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 力和运动 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 力和运动 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4 14:36:53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 力和运动 单元检测
注意事项:
1、满分7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2、难度较小,开学检测学生预习效果用。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丰台期中)在下列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
A.米 B.秒 C.牛顿 D.千克
【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力的单位是牛,为了纪念物理力学的奠基人牛顿,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单位是牛顿。
2.(2020八上·北京期中)在下面的叙述中手为受力物体的是(  )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手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手给排球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A不符合题意;
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是因为桌子同时也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受力物体。B符合题意;
C.手将石块举高,手给石块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B不符合题意;
D.手将铁丝弄弯,手给铁丝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发出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3.(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下列物体中,所受的重力大约是500N的物体是(  )
A.一匹马 B.一本物理课本
C.一名中学生 D.一支笔
【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一匹马的重力约1500N,A不符合题意;
B.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约3N,B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约500N,C符合题意;
D.一支笔的重力约0.15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体重力的估计,可以先估计物体的质量,再利用重力公式求解物体的重力。
4.(2020·邵阳)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A不符合题意;
B.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B符合题意;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C不符合题意;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为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为弹力。
5.(2020八下·四川期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D.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答案】D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A.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保证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放置,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必须调零、不能超过量程、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放置时,不一定竖直放置。
6.(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浴室中,为了防止浴室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脚底下垫一条毛巾
B.人沐浴时穿鞋底有凹凸花纹的拖鞋
C.浴室地面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D.穿上平底光滑的塑料拖鞋
【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脚底下垫一条毛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摩擦力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沐浴时穿鞋底有凹凸花纹的拖鞋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摩擦力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浴室地面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摩擦力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穿上平底光滑的塑料拖鞋,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减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加摩擦力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加压力和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的方式来增加。
7.(2020·湘潭)以下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
A. 轴承中装有滚珠
B. 旋钮侧面制有条纹
C. 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D. 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旋钮侧面制有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B符合题意;
C.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
D.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
8.(2020八下·北京期末)一个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它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且此三力平衡,故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9.(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
A.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0.(2020·赤峰)足球已纳入赤峰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练习足球的过程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B.用脚带球使球运动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C.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假如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足球的运动就会停止
D.足球静止在地面上,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踢出去的足球具有惯性继续运动,A符合题意;
B.用脚带球使球运动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假如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足球将一直运动下去。
D.足球静止在地面上,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两个力的互相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原因。
11.(2020八上·盐田期末)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对于该现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可以探究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因为原题中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不能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的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
12.(2020八上·丰台期中)在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3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3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BD.尽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但不能从题干提供信息得出以上结论,ABD不符题意;
C.小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13.(2020九上·路北开学考)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与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降低物体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答案】A
【知识点】重心;重力的方向;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A.质量是指所含物质的多少,跟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A错误,符合题意;
B.规则的几何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中心,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竖直向下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提高稳度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增大物体的支撑面,二是降低物体的重心,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质量是指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和质量成正比;规则的几何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中心;重力的方向总竖直向下。
14.(2020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B.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
D.物体惯性是可以防止的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B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不可以防止,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和运动状态无关,ABD不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利用惯性使自己跳得更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15.(2020九上·广州开学考)如图所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  )
A.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B.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这两个力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A符合题意;
B.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大小也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
C.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方向也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
16.(2019八下·京山期末)在三国故事《走麦城》里,关羽的坐骑赤兔马被绊马索忽然绊倒,马之所以会被绊马索绊倒,是因为前蹄被绊马索绊住后而   ,但身体由于   仍要   ,所以马会向前摔倒。
【答案】静止;惯性;向前运动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马之所以会被绊马索绊倒,是因为前蹄被绊马索绊住后而静止,但身体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动,所以马会向前摔倒。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解释惯性现象时,需要分清哪部分物体受力改变运动状态,哪部分物体由于惯性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7.(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端午“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龙舟比赛中,船员用船桨整齐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向前行驶,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船桨”、“水”或“船员”),这一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的。
【答案】水;相互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船员用浆向后划水,浆对水有向后的作用力,水对龙舟向前产生作用力,所以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这一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
18.(2019·无锡)劣质橡皮较硬,擦字时易打滑,导致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   的缘故。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它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答案】越小;增大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字擦不干净;小明用力擦,增大了橡皮对纸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字就擦干净了。
故答案为:越小;增大.
【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9.(2018八下·中江期中)用一钢丝绳吊着重为50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   5000N;使物体加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   5000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等于;大于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用一钢丝绳吊着物体匀速下降时,物体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拉力等于5000N;
当加速上升时,受到合力的方向向上,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钢丝绳的拉力大于5000N。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
【分析】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大小相等,当物体加速运动时,拉力大小不相等.
三、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表面上滑得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答案】(1)相同
(2)木板;摩擦力
(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要保证初速度相同才能比较摩擦力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效果,从方法上,这是控制变量,所以几次实验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就是为了保证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2)因为木板最光滑,摩擦力最小,所以小车在木板表面滑得最远,最后停下来,正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可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经过合理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就是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也就没有使物体停下来的力,物体将沿着直线,以固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也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重点,对于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非常重要。
21.为探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10 4.0 4.0
2 10 4.0 4.0
3 20 8.0 8.0
(1)每次实验都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   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
(3)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2)1、2;接触面积
(3)1、3;压力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由表中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压力相同而接触面面积不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相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无关.
(3)由表中1、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面积相同而物体间压力不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1、2;接触面积;(3)1、3;压力.
【分析】木块只有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受到的摩擦力;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答题.
1 / 12020-2021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 力和运动 单元检测
注意事项:
1、满分7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2、难度较小,开学检测学生预习效果用。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丰台期中)在下列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
A.米 B.秒 C.牛顿 D.千克
2.(2020八上·北京期中)在下面的叙述中手为受力物体的是(  )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手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3.(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下列物体中,所受的重力大约是500N的物体是(  )
A.一匹马 B.一本物理课本
C.一名中学生 D.一支笔
4.(2020·邵阳)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5.(2020八下·四川期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D.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6.(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浴室中,为了防止浴室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脚底下垫一条毛巾
B.人沐浴时穿鞋底有凹凸花纹的拖鞋
C.浴室地面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D.穿上平底光滑的塑料拖鞋
7.(2020·湘潭)以下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
A. 轴承中装有滚珠
B. 旋钮侧面制有条纹
C. 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D. 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
8.(2020八下·北京期末)一个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它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
A.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2020·赤峰)足球已纳入赤峰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练习足球的过程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B.用脚带球使球运动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C.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假如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足球的运动就会停止
D.足球静止在地面上,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1.(2020八上·盐田期末)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对于该现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2.(2020八上·丰台期中)在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3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3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13.(2020九上·路北开学考)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与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降低物体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14.(2020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B.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
D.物体惯性是可以防止的
15.(2020九上·广州开学考)如图所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  )
A.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B.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二、填空题
16.(2019八下·京山期末)在三国故事《走麦城》里,关羽的坐骑赤兔马被绊马索忽然绊倒,马之所以会被绊马索绊倒,是因为前蹄被绊马索绊住后而   ,但身体由于   仍要   ,所以马会向前摔倒。
17.(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端午“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龙舟比赛中,船员用船桨整齐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向前行驶,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船桨”、“水”或“船员”),这一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的。
18.(2019·无锡)劣质橡皮较硬,擦字时易打滑,导致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   的缘故。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它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19.(2018八下·中江期中)用一钢丝绳吊着重为50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   5000N;使物体加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   5000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表面上滑得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21.为探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10 4.0 4.0
2 10 4.0 4.0
3 20 8.0 8.0
(1)每次实验都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   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
(3)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力的单位是牛,为了纪念物理力学的奠基人牛顿,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单位是牛顿。
2.【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手给排球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A不符合题意;
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是因为桌子同时也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受力物体。B符合题意;
C.手将石块举高,手给石块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B不符合题意;
D.手将铁丝弄弯,手给铁丝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发出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3.【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一匹马的重力约1500N,A不符合题意;
B.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约3N,B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约500N,C符合题意;
D.一支笔的重力约0.15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体重力的估计,可以先估计物体的质量,再利用重力公式求解物体的重力。
4.【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A不符合题意;
B.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B符合题意;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C不符合题意;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为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为弹力。
5.【答案】D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A.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保证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放置,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必须调零、不能超过量程、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放置时,不一定竖直放置。
6.【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脚底下垫一条毛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摩擦力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沐浴时穿鞋底有凹凸花纹的拖鞋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摩擦力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浴室地面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摩擦力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穿上平底光滑的塑料拖鞋,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减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加摩擦力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加压力和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的方式来增加。
7.【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旋钮侧面制有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B符合题意;
C.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
D.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
8.【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且此三力平衡,故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9.【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0.【答案】A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踢出去的足球具有惯性继续运动,A符合题意;
B.用脚带球使球运动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假如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足球将一直运动下去。
D.足球静止在地面上,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两个力的互相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原因。
11.【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可以探究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因为原题中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不能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的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
12.【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BD.尽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但不能从题干提供信息得出以上结论,ABD不符题意;
C.小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13.【答案】A
【知识点】重心;重力的方向;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A.质量是指所含物质的多少,跟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A错误,符合题意;
B.规则的几何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中心,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竖直向下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提高稳度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增大物体的支撑面,二是降低物体的重心,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质量是指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和质量成正比;规则的几何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中心;重力的方向总竖直向下。
14.【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B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不可以防止,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和运动状态无关,ABD不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利用惯性使自己跳得更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15.【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这两个力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A符合题意;
B.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大小也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
C.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方向也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6.【答案】静止;惯性;向前运动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马之所以会被绊马索绊倒,是因为前蹄被绊马索绊住后而静止,但身体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动,所以马会向前摔倒。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解释惯性现象时,需要分清哪部分物体受力改变运动状态,哪部分物体由于惯性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7.【答案】水;相互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船员用浆向后划水,浆对水有向后的作用力,水对龙舟向前产生作用力,所以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这一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
18.【答案】越小;增大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字擦不干净;小明用力擦,增大了橡皮对纸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字就擦干净了。
故答案为:越小;增大.
【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9.【答案】等于;大于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用一钢丝绳吊着物体匀速下降时,物体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拉力等于5000N;
当加速上升时,受到合力的方向向上,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钢丝绳的拉力大于5000N。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
【分析】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大小相等,当物体加速运动时,拉力大小不相等.
20.【答案】(1)相同
(2)木板;摩擦力
(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要保证初速度相同才能比较摩擦力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效果,从方法上,这是控制变量,所以几次实验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就是为了保证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2)因为木板最光滑,摩擦力最小,所以小车在木板表面滑得最远,最后停下来,正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可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经过合理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就是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也就没有使物体停下来的力,物体将沿着直线,以固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也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重点,对于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非常重要。
21.【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2)1、2;接触面积
(3)1、3;压力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由表中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压力相同而接触面面积不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相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无关.
(3)由表中1、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面积相同而物体间压力不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1、2;接触面积;(3)1、3;压力.
【分析】木块只有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受到的摩擦力;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答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