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数选填压轴专练
练习3
1.设且,且,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酒驾是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之间为酒后驾车,80mg及以上为醉酒驾车.假设某驾驶员喝了一定量的酒后,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上升到了1.2mg/mL,且在停止喝酒以后,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会以每小时20%的速度减少,若他想要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驾驶汽车,则至少需经过的小时数约为( )(参考数据:,)
A.6 B.7 C.8 D.9
3.已知圆C:.若直线:上存在点P,过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使得∠APB=60°,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在(0,)单调递减
B.当时,在(0,)处的切线为轴
C.当时,在(,0)存在唯一极小值点,且
D.对任意,在(,)一定存在零点
5.在△ABC中,∠BAC=60°,BC=3,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AD=2,则△ABC的面积为 .
6.已知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上一点A到焦点F的距离为4,设点M为抛物线C准线上的动点,给出以下命题:
①若△MAF为正三角形时,则抛物线C方程为;
②若AM⊥于M,则抛物线在A点处的切线平分∠MAF;
③若,则抛物线C方程为;
④若的最小值为,则抛物线C方程为.
其中所有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练习4
1.若△ABC的外心为O,且∠A=60°,AB=2,AC=3,则等于( )
A.5 B.8 C.10 D.13
2.若函数(为常数)的图象存在两条均过原点的切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0,) B.(,) C.(0,) D.(,)
3.棱长为4的正方体密闭容器内有一个半径为1的小球,小球可在正方体容器内任意运动,则其不等到达的空间的体积为( )
A. B. C. D.
4.已知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P在双曲线上.若△为直角三角形,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5.在数列{}中,,(),记4.若对任意的,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高考理数选填压轴专练
练习3
1.设且,且,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可得或,所以,满足充分性;
由可得或,结合前提条件可得,必要性满足.
因此是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2.酒驾是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之间为酒后驾车,80mg及以上为醉酒驾车.假设某驾驶员喝了一定量的酒后,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上升到了1.2mg/mL,且在停止喝酒以后,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会以每小时20%的速度减少,若他想要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驾驶汽车,则至少需经过的小时数约为( )(参考数据:,)
A.6 B.7 C.8 D.9
【解析】设该驾驶员至少需经过个小时才能驾驶汽车,则,所以,
则,所以该驾驶员至少需经过约8个小时才能驾驶汽车.
故选:C.
3.已知圆C:.若直线:上存在点P,过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使得∠APB=60°,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根据题意,圆C:的圆心为(2,3),半径,
过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连接,
若∠APB=60°,则∠APC=30°,又由⊥,
则,
若直线:上存在点P,满足∠APB=60°,
则有C到直线的距离,
解可得:,即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D.
4.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在(0,)单调递减
B.当时,在(0,)处的切线为轴
C.当时,在(,0)存在唯一极小值点,且
D.对任意,在(,)一定存在零点
【解析】对于A选项,当时,,,易得时,,
所以当时,,单调递增,所以A选项错误;同时,,则在(0,1)处的切线为直线,所以B选项错误;
对于C选项,当时,,(,0),,恒成立,所以单调递增,
又,,
所以存在(,),使得,即,
且当(,)时,,单调递减,当(,0)时,,单调递增,
所以为在(,0)内的唯一极小值点,
又,因为(,),所以,
所以C选项正确;
对于D选项,对于,(,),令,即,
①当,,且时,显然没有零点,此时不成立;
②当,,且时,有,
令,则,令,解得,,,
所以(,)单调递减,(,0)单调递增,有极小值,
于是知(,0)时得,所以当(0,)时,函数无零点,
此时,当[0,)时,,
可得在(,)上无零点,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5.在△ABC中,∠BAC=60°,BC=3,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AD=2,则△ABC的面积为 .
【解析】由题可得,因为∠BAC=,则∠BAD=∠CAD=,令,,
则有,即①;
又,即,可化为②;
结合①②可得,,解得:,
所以;
故答案为:.
6.已知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上一点A到焦点F的距离为4,设点M为抛物线C准线上的动点,给出以下命题:
①若△MAF为正三角形时,则抛物线C方程为;
②若AM⊥于M,则抛物线在A点处的切线平分∠MAF;
③若,则抛物线C方程为;
④若的最小值为,则抛物线C方程为.
其中所有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解析】①若△MAF为正三角形时,,故①正确;
②若AM⊥于M,设A(,),过A的切线方程为:,
代入得,
令,又,∴,,
所以过点的切线的斜率为,
因为,所以过的切线⊥,又,
故抛物线在A点处的切线平分∠MAF,②正确
③若,则、、三点共线,,,
由三角形的相似比得,,故③正确;
④设(,0)则(,),、关于准线对称,,
,
因为,解得,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练习4
1.若△ABC的外心为O,且∠A=60°,AB=2,AC=3,则等于( )
A.5 B.8 C.10 D.13
【解析】如图,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
因为,
同理,
,
所以;
故选C.
2.若函数(为常数)的图象存在两条均过原点的切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0,) B.(,) C.(0,) D.(,)
【解析】设切点P为(,)(),因为切点在图象上,所以,
求导得,所以在点P处得切线的斜率,
切线经过原点,所以切线方程为:,
代入(,)可得,即,
因为存在两条切线,所以,有两个不同得零点;
当时,不成立;
当,所以,
令,易得当时,,当时,,当时,;
求导得,
所以当(,0),,单调递增,当(0,),,单调递减;
所以,
结合函数正负性和单调性,可大致画出函数图象,如图:
利用函数图象可得:,所以;
故选B.
3.棱长为4的正方体密闭容器内有一个半径为1的小球,小球可在正方体容器内任意运动,则其不等到达的空间的体积为( )
A. B. C. D.
【解析】由题可得,小球球心的活动区域是棱长为2的小正方体,
当小球的球心在小正方体的8个顶点时,小球活动不到的空间相当于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间挖去一个半球为的球剩余的部分,其体积为;
当小球的球心在小正方体的12条棱上时,小球活动不到的空间放在一起是3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间挖掉3个底面积为且高为2的圆柱剩余的部分,其体积为;
因此小球达不到的空间的体积为;
故选A.
4.已知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P在双曲线上.若△为直角三角形,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解析】根据对称性,可假设点P在第一象限,
因为△为直角三角形,则存在,或;
如图1,当时,由,
可假设,,则,
所以,,
所以;
如图2,当时,由,
可假设,,则,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或.
5.在数列{}中,,(),记4.若对任意的,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数列{}中,,由(),得,
所以,可得,则,
则,
当为偶数时,,得,所以,
当为奇数时,,得,所以;
综上: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