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8 16:56:43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苏州期末)在学过欧姆定律后,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欧姆定律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C.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过程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D.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可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2.(2020九上·道外期末)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B.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D.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3.(2020·天津)图所示是某导体中的电流I跟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该导体的阻值为(  )
A.40Ω B.30Ω C.20Ω D.10Ω
4.(2020·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滑片P移至中点附近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保持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则电阻R3的阻值是(  )
A.20Ω B.30Ω C.45Ω D.50Ω
5.(2020·安徽)R1、R2、R3是三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测得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为U1>U2>U3;若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则闭合开关后,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大小关系为(  )
A.I1>I2>I3 B.I3> I2> I1
C.I1= I2= I3 D.I2> I1> I3
6.(2020·宝安模拟)下列电路中,R1A.I甲 > I乙 > I丙 > I丁 B.I丁 < I甲 < I丙 < I乙
C.I乙 > I甲 > I丙 > I丁 D.I丙 < I甲 < I丁 < I乙
7.(2020·吉林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10Ω,R3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单刀双掷开关S2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  )
A.0.2A B.0.4A C.0.6A D.0.8A
8.(2020·绵阳模拟)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起来,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
A.10伏 B.15伏 C.19伏 D.25伏
9.(2020九上·深圳期末)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4Ω,R2=8Ω,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为(  )
A.4V B.6V C.8V D.12V
10.(2019九上·北京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20Ω,电源电压恒为3V,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二、填空题
11.(2020·阜新)将两个阻值比为1∶2的定值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通过R2的电流是0.2A,则R1和R2两端的电压比为   ,R2的电阻   Ω;若把它们并联接入同一电路,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比是   。
12.(2020·江西)如图,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1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电源电压为   V,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   
13.(2020·福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R1、R2、R3,阻值均为1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   V,电流表示数为   A。
14.(2020·临沂)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为   Ω。
15.(2020·滕州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10Ω,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源电压为   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0·武汉)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强和小红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置于   (填“a”或“b”)端。
(2)小强同学按图甲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压U/V 0.6 0.9 1.2 1.5 1.8
电流I/A 0.15 0.32 0.30 0.38 0.45
分析数据可知,应将实验序号   的一组数据剔除,进而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   ,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上述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小于   Ω。
(3)小红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小强同学发现接错了一根导线,请在这根导线上打“x”,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17.(2020·仙桃)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 实验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5个,阻值分别为5Ω 10Ω 15Ω 20Ω 30Ω,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
(1)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选填“A”或“B”)
(2)小明首先用5Ω电阻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满偏,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填字母)
A.开关断路 B.滑片接触不良 C.电阻断路 D.电流表短路
排除故障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描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其数值为   
(3)第2次实验中,他将5Ω电阻换成10Ω,如果滑片仍然停留在第1次实验的位置小明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同时,眼睛应注视   (选填“滑片”“电流表示数”或“电压表示数”)
(4)只用30Ω的滑动变阻器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完成5次实验
(5)该实验电路还可以完成   实验 (写一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欧姆定律探究了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在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B不符合题意;
C.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需要保持其它因素相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C不符合题意;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特性,和电压、电流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欧姆定律探究了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和电阻成反比,电阻和电压、电流无关。
2.【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电路两端有电压,如果开关没有闭合,电路没有构成通路,则电路中也没有电流,A不符合题意;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电流无关,B不符合题意;
C.电压是导体形成电流的原因,一段电路有电流,则两端就一定有电压,C符合题意;
D.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电路时通路并且有电压存在。
3.【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像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说明导体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由欧姆定律 可得,导体的电阻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
4.【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分析电路可知, 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R2和R1串联,滑片P移至中点附近时,设R2和R1串联的总电阻为R′,电流表的示数是0.5A,由欧姆定律可得R′= = =30Ω
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R2、R3和R1串联,保持滑片P不动,设R2、R3和R1串联的总电阻为R″,电流表的示数是0.2A, 由欧姆定律可得R″= = =75Ω
滑片P保持不动,故电阻R3的阻值为R3= R″- R′=75Ω-30Ω=45Ω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关系计算电阻。
5.【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甲把R1、R2、R3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且U1>U2>U3,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 得R1>R2>R3
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乙,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可得I1R1= I2R2= I3R3
故I3> I2> I1
故答案为:B。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压越大,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6.【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图甲电路中只有电阻R2,图乙电路中电阻R1和R2并联,图丙电路中只有电阻R1,图丁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所以四个电路中总电阻的大小关系为
由 知四个电路中总电流的大小关系为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电阻的连接方式求解电路中的总电阻,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7.【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开关在a时,电阻为R1+R3,开关接b时,电阻为R2+R3,由于2(R2+R3)>R1+R3>R2+R3,根据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比原来电流大,但小于原来电流的2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8.【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两定值电阻串联时,为保证电阻的安全,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电路的总电阻:R总=R甲+R乙=10Ω+15Ω=25Ω,
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总=IR总=0.6A×25Ω=15V。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各电阻之和,利用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计算电压。
9.【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知道,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是: ,
又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是:U=I(R1+R2)=0.5A×(4Ω+8Ω)=6V,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电压和电阻的比值计算电流,利用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计算电源电压。
10.【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滑片滑到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为20Ω,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小,则电路中电流:I= = =0.1A;
电压表的示数:U1=IR1=0.1A×10Ω=1V;
当滑片滑到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为0,此时电流示数最大,则电路中的电流:
I′= = =0.3A;
R1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U′1=3V;
电压表的示数的最大值U′1,与最小值U1的比值:
U′1:U1=3V:1V=3:1.
故答案为:B。
【分析】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流过他们的电流是相等的,结合欧姆定律求解点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可。
11.【答案】1∶2;20;2∶1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则R1和R2两端的电压比为 ①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U1+U2=6V②
由①②得到U1=2V,U2=4V
R2的电阻R2= =20Ω
把它们并联接入同一电路,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压相等,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比
【分析】串联电路中,分压比等于电阻比;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比等于电阻的反比。
12.【答案】4;1∶1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电阻R1和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内阻较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滑片移动时,不会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1相等,电压表示数为2V,由串联分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电源电压U=U1+U2=2V+2V=4V
电流表的示数I1= 当滑片P在b端时,仍然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的示数I2=
所以I1∶I2=1∶1
【分析】分析电路结构,两个电阻是并联关系,明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利用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求解即可。
13.【答案】3;0.6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1、R2和R3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流表测R2和R3的电流之和,通过R2和R3的电流相等,即I= = = =0.3A
故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分析】分析电路结构。三个电阻为并联关系,结合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利用欧姆定律求解电流和电压即可。
14.【答案】0.2;15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导体的电阻R= =15Ω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导体的阻值仍为15Ω不变,通过它的电流I′= =0.2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不变,仍为15Ω。
【分析】结合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利用欧姆定律用电器两端的电阻即可;结合用电器的电阻和电压,利用欧姆定律用电器两端的电流即可。
15.【答案】3;0.1;0.45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当S1闭合,S2、S3断开时,只有R2连入电路中,电流表测R2的电流,
由I= 可得,电源电压:U=I2R2=0.3A×10Ω=3V;(2)由电路图知,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
由串联电路电阻特点知:R=R1+R2=20Ω+10Ω=30Ω,
则电流表示数:I= = =0.1A;(3)由电路图知,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由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知:U=U1=U2=3V,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I= 可得,电流表示数:I′=I1+I2= + = + =0.45A。
故答案为:3;0.1;0.45。
【分析】根据开关状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利用电流和电阻计算电压,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
16.【答案】(1)a
(2)2;电流跟电压成正比;16
(3)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的地方,即滑片P应该置于a端。(2)分析数据得知,第2组数据电压与电流比值,明显不同其他组的比值,故第2组数据错误,应剔掉,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由第一组数据分析得知,定值电阻电压为0.6V,则滑动变阻器至少要分得2.4V电压,即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是定值电阻的4倍,因此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定值电阻阻值的4倍,根据公式 可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因此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6Ω。(3)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连接,此时滑动变阻器没有接入电路,正确画法,如图所示。
【分析】(1)闭合开关前,滑片要在电阻最大处;(2)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定值电阻的大小,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3)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时,电压表和定值电阻并联。
17.【答案】(1)B
(2)C;电阻两端的电压(或“电压”);2V
(3)B;电压表示数
(4)不能
(5)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伏安法测电阻”“测电阻的电功率”)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保护电路安全,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处,即B端。(2)电流表指针无偏转,说明该电路断路,电压表指针迅速满偏,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电阻断路,选C;图乙中,横坐标是电阻R,纵坐标是电流I,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电流与电阻的乘积,就是电阻两端的电压,其数值为2V。(3)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电压不变,将5Ω电阻换成10Ω,此时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要恢复原来的电压大小,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也变大,即将滑片滑向滑动变阻器的B端,同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为止。(4)当使用30Ω电阻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为30Ω,电源电压为4.5V,此时,滑动变阻器最大分得2.25V电压,故不能只用30Ω的滑动变阻器直接完成5次实验 (5)该电路图,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测电阻的电功率,也可以用此装置完成。
【分析】(1)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时,滑片远离下面的接线柱;(2)当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时,电压表测量的位置断路;利用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计算电压;(3)改变电压表处的电阻时,要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不变;(4)根据分压关系,可以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并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5)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的电路,还可以测量电阻或电功率。
1 / 1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苏州期末)在学过欧姆定律后,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欧姆定律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C.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过程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D.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可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欧姆定律探究了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在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B不符合题意;
C.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需要保持其它因素相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C不符合题意;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特性,和电压、电流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欧姆定律探究了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和电阻成反比,电阻和电压、电流无关。
2.(2020九上·道外期末)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B.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D.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电路两端有电压,如果开关没有闭合,电路没有构成通路,则电路中也没有电流,A不符合题意;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电流无关,B不符合题意;
C.电压是导体形成电流的原因,一段电路有电流,则两端就一定有电压,C符合题意;
D.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电路时通路并且有电压存在。
3.(2020·天津)图所示是某导体中的电流I跟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该导体的阻值为(  )
A.40Ω B.30Ω C.20Ω D.10Ω
【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像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说明导体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由欧姆定律 可得,导体的电阻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
4.(2020·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滑片P移至中点附近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保持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则电阻R3的阻值是(  )
A.20Ω B.30Ω C.45Ω D.50Ω
【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分析电路可知, 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R2和R1串联,滑片P移至中点附近时,设R2和R1串联的总电阻为R′,电流表的示数是0.5A,由欧姆定律可得R′= = =30Ω
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R2、R3和R1串联,保持滑片P不动,设R2、R3和R1串联的总电阻为R″,电流表的示数是0.2A, 由欧姆定律可得R″= = =75Ω
滑片P保持不动,故电阻R3的阻值为R3= R″- R′=75Ω-30Ω=45Ω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关系计算电阻。
5.(2020·安徽)R1、R2、R3是三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测得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为U1>U2>U3;若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则闭合开关后,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大小关系为(  )
A.I1>I2>I3 B.I3> I2> I1
C.I1= I2= I3 D.I2> I1> I3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甲把R1、R2、R3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且U1>U2>U3,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 得R1>R2>R3
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乙,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可得I1R1= I2R2= I3R3
故I3> I2> I1
故答案为:B。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压越大,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6.(2020·宝安模拟)下列电路中,R1A.I甲 > I乙 > I丙 > I丁 B.I丁 < I甲 < I丙 < I乙
C.I乙 > I甲 > I丙 > I丁 D.I丙 < I甲 < I丁 < I乙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图甲电路中只有电阻R2,图乙电路中电阻R1和R2并联,图丙电路中只有电阻R1,图丁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所以四个电路中总电阻的大小关系为
由 知四个电路中总电流的大小关系为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电阻的连接方式求解电路中的总电阻,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7.(2020·吉林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10Ω,R3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单刀双掷开关S2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  )
A.0.2A B.0.4A C.0.6A D.0.8A
【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开关在a时,电阻为R1+R3,开关接b时,电阻为R2+R3,由于2(R2+R3)>R1+R3>R2+R3,根据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比原来电流大,但小于原来电流的2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8.(2020·绵阳模拟)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起来,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
A.10伏 B.15伏 C.19伏 D.25伏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两定值电阻串联时,为保证电阻的安全,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电路的总电阻:R总=R甲+R乙=10Ω+15Ω=25Ω,
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总=IR总=0.6A×25Ω=15V。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各电阻之和,利用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计算电压。
9.(2020九上·深圳期末)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4Ω,R2=8Ω,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为(  )
A.4V B.6V C.8V D.12V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知道,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是: ,
又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是:U=I(R1+R2)=0.5A×(4Ω+8Ω)=6V,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电压和电阻的比值计算电流,利用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计算电源电压。
10.(2019九上·北京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20Ω,电源电压恒为3V,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滑片滑到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为20Ω,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小,则电路中电流:I= = =0.1A;
电压表的示数:U1=IR1=0.1A×10Ω=1V;
当滑片滑到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为0,此时电流示数最大,则电路中的电流:
I′= = =0.3A;
R1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U′1=3V;
电压表的示数的最大值U′1,与最小值U1的比值:
U′1:U1=3V:1V=3:1.
故答案为:B。
【分析】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流过他们的电流是相等的,结合欧姆定律求解点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可。
二、填空题
11.(2020·阜新)将两个阻值比为1∶2的定值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通过R2的电流是0.2A,则R1和R2两端的电压比为   ,R2的电阻   Ω;若把它们并联接入同一电路,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比是   。
【答案】1∶2;20;2∶1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则R1和R2两端的电压比为 ①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U1+U2=6V②
由①②得到U1=2V,U2=4V
R2的电阻R2= =20Ω
把它们并联接入同一电路,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压相等,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比
【分析】串联电路中,分压比等于电阻比;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比等于电阻的反比。
12.(2020·江西)如图,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1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电源电压为   V,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   
【答案】4;1∶1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电阻R1和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内阻较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滑片移动时,不会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1相等,电压表示数为2V,由串联分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电源电压U=U1+U2=2V+2V=4V
电流表的示数I1= 当滑片P在b端时,仍然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的示数I2=
所以I1∶I2=1∶1
【分析】分析电路结构,两个电阻是并联关系,明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利用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求解即可。
13.(2020·福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R1、R2、R3,阻值均为1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   V,电流表示数为   A。
【答案】3;0.6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1、R2和R3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流表测R2和R3的电流之和,通过R2和R3的电流相等,即I= = = =0.3A
故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分析】分析电路结构。三个电阻为并联关系,结合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利用欧姆定律求解电流和电压即可。
14.(2020·临沂)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为   Ω。
【答案】0.2;15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导体的电阻R= =15Ω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导体的阻值仍为15Ω不变,通过它的电流I′= =0.2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不变,仍为15Ω。
【分析】结合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利用欧姆定律用电器两端的电阻即可;结合用电器的电阻和电压,利用欧姆定律用电器两端的电流即可。
15.(2020·滕州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10Ω,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源电压为   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
【答案】3;0.1;0.45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当S1闭合,S2、S3断开时,只有R2连入电路中,电流表测R2的电流,
由I= 可得,电源电压:U=I2R2=0.3A×10Ω=3V;(2)由电路图知,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
由串联电路电阻特点知:R=R1+R2=20Ω+10Ω=30Ω,
则电流表示数:I= = =0.1A;(3)由电路图知,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由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知:U=U1=U2=3V,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I= 可得,电流表示数:I′=I1+I2= + = + =0.45A。
故答案为:3;0.1;0.45。
【分析】根据开关状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利用电流和电阻计算电压,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0·武汉)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强和小红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置于   (填“a”或“b”)端。
(2)小强同学按图甲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压U/V 0.6 0.9 1.2 1.5 1.8
电流I/A 0.15 0.32 0.30 0.38 0.45
分析数据可知,应将实验序号   的一组数据剔除,进而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   ,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上述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小于   Ω。
(3)小红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小强同学发现接错了一根导线,请在这根导线上打“x”,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答案】(1)a
(2)2;电流跟电压成正比;16
(3)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的地方,即滑片P应该置于a端。(2)分析数据得知,第2组数据电压与电流比值,明显不同其他组的比值,故第2组数据错误,应剔掉,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由第一组数据分析得知,定值电阻电压为0.6V,则滑动变阻器至少要分得2.4V电压,即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是定值电阻的4倍,因此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定值电阻阻值的4倍,根据公式 可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因此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6Ω。(3)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连接,此时滑动变阻器没有接入电路,正确画法,如图所示。
【分析】(1)闭合开关前,滑片要在电阻最大处;(2)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定值电阻的大小,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3)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时,电压表和定值电阻并联。
17.(2020·仙桃)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 实验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5个,阻值分别为5Ω 10Ω 15Ω 20Ω 30Ω,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
(1)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选填“A”或“B”)
(2)小明首先用5Ω电阻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满偏,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填字母)
A.开关断路 B.滑片接触不良 C.电阻断路 D.电流表短路
排除故障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描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其数值为   
(3)第2次实验中,他将5Ω电阻换成10Ω,如果滑片仍然停留在第1次实验的位置小明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同时,眼睛应注视   (选填“滑片”“电流表示数”或“电压表示数”)
(4)只用30Ω的滑动变阻器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完成5次实验
(5)该实验电路还可以完成   实验 (写一个)
【答案】(1)B
(2)C;电阻两端的电压(或“电压”);2V
(3)B;电压表示数
(4)不能
(5)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伏安法测电阻”“测电阻的电功率”)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保护电路安全,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处,即B端。(2)电流表指针无偏转,说明该电路断路,电压表指针迅速满偏,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电阻断路,选C;图乙中,横坐标是电阻R,纵坐标是电流I,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电流与电阻的乘积,就是电阻两端的电压,其数值为2V。(3)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电压不变,将5Ω电阻换成10Ω,此时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要恢复原来的电压大小,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也变大,即将滑片滑向滑动变阻器的B端,同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为止。(4)当使用30Ω电阻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为30Ω,电源电压为4.5V,此时,滑动变阻器最大分得2.25V电压,故不能只用30Ω的滑动变阻器直接完成5次实验 (5)该电路图,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测电阻的电功率,也可以用此装置完成。
【分析】(1)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时,滑片远离下面的接线柱;(2)当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时,电压表测量的位置断路;利用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计算电压;(3)改变电压表处的电阻时,要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不变;(4)根据分压关系,可以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并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5)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的电路,还可以测量电阻或电功率。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