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勃朗峰 意大利语意为白色之山,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的交界处。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西欧的最高峰。
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马克·吐温,是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名演说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王子与贫儿》《镀金时代》《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小学学过作品:《威尼斯的小艇》
2
生字难词
翌日( ) 巉峻( ) 拾级( )
辚辚( ) 俯瞰( ) 穹顶( )
独踞( ) 沟壑( ) 皑皑( )
霓裳( )
yì
chán
shè
lín
kàn
qióng
jù
hè
ái
ní cháng
3
词语解释
【翌日】
【巉峻】
【拾级】
【霓裳羽衣】
【皑皑】
【辚辚】
【纷至沓来】
【络绎不绝】
次日。
险峻陡峭。
逐步登阶。
指仙人的衣服。
形容霜、雪洁白。
拟声词,车行走的声音。
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记述了作者什么经历?
记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
梳理课文
1.轻声读课文,回答:作者游览勃朗峰,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
马蒂尼
取道黑首
阿冉提村
沙蒙尼
途径勃朗峰
理清结构
本文是一篇游记,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6段)】写登山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7—11段)】写乘车的经历感受。
结合旁批理解课文
1.学生根据课文旁边的批注思考答案。
2.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第二课时
浏览第一部分(1-6段)
谈谈你的总体感受,并试着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概括
风景秀丽
多姿多彩
奇绝独特
变幻莫测
美妙绝伦
……
合作探究
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并用它分别组一个词,来形容2-5段各段的景物特点。
——在课文中找出组词依据。
黑首道上风景:
勃朗峰主峰:
旁边的群峰:
峰巅云朵:
奇
黑首道上风景之“奇”
第二段:
清流急湍……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奇美”
勃朗峰主峰之“奇”
第三段:
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巍峨壮观,……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据苍穹。
——“奇伟”
旁边群峰之“奇”
第四段:
奇形怪状……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形如塔糖;因巉岩太过陡峭,皓皓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处。
——“奇险”
峰巅云朵之“奇”
第五段:
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
——“奇幻”
奇
黑首道上风景“奇美”
旁边的群峰“奇险”
峰巅云朵“奇幻”
思考:第6段作者用一整段来写肥皂泡,用意何在?
1.是对景物描写的补充,留下了比较大的想象空间。
2.情感与遐思借“肥皂泡”来表达,既含蓄又富有情趣。
3.抒发感慨:至精至美者,往往不能长久,因而尤足珍视。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作者是如何把风景写得如此奇丽多姿的?
1.视觉、听觉相结合
2.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遣词造句准确典雅
4.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
5.联想、想象……
阅读第二部分,试着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你的感受
幽默
诙谐
生动
有趣
……
趣
趣人、趣事
找出文章中的趣人、趣事,体会作者制造幽默的方法。
1.突出细节:
“车王”及“勃朗队长”夸张、重复的话语内容和酒意十足的说话方式。(说的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
——请同学试着模仿他们的语气读一下他们的话语。
趣人、趣事
2.制造反差
一路上的飞车越险与“车王”的威严、和颜悦色形成反差。
3.适当夸张
描写马车一路狂奔,“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如漫画般可笑。
4.反常归因
经历不测之险到达目的,幸亏“车王”在驾车之前“喝得酒气熏熏”。
马克·吐温语录
美国艺术的基础正是:以一种随随便便漫无目的的方式把一连串不相干的荒唐的东西串到一块儿,自己却一本正经,好像丝毫不觉得异样。……
总结归纳
这篇文章前面写景,用散文笔法,写出了“景”之“奇”;
后面用小说笔法,写出了人之“趣”。
“奇景”中有“奇人、奇事”;
“趣人、趣事”中有“趣景”;
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篇文章的“奇趣”。
探究:路途劳累,作者却为何写得这样情趣盎然?
热爱旅游,热爱大自然
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幽默、坦率的个性(Mark Twain)
有一颗有趣的灵魂
……
学以致用
请你学习马克·吐温的写作技巧,写一段“奇丽”的风景或者一个“有趣”的人物(事件)。200字左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