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同步练习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仪征期中)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呼气 B.排尿 C.排便 D.排汗
【答案】C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分析】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2.(2020·自贡)健康人的尿液中不能含有的成分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该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质、葡萄糖等。
故答案为:C。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2020九上·景泰期中)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出又能被全吸收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出又能被全吸收的是葡萄糖。
故答案为:D。
【分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4.(2020八上·宜兴期中)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
B.若肾小球发生病变.则可能导致血尿
C.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动脉
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原尿
【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正确。
B.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本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会进入肾小囊腔中,但肾小管对血细胞和蛋白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这些血细胞和蛋白质就会随尿液排出而形成血尿或蛋白尿。所以肾小球若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血尿,正确。
C.肾动脉通过入球小动脉与肾小球相连。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正确。
D.肾小球是一血管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组成的,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囊内形成的液体是原尿,错误。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5.(2020八上·仪征期中)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排尿能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
B.人体排尿能维持体内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C.人体排尿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答案】D
【知识点】排泄的意义;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BC.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是排尿,尿的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ABC正确。
D.健康成年人每天可形成大约180升原尿,但排出的尿液大约只有1.5升。成年人每天通常需要喝1.5至2升的水。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2020八上·江都期中)排泄是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过程。下列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
A.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B.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
C.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
D.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答案】A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7.(2020八上·宜兴期中)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会引来很多蚂蚁,其原因是尿液中含有( )
A.大量的尿酸 B.较多的葡萄糖
C.大量的蛋白质 D.较多的红细胞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切除胰腺的狗同时也切除了胰岛,这样就造成狗体内缺乏胰岛素,从而使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减弱,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血糖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原尿,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因此导致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所以,切除胰腺的狗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排出的尿液常会引来许多蚂蚁,其原因是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
故答案为:B。
【分析】(1)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内分泌部是指散布在胰腺内的许多腺细胞团,叫做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蚂蚁是喜食糖类的小昆虫。
8.(2020八上·宜兴期中)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甲 95 0.32 0 1.5 1.95
乙 95 0 0 1.5 1.95
丙 95 0 0.06 1.5 1.95
A.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结构单位
B.甲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炎症
C.丙可能因肾脏的滤过作用有问题而患有糖尿病
D.甲、乙、丙三个人的原尿中都有葡萄糖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A正确。
甲里有蛋白质,乙、丙没有,所以甲的肾小球可能有病变,丙里面有葡萄糖,而甲、乙没有,所以丙可能患有糖尿病,B正确。
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肾小球的过滤使大分子蛋白质与血细胞留在了血液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又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少量蛋白质等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的没用的物质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丙里面有葡萄糖,可以推测丙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肾脏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C错误。
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但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甲、乙、丙三人的原尿中都有葡萄糖,D正确。
【分析】(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2)表格的不同点:甲里有蛋白质,乙、丙没有,丙里面有葡萄糖,而甲、乙没有,结合尿的形成过程分析作答。
9.(2019·内江)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B.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答案】A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的,A符合题意;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a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⑦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全部的葡萄糖被⑤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若⑧尿液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肾小管出现了异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0.(2019七下·南平期中)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尿素、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a、b、c、d 内的液体及x、y、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
A.b内是原尿,y是尿素 B.c内是原尿,y是葡萄糖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 D.d内是尿液,x是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B、由分析可知,b内是原尿,y流经肾小管后含量为0,因此y是葡萄糖, c内是尿液而不是原尿,AB不符合题意;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C符合题意;
D、d内是尿液,x是尿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2020·石景山模拟)冬瓜全身是宝,果肉可烹制成不同的菜肴,果皮和种子可入药,有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早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相关记载。我国科研工作者为探究冬瓜皮的利尿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制备药汁:将冬瓜皮与水熬煮,制成100mL一份的药汁,若干。
筛选实验对象:11名年龄在23~52岁之间健康的志愿者
实施实验:实验前日晚六点以后,禁食禁水,次日晨起排净夜尿。然后,每位志愿者饮入100mL药汁,半个小时后再饮清水1000mL,需在30分钟内饮完。以后每隔30分钟排尿一次,共排八次。在实验过程中,志愿者要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卧床休息,不参加任何活动。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11名志愿者八次排尿量并计算平均值,见下表。
时间(分)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实验组(mL) 147.5 232.3 300 196.3 74.7 35.4 26.6 22.1
对照组(mL) 76.5 185.5 253.7 193 136.6 73.4 41.6 42.7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代谢产生的多余水分除了通过尿液、汗液排出外,还可以通过 排出。因此,实验中严格要求志愿者 ,以减少对排尿量的影响。
(2)为尽量减小误差,对照组的设置方法是 ,然后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a.实验前一天,选择同一批志愿者饮用100mL清水
b.实验前一天,选择另外11名健康志愿者饮用100mL清水
c.实验同一天,选择另外11名健康志愿者饮用100mL清水
(3)正常人饮水1000~1500mL后,四小时内能在尿中排出饮水量的80%~100%。由实验结果得知,前 次检测中,实验组每次平均排尿量 对照组,此后则相反,说明冬瓜皮发挥了利尿的功效。
【答案】(1)呼气;卧床休息,不参加任何活动
(2)a
(3)4;大于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人体代谢产生的多余水分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排出体外:一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二是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三是通过呼气排出体外。若志愿者生活的环境温度不同或进行剧烈活动,水便可通过汗液和呼气排出一部分,因此,实验中严格要求志愿者要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卧床休息,不参加任何活动。(2)为保证除研究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故答案为:同一批志愿者,将100mL药汁换成清水,其他条件均相同。故应在实验前一天,选择同一批志愿者饮用100mL清水,因此,a正确,bc错误。(3)由实验结果得知,前4次检测中,实验组的尿量分别147.5mL,232.3mL,300mL,196.3mL;相对应的对照组的尿量分别是:76.5mL,185.5mL,253.7mL,193mL;实验组每次平均排尿量大于对照组,此后则相反,说明冬瓜皮发挥了利尿的功效。
【分析】人体代谢产生的多余水分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排出体外:一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二是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三是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2020八上·江都期中)如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每个肾单位由[ ] 、[ ] 、[ ] (填图中数字序号并写出结构名称)等三部分组成。
(2)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下图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
物质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水 98 90 96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9 1.1
蛋白质 0 7.5 0
尿素 0.03 0.03 1.8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本C是 。(填“血浆”或“原尿”或“尿液”)
(3)小李发现自己排出的尿液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由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答案】(1)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
(2)尿液
(3)肾小球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每个肾脏包括100多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组成。(2)样品C中有只有水、无机盐、尿素,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所以为尿液。(3)若1肾小球发生病变,则其通透性增强,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进入原尿中,形成蛋白尿或血尿,即表现出尿泡沫多或尿红,检查出尿液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
【分析】本题考查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及病症的可能原因。(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此图图示结构为: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2)尿的形成要经过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其次通过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两个连续的过程。表中样品A无大分子蛋白子,有葡萄糖,为原尿;样品B含有大分子蛋白质,为血浆;样本C只有水、无机盐、尿素,为尿液。
13.(2020·衡阳)表为小芳爷爷的体检报告单,图2为人体肾小管及相关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
血常规 红细胞(RBC) 3.8×1012个/升 (4.0-5.5)×1012个/升
白细胞(WBC) 9.4×109个/升 (4.0-10)×109个/升
血小板(PLT) 1.5×1011个/升 (1-3)×1011个/升
胸部CT 肺部感染、双肺肺气肿
(1)根据表血常规,推测爷爷可能患 ,医生建议他多补充目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2)肺气肿影响了 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影响呼吸作用。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气肿,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 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 .
(3)由图可知,肾小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构的意义是 。
(4)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发生气体交换,则A代表的物质是 ,B代表的气体是在肾小管细胞的 (部位)中产生的。
(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
【答案】(1)贫血
(2)肺与外界;小肠;右心房
(3)增大重吸收的面积
(4)氧气;线粒体
(5)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常规化验单;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数目减少而造成的,红细胞的正常值是(4.0-5.5)×1012个/L,而此人测定值为3.8×1012/L,此人红细胞的数量较正常值少,故此人可能患有贫血,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肺气肿影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部感染和肺气肿,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输送到肺部细胞。(3)由图可知,肾小管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构的意义是增大重吸收的表面积。(4)血液经过入球小动脉流入,再经过出球小动脉分出第二次毛细血管,围绕在肾小管周围的细胞处,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内,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二氧化碳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因此,当血液流经肾小管管壁细胞附近时发生气体交换、则A代表的物质是氧气,B代表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是在肾小管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的。(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分析】(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肾脏形成的尿液最后汇集到肾盂,通过输尿管、膀胱,由尿道排出体外。(3)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4)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5)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14.(2020七下·渭滨期末)下图甲是人体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肾单位结构及功能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泌尿系统结构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 ,该器官的基本功能是 。
(2)图乙中,肾单位由 (填序号)3部分构成。
(3)图乙中[5]重吸收的物质有大部分的 、全部的 和部分 。
(4)下表的A、B、C 3种液体分别取自乙图中不同的结构部位,经化验得到如下数据:
成分 液体A(克/100毫升) 液体B(克/100毫升) 液体C(克/100毫升)
蛋白质 0.00 7.20 0.00
葡萄糖 0.00 0.10 0.10
无机盐 1.40 0.72 0.72
尿素 1.80 0.03 0.03
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3种液体中应该是原尿的是 液体(填写字母),该液体是经过 作用形成的。
(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若用“→”和甲图中的序号组成流程图的方式表示人体的排尿过程,则可表示为 。
【答案】(1)1;肾脏;形成尿液
(2)5、6、7
(3)水;葡萄糖;无机盐
(4)C;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
(5)1→2→3→4
【知识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人体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因此,泌尿系统结构中最重要的器官是[1]肾脏,该器官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2)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因此,图乙中,肾单位由5、6、7三部分构成。(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因此,图乙中[5]重吸收的物质有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4)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液体C中有葡萄糖但没有蛋白质,所以是原尿,原尿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到7肾小囊中的。(5)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若用“→”和甲图中的序号组成流程图的方式表示人体的排尿过程,则可表示为1→2→3→4→体外。
【分析】(1)图甲中: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1肾脏、2输尿管、3膀胱和4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图乙中8是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6是肾小球,10是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7是肾小囊,流有的液体为原尿;5肾小管,11肾静脉。(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15.(2020·门头沟模拟)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是消化系统,则①表示的生理过程叫做 ,这种生理活动主要是在小肠中完成的。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 ,能促进大分子物质的分解。
(2)过程②表示的是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完成该功能的主要器官是 。
(3)若图中C表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最终去向,则C指的是人体的 。
(4)若图中D是泌尿系统,则③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一个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另 一个是肾小管的 作用。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答案】(1)吸收;消化液
(2)肺
(3)细胞
(4)重吸收;肾单位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呼吸系统的组成;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若A 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图示中过程①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能促进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也是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其中肠液、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胆汁不含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2)过程②是发生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3)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人体内营养物质和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因此C指的是人体的细胞。(4)若图中D是泌尿系统,则③尿液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泌尿系统的的主要器官是肾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
【分析】据图可知,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细胞,D表示泌尿系统;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③代表尿液。
16.(2020·济南模拟)下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代表不同的结构, 表格数据是①~⑤ 某些结构中液体的成分含量( 单位:g/100mL)。请分析回答:
液体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甲 97 微量 0.1 0.03 0.004 0.9
乙 95 0 0 1.8 0.05 1.1
丙 92 7.5 0.1 0.03 0.004 0.9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位于腹腔后壁,在脊柱两侧各有一个,其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在这个基本单位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 。
(2)血液流经图中结构②时发生了 ,⑤内液体是表中的 。
(3)某人一段时间以来摄入体内的糖比较多,体检时发现他尿中出现了葡萄糖,这可能是由于超出了图中 (结构)的功能限度引起的;若不注意生活方式,长期摄入较多的糖,可能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4)肾小囊包着毛细血管构成的肾小球,肾小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壁都只有 ,这是与它们完成相应的功能分不开的。
(5)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老师告诉他们,这样做对身体健康很不利。这其中的道理是 。
(6)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除了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中 分泌汗液的形式排出。
【答案】(1)肾单位;肾小球
(2)滤过作用;甲
(3)肾小管重吸收
(4)一层上皮细胞
(5)每天喝适量的水有利于体内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对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6)膀胱能够储存尿液;汗腺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排泄的意义;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因此,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在肾单位的结构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肾小球,血液在经过肾小球时,经过滤过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外的其他物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故肾小球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②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⑤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分析题干中表格数据可知,乙液体中既没有葡萄糖,也没有蛋白质,而且尿素含量最高,因此是尿液;甲液体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因此为原尿;丙液体中蛋白质和水分含量最高,因此为血液。由分析可知,⑤肾小囊内的液体和表中的甲液体相同。(3)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若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全部重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因此,某人的“尿液成分中含有葡萄糖”,表明某人的病变部位是④肾小管。(4)肾小囊包着毛细血管构成的肾小球,肾小球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使每个肾单位都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5)体内需要有大量的水分,长时间得不到补充会缺水。另外肾脏在过滤血液时候会把废物溶解在水中变成尿液排泄出来,缺水不排尿会使得代谢产物在身体滞留浓度过高,这样对健康也是很不利的。冬天更应多喝水,可以使人体产生的废物及时随尿排出,因为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的做法是不对的。(6)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细胞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这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必须排出体外,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排泄的途径有三条:①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②水分、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汗腺分泌汗液通过皮肤排出;③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分析】(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2)观图可知,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③是出球小动脉,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囊。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7.(2019·岳阳模拟)图一所示表示人体部分系统的功能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表示葡萄糖,图二为人体局部器官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通过 实现图一③所示生理过程,a通过②进入A系统发生在图二的 (用代号表示)器官中。
(2)在肾脏中a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经过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3)当血液流过图二甲时,血液减少的成分除了氧气、营养物质还有 。
(4)与非运动状态相比,在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图一中 (用数字表示)。
【答案】(1)呼吸运动;乙
(2)肾小囊→肾小管
(3)有毒物质
(4)⑤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1)图一③所示为呼气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图中②代表的生理过程为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即发生在图二的乙器官中。(2)在肾脏中a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经过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3)肝脏具有解毒的功能。当血液流过图二甲时,血液减少的成分除了氧气、营养物质还有有毒物质。(4)在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⑤排汗。
【分析】图一中,A表示人体的循环系统;①、②、③、④、⑤、⑥和⑦分别表示消化、吸收、呼气、吸气、排汗、排尿、排便等人体的生理过程;图二中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解答即可。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同步练习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仪征期中)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呼气 B.排尿 C.排便 D.排汗
2.(2020·自贡)健康人的尿液中不能含有的成分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3.(2020九上·景泰期中)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出又能被全吸收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4.(2020八上·宜兴期中)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
B.若肾小球发生病变.则可能导致血尿
C.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动脉
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原尿
5.(2020八上·仪征期中)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排尿能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
B.人体排尿能维持体内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C.人体排尿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6.(2020八上·江都期中)排泄是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过程。下列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
A.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B.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
C.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
D.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7.(2020八上·宜兴期中)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会引来很多蚂蚁,其原因是尿液中含有( )
A.大量的尿酸 B.较多的葡萄糖
C.大量的蛋白质 D.较多的红细胞
8.(2020八上·宜兴期中)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甲 95 0.32 0 1.5 1.95
乙 95 0 0 1.5 1.95
丙 95 0 0.06 1.5 1.95
A.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结构单位
B.甲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炎症
C.丙可能因肾脏的滤过作用有问题而患有糖尿病
D.甲、乙、丙三个人的原尿中都有葡萄糖
9.(2019·内江)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B.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10.(2019七下·南平期中)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尿素、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a、b、c、d 内的液体及x、y、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
A.b内是原尿,y是尿素 B.c内是原尿,y是葡萄糖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 D.d内是尿液,x是蛋白质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2020·石景山模拟)冬瓜全身是宝,果肉可烹制成不同的菜肴,果皮和种子可入药,有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早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相关记载。我国科研工作者为探究冬瓜皮的利尿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制备药汁:将冬瓜皮与水熬煮,制成100mL一份的药汁,若干。
筛选实验对象:11名年龄在23~52岁之间健康的志愿者
实施实验:实验前日晚六点以后,禁食禁水,次日晨起排净夜尿。然后,每位志愿者饮入100mL药汁,半个小时后再饮清水1000mL,需在30分钟内饮完。以后每隔30分钟排尿一次,共排八次。在实验过程中,志愿者要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卧床休息,不参加任何活动。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11名志愿者八次排尿量并计算平均值,见下表。
时间(分)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实验组(mL) 147.5 232.3 300 196.3 74.7 35.4 26.6 22.1
对照组(mL) 76.5 185.5 253.7 193 136.6 73.4 41.6 42.7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代谢产生的多余水分除了通过尿液、汗液排出外,还可以通过 排出。因此,实验中严格要求志愿者 ,以减少对排尿量的影响。
(2)为尽量减小误差,对照组的设置方法是 ,然后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a.实验前一天,选择同一批志愿者饮用100mL清水
b.实验前一天,选择另外11名健康志愿者饮用100mL清水
c.实验同一天,选择另外11名健康志愿者饮用100mL清水
(3)正常人饮水1000~1500mL后,四小时内能在尿中排出饮水量的80%~100%。由实验结果得知,前 次检测中,实验组每次平均排尿量 对照组,此后则相反,说明冬瓜皮发挥了利尿的功效。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2020八上·江都期中)如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每个肾单位由[ ] 、[ ] 、[ ] (填图中数字序号并写出结构名称)等三部分组成。
(2)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下图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
物质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水 98 90 96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9 1.1
蛋白质 0 7.5 0
尿素 0.03 0.03 1.8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本C是 。(填“血浆”或“原尿”或“尿液”)
(3)小李发现自己排出的尿液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由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13.(2020·衡阳)表为小芳爷爷的体检报告单,图2为人体肾小管及相关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
血常规 红细胞(RBC) 3.8×1012个/升 (4.0-5.5)×1012个/升
白细胞(WBC) 9.4×109个/升 (4.0-10)×109个/升
血小板(PLT) 1.5×1011个/升 (1-3)×1011个/升
胸部CT 肺部感染、双肺肺气肿
(1)根据表血常规,推测爷爷可能患 ,医生建议他多补充目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2)肺气肿影响了 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影响呼吸作用。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气肿,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 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 .
(3)由图可知,肾小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构的意义是 。
(4)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发生气体交换,则A代表的物质是 ,B代表的气体是在肾小管细胞的 (部位)中产生的。
(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
14.(2020七下·渭滨期末)下图甲是人体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肾单位结构及功能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泌尿系统结构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 ,该器官的基本功能是 。
(2)图乙中,肾单位由 (填序号)3部分构成。
(3)图乙中[5]重吸收的物质有大部分的 、全部的 和部分 。
(4)下表的A、B、C 3种液体分别取自乙图中不同的结构部位,经化验得到如下数据:
成分 液体A(克/100毫升) 液体B(克/100毫升) 液体C(克/100毫升)
蛋白质 0.00 7.20 0.00
葡萄糖 0.00 0.10 0.10
无机盐 1.40 0.72 0.72
尿素 1.80 0.03 0.03
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3种液体中应该是原尿的是 液体(填写字母),该液体是经过 作用形成的。
(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若用“→”和甲图中的序号组成流程图的方式表示人体的排尿过程,则可表示为 。
15.(2020·门头沟模拟)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是消化系统,则①表示的生理过程叫做 ,这种生理活动主要是在小肠中完成的。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 ,能促进大分子物质的分解。
(2)过程②表示的是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完成该功能的主要器官是 。
(3)若图中C表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最终去向,则C指的是人体的 。
(4)若图中D是泌尿系统,则③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一个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另 一个是肾小管的 作用。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16.(2020·济南模拟)下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代表不同的结构, 表格数据是①~⑤ 某些结构中液体的成分含量( 单位:g/100mL)。请分析回答:
液体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甲 97 微量 0.1 0.03 0.004 0.9
乙 95 0 0 1.8 0.05 1.1
丙 92 7.5 0.1 0.03 0.004 0.9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位于腹腔后壁,在脊柱两侧各有一个,其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在这个基本单位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 。
(2)血液流经图中结构②时发生了 ,⑤内液体是表中的 。
(3)某人一段时间以来摄入体内的糖比较多,体检时发现他尿中出现了葡萄糖,这可能是由于超出了图中 (结构)的功能限度引起的;若不注意生活方式,长期摄入较多的糖,可能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4)肾小囊包着毛细血管构成的肾小球,肾小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壁都只有 ,这是与它们完成相应的功能分不开的。
(5)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老师告诉他们,这样做对身体健康很不利。这其中的道理是 。
(6)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除了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中 分泌汗液的形式排出。
17.(2019·岳阳模拟)图一所示表示人体部分系统的功能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表示葡萄糖,图二为人体局部器官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通过 实现图一③所示生理过程,a通过②进入A系统发生在图二的 (用代号表示)器官中。
(2)在肾脏中a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经过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3)当血液流过图二甲时,血液减少的成分除了氧气、营养物质还有 。
(4)与非运动状态相比,在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图一中 (用数字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分析】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2.【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该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质、葡萄糖等。
故答案为:C。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出又能被全吸收的是葡萄糖。
故答案为:D。
【分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4.【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正确。
B.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本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会进入肾小囊腔中,但肾小管对血细胞和蛋白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这些血细胞和蛋白质就会随尿液排出而形成血尿或蛋白尿。所以肾小球若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血尿,正确。
C.肾动脉通过入球小动脉与肾小球相连。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正确。
D.肾小球是一血管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组成的,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囊内形成的液体是原尿,错误。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5.【答案】D
【知识点】排泄的意义;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BC.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是排尿,尿的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ABC正确。
D.健康成年人每天可形成大约180升原尿,但排出的尿液大约只有1.5升。成年人每天通常需要喝1.5至2升的水。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答案】A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7.【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切除胰腺的狗同时也切除了胰岛,这样就造成狗体内缺乏胰岛素,从而使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减弱,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血糖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原尿,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因此导致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所以,切除胰腺的狗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排出的尿液常会引来许多蚂蚁,其原因是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
故答案为:B。
【分析】(1)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内分泌部是指散布在胰腺内的许多腺细胞团,叫做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蚂蚁是喜食糖类的小昆虫。
8.【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A正确。
甲里有蛋白质,乙、丙没有,所以甲的肾小球可能有病变,丙里面有葡萄糖,而甲、乙没有,所以丙可能患有糖尿病,B正确。
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肾小球的过滤使大分子蛋白质与血细胞留在了血液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又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少量蛋白质等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的没用的物质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丙里面有葡萄糖,可以推测丙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肾脏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C错误。
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但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甲、乙、丙三人的原尿中都有葡萄糖,D正确。
【分析】(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2)表格的不同点:甲里有蛋白质,乙、丙没有,丙里面有葡萄糖,而甲、乙没有,结合尿的形成过程分析作答。
9.【答案】A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的,A符合题意;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a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⑦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全部的葡萄糖被⑤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若⑧尿液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肾小管出现了异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0.【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B、由分析可知,b内是原尿,y流经肾小管后含量为0,因此y是葡萄糖, c内是尿液而不是原尿,AB不符合题意;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C符合题意;
D、d内是尿液,x是尿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11.【答案】(1)呼气;卧床休息,不参加任何活动
(2)a
(3)4;大于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人体代谢产生的多余水分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排出体外:一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二是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三是通过呼气排出体外。若志愿者生活的环境温度不同或进行剧烈活动,水便可通过汗液和呼气排出一部分,因此,实验中严格要求志愿者要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卧床休息,不参加任何活动。(2)为保证除研究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故答案为:同一批志愿者,将100mL药汁换成清水,其他条件均相同。故应在实验前一天,选择同一批志愿者饮用100mL清水,因此,a正确,bc错误。(3)由实验结果得知,前4次检测中,实验组的尿量分别147.5mL,232.3mL,300mL,196.3mL;相对应的对照组的尿量分别是:76.5mL,185.5mL,253.7mL,193mL;实验组每次平均排尿量大于对照组,此后则相反,说明冬瓜皮发挥了利尿的功效。
【分析】人体代谢产生的多余水分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排出体外:一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二是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三是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12.【答案】(1)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
(2)尿液
(3)肾小球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每个肾脏包括100多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组成。(2)样品C中有只有水、无机盐、尿素,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所以为尿液。(3)若1肾小球发生病变,则其通透性增强,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进入原尿中,形成蛋白尿或血尿,即表现出尿泡沫多或尿红,检查出尿液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
【分析】本题考查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及病症的可能原因。(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此图图示结构为: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2)尿的形成要经过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其次通过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两个连续的过程。表中样品A无大分子蛋白子,有葡萄糖,为原尿;样品B含有大分子蛋白质,为血浆;样本C只有水、无机盐、尿素,为尿液。
13.【答案】(1)贫血
(2)肺与外界;小肠;右心房
(3)增大重吸收的面积
(4)氧气;线粒体
(5)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常规化验单;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数目减少而造成的,红细胞的正常值是(4.0-5.5)×1012个/L,而此人测定值为3.8×1012/L,此人红细胞的数量较正常值少,故此人可能患有贫血,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肺气肿影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部感染和肺气肿,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输送到肺部细胞。(3)由图可知,肾小管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构的意义是增大重吸收的表面积。(4)血液经过入球小动脉流入,再经过出球小动脉分出第二次毛细血管,围绕在肾小管周围的细胞处,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内,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二氧化碳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因此,当血液流经肾小管管壁细胞附近时发生气体交换、则A代表的物质是氧气,B代表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是在肾小管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的。(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分析】(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肾脏形成的尿液最后汇集到肾盂,通过输尿管、膀胱,由尿道排出体外。(3)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4)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5)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14.【答案】(1)1;肾脏;形成尿液
(2)5、6、7
(3)水;葡萄糖;无机盐
(4)C;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
(5)1→2→3→4
【知识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人体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因此,泌尿系统结构中最重要的器官是[1]肾脏,该器官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2)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因此,图乙中,肾单位由5、6、7三部分构成。(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因此,图乙中[5]重吸收的物质有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4)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液体C中有葡萄糖但没有蛋白质,所以是原尿,原尿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到7肾小囊中的。(5)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若用“→”和甲图中的序号组成流程图的方式表示人体的排尿过程,则可表示为1→2→3→4→体外。
【分析】(1)图甲中: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1肾脏、2输尿管、3膀胱和4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图乙中8是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6是肾小球,10是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7是肾小囊,流有的液体为原尿;5肾小管,11肾静脉。(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15.【答案】(1)吸收;消化液
(2)肺
(3)细胞
(4)重吸收;肾单位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呼吸系统的组成;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若A 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图示中过程①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能促进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也是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其中肠液、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胆汁不含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2)过程②是发生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3)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人体内营养物质和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因此C指的是人体的细胞。(4)若图中D是泌尿系统,则③尿液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泌尿系统的的主要器官是肾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
【分析】据图可知,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细胞,D表示泌尿系统;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③代表尿液。
16.【答案】(1)肾单位;肾小球
(2)滤过作用;甲
(3)肾小管重吸收
(4)一层上皮细胞
(5)每天喝适量的水有利于体内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对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6)膀胱能够储存尿液;汗腺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排泄的意义;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因此,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在肾单位的结构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肾小球,血液在经过肾小球时,经过滤过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外的其他物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故肾小球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②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⑤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分析题干中表格数据可知,乙液体中既没有葡萄糖,也没有蛋白质,而且尿素含量最高,因此是尿液;甲液体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因此为原尿;丙液体中蛋白质和水分含量最高,因此为血液。由分析可知,⑤肾小囊内的液体和表中的甲液体相同。(3)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若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全部重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因此,某人的“尿液成分中含有葡萄糖”,表明某人的病变部位是④肾小管。(4)肾小囊包着毛细血管构成的肾小球,肾小球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使每个肾单位都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5)体内需要有大量的水分,长时间得不到补充会缺水。另外肾脏在过滤血液时候会把废物溶解在水中变成尿液排泄出来,缺水不排尿会使得代谢产物在身体滞留浓度过高,这样对健康也是很不利的。冬天更应多喝水,可以使人体产生的废物及时随尿排出,因为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的做法是不对的。(6)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细胞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这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必须排出体外,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排泄的途径有三条:①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②水分、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汗腺分泌汗液通过皮肤排出;③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分析】(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2)观图可知,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③是出球小动脉,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囊。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7.【答案】(1)呼吸运动;乙
(2)肾小囊→肾小管
(3)有毒物质
(4)⑤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1)图一③所示为呼气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图中②代表的生理过程为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即发生在图二的乙器官中。(2)在肾脏中a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经过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3)肝脏具有解毒的功能。当血液流过图二甲时,血液减少的成分除了氧气、营养物质还有有毒物质。(4)在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⑤排汗。
【分析】图一中,A表示人体的循环系统;①、②、③、④、⑤、⑥和⑦分别表示消化、吸收、呼气、吸气、排汗、排尿、排便等人体的生理过程;图二中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