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4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共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4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共6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30 06:3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例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发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不断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______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______(填“正确”
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渐减小,最终小于7
B.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前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规范解答】
命题立意:考查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
关键点:借助明显的实验现象(如颜色变化等)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NaOH+H2SO4====Na2SO4+2H2O
(2)不正确 硫酸有剩余也会产生气泡
(3)A、B
【例2】酸碱中和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1)人的胃液里面有______,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过程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主要成分是盐酸,可用较经济的石灰乳进行中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脱涩的方法之一是:先用少量的水将生石灰(CaO)化成石灰乳[Ca(OH)2],则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取上层清液,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涩味。
【自主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是中考的热点之一。(1)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用Al(OH)3中和。(2)化工厂污水呈酸性可用石灰水中和。(3)生石灰化成石灰乳的变化过程中反应物是CaO和水,生成物为Ca(OH)2。
答案:(1)盐酸(或胃酸)
3HCl+Al(OH)3====AlCl3+3H2O
(2)2HCl+Ca(OH)2====CaCl2+2H2O
(3)CaO+H2O====Ca(OH)2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O2+2NaOH====Na2CO3+H2O
B.CuO+H2SO4====CuSO4+H2O
C.KOH+HNO3====KNO3+H2O
D.Fe+2HCl====FeCl2+H2↑
【解析】选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生成物一定是盐和水。对以上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可知,只有C符合题意。
2.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农民有时会向农田撒些熟石灰,
以调节土壤的pH。这些地区土壤的pH可能是( )
A.=7 B.>7
C.<7 D.无法确定
【解析】选C。熟石灰属于碱显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故该土壤显酸性pH<7。
3.小红在做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她向盛有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完全中和为止,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B。此题综合考查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及pH的知识。盐酸呈酸性,pH<7;根据题意,
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刚开始溶液的pH<7,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中和反应不断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当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7。故整个过程中pH的变化是:小于7→等于7。
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该反应需要用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解析】选D。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为NaCl溶液,呈中性,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发生,故反应的终点需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故A、B、C正确,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5.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先往试管里倒
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______试液,
溶液变红色;然后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稀盐酸。
试回答:
(1)图中所示操作的错误是______。
(2)酸碱中和实验时,所加指示剂的作用是______;
滴加稀盐酸的同时,还应对试管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解析】实验的过程是:先往试管里倒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然后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直到溶液的红色刚好消失,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酚酞 (1)不应把滴管伸到试管内滴加试剂
(2)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振荡
6.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请填写下表:
【解析】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也不变色,所以由酚酞试液不变色知两种液体完全中和的结论错误,其验证方法,可向液体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若试液仍呈紫色未变红,表明已恰好中和,若试液变红,表明盐酸过量使得液体呈酸性。
答案:(1)错误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加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
盐酸过量
②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不变红
恰好中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借助下列物质和用品,仍不能判断盐酸跟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氯化钠溶液 D.pH试纸
【解析】选C。借助指示剂颜色改变或pH大小的变化,
可判断酸与碱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因为NaCl溶液呈中
性且无色,不能判断酸与碱是否发生反应。
2.某学生用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来探究酸、碱间能
否发生反应。当把两种溶液混合后,没有观察到任何
现象,根据这一现象,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
①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酸与碱不能反应
②用其他酸和碱多做几次实验进行探究
③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借助指示剂重新实验
④询问其他同学,把他人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A.④ B.②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酸与碱反应大多数不生成气体或沉淀。
因而无明显现象,需借助酸碱指示剂才可知何时恰好反应;抄袭别人结果,违反了科学探究的实事求是原则,
也不可取。
3.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必须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
A.Cu(OH)2、稀H2SO4
B.NaOH溶液、稀盐酸
C.CaCO3、稀盐酸
D.澄清的石灰水、CO2
【解析】选B。Cu(OH)2难溶于水,但能和稀H2SO4反应生成CuSO4和水,溶液呈蓝色;NaOH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发生中和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一般加入酚酞溶液作指示剂,来判断两种物质发生反应;CaCO3和盐酸反应会产生气泡;CO2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B符合题意。
4.被蚂蚁、蚊虫叮咬后人会感觉痛痒,是由于昆虫分泌出的酸性物质有刺激作用。要减轻痛痒可涂抹( )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NaOH溶液
【解析】选C。昆虫分泌的酸性物质可以涂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NaOH溶液有强腐蚀性,对皮肤会造成伤害,
因此可以涂抹肥皂水以减轻痛痒。
5. 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体积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像是( )
【解析】选C。由题中信息知,甲溶液呈碱性,乙溶液呈酸性,该实验是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至酸性溶液过量,因此溶液的pH变化为由大于7到等于7到小于7,故只有C符合题意。
6.若将50 g 18%的NaOH溶液和50 g 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 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解析】选C。由NaOH+HCl====NaCl+H2O知参加反应的NaOH与HCl的质量比为40∶36.5,若NaOH与HCl的质量相等则HCl有剩余,混合溶液呈酸性,A错;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液体温度升高,B错;反应无气体、沉淀生成,故混合溶液的质量为100 g,C正确。反应后HCl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两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是18%,故D错误。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
7.(4分)某农场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后,
该农场的小麦产量急剧下降。经农场技术员测定:雨水pH约为4,土壤pH约为5。已知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下表:
(1)根据上表数据,你认为这种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填编号)_______。
(2)若继续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填编号)_______试剂来改良土壤。
①工业盐酸 ②熟石灰 ③纯碱
(3)该地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雨水pH约为4、土壤pH约为5,
说明种植的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是4~5,只有⑤马铃薯符合要求。经常降酸雨的地区,土壤显酸性,可撒价格便宜且腐蚀性弱的熟石灰来改良。
答案:(1)⑤ (2)② (3)火力发电厂燃煤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8.(8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氢氧化钠跟盐酸是否发生反应的装置图。请回答:
(1)滴入的盐酸溶液量较少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_____色;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变为________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2)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_。
【解析】当滴入的盐酸溶液量较少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中有大量的OH-,溶液显碱性,溶液呈红色;
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变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无色。由于氢氧化钠跟盐酸反应过程中没有特征现象发生,仅从外观观察不到二者是否真正的发生反应及反应进行的程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为了借助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以及反应进行的程度。
答案:(1)红 无 氯化钠
(2)借助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以及反应进行的程度
9.(8分)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
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
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
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色。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溶液的pH由小于7开始,逐渐增大,至等于7,然后大于7说明是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加入溶液质量为a g时溶液的pH<7,说明溶质为HCl和NaCl;当滴加溶液质量为b g时,pH>7,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滴加酚酞显红色。
答案:(1)NaOH+HCl====NaCl+H2O
(2)氢氧化钠溶液
(3)HCl、NaCl
(4)红
10.(12分)如图所示的一张洁白干
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
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
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
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
渐消失。
回答下列问题:
无色液体A可能是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或A是___,B是______,C是______。
【解析】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遇中性或酸性溶液时变为无色。由于向变红的碱性溶液中加入酸可发生中和反应,从而使红色消失。
答案:无色酚酞试液 NaOH溶液 稀盐酸 NaOH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
【提出问题】洗发水的酸碱性不同,对头发是否有影响?
【猜想假设】可能有影响,也可能影响不大。
【制定方案】(1)收集一些刚剪下来未经处理的头发样品,分成5份,分别用线系成小束。
(2)配制pH分别为1、4、7、10、13等酸碱度不同的溶液。
(3)将5束头发分别放入盛有不同pH溶液的烧杯中,静置30 min。
(4)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分别取一根头发,用两手拉直至拉断,记录拉断的难易程度如下:
【分析论证】由表中记录的现象分析______溶液对头发无影响,______溶液对头发有害。
【实验结论】洗发水的酸碱性不同,对头发的影响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应用】在洗头发时,用弱碱性的洗发剂清洗后要使用显______性的护发素对头发进行护理,使头发在弱酸性环境中健康生长。
【解析】pH<7的溶液为酸性溶液,pH>7的溶液为碱性溶液,pH=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由表中信息可知pH越大,
头发越容易拉断,说明头发适宜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酸性或中性溶液对头发无影响,而碱性溶液对头发有害。
答案:酸性或中性 碱性 洗发水pH越大,头发越易拉断;为酸性时,头发不易拉断,有益生长 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