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9.2血液循环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9.2血液循环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19 19:49:34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9.2血液循环 同步训练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六下·肇源期末)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心脏 B.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
【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 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A不符合题意。
B.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不是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C符合题意。
D.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不是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壁非常薄, 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 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2.(2020·龙东模拟)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
A.动脉 B.动脉和静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因为心室收缩,血液进入动脉,压力大,故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是把全身的血液运回心脏,故管腔最大,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血流速度最慢。因此,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动脉。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包括静脉血管、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特点如下:
3.(2020·齐齐哈尔)下列正确表示血液流动方向的是(  )
A.心室→心房→动脉 B.心室→心房→静脉
C.心房→心室→动脉 D.心房→心室→静脉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不能倒流。因此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这就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脏内有瓣膜,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由心房、心室、动脉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心脏的结构如图:

4.(2020·晋中)下图显示了某人意外受伤后出血的状况,你判断其出血的血管、应加压止血的位点分别是(  )
A.动脉;a点 B.大静脉;a点 C.动脉;b点 D.大静脉;b点
【答案】A
【知识点】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
【解析】【解答】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静脉出血,颜色为暗红色,血液从伤口涌出。静脉出血时应该在伤口远心端止血。在动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的。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动脉出血时应该在伤口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颜色为红色,从伤口滴出,一般可自行凝固,也可以贴创可贴。根据图片可知,出血的血管是动脉,动脉出血时应该在伤口近心端止血,即a点,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图片表示动脉出血。首先要根据血液的颜色和血液流出的特征来判断是哪种血管出血,然后再确定止血的方法。
5.(2020七下·富县期末)心脏处于图情形时,工作状态应为(  )
A.左右心房收缩 B.左右心室收缩
C.心房和心室均舒张 D.以上情形均有可能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液回流心房。所以,图示为左右心室收缩,左右心房舒张。
【分析】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并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血液不能流过,即只能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6.(2020七下·长春期末)医生给病人输血或输液时,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使表面鼓起一条条“青筋”。这一条条“青筋”是(  )
A.毛细血管 B.动脉 C.静脉 D.动脉或静脉
【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当绑扎人体上臂后,由于静脉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而前臂被绑住了,血液无法从手臂运回心脏,于是就在手臂上出现了一条条的“青筋”,这些“青筋”实际上是鼓起的静脉血管。
故答案为:C。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①抽血、献血、输血、打点滴都是扎静脉,
②“把脉”“切脉”指动脉,
③四肢的“青筋”是静脉,
④肌肉注射是注入毛细血管
7.(2020七下·长春期末)能让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的器官是(  )
A.肺 B.胃 C.肾 D.肝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因此血液流经肺后,能让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故答案为: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8.(2018八上·宜兴期中)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的途径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联系在一起。所以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9.(2020八上·赣榆月考)测定血压和脉搏的部位分别是(  )。
A.肱动脉、桡动脉 B.桡动脉、肱动脉
C.臂动脉、桡动脉 D.肱动脉、腕动脉
【答案】A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它的主要来源是心脏的射血作用。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常用上臂肱动脉测得的血压代表。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故答案为:A。
【分析】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液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液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10.(2016八上·句容期末)下列有关心率与心输出量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B.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液量
C.儿童时期心率比成年人较低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率叫平常人较低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心率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故A不符合题意。
B.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每分输出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儿童时期心率比成年人较高,C符合题意。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2、心输出量是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量,包括自左、右心室每分钟分别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总血量。如心率以75次/分钟计算,则心排出量在男性为5~6L,女性略低些。心排出量随着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怀孕等情况下,心输出量均增加。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2018·莘县模拟)实验题:图1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   盖在尾鳍上面.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的血管: [1]是   血管、[2]是    血管、[3]是   血管。判断血管[2]的依据是    。
(4)请你记录下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   (用文字和“→)。
(5)小鱼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   。
【答案】(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载玻片;低
(3)动脉;毛细;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
(4)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5)心脏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解:(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面。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1是动脉血管、2是 毛细血管血管、3是静脉血管。(4)(5)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毛细血管是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可推断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动物的心脏时刻在跳动,即收缩和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向全身,因此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
【分析】1、鱼类用鳃呼吸,吸入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鱼的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
2、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下: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2020七下·安丘期中)下图中甲图是人体的心脏结构示意图,乙图是人体部分血管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图中下列结构的名称:③   ⑤   ⑥   ⑦   
(2)乙图中,从血流方向(箭头所示方向)可以判断出a属   血管;在显微镜下判断c血管的依据是   。
(3)在乙图中,血压最高的血管是   (填写图中标号)。
(4)在甲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和腔室有   (填写图中标号)。
(5)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有   。
【答案】(1)主动脉;房室瓣;左心室;右心房
(2)动脉;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3)a
(4)①②③⑥
(5)动脉瓣、房室瓣、静脉瓣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1)图中③主动脉、⑤房室瓣、⑥左心室、⑦右心房。(2)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乙图中,从血流方向(箭头所示方向)可以判断出a属动脉血管;在显微镜下判断c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成单行通过。(3)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一般所说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血液从a流向c,再流向b。所以a中的血压最高。(4)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据人体血液循环图可见:在心脏四个腔及血管中,全部流动着动脉血的管是肺静脉、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5)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四肢的静脉血管里也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里没有瓣膜。因此,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中,避免血液倒流的作用是动脉瓣、静脉瓣、房室瓣。
【分析】图甲中①左心房、②肺静脉、③主动脉、④右心室、⑤房室瓣、⑥左心室、⑦右心房、⑧上腔静脉。图乙中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
13.(2020七下·恩施月考)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    表示:心房、心室舒张,血液经    流回心房;图    表示: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2)心脏中流动脉血的腔室有    。
(3)因为心脏中有    ,就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答案】(1)丙;静脉;甲
(2)左心房;左心室
(3)房室瓣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1)图丙所示的心脏处于全心都舒张,心房舒张,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 图甲表示的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2)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左心室中一定是动脉血,左心房中一定是动脉血。(3)心脏内的瓣膜有: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它们的存在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分析】(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2)心房和心室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3)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14.(2016·赤峰)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与心脏相连通,将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有   .(填序号)
(2)血液在⑤处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   血.
(3)血液流经⑧处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氧气的含量   .(填“增加”或“减少”)
(4)心脏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和舒张,心脏壁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
【答案】(1)1、6、9
(2)动脉
(3)增加;减少
(4)肌肉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从血液循环模式图中看出,“图中与心脏相连通”,将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有1(上腔静脉)、6(下腔静脉)、9(肺静脉);
(2)血液流经8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在8处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动脉血;
(3)从血液循环模式图中看出,血液流经小肠时属于体循环,在这里血液与小肠绒毛的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同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含量增多.所以“血液流经⑧处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氧气的含量减少;
(4)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它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因此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
故答案为:(1)1、6、9
(2)动脉
(3)增加;减少
(4)肌肉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认识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和各箭头的含义.
15.(2019八下·黄石期中)图A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E   ;F   。
(2)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写出肺循环的途径:   。
(3)图B为人体血液循环时,血液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情况。若横轴中的Ⅰ段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此气体最可能是   。
【答案】(1)左心房;左心室
(2)A→B→C→D→E
(3)二氧化碳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根据图B可知:A右心室、E左心房、F左心室、B肺动脉、C肺部毛细血管、D.肺静脉、G主动脉、I下、上腔静脉。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是A右心室→B肺动脉→C肺部毛细血管→D肺静脉→E左心房。
(3)如果为Ⅰ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肺循环。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则此气体最可能是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16.(2019八上·泰兴期中)下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和血细胞形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心脏结构中,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和[   ]   
(2)心脏有4个腔,其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   
(3)血液从图中D出发流进b,最后汇集到c流回到A的过程叫   循环。
(4)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主要有   和   。
(5)写出乙图中字母代表的血液成分。A   、B   、C   
(6)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   
(7)当人受到轻伤流血时,伤口会自动止血,这是血液中   的作用。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保护人体健康的是   ,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是   。
(8)下列人体细胞中,不含有细胞核的是_______
A.组织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
C.白细胞 D.神经元
【答案】(1)B;左心室;C;右心房
(2)B;左心室
(3)肺
(4)上下腔静脉;肺动脉
(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6)红细胞
(7)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
(8)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1)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体循环是从左心室→主动脉→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的循环,因此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B左心室、C右心房。(2)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故心脏壁最厚的腔是B左心室。(3)血液从图中D右心室出发流进b肺动脉,最后汇集到c肺静脉流回到左心房的过程肺循环,通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由血液循环图解可知: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主动脉和肺静脉,即图中的a主动脉和c肺静脉,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主要有上下腔静脉和肺动脉。(5)由图示可知:A的数量最多,是红细胞;B的个体最大且有细胞核,是白细胞;C个体最小,是血小板。(6)三种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体积最大的是白细胞,体积最小的是血小板。(7)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因此某同学的手被轻度划伤,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起作用的是图一中[C]血小板;此时聚集到伤口处进行吞噬病菌、起免疫作用的细胞是图中[B]白细胞。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结合,所以能运输氧气,除此之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8) 在A.组织细胞、B.成熟的红细胞、C.白细胞、D.神经元四种细胞中,不含细胞核的是红细胞。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甲中:C右心房;A左心房;D右心室;B左心室;g下腔静脉;d上腔静脉;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f房室瓣;e动脉瓣。(4)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乙:A是红细胞;B是白细胞;C是血小板;D是血浆。
1 / 1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9.2血液循环 同步训练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六下·肇源期末)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心脏 B.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
2.(2020·龙东模拟)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
A.动脉 B.动脉和静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3.(2020·齐齐哈尔)下列正确表示血液流动方向的是(  )
A.心室→心房→动脉 B.心室→心房→静脉
C.心房→心室→动脉 D.心房→心室→静脉
4.(2020·晋中)下图显示了某人意外受伤后出血的状况,你判断其出血的血管、应加压止血的位点分别是(  )
A.动脉;a点 B.大静脉;a点 C.动脉;b点 D.大静脉;b点
5.(2020七下·富县期末)心脏处于图情形时,工作状态应为(  )
A.左右心房收缩 B.左右心室收缩
C.心房和心室均舒张 D.以上情形均有可能
6.(2020七下·长春期末)医生给病人输血或输液时,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使表面鼓起一条条“青筋”。这一条条“青筋”是(  )
A.毛细血管 B.动脉 C.静脉 D.动脉或静脉
7.(2020七下·长春期末)能让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的器官是(  )
A.肺 B.胃 C.肾 D.肝
8.(2018八上·宜兴期中)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9.(2020八上·赣榆月考)测定血压和脉搏的部位分别是(  )。
A.肱动脉、桡动脉 B.桡动脉、肱动脉
C.臂动脉、桡动脉 D.肱动脉、腕动脉
10.(2016八上·句容期末)下列有关心率与心输出量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B.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液量
C.儿童时期心率比成年人较低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率叫平常人较低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2018·莘县模拟)实验题:图1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   盖在尾鳍上面.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的血管: [1]是   血管、[2]是    血管、[3]是   血管。判断血管[2]的依据是    。
(4)请你记录下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   (用文字和“→)。
(5)小鱼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   。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2020七下·安丘期中)下图中甲图是人体的心脏结构示意图,乙图是人体部分血管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图中下列结构的名称:③   ⑤   ⑥   ⑦   
(2)乙图中,从血流方向(箭头所示方向)可以判断出a属   血管;在显微镜下判断c血管的依据是   。
(3)在乙图中,血压最高的血管是   (填写图中标号)。
(4)在甲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和腔室有   (填写图中标号)。
(5)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有   。
13.(2020七下·恩施月考)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    表示:心房、心室舒张,血液经    流回心房;图    表示: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2)心脏中流动脉血的腔室有    。
(3)因为心脏中有    ,就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14.(2016·赤峰)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与心脏相连通,将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有   .(填序号)
(2)血液在⑤处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   血.
(3)血液流经⑧处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氧气的含量   .(填“增加”或“减少”)
(4)心脏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和舒张,心脏壁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
15.(2019八下·黄石期中)图A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E   ;F   。
(2)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写出肺循环的途径:   。
(3)图B为人体血液循环时,血液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情况。若横轴中的Ⅰ段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此气体最可能是   。
16.(2019八上·泰兴期中)下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和血细胞形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心脏结构中,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和[   ]   
(2)心脏有4个腔,其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   
(3)血液从图中D出发流进b,最后汇集到c流回到A的过程叫   循环。
(4)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主要有   和   。
(5)写出乙图中字母代表的血液成分。A   、B   、C   
(6)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   
(7)当人受到轻伤流血时,伤口会自动止血,这是血液中   的作用。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保护人体健康的是   ,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是   。
(8)下列人体细胞中,不含有细胞核的是_______
A.组织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
C.白细胞 D.神经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 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A不符合题意。
B.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不是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C符合题意。
D.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不是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壁非常薄, 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 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2.【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因为心室收缩,血液进入动脉,压力大,故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是把全身的血液运回心脏,故管腔最大,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血流速度最慢。因此,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动脉。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包括静脉血管、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特点如下:
3.【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不能倒流。因此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这就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脏内有瓣膜,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由心房、心室、动脉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心脏的结构如图:

4.【答案】A
【知识点】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
【解析】【解答】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静脉出血,颜色为暗红色,血液从伤口涌出。静脉出血时应该在伤口远心端止血。在动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的。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动脉出血时应该在伤口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颜色为红色,从伤口滴出,一般可自行凝固,也可以贴创可贴。根据图片可知,出血的血管是动脉,动脉出血时应该在伤口近心端止血,即a点,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图片表示动脉出血。首先要根据血液的颜色和血液流出的特征来判断是哪种血管出血,然后再确定止血的方法。
5.【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液回流心房。所以,图示为左右心室收缩,左右心房舒张。
【分析】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并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血液不能流过,即只能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6.【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当绑扎人体上臂后,由于静脉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而前臂被绑住了,血液无法从手臂运回心脏,于是就在手臂上出现了一条条的“青筋”,这些“青筋”实际上是鼓起的静脉血管。
故答案为:C。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①抽血、献血、输血、打点滴都是扎静脉,
②“把脉”“切脉”指动脉,
③四肢的“青筋”是静脉,
④肌肉注射是注入毛细血管
7.【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因此血液流经肺后,能让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故答案为: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8.【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的途径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联系在一起。所以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9.【答案】A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它的主要来源是心脏的射血作用。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常用上臂肱动脉测得的血压代表。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故答案为:A。
【分析】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液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液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10.【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心率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故A不符合题意。
B.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每分输出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儿童时期心率比成年人较高,C符合题意。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2、心输出量是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量,包括自左、右心室每分钟分别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总血量。如心率以75次/分钟计算,则心排出量在男性为5~6L,女性略低些。心排出量随着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怀孕等情况下,心输出量均增加。
11.【答案】(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载玻片;低
(3)动脉;毛细;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
(4)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5)心脏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解:(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面。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1是动脉血管、2是 毛细血管血管、3是静脉血管。(4)(5)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毛细血管是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可推断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动物的心脏时刻在跳动,即收缩和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向全身,因此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
【分析】1、鱼类用鳃呼吸,吸入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鱼的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
2、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下: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12.【答案】(1)主动脉;房室瓣;左心室;右心房
(2)动脉;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3)a
(4)①②③⑥
(5)动脉瓣、房室瓣、静脉瓣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1)图中③主动脉、⑤房室瓣、⑥左心室、⑦右心房。(2)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乙图中,从血流方向(箭头所示方向)可以判断出a属动脉血管;在显微镜下判断c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成单行通过。(3)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一般所说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血液从a流向c,再流向b。所以a中的血压最高。(4)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据人体血液循环图可见:在心脏四个腔及血管中,全部流动着动脉血的管是肺静脉、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5)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四肢的静脉血管里也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里没有瓣膜。因此,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中,避免血液倒流的作用是动脉瓣、静脉瓣、房室瓣。
【分析】图甲中①左心房、②肺静脉、③主动脉、④右心室、⑤房室瓣、⑥左心室、⑦右心房、⑧上腔静脉。图乙中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
13.【答案】(1)丙;静脉;甲
(2)左心房;左心室
(3)房室瓣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1)图丙所示的心脏处于全心都舒张,心房舒张,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 图甲表示的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2)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左心室中一定是动脉血,左心房中一定是动脉血。(3)心脏内的瓣膜有: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它们的存在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分析】(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2)心房和心室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3)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14.【答案】(1)1、6、9
(2)动脉
(3)增加;减少
(4)肌肉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从血液循环模式图中看出,“图中与心脏相连通”,将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有1(上腔静脉)、6(下腔静脉)、9(肺静脉);
(2)血液流经8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在8处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动脉血;
(3)从血液循环模式图中看出,血液流经小肠时属于体循环,在这里血液与小肠绒毛的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同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含量增多.所以“血液流经⑧处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氧气的含量减少;
(4)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它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因此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
故答案为:(1)1、6、9
(2)动脉
(3)增加;减少
(4)肌肉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认识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和各箭头的含义.
15.【答案】(1)左心房;左心室
(2)A→B→C→D→E
(3)二氧化碳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根据图B可知:A右心室、E左心房、F左心室、B肺动脉、C肺部毛细血管、D.肺静脉、G主动脉、I下、上腔静脉。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是A右心室→B肺动脉→C肺部毛细血管→D肺静脉→E左心房。
(3)如果为Ⅰ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肺循环。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则此气体最可能是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16.【答案】(1)B;左心室;C;右心房
(2)B;左心室
(3)肺
(4)上下腔静脉;肺动脉
(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6)红细胞
(7)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
(8)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1)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体循环是从左心室→主动脉→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的循环,因此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B左心室、C右心房。(2)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故心脏壁最厚的腔是B左心室。(3)血液从图中D右心室出发流进b肺动脉,最后汇集到c肺静脉流回到左心房的过程肺循环,通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由血液循环图解可知: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主动脉和肺静脉,即图中的a主动脉和c肺静脉,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主要有上下腔静脉和肺动脉。(5)由图示可知:A的数量最多,是红细胞;B的个体最大且有细胞核,是白细胞;C个体最小,是血小板。(6)三种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体积最大的是白细胞,体积最小的是血小板。(7)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因此某同学的手被轻度划伤,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起作用的是图一中[C]血小板;此时聚集到伤口处进行吞噬病菌、起免疫作用的细胞是图中[B]白细胞。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结合,所以能运输氧气,除此之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8) 在A.组织细胞、B.成熟的红细胞、C.白细胞、D.神经元四种细胞中,不含细胞核的是红细胞。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甲中:C右心房;A左心房;D右心室;B左心室;g下腔静脉;d上腔静脉;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f房室瓣;e动脉瓣。(4)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乙:A是红细胞;B是白细胞;C是血小板;D是血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