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1、理解惯性的意义
2、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的重难点】: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自学、 课中交流】(阅读p108—110)
1、默记并在导学案反面默写: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同学们一定都乘过汽车,当你站在某汽车上,当汽车突然起动或刹车时,请同学们作为一个乘客来思考下列问题:
(1)、汽车突然起动时,乘客向前还是向后倒还是不动?这里的乘客要保持什么运动状态?
(2)、汽车突然刹车时,情况有如何?
3、什么叫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
4、那些物体有惯性呢?阅读课本108活动1、2、3
从活动1中可知 物体具有惯性
从活动2中可知 物体具有惯性
从活动3中可知 物体具有惯性
结论:无论是 、 、 ,无论物体是 ,还是
都具有惯性。因此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知识拓展】:惯性和惯性定律的比较:惯性定律是指物体在不受力的条件与所呈现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间的因果关系。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个性质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惯性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无关。当然惯性和惯性定律又有密切关系。物体之所以在不受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5、读图3-59回答;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6、读图3-60回答:倒胡椒粉时,手为什么需要晃动?
【知识拓展】: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时:1.明确研究的物体是什么。2.交代清楚运动的突变3.物体由于有惯性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因而出现了题目中的现象。例如: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刹车,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下来,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前倾;
7、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利用惯性哪些地方要防止惯性?请举例说明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我的困惑是:
【课后巩固】
1、人在走路过程中脚绊到石块为什么是向前摔倒,而脚踩到西瓜皮是向后摔倒的?
2你知道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刹车,哪幅是加速?为什么?
3、作业本B P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