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6.2正比例的应用
一、填空题
1.(2020·武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3棵树的树高及其影长如下表,表中的x= ,y= 。
2.(2020·赤峰)长沙造纸厂的生产情况如下表,根据表回答问题.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
生产量(吨) 70 140 210 280 350 420 490 …
(1)表中相关联的量是 和 .
(2)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一个比例 .
(3)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 关系.
(4)在图中描出表示时间和相应生产量的点,并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
(5)估计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 天(填整数).
3.(2020·佳木斯)如图表示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2)根据图象判断这辆汽车行800千米要 小时.
(3)根据图象判断这辆汽车4小时能行 千米.
4.(2020·綦江)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宽是128cm,长应是 cm。
5.(2019六下·平舆月考)每本演算本售价1.5元,购买2本、3本…分别需要多少元?
数量/本 0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 1.5 3 4.5 6 7.5 9 …
(1)购买演算本的总价与数量成 比例.
(2)把上表中演算本的数量与总价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接.
(3)购买90本演算本需要 元.
(4)奇思购买的演算本的数量是妙想的4倍,他花的钱数是妙想的 倍.
6.(2019六下·微山期中)王鹏看一本科技书,前8天看了160页,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300页的科技书一共需要 天。
7.(2019六下·浦城期中)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树高和它的影长如下表。
(1)把下表补充完整。
树高/m 2 7 8.5
影长/m 1.6 4.8 7.2
(2)在图中描点,并把各点连接起来.
(3)连接图上各点,所描的点都在 .
(4)树高和影长成 比例.
(5)点(12,9.6), 这条直线上.(填“在”或“不在”).
8.工地上要运64吨石子,每天运的吨数和所需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运的吨数 64 32 16 ……
需要的天数 1 2 4 ……
(1)表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 和 。
(2)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 吨。
(3)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石子的总吨数= ×
(4)因为 一定,所以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成 比例。
二、解答题
9.(2020六下·洛龙期中)下面是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对应数值表。
时间/时 0 1 2 3 4 5 6
路程/km 0 80 160 240 320 400 480
(1)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 比例关系。
(2)请你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相对应时间的点,然后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3)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行驶280km要用 小时。
10.
(1)小红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63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2)小红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49页,3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21页,几天可以看完?
11.陈师傅要加工221个零件,6小时加工了78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加工几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用比例解答)
12.先分析问题,再解答。
李叔叔开车为相距715km的灾区运送救援物资,4小时行驶了260km。照这样的速度,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1)在上述的时间、速度、路程三个量中, 是一定的, 和 成 比例关系。
(2)试着用比例的方法解答问题。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
13.(2019六下·河东)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高为6dm,体积为20dm3.另一个高为9d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用比例解)
1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图。
(1)这辆车10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行驶600千米要多少时
15.(2018·宣城)已知一水果个体户在批发市场按每千克1.8元批发了若干千克的西瓜在城镇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他先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若根据他售出西瓜千克数x和他手中持有的钱数y元(含备用零钱)绘制如下折线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是 元。
(2)随后他按每千克下降0.5元将剩余的西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的钱)是450元,问他一共批发了 千克的西瓜。
(3)这位水果个体户一共赚了 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2.8;4.5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
解:x=
x=2.8
=
解:y=
y=4.5
故答案为:2.8;4.5。
【分析】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的树高与其影长成正比例关系,然后用和列出比例,解比例。
2.【答案】(1)时间;生产量
(2)1:70=2:140(答案不唯一)
(3)正
(4)
(5)8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表中相关联的量是时间和生产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一个比例是:1:70=2:140;
(3)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
(5)估计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8天。
故答案为:(1)时间;生产量;(2)1:70=2:140(答案不唯一);(3)正;(5)8。
【分析】(1)表格中变化的两个量就是相关联的两个量;
(2)根据表格中相对应的数据写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并组成比例即可;
(3)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4)根据每组对应的数据描出对应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成线即可;
(5)根据每天的生产量估计出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的天数。
3.【答案】(1)正
(2)16
(3)200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100÷2=50千米,800÷50=16小时,所以这辆汽车行800千米要16小时;
(3)100÷2=50千米,50×4=200千米,所以这辆汽车4小时能行200千米。
【分析】(1)从图中看出,图像是从0开始呈直线上升,所以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这辆汽车的速度=这辆汽车2小时行驶的距离÷2,那么这辆汽车行800千米要的时间=800÷速度;
(3)这辆汽车4小时能行驶的距离=速度×4。
4.【答案】192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设国旗上的长是xcm,则
x:128=3:2
2x=128×3
x=128×3÷2
x=192
所以长应是192cm。
故答案为:192。
【分析】设国旗上的长是xcm,根据“操场上国旗的长:操场上国旗的宽=3:2”列出比例,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1)正
(2)解:如图所示:
(3)135
(4)4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1.5:1=3:2=6:4=1.5,比值相等,购买验算本的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
(3)购买90本需要:1.5×90=135(元);
(4)奇思购买的验算本的数量是妙想的4倍,他花的钱数是妙想的4倍。
故答案为:(1)正;(2)135;(3)4。
【分析】(1)计算表格中两个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或积,如果比值一定,两个量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2)横轴表示数量,竖轴表示总价,根据对应的数据在图上描出对应的点,再顺次连接这些点即可;
(3)可以用1本的价钱乘90求出需要的总钱数;
(4)本数与总价成正比例,所以花的钱数的倍数关系与本数的倍数关系是相同的。
6.【答案】15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设一共需要x天。
300:x=160:8
160x=300×8
x=2400÷160
x=15
故答案为:15。
【分析】每天看的页数不变,看的页数与天数成正比例,先设出未知数,根据每天看的页数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一共需要看的天数即可。
7.【答案】(1)
树高/m 2 6 7 9 8.5
影长/m 1.6 4.8 5.6 7.2 6.8
(2)
(3)格点上
(4)正
(5)在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1)1.6÷2=0.8,4.8÷0.8=6,7×0.8=5.6,7.2÷0.8=9,8.5×0.8=6.8,根据计算填表如下:
树高/m 2 6 7 9 8.5
影长/m 1.6 4.8 5.6 7.2 6.8
(5) 因为9.6÷12=0.8,所以点(12,9.6)在这条直线上.
【分析】(1)根据条件可知,影长÷树高=0.8,据此列式求出其他树高和影长,据此填表;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先描点,后连线,据此画出图像;
(3)观察图像可知,连接图上各点,所描的点都在格点上;
(4)观察图像可知,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所以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5)根据题意,求出这个点表示的影长与树高的比值,如果比值等于0.8,则这个点就在这条直线上,否则不在,据此解答.
8.【答案】(1)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
(2)64
(3)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
(4)总吨数;反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表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
(2)由题可得:64×1=64(吨),32×2=64(吨),16×4=64(吨),所以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64吨;
(3)石子的总吨数=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
(4)因为总吨数一定,由(3)知也就是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的乘积一定,所以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1)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2)64;(3)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4)总吨数;反。
【分析】石子的总吨数=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相反变化,如果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的关系。
9.【答案】(1)正
(2)
(3)3.5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
【解析】【解答】解:(1)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3)280÷(80÷1)=3.5小时,所以这辆汽车行驶280km要用3.5小时。
【分析】(1)从图中看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80,所以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先将表中对应的数字在图上描点,然后把这些点顺次连接起来即可;
(3)这辆汽车行驶280km要用的时间=280÷(这辆汽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1),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0.【答案】(1)解:设7天可以看x页。
63:3=x:7
3x=63×7
x=63×7÷3
x=147
答:7天可以看147页。
(2)解:设x天可以看完。
21x=49×3
x=147÷21
x=7
答:7天可以看完。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1)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就是每天看的页数不变,那么看的页数与天数成正比例。设7天可以看x页,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2)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是不变的,每天看的页数与看完的天数成反比例。设x天可以看完,根据反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11.【答案】解:设还要加工x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78(6+x)=221×6
468+78x=1326
78x=1326-468
78x=858
x=858÷78
x=11
答:还要加工11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一定),列出正比例,解比例。
12.【答案】(1)路程;速度;时间;反
(2)解:设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x小时。
715:x=260:4
260x=715×4
260x=2860
x=2860÷260
x=11
答: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11小时。
(3)解:715÷(260÷4)
=715÷65
=11(小时)
答: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11小时。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1)速度×时间=路程(一定),积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依据总路程:时间=4小时行的路程:时间=速度,列出比例,解比例;
(3)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的时间=总路程÷(4小时行的路程÷时间)。
13.【答案】解:设它的体积是x立方分米,20:6=x:9 6x=20×9 x= x=30答:它的体积是30立方分米。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底面积相等,体积与高成正比例关系,设另一个体积是x立方分米,根据底面积相等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另一个的体积即可。
14.【答案】(1)解:10×80=800(千米)
答:这辆车10小时行驶800千米。
(2)解:600÷80=7.5(小时)
答:行驶600千米要7.5时。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1)由时间路程图可知,1小时行驶的路程是80千米,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再由“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
(2)由(1)可知汽车的速度,再由“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
15.【答案】(1)3.5
(2)120
(3)184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是(330-50)÷80=3.5元;
(2)他一共批发了80+(450-330)÷(3.5-0.5)=120千克;
(3)这位水果个体户一共赚了450-50-1.8×120=184元。
故答案为:(1)3.5;(2)120;(3)184。
【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段的线段中,纵轴相差330-50=280,横轴相差80,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因为单价是不变的,所以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就是纵坐标之差除以横坐标之差;
(2)这个人降价后卖出的西瓜的千克数=(450-降价前的价钱)÷(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每千克下降的钱数),那么他一共批发了西瓜的千克数=降价前卖出的千克数+降价后卖出的西瓜的千克数;
(3)这位水果个体户一共赚了的钱数=西瓜全部售完后他手中的钱-没有卖西瓜前他手中的钱-每千克批发的钱数×他一共批发了西瓜的千克数。
1 / 12020-2021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6.2正比例的应用
一、填空题
1.(2020·武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3棵树的树高及其影长如下表,表中的x= ,y= 。
【答案】2.8;4.5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
解:x=
x=2.8
=
解:y=
y=4.5
故答案为:2.8;4.5。
【分析】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的树高与其影长成正比例关系,然后用和列出比例,解比例。
2.(2020·赤峰)长沙造纸厂的生产情况如下表,根据表回答问题.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
生产量(吨) 70 140 210 280 350 420 490 …
(1)表中相关联的量是 和 .
(2)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一个比例 .
(3)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 关系.
(4)在图中描出表示时间和相应生产量的点,并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
(5)估计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 天(填整数).
【答案】(1)时间;生产量
(2)1:70=2:140(答案不唯一)
(3)正
(4)
(5)8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表中相关联的量是时间和生产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一个比例是:1:70=2:140;
(3)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
(5)估计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8天。
故答案为:(1)时间;生产量;(2)1:70=2:140(答案不唯一);(3)正;(5)8。
【分析】(1)表格中变化的两个量就是相关联的两个量;
(2)根据表格中相对应的数据写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并组成比例即可;
(3)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4)根据每组对应的数据描出对应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成线即可;
(5)根据每天的生产量估计出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的天数。
3.(2020·佳木斯)如图表示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2)根据图象判断这辆汽车行800千米要 小时.
(3)根据图象判断这辆汽车4小时能行 千米.
【答案】(1)正
(2)16
(3)200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100÷2=50千米,800÷50=16小时,所以这辆汽车行800千米要16小时;
(3)100÷2=50千米,50×4=200千米,所以这辆汽车4小时能行200千米。
【分析】(1)从图中看出,图像是从0开始呈直线上升,所以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这辆汽车的速度=这辆汽车2小时行驶的距离÷2,那么这辆汽车行800千米要的时间=800÷速度;
(3)这辆汽车4小时能行驶的距离=速度×4。
4.(2020·綦江)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宽是128cm,长应是 cm。
【答案】192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设国旗上的长是xcm,则
x:128=3:2
2x=128×3
x=128×3÷2
x=192
所以长应是192cm。
故答案为:192。
【分析】设国旗上的长是xcm,根据“操场上国旗的长:操场上国旗的宽=3:2”列出比例,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5.(2019六下·平舆月考)每本演算本售价1.5元,购买2本、3本…分别需要多少元?
数量/本 0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 1.5 3 4.5 6 7.5 9 …
(1)购买演算本的总价与数量成 比例.
(2)把上表中演算本的数量与总价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接.
(3)购买90本演算本需要 元.
(4)奇思购买的演算本的数量是妙想的4倍,他花的钱数是妙想的 倍.
【答案】(1)正
(2)解:如图所示:
(3)135
(4)4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1.5:1=3:2=6:4=1.5,比值相等,购买验算本的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
(3)购买90本需要:1.5×90=135(元);
(4)奇思购买的验算本的数量是妙想的4倍,他花的钱数是妙想的4倍。
故答案为:(1)正;(2)135;(3)4。
【分析】(1)计算表格中两个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或积,如果比值一定,两个量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2)横轴表示数量,竖轴表示总价,根据对应的数据在图上描出对应的点,再顺次连接这些点即可;
(3)可以用1本的价钱乘90求出需要的总钱数;
(4)本数与总价成正比例,所以花的钱数的倍数关系与本数的倍数关系是相同的。
6.(2019六下·微山期中)王鹏看一本科技书,前8天看了160页,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300页的科技书一共需要 天。
【答案】15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设一共需要x天。
300:x=160:8
160x=300×8
x=2400÷160
x=15
故答案为:15。
【分析】每天看的页数不变,看的页数与天数成正比例,先设出未知数,根据每天看的页数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一共需要看的天数即可。
7.(2019六下·浦城期中)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树高和它的影长如下表。
(1)把下表补充完整。
树高/m 2 7 8.5
影长/m 1.6 4.8 7.2
(2)在图中描点,并把各点连接起来.
(3)连接图上各点,所描的点都在 .
(4)树高和影长成 比例.
(5)点(12,9.6), 这条直线上.(填“在”或“不在”).
【答案】(1)
树高/m 2 6 7 9 8.5
影长/m 1.6 4.8 5.6 7.2 6.8
(2)
(3)格点上
(4)正
(5)在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1)1.6÷2=0.8,4.8÷0.8=6,7×0.8=5.6,7.2÷0.8=9,8.5×0.8=6.8,根据计算填表如下:
树高/m 2 6 7 9 8.5
影长/m 1.6 4.8 5.6 7.2 6.8
(5) 因为9.6÷12=0.8,所以点(12,9.6)在这条直线上.
【分析】(1)根据条件可知,影长÷树高=0.8,据此列式求出其他树高和影长,据此填表;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先描点,后连线,据此画出图像;
(3)观察图像可知,连接图上各点,所描的点都在格点上;
(4)观察图像可知,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所以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5)根据题意,求出这个点表示的影长与树高的比值,如果比值等于0.8,则这个点就在这条直线上,否则不在,据此解答.
8.工地上要运64吨石子,每天运的吨数和所需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运的吨数 64 32 16 ……
需要的天数 1 2 4 ……
(1)表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 和 。
(2)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 吨。
(3)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石子的总吨数= ×
(4)因为 一定,所以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成 比例。
【答案】(1)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
(2)64
(3)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
(4)总吨数;反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表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
(2)由题可得:64×1=64(吨),32×2=64(吨),16×4=64(吨),所以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64吨;
(3)石子的总吨数=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
(4)因为总吨数一定,由(3)知也就是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的乘积一定,所以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1)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2)64;(3)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4)总吨数;反。
【分析】石子的总吨数=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相反变化,如果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的关系。
二、解答题
9.(2020六下·洛龙期中)下面是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对应数值表。
时间/时 0 1 2 3 4 5 6
路程/km 0 80 160 240 320 400 480
(1)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 比例关系。
(2)请你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相对应时间的点,然后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3)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行驶280km要用 小时。
【答案】(1)正
(2)
(3)3.5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
【解析】【解答】解:(1)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3)280÷(80÷1)=3.5小时,所以这辆汽车行驶280km要用3.5小时。
【分析】(1)从图中看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80,所以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先将表中对应的数字在图上描点,然后把这些点顺次连接起来即可;
(3)这辆汽车行驶280km要用的时间=280÷(这辆汽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1),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0.
(1)小红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63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2)小红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49页,3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21页,几天可以看完?
【答案】(1)解:设7天可以看x页。
63:3=x:7
3x=63×7
x=63×7÷3
x=147
答:7天可以看147页。
(2)解:设x天可以看完。
21x=49×3
x=147÷21
x=7
答:7天可以看完。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1)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就是每天看的页数不变,那么看的页数与天数成正比例。设7天可以看x页,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2)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是不变的,每天看的页数与看完的天数成反比例。设x天可以看完,根据反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11.陈师傅要加工221个零件,6小时加工了78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加工几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用比例解答)
【答案】解:设还要加工x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78(6+x)=221×6
468+78x=1326
78x=1326-468
78x=858
x=858÷78
x=11
答:还要加工11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一定),列出正比例,解比例。
12.先分析问题,再解答。
李叔叔开车为相距715km的灾区运送救援物资,4小时行驶了260km。照这样的速度,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1)在上述的时间、速度、路程三个量中, 是一定的, 和 成 比例关系。
(2)试着用比例的方法解答问题。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
【答案】(1)路程;速度;时间;反
(2)解:设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x小时。
715:x=260:4
260x=715×4
260x=2860
x=2860÷260
x=11
答: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11小时。
(3)解:715÷(260÷4)
=715÷65
=11(小时)
答: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11小时。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1)速度×时间=路程(一定),积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依据总路程:时间=4小时行的路程:时间=速度,列出比例,解比例;
(3)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的时间=总路程÷(4小时行的路程÷时间)。
13.(2019六下·河东)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高为6dm,体积为20dm3.另一个高为9d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它的体积是x立方分米,20:6=x:9 6x=20×9 x= x=30答:它的体积是30立方分米。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底面积相等,体积与高成正比例关系,设另一个体积是x立方分米,根据底面积相等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另一个的体积即可。
1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图。
(1)这辆车10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行驶600千米要多少时
【答案】(1)解:10×80=800(千米)
答:这辆车10小时行驶800千米。
(2)解:600÷80=7.5(小时)
答:行驶600千米要7.5时。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1)由时间路程图可知,1小时行驶的路程是80千米,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再由“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
(2)由(1)可知汽车的速度,再由“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
15.(2018·宣城)已知一水果个体户在批发市场按每千克1.8元批发了若干千克的西瓜在城镇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他先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若根据他售出西瓜千克数x和他手中持有的钱数y元(含备用零钱)绘制如下折线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是 元。
(2)随后他按每千克下降0.5元将剩余的西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的钱)是450元,问他一共批发了 千克的西瓜。
(3)这位水果个体户一共赚了 元。
【答案】(1)3.5
(2)120
(3)184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1)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是(330-50)÷80=3.5元;
(2)他一共批发了80+(450-330)÷(3.5-0.5)=120千克;
(3)这位水果个体户一共赚了450-50-1.8×120=184元。
故答案为:(1)3.5;(2)120;(3)184。
【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段的线段中,纵轴相差330-50=280,横轴相差80,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因为单价是不变的,所以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就是纵坐标之差除以横坐标之差;
(2)这个人降价后卖出的西瓜的千克数=(450-降价前的价钱)÷(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每千克下降的钱数),那么他一共批发了西瓜的千克数=降价前卖出的千克数+降价后卖出的西瓜的千克数;
(3)这位水果个体户一共赚了的钱数=西瓜全部售完后他手中的钱-没有卖西瓜前他手中的钱-每千克批发的钱数×他一共批发了西瓜的千克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