吗?它那浓郁的味道及细腻的口感是微生物赐予的。该微生物还可以制作(  )
A.腐乳 B.米酒 C.泡菜 D.面酱
【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腐乳是毛霉发酵而成,A不符合题意。
B.制米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利用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B不符合题意。
C.泡菜用乳酸菌发酵而成,C符合题意。
D.制面酱是霉菌发酵而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酸奶是乳酸菌发酵制成的。
5.(2020八上·长白期末)以下疾病中,由细菌引起的是(  )
A.肝炎 B.流行性感冒 C.手癣 D.巨人症
【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肝炎通常为肝炎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A不符合题意。
B、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B不符合题意。
C、手癣多是由细菌引起的,C符合题意。
D、巨人症是因为在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细菌与人类密不可分,既是人类的朋友,又是人类的敌人,在无菌的条件下人类是无法生存的,有些细菌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结核杆菌使人患结核病;但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放线菌能产生一些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物质,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
6.(2020·烟台)晓白跟妈妈学做面包时,感觉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这是酵母的作用吗?她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答案】C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该实验是探究酵母菌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吗?所以应该以酵母菌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面包,需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不用密封。图中的丙和丁是一组以酵母菌为变量的对照试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
7.(2020·苏州)梅雨季温度高,湿度大,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使食物腐败变质。若要抑制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下列处理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盐腌制 B.冷冻冷藏 C.烘干处理 D.常温保存
【答案】D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BC.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条件。ABC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保存有利于食品内的细菌或真菌的生长和繁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1)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需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3)不同种类还需特定的生存条件。
2、食品的腐败原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败。
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8.(2020·蓬江模拟)下图表示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食物
D.该保存方法与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答案】D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 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不同,该方法是不让微生物进入,而冰箱保存的原理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食品的腐败原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晒干、风干)、烟熏、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
(1)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干蘑菇和脱水蔬菜——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咸鱼——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2)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袋装牛奶、盒装牛奶、肉汤一—巴斯德消毒法。
(3)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
(4)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肉类罐头和水果罐头——罐藏法。
(5)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冷藏法、冷冻法。
(6)使用防腐剂,如用二氧化硫等杀灭细菌。
(7)控制储藏环境气体的组成,继而控制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气调保鲜法。
9.(2020·蓬江模拟)一千四百多年前,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了制作泡菜的叙述。制作泡菜主要是利用(  )
A.乳酸菌把有机物转化为乳酸 B.醋酸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醋酸
C.霉菌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D.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乳酸。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必须创造无氧的条件,解答即可。
10.(2019八上·德惠月考)下列常见疾病不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是(  )
A.扁桃体炎 B.猩红热 C.丹毒 D.疟疾
【答案】D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扁桃体的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扁桃体炎多因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发病,不符合题意。
B、猩红热为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符合题意。
C、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不符合题意。
D、疟原虫属于寄生虫,是原生动物,疟疾的病原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细菌和真菌能使人或动物患病:
11.(2019八上·阜阳月考)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大力推广建造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把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放在沼气池中,其中的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因此,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甲烷细菌。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12.(2020八上·高安期末)青霉素不能很好地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
A.肺炎 B.流感 C.淋病 D.脑膜炎
【答案】B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CD.肺炎、淋病、脑膜炎都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青霉素主要是杀死细菌、因此都能用青霉素很好地治疗,ACD不符合题意;
B.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青霉素主要是杀死细菌而对病毒无效,因此青霉素不能很好地治疗流感,B符合题意。
【分析】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它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但对真菌、病毒不起作用。
13.(2020八上·乌鲁木齐期末)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所有的疾病
B.可以利用曲霉产生青霉素
C.抗生素可以用来杀死病毒
D.抗生素可以治疗某些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答案】D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合理利用对人体有益,如果滥用也对人体有害,A不符合题意;
BC、常用抗生素: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细菌,B、C不符合题意;
D、抗生素是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抗生素的品种,合理、适量的服用,并不是越贵越好,抗生素也不能包治百病,只能治疗细菌性疾病.滥用还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以及杀死正常的有益菌等副作用.
14.(2020·青岛)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奶和泡菜都需要用到乳酸菌
B.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低温保存食品就是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答案】D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A正确。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
C.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例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C正确。
D.低温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把它们杀死,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15.(2020·绵阳)制作馒头时, 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面团膨大松软。下图表示用酵母菌发面时,不同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产生量越多
B.温度过低不利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
C.在75℃的环境中,酵母菌可能已死亡
D.能大致判断发面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答案】A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酵母菌发面时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后随着温度升高二氧化碳产生量逐渐减少,在75℃的环境中,酵母菌可能已死亡,错误。
B.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温度过低不利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C.通过图示可以看60℃的环境中酵母菌还能存活,但活动量很低,在75℃的环境中,不再产生二氧化碳,酵母菌可能已死亡,正确。
D.通过图示可看出,能大致判断发面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30~45℃左右,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如图表示的是利用酵母菌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从0℃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产生量逐渐升高,37℃左右时二氧化碳产生量最高,后随着温度升高二氧化碳产生量逐渐减少,60℃以后酵母菌停止活动,据此解答。
二、综合题
16.(2019八上·德惠月考)将下列食物与相对应的防止腐败的方法用线连接起来。
蘑菇     a、真空包装
咸鱼     b、脱水法
腊肉     c、腌制法
火腿肠     d、晒制与烟熏法
肉类罐头     e、罐藏法
冰箱中的食品
   f、冷藏法
【答案】b;c;d;a;e;f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晒干、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蘑菇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蘑菇内的水分,咸鱼是腌制,利用盐溶液除去肉中的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腊肉是晒干或烟熏法,袋装火腿肠采用的是真空包装法,其原理是隔绝空气,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抑制其生长和繁殖;肉类罐头采用的是罐藏法,原理是高温灭菌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冰箱中的食品是冷藏法,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
【分析】保存食品,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据此答题。
17.(2019八上·渭滨期末)还记得制作发酵瓶的情形吗?看着瓶中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胀大,相信你也会感到自豪的。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发酵瓶,请回答:
(1)酵母菌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
(2)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   ;
(3)另一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
【答案】(1)真菌
(2)二氧化碳
(3)温度太低
【知识点】发酵技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2)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3)另一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太低,原因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分析】在发酵现象演示实验中,加入的酵母菌会分解水中的葡萄糖,刚开始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气泡,气球不断地胀大,后来氧气被消耗干净,无氧时,酵母菌会分解水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因此去掉气球,在瓶口能嗅到淡淡的酒味。
18.(2019八上·黑龙江期末)学习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后,老师给生物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结果产酒量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水冲淋
第二步 冷却后放入甜酒曲粉末搅拌,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内,标记为甲、乙、丙组。
第三步 分组操作 甲组 乙租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 恒温处理 15小时 30小时 30小时
实 验 结 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产酒量较低
(1)第二步处理中放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步骤中的   ,甜酒曲中有酵母菌,酵母菌是   (单细胞、多细胞)的真菌。
(2)实验共设置了   组对照实验。
(3)根据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同学们发现新制的米酒表面有泡沫形成,原因是酵母菌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酒精和   气体。
【答案】(1)接种;单细胞
(2)两
(3)密封状态(或无氧条件)产酒量高(合理即可)
(4)二氧化碳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
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所以放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步骤中的接种,甜酒中有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为单细胞生物。
(2)在实验中,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分析题干的表格,甲组和乙组比较可以看出,处理时间不同;乙组和丙组相比较,乙组密封,丙组不密封,所以变量为空气,可见实验中存在两组对照实验。
(3)分析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乙组产量较高,丙组产量较低,乙组密封,丙组不密封,需将器皿加盖密封,目的是创造缺氧的环境,所以可以看出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是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即下无氧的条件下,产酒量较高。
(4)米酒表面的泡沫是二氧化碳,因为在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的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故答案为:(1)接种、单细胞;(2)两;(3) 密封状态(或无氧条件)产酒量高(合理即可) ;(4)二氧化碳。
【分析】此题考查酵母菌发酵,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制酒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在酿酒的过程中,需将器皿加盖密封,发酵需要的条件是无氧状态。
19.(2019八上·桑植期末)小明寒假到奶奶家过春节,奶奶知道小明最喜欢吃板栗,特地保存了一些板栗给小明吃。由于保存了一段时间,部分板栗腐烂。小明感觉非常可惜,于是通过实验探索了一下保存板栗的方法,实验方案与过程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号 A组 B组 C组 D组
处理方法 10粒板栗,用保鲜袋装好,密封袋口 10粒板栗,用塑料袋装好,密封袋口 10粒板栗,用保鲜袋装好,密封袋口 10粒板栗,用塑料袋装好,密封袋口
保存方法 冰箱冷藏室 冰箱冷藏室 悬挂室内高处 悬挂室内高处
1个月后检查 腐烂1粒 腐烂4粒 腐烂5粒 腐烂7粒
(1)本实验设计中,能用来说明保鲜袋比塑料袋保存板栗效果好的对照实验有   个。
(2)小明在本实验中每组都用10粒板栗,而不是1粒的目的是   。
(3)通过本实验结果,你认为保存板栗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4)通过本实验的启示,低温保存新鲜的水果效果好的原因一方面能抑制水果表面上的细菌、真菌进行   而防止腐烂,另一方面还能降低水果的   而能保留更多的营养。
【答案】(1)两
(2)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3)用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箱内冷藏
(4)生长和繁殖;呼吸作用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1)能用来说明保鲜袋比塑料袋保存板栗效果好的对照实验有A与B,C与D,共两组。(2)小明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种子数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每组都用10粒板栗比较适宜;如果每组只有1粒,实验结果可能具有偶然性;用10粒可以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的影响。(3)通过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保存板栗适宜采用的方法是用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箱内冷藏。(4)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
【分析】(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德州)下列食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有酵母菌参与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020·黑龙江)袋装牛奶所用的食品保存方法是(  )
A.添加防腐剂 B.巴氏消毒法 C.冷冻法 D.脱水法
3.(2020·鸡西)方便面的蔬菜包采取的食品保存方法是(  )
A.脱水法 B.盐渍法 C.真空包装法 D.巴氏消毒法
4.(2020·烟台)你喝过酸奶吗?它那浓郁的味道及细腻的口感是微生物赐予的。该微生物还可以制作(  )
A.腐乳 B.米酒 C.泡菜 D.面酱
5.(2020八上·长白期末)以下疾病中,由细菌引起的是(  )
A.肝炎 B.流行性感冒 C.手癣 D.巨人症
6.(2020·烟台)晓白跟妈妈学做面包时,感觉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这是酵母的作用吗?她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7.(2020·苏州)梅雨季温度高,湿度大,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使食物腐败变质。若要抑制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下列处理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盐腌制 B.冷冻冷藏 C.烘干处理 D.常温保存
8.(2020·蓬江模拟)下图表示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食物
D.该保存方法与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9.(2020·蓬江模拟)一千四百多年前,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了制作泡菜的叙述。制作泡菜主要是利用(  )
A.乳酸菌把有机物转化为乳酸 B.醋酸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醋酸
C.霉菌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D.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10.(2019八上·德惠月考)下列常见疾病不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是(  )
A.扁桃体炎 B.猩红热 C.丹毒 D.疟疾
11.(2019八上·阜阳月考)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大力推广建造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12.(2020八上·高安期末)青霉素不能很好地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
A.肺炎 B.流感 C.淋病 D.脑膜炎
13.(2020八上·乌鲁木齐期末)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所有的疾病
B.可以利用曲霉产生青霉素
C.抗生素可以用来杀死病毒
D.抗生素可以治疗某些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14.(2020·青岛)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奶和泡菜都需要用到乳酸菌
B.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低温保存食品就是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15.(2020·绵阳)制作馒头时, 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面团膨大松软。下图表示用酵母菌发面时,不同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产生量越多
B.温度过低不利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
C.在75℃的环境中,酵母菌可能已死亡
D.能大致判断发面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二、综合题
16.(2019八上·德惠月考)将下列食物与相对应的防止腐败的方法用线连接起来。
蘑菇     a、真空包装
咸鱼     b、脱水法
腊肉     c、腌制法
火腿肠     d、晒制与烟熏法
肉类罐头     e、罐藏法
冰箱中的食品
   f、冷藏法
17.(2019八上·渭滨期末)还记得制作发酵瓶的情形吗?看着瓶中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胀大,相信你也会感到自豪的。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发酵瓶,请回答:
(1)酵母菌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
(2)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   ;
(3)另一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
18.(2019八上·黑龙江期末)学习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后,老师给生物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结果产酒量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水冲淋
第二步 冷却后放入甜酒曲粉末搅拌,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内,标记为甲、乙、丙组。
第三步 分组操作 甲组 乙租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 恒温处理 15小时 30小时 30小时
实 验 结 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产酒量较低
(1)第二步处理中放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步骤中的   ,甜酒曲中有酵母菌,酵母菌是   (单细胞、多细胞)的真菌。
(2)实验共设置了   组对照实验。
(3)根据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同学们发现新制的米酒表面有泡沫形成,原因是酵母菌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酒精和   气体。
19.(2019八上·桑植期末)小明寒假到奶奶家过春节,奶奶知道小明最喜欢吃板栗,特地保存了一些板栗给小明吃。由于保存了一段时间,部分板栗腐烂。小明感觉非常可惜,于是通过实验探索了一下保存板栗的方法,实验方案与过程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号 A组 B组 C组 D组
处理方法 10粒板栗,用保鲜袋装好,密封袋口 10粒板栗,用塑料袋装好,密封袋口 10粒板栗,用保鲜袋装好,密封袋口 10粒板栗,用塑料袋装好,密封袋口
保存方法 冰箱冷藏室 冰箱冷藏室 悬挂室内高处 悬挂室内高处
1个月后检查 腐烂1粒 腐烂4粒 腐烂5粒 腐烂7粒
(1)本实验设计中,能用来说明保鲜袋比塑料袋保存板栗效果好的对照实验有   个。
(2)小明在本实验中每组都用10粒板栗,而不是1粒的目的是   。
(3)通过本实验结果,你认为保存板栗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4)通过本实验的启示,低温保存新鲜的水果效果好的原因一方面能抑制水果表面上的细菌、真菌进行   而防止腐烂,另一方面还能降低水果的   而能保留更多的营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④制馒头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②③制乳酸菌饮品、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饮品或者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
故答案为:D。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答案】B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添加防腐剂是把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不符合题意。
B.袋装牛奶是利用高温消毒来杀菌来延长牛奶的保质期,因此属于巴氏消毒法,符合题意。
C.冷冻法,目的是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不能杀死,不符合题意。
D.脱水法指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食品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延长保质期的,基本原理是除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不符合题意。
【分析】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3.【答案】A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多种,真空包装法指的是把空气抽干,使微生物无法生存,来保存食品;腌制法是指用盐水把蔬菜浸泡起来进行保存;脱水法指的是把食品内的水分烘干来保存食品;巴氏消毒法指的是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微生物杀死,从而使食品不至于腐败变质。方便面里面的小蔬菜包,里面的蔬菜非常干燥,水分已不存在,采取的是脱水法。故答案为:A。
【分析】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据此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腐乳是毛霉发酵而成,A不符合题意。
B.制米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利用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B不符合题意。
C.泡菜用乳酸菌发酵而成,C符合题意。
D.制面酱是霉菌发酵而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酸奶是乳酸菌发酵制成的。
5.【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肝炎通常为肝炎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A不符合题意。
B、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B不符合题意。
C、手癣多是由细菌引起的,C符合题意。
D、巨人症是因为在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细菌与人类密不可分,既是人类的朋友,又是人类的敌人,在无菌的条件下人类是无法生存的,有些细菌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结核杆菌使人患结核病;但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放线菌能产生一些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物质,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
6.【答案】C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该实验是探究酵母菌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吗?所以应该以酵母菌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面包,需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不用密封。图中的丙和丁是一组以酵母菌为变量的对照试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
7.【答案】D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BC.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条件。ABC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保存有利于食品内的细菌或真菌的生长和繁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1)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需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3)不同种类还需特定的生存条件。
2、食品的腐败原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败。
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8.【答案】D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 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不同,该方法是不让微生物进入,而冰箱保存的原理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食品的腐败原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晒干、风干)、烟熏、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
(1)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干蘑菇和脱水蔬菜——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咸鱼——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2)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袋装牛奶、盒装牛奶、肉汤一—巴斯德消毒法。
(3)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
(4)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肉类罐头和水果罐头——罐藏法。
(5)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冷藏法、冷冻法。
(6)使用防腐剂,如用二氧化硫等杀灭细菌。
(7)控制储藏环境气体的组成,继而控制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气调保鲜法。
9.【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乳酸。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必须创造无氧的条件,解答即可。
10.【答案】D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扁桃体的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扁桃体炎多因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发病,不符合题意。
B、猩红热为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符合题意。
C、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不符合题意。
D、疟原虫属于寄生虫,是原生动物,疟疾的病原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细菌和真菌能使人或动物患病:
11.【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把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放在沼气池中,其中的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因此,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甲烷细菌。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12.【答案】B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CD.肺炎、淋病、脑膜炎都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青霉素主要是杀死细菌、因此都能用青霉素很好地治疗,ACD不符合题意;
B.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青霉素主要是杀死细菌而对病毒无效,因此青霉素不能很好地治疗流感,B符合题意。
【分析】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它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但对真菌、病毒不起作用。
13.【答案】D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合理利用对人体有益,如果滥用也对人体有害,A不符合题意;
BC、常用抗生素: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细菌,B、C不符合题意;
D、抗生素是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抗生素的品种,合理、适量的服用,并不是越贵越好,抗生素也不能包治百病,只能治疗细菌性疾病.滥用还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以及杀死正常的有益菌等副作用.
14.【答案】D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A正确。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
C.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例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C正确。
D.低温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把它们杀死,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15.【答案】A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酵母菌发面时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后随着温度升高二氧化碳产生量逐渐减少,在75℃的环境中,酵母菌可能已死亡,错误。
B.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温度过低不利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C.通过图示可以看60℃的环境中酵母菌还能存活,但活动量很低,在75℃的环境中,不再产生二氧化碳,酵母菌可能已死亡,正确。
D.通过图示可看出,能大致判断发面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30~45℃左右,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如图表示的是利用酵母菌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从0℃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产生量逐渐升高,37℃左右时二氧化碳产生量最高,后随着温度升高二氧化碳产生量逐渐减少,60℃以后酵母菌停止活动,据此解答。
16.【答案】b;c;d;a;e;f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晒干、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蘑菇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蘑菇内的水分,咸鱼是腌制,利用盐溶液除去肉中的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腊肉是晒干或烟熏法,袋装火腿肠采用的是真空包装法,其原理是隔绝空气,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抑制其生长和繁殖;肉类罐头采用的是罐藏法,原理是高温灭菌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冰箱中的食品是冷藏法,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
【分析】保存食品,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据此答题。
17.【答案】(1)真菌
(2)二氧化碳
(3)温度太低
【知识点】发酵技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2)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3)另一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太低,原因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分析】在发酵现象演示实验中,加入的酵母菌会分解水中的葡萄糖,刚开始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气泡,气球不断地胀大,后来氧气被消耗干净,无氧时,酵母菌会分解水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因此去掉气球,在瓶口能嗅到淡淡的酒味。
18.【答案】(1)接种;单细胞
(2)两
(3)密封状态(或无氧条件)产酒量高(合理即可)
(4)二氧化碳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
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所以放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步骤中的接种,甜酒中有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为单细胞生物。
(2)在实验中,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分析题干的表格,甲组和乙组比较可以看出,处理时间不同;乙组和丙组相比较,乙组密封,丙组不密封,所以变量为空气,可见实验中存在两组对照实验。
(3)分析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乙组产量较高,丙组产量较低,乙组密封,丙组不密封,需将器皿加盖密封,目的是创造缺氧的环境,所以可以看出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是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即下无氧的条件下,产酒量较高。
(4)米酒表面的泡沫是二氧化碳,因为在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的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故答案为:(1)接种、单细胞;(2)两;(3) 密封状态(或无氧条件)产酒量高(合理即可) ;(4)二氧化碳。
【分析】此题考查酵母菌发酵,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制酒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在酿酒的过程中,需将器皿加盖密封,发酵需要的条件是无氧状态。
19.【答案】(1)两
(2)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3)用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箱内冷藏
(4)生长和繁殖;呼吸作用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1)能用来说明保鲜袋比塑料袋保存板栗效果好的对照实验有A与B,C与D,共两组。(2)小明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种子数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每组都用10粒板栗比较适宜;如果每组只有1粒,实验结果可能具有偶然性;用10粒可以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的影响。(3)通过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保存板栗适宜采用的方法是用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箱内冷藏。(4)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
【分析】(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