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八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0 18:21:30

文档简介

历史八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德阳)读图2,图中的“将帅”应是(  )
图2 连环画《将帅传奇》的封面之一
A.叶挺 B.刘伯承 C.陈毅 D.彭德怀
【答案】D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ABC三项和百团大战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彭德怀应是题干图中的“将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识记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2020·绥化)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变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西安事变,不符合题意;
C.七七事变,不符合题意;
D.皖南事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3.(2020·无锡)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如下关键词,他最有可能正在学习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保卫大武汉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A.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B.包围大武汉,不符合题意;
C.第三次长沙会战,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敌后战场的抗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百团大战就是八路军发动的对日作战,属于敌后战场的抗战,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敌后战场的抗战”,知道其含义,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4.(2020·临沂)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灭日本侵略军最多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成为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D.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答案】D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武汉会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最大意义”。据所学知,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武汉会战的相关知识。
5.(2020·深圳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蒋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的立场
B.国共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国共在政治立场上已经没有分歧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后,党提出:“反蒋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党不同时期政策的变化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BC三项都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不符合题意;
D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2020·漳州模拟)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BD三项都不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解答本题要把握西安事变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7.(2020·重庆模拟)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了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其中的原因是(  )
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成为抵御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中国与美国、英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由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提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所以1943年西方国家才取消了他们在中国的特权。
A项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其中的原因,符合题意;
B项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与题干表述的主旨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理解错误,1945年中国才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不符合题意;
D项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所述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8.(2020·兴化模拟)中华民族经过抗日战争洗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基础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国共首次合作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全民族团结抗战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因此:
ABC与抗日战争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9.(2020·西城模拟)历史学习小组模拟“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各项适用于介绍延安的是(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抗战的灯塔——敌后战场总后方
【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内容介绍的是上海;B项内容介绍的是南昌;C项内容介绍的是南昌;
D项内容介绍的是延安。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的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敌后战场的抗战。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10.(2020·长春模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
A.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七七事变
【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所以东北大学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7月7日,日本攻占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之后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所以东北大学1937年迁往开封。所以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有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过程、性质及影响是答题的关键。
11.(2020九下·盐城月考)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主要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成果
【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A. 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为了联合国民党一致抗日,毅然放下与蒋介石的恩怨,最终使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不符合题意;
D. 努力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成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2.(2020八下·黄石月考)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把它辨别出来(  )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南京大屠杀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于七七事变之后,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不符合题意;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不符合题意;
D.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由于这是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准确记忆回答即可。
13.(2020·重庆模拟)“中国人民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创造了半殖 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一类惊天动地的伟业,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展示了新 的形象,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材料表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C.洗雪了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即紧扣题干内容,“有一说一”。
14.(2019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共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筑成抗日民族的坚固长城;中国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了海外华侨、国际友人以及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等。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
国民党在抗战中后期实行消极抗战,制造了皖南事变。④表述错误,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这样的排列组合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是排除法。解答此题时,结合所学分析题干中的小项,很容易知道“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凡含此内容的选项均排除。
15.(2019八上·绵阳期末)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人过中国内地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答案】A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左图:预备军、正规军、游击队和中国内地军队一致对向日本军人;右图日本军人被这些军队打得很悲惨。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各种抗日力量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A项符合题意;
依据漫画“这一槌”打向日本侵略者,日本进攻。B项不合题意;
CD两项漫画中不能体现,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的相关史实。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影响中可知,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合作对中华民族有利,分裂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9八上·揭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材料四: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打日本的战役一例。
【答案】(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
(3)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台儿庄战役。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据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可知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导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2)本题考查七七事变的影响。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揭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3)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为促成全国一致抗战,对到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之后中共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台儿庄战役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日军进攻战略要地徐州,在李宗仁指挥下,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激战,结果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
(3)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台儿庄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17.(2018八上·茂名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历史性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
材料二:1945年4月在预备会议的报告中,毛泽东说:“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积累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
(2)这次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谁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把什么写入党章,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3)在这次大会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4)这次大会的召开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答案】(1)中共七大;延安。
(2)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3)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会议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及材料二“1945年4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七大。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的召开地点是延安。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第二小问,中共七大上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大会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七大的有关知识,属于常考的知识点,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18.(2019八下·武邑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又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会战持续三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部署约100万人参加武汉保卫战,彻底破灭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材料二: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组织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材料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场及时间表
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材料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胜利。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计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
(1)材料一中“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阅读材料一,二,归纳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
(3)通过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4)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1)七七事变。
(2)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共产党军队:敌后战场抗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
(3)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
(2)据所学可知,国民党军队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依靠军队与日军正面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新四军:以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依靠人民群众在敌后抗战,钳制日军大量兵力,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3)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开始的时间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故答案为:(1)七七事变。
(2)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共产党军队:敌后战场抗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
(3)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点评】(1)本题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牢记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2)本题要结合材料进行对比,做题时要抓住题干“区域及方式”,紧贴材料信息回答。
(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要紧贴材料信息,从中回答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可以抓住中国战场和其他战场的不同之处来回答。
(4)此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 / 1历史八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德阳)读图2,图中的“将帅”应是(  )
图2 连环画《将帅传奇》的封面之一
A.叶挺 B.刘伯承 C.陈毅 D.彭德怀
2.(2020·绥化)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变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
3.(2020·无锡)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如下关键词,他最有可能正在学习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保卫大武汉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4.(2020·临沂)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灭日本侵略军最多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成为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D.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5.(2020·深圳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蒋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的立场
B.国共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国共在政治立场上已经没有分歧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6.(2020·漳州模拟)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7.(2020·重庆模拟)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了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其中的原因是(  )
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8.(2020·兴化模拟)中华民族经过抗日战争洗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基础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国共首次合作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全民族团结抗战
9.(2020·西城模拟)历史学习小组模拟“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各项适用于介绍延安的是(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抗战的灯塔——敌后战场总后方
10.(2020·长春模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
A.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七七事变
11.(2020九下·盐城月考)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主要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成果
12.(2020八下·黄石月考)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把它辨别出来(  )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3.(2020·重庆模拟)“中国人民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创造了半殖 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一类惊天动地的伟业,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展示了新 的形象,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材料表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C.洗雪了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4.(2019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19八上·绵阳期末)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人过中国内地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9八上·揭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材料四: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打日本的战役一例。
17.(2018八上·茂名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历史性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
材料二:1945年4月在预备会议的报告中,毛泽东说:“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积累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
(2)这次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谁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把什么写入党章,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3)在这次大会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4)这次大会的召开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18.(2019八下·武邑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又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会战持续三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部署约100万人参加武汉保卫战,彻底破灭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材料二: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组织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材料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场及时间表
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材料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胜利。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计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
(1)材料一中“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阅读材料一,二,归纳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
(3)通过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4)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ABC三项和百团大战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彭德怀应是题干图中的“将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识记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西安事变,不符合题意;
C.七七事变,不符合题意;
D.皖南事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3.【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A.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B.包围大武汉,不符合题意;
C.第三次长沙会战,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敌后战场的抗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百团大战就是八路军发动的对日作战,属于敌后战场的抗战,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敌后战场的抗战”,知道其含义,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4.【答案】D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武汉会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最大意义”。据所学知,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武汉会战的相关知识。
5.【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后,党提出:“反蒋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党不同时期政策的变化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BC三项都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不符合题意;
D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BD三项都不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解答本题要把握西安事变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7.【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成为抵御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中国与美国、英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由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提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所以1943年西方国家才取消了他们在中国的特权。
A项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其中的原因,符合题意;
B项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与题干表述的主旨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理解错误,1945年中国才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不符合题意;
D项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所述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8.【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因此:
ABC与抗日战争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9.【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内容介绍的是上海;B项内容介绍的是南昌;C项内容介绍的是南昌;
D项内容介绍的是延安。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的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敌后战场的抗战。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所以东北大学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7月7日,日本攻占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之后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所以东北大学1937年迁往开封。所以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有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过程、性质及影响是答题的关键。
11.【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A. 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为了联合国民党一致抗日,毅然放下与蒋介石的恩怨,最终使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不符合题意;
D. 努力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成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2.【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南京大屠杀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于七七事变之后,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不符合题意;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不符合题意;
D.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由于这是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准确记忆回答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即紧扣题干内容,“有一说一”。
14.【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共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筑成抗日民族的坚固长城;中国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了海外华侨、国际友人以及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等。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
国民党在抗战中后期实行消极抗战,制造了皖南事变。④表述错误,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这样的排列组合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是排除法。解答此题时,结合所学分析题干中的小项,很容易知道“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凡含此内容的选项均排除。
15.【答案】A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左图:预备军、正规军、游击队和中国内地军队一致对向日本军人;右图日本军人被这些军队打得很悲惨。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各种抗日力量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A项符合题意;
依据漫画“这一槌”打向日本侵略者,日本进攻。B项不合题意;
CD两项漫画中不能体现,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的相关史实。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影响中可知,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合作对中华民族有利,分裂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16.【答案】(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
(3)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台儿庄战役。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据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可知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导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2)本题考查七七事变的影响。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揭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3)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为促成全国一致抗战,对到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之后中共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台儿庄战役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日军进攻战略要地徐州,在李宗仁指挥下,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激战,结果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
(3)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台儿庄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17.【答案】(1)中共七大;延安。
(2)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3)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会议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及材料二“1945年4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七大。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的召开地点是延安。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第二小问,中共七大上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大会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七大的有关知识,属于常考的知识点,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18.【答案】(1)七七事变。
(2)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共产党军队:敌后战场抗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
(3)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
(2)据所学可知,国民党军队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依靠军队与日军正面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新四军:以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依靠人民群众在敌后抗战,钳制日军大量兵力,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3)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开始的时间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故答案为:(1)七七事变。
(2)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共产党军队:敌后战场抗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
(3)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点评】(1)本题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牢记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2)本题要结合材料进行对比,做题时要抓住题干“区域及方式”,紧贴材料信息回答。
(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要紧贴材料信息,从中回答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可以抓住中国战场和其他战场的不同之处来回答。
(4)此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