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1 光世界巡行
一、单选题
1.(2020·海南)如图所示,站在太阳下的人身后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2.(2020·株洲)2020年6月21日下午15:40,某同学观察到太阳出现了如图所示现象,太阳被月亮遮挡住了一部分,您认为下列哪个原理可以最合理解释这一现象( )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无法确定
3.(2020八下·江苏月考)下列属于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 )
A.微米 B.千米 C.光年 D.千克
4.(2019八上·贵港月考)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闪电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5.(2019八上·蚌埠月考)如图是日偏食景象,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形
C.“○”方形 D.“ ”形
6.(2019八上·自贡期中)王杰同学下自习回家过程中要经过路灯,当他走向路灯且从路灯下经过,在这过程中他身后影子的变化情况是( )
A.越来越长 B.保持不变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7.(2020八上·莲湖期末)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8.(2019八上·江都月考)国庆假期,在河湖湾风景区内,小明戴着一副墨镜时,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他感到奇怪,于是取下墨镜,这时看到的却是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请问,这幅墨镜的镜片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
9.(2019八上·綦江期中)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贴有红纸的光屏上,则光屏上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有各种颜色的光 B.只有红光
C.有红光和白光 D.除红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二、填空题
10.(2020八下·汕尾期末)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因为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看到 (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11.(2020八下·兴化月考)如图所示,在水平板上竖直固定一根直杆,并将其放在太阳光下。中午11:00----14:00之间,每过30分钟(中午12:00左右,每过15min)在直杆影子的顶端做一个记号,并测量影长。水平板上影子的形成原因是 ,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影长的变化规律是 (选填编号:①先变长后变短②先变短后变长③一直变长④一直变短)。
12.(2020八上·岐山期末)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形成的李白自己的像。
13.(2019八上·贵港月考)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14.(2019八上·天津月考)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伍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
15.(2019八上·寮步镇月考)当太阳光被月球挡住的时候,在地球上的人可能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如图所示,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 区域内会看到日全食;在 区域内会看见日偏食,在 区域内会看到日环食。(选填“A”“B”“C”或“D”)
16.(2020八上·莲湖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最早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7.(2020八上·岐山期末)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18.(2020八上·苏州期末)霜降节气过后,枫树开始变红,像极了天上被打翻的调色盘,晕染了整个天平山.我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 出太阳光中的红光,如果在暗室里只将蓝色的光照到枫叶表面,会看到枫叶呈 色。
19.(2019八上·镇江月考)镇江市2019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 “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 “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 (选填“信息”或“能量”)
20.(2019八上·合肥月考)牛顿在1666年做了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则A处是 光.
三、作图题
21.(2019八上·麻城期中)在图中路灯下站着小芳、小刚二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影长,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22.(2019八上·翠屏期中)图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标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围。
四、解答题
23.(2020八上·大安期末)试用光学知识解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五、综合题
24.寻找“往日之光”的科幻小说《往日之光》的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很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泊,带着这些美丽景致的光射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也出不来。把这种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年,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各种动物无声地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身居闹市,犹如别墅。”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幻想,但关键是要降住飞驰的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 。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每秒 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太阳被月亮遮挡住了一部分,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挡住的部分没有光线,呈现一片黑,而边缘没有挡住,可以看到光。
故答案为:B。
【分析】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宇宙中恒星间的距离都非常大,为了表达起来方便一些,天文学家使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光年, 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所以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光年.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年是长度单位,即为光一年前进的距离。
4.【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闪电、萤火虫、霓虹灯都是自身发光,都属于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不属于光源.
故答案为:C.
【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5.【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这是小孔成像的现象,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不是三角形,也不是圆形,应该是半月形,
故答案为:D。
【分析】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像和物体形成相同。
6.【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故答案为:D。
【分析】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7.【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当红光照在白上衣,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颜色有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以色光。
8.【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白花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因为红花只反射红色,所以墨镜的镜片只让红光通过,因此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红色的,
故答案为:B.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9.【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红色的光屏只能反射红色,所以在光屏上只看到红色,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三棱镜对光有折射作用,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颜色决定的。
10.【答案】实;直线;圆形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地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形的小孔仍然成圆形的像。
【分析】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和物体的形状相同。
11.【答案】光的直线传播;②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水平板上影子的形成原因:光的直线传播;
(2)如下图所示:
随着太阳光与地面夹角的增大,影子逐渐变短;后来,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逐渐减小,影子逐渐变长,因此影长的变化规律为②。
【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
(2)画图分析影子长度的变化。
12.【答案】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在月光下形成的影子和在酒面形成的虚像;其中一个“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会形成影子。
13.【答案】直线;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
【分析】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光就是电磁波,电磁波就是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2/3。
14.【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答案】B;A、C;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日全食是当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时看到的现象,故由此可知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B区域时会看到日全食;日偏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由此可知在A、C区域会看见日偏食;日环食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由此可知在D区域会看见日环食。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
16.【答案】色散;牛顿;绿;蓝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这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17.【答案】绿;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当绿光照到白上衣后,绿光被反射入观众眼中,所以可以辨别出是绿色。当绿光照到红裙子后,绿光被吸收,没有光线射入观众眼中,所以可以辨别出是黑色。
【分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18.【答案】反射;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火红的枫叶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色而吸收其它色光,人们看到的就是红色的,若在暗室中用蓝光照射,红色的枫叶会吸收蓝色,但又不能反射红色,所以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反射;黑。
【分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物体是因为反射了白光中的红色,而吸收其它颜色。
19.【答案】吸收;反射;信息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条形码中黑色会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白色会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电脑通过解码获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分析】黑色会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白色会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电脑通过解码获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20.【答案】紫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因图中三棱镜是倒置的,所以A处为紫色光。
【分析】不同色光经过三棱镜折射角度不同,红光折射角度最小,紫光的折射角度最大。
21.【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将小芳和小刚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光源的位置,如下图: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2.【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图中黑点E表示青蛙的位置,将E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E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画直线可以画出光线范围。
23.【答案】解: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且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
24.【答案】(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3×105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1)鲍勃·肖幻想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很多。他的科学幻想依据是: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3×105 km/s,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105 km。
【分析】光就是电磁波,电磁波就是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2/3。
1 / 1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1 光世界巡行
一、单选题
1.(2020·海南)如图所示,站在太阳下的人身后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2020·株洲)2020年6月21日下午15:40,某同学观察到太阳出现了如图所示现象,太阳被月亮遮挡住了一部分,您认为下列哪个原理可以最合理解释这一现象( )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太阳被月亮遮挡住了一部分,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挡住的部分没有光线,呈现一片黑,而边缘没有挡住,可以看到光。
故答案为:B。
【分析】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2020八下·江苏月考)下列属于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 )
A.微米 B.千米 C.光年 D.千克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宇宙中恒星间的距离都非常大,为了表达起来方便一些,天文学家使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光年, 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所以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光年.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年是长度单位,即为光一年前进的距离。
4.(2019八上·贵港月考)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闪电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闪电、萤火虫、霓虹灯都是自身发光,都属于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不属于光源.
故答案为:C.
【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5.(2019八上·蚌埠月考)如图是日偏食景象,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形
C.“○”方形 D.“ ”形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这是小孔成像的现象,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不是三角形,也不是圆形,应该是半月形,
故答案为:D。
【分析】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像和物体形成相同。
6.(2019八上·自贡期中)王杰同学下自习回家过程中要经过路灯,当他走向路灯且从路灯下经过,在这过程中他身后影子的变化情况是( )
A.越来越长 B.保持不变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故答案为:D。
【分析】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7.(2020八上·莲湖期末)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当红光照在白上衣,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颜色有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以色光。
8.(2019八上·江都月考)国庆假期,在河湖湾风景区内,小明戴着一副墨镜时,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他感到奇怪,于是取下墨镜,这时看到的却是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请问,这幅墨镜的镜片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白花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因为红花只反射红色,所以墨镜的镜片只让红光通过,因此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红色的,
故答案为:B.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9.(2019八上·綦江期中)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贴有红纸的光屏上,则光屏上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有各种颜色的光 B.只有红光
C.有红光和白光 D.除红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红色的光屏只能反射红色,所以在光屏上只看到红色,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三棱镜对光有折射作用,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颜色决定的。
二、填空题
10.(2020八下·汕尾期末)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因为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看到 (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答案】实;直线;圆形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地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形的小孔仍然成圆形的像。
【分析】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和物体的形状相同。
11.(2020八下·兴化月考)如图所示,在水平板上竖直固定一根直杆,并将其放在太阳光下。中午11:00----14:00之间,每过30分钟(中午12:00左右,每过15min)在直杆影子的顶端做一个记号,并测量影长。水平板上影子的形成原因是 ,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影长的变化规律是 (选填编号:①先变长后变短②先变短后变长③一直变长④一直变短)。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②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水平板上影子的形成原因:光的直线传播;
(2)如下图所示:
随着太阳光与地面夹角的增大,影子逐渐变短;后来,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逐渐减小,影子逐渐变长,因此影长的变化规律为②。
【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
(2)画图分析影子长度的变化。
12.(2020八上·岐山期末)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形成的李白自己的像。
【答案】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在月光下形成的影子和在酒面形成的虚像;其中一个“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会形成影子。
13.(2019八上·贵港月考)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答案】直线;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
【分析】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光就是电磁波,电磁波就是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2/3。
14.(2019八上·天津月考)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伍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
【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2019八上·寮步镇月考)当太阳光被月球挡住的时候,在地球上的人可能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如图所示,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 区域内会看到日全食;在 区域内会看见日偏食,在 区域内会看到日环食。(选填“A”“B”“C”或“D”)
【答案】B;A、C;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日全食是当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时看到的现象,故由此可知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B区域时会看到日全食;日偏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由此可知在A、C区域会看见日偏食;日环食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由此可知在D区域会看见日环食。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
16.(2020八上·莲湖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最早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色散;牛顿;绿;蓝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这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17.(2020八上·岐山期末)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答案】绿;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当绿光照到白上衣后,绿光被反射入观众眼中,所以可以辨别出是绿色。当绿光照到红裙子后,绿光被吸收,没有光线射入观众眼中,所以可以辨别出是黑色。
【分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18.(2020八上·苏州期末)霜降节气过后,枫树开始变红,像极了天上被打翻的调色盘,晕染了整个天平山.我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 出太阳光中的红光,如果在暗室里只将蓝色的光照到枫叶表面,会看到枫叶呈 色。
【答案】反射;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火红的枫叶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色而吸收其它色光,人们看到的就是红色的,若在暗室中用蓝光照射,红色的枫叶会吸收蓝色,但又不能反射红色,所以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反射;黑。
【分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物体是因为反射了白光中的红色,而吸收其它颜色。
19.(2019八上·镇江月考)镇江市2019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 “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 “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 (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吸收;反射;信息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条形码中黑色会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白色会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电脑通过解码获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分析】黑色会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白色会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电脑通过解码获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20.(2019八上·合肥月考)牛顿在1666年做了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则A处是 光.
【答案】紫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因图中三棱镜是倒置的,所以A处为紫色光。
【分析】不同色光经过三棱镜折射角度不同,红光折射角度最小,紫光的折射角度最大。
三、作图题
21.(2019八上·麻城期中)在图中路灯下站着小芳、小刚二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影长,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将小芳和小刚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光源的位置,如下图: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2.(2019八上·翠屏期中)图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标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围。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图中黑点E表示青蛙的位置,将E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E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画直线可以画出光线范围。
四、解答题
23.(2020八上·大安期末)试用光学知识解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答案】解: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且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
五、综合题
24.寻找“往日之光”的科幻小说《往日之光》的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很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泊,带着这些美丽景致的光射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也出不来。把这种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年,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各种动物无声地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身居闹市,犹如别墅。”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幻想,但关键是要降住飞驰的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 。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每秒 千米。
【答案】(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3×105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1)鲍勃·肖幻想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很多。他的科学幻想依据是: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3×105 km/s,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105 km。
【分析】光就是电磁波,电磁波就是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2/3。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