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机械与人专项练习
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地震过后往往会伴随有泥石流等灾害,泥石流之所以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是因为石、泥土被雨水从高处冲下来时将______能转化为巨大的____能。灾害发生后,救灾飞机迅速到达灾区上空,当它在一定高度匀速飞行并投下救灾物资后,飞机的机械能将______
如图所示的杠杆(重力和摩擦不计),O点为支点,在中点B处挂一重为100N的物体,为保证杠杆在水平方向静止,在A点处沿________(选填“F1”“F2”或“F3”)方向施加的力最小,大小为________N。
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______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______N。
4.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则右侧虚线框内悬挂了________个钩码。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列举一例即可)。
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龙家最近也买了辆轿车。若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经过10s轿车发动机所做的功是________J,当牵引力为______N时轿车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6.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物体在4 s内上升2 m的过程中,人所用的拉力为125N。此过程中,小明做的额外功是__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2.7.如图所示,用方向不变的力F,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有 (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无法判定
3.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 m,物体也上升1 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4.用100 N的力踢一个重为5 N的足球,足球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了20 m停了下来。在足球滚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对足球做功2 000 J B.重力对足球做功100 J
C.小明对足球做功2 100 J D.小明和重力对足球做功都是0 J
5.王敏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她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用时10s。那么她在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 )
A.3W B.30W
C.300W D.3000W
6.甲、乙两人爬楼梯比赛,已知两人的质量之比是5:6。现在同时从一楼出发跑到三楼,测得甲、乙两人所花的时间之比为9:10,则甲、乙两人的功率之比是( )
A.3:4 B.4:3
C.25:27 D.27:25
7.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的 ( )
A.动能保持不变 B.机械能保持不变
C.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8.下列关于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
B.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
C.单位时间做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占比例越小的机械效率越高
三、作图(每题3分,共6分)
1.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晾衣夹,使用时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F2为弹性钢圈对夹子的阻力,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并作出阻力臂l2。
2.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4分)
1.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图a、b、c所示,让质量为m、2m的两个小球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
(1)实验中通过________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2)比较________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
小球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3)比较a、b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得到小球的动能随质量增大而________。
2.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小
明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他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________。经老师提醒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如图乙,若将A、B两点下方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_______(选填“仍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
点挂钩码,可改用弹簧测力
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大小将________。
实验 次数 物重 G物/N 动滑 轮重 G动/N 钩码上 升的高 度h/m 动力 F/N 动力作用 点移动的 距离s/m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 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0.5 50.0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
第4组数据,如表:(1)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___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由表中第________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3)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_______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J。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 W,求
(1)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多少 J?
(2)这些功可以把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匀速举高约多少 m?
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着物体A,A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4 m2,对地面的压强为3 000 Pa,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4%(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求:
(1)物体A的质量mA和动滑轮的质量m。
(2)用此滑轮组使物体A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在
5 s的时间内,人拉力做的功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