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2.1.1 减数分裂 同步练习(A)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2.1.1 减数分裂 同步练习(A)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11 15:17: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2.1.1 减数分裂 同步练习(A)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宿迁期末)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
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2.(2020高一下·聊城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
B.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
C.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3.(2020·福清模拟)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4.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5.(2020高一下·宿迁期末)下列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6.(2020高三上·洮南期中)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一定存在2条X染色体 B.图②中染色体:DNA=1:2
C.图③中有2个染色体组 D.图④中一定存在2条Y染色体
7.(2020·浙江模拟)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基因型为AaBbDd,其体内一个卵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含31P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入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卵原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的交叉互换
B.图中该时期含32P的DNA可能为2条或3条
C.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卵细胞
D.重组型配子的产生,为各种类型生物的变异提供物质基础
8.(2020高三上·南阳月考)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9.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下列有关该动物精原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
B.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不会为n
C.在有丝分裂后期会发生基因重组
D.经过染色体复制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10.(2020高二上·石家庄月考)某AABb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AAb、Aab、B、B四个精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b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B.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
C.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叉互换
D.该精原细胞产生精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的显性突变
二、综合题
11.下图是某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D均属于   (填“有丝”或“减数”)分裂,该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填“睾丸”或“卵巢”)中。
(2)图中D所示的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图中C所示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条。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上图中   (填“A”或“B”)细胞的时期。
12.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一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分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二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三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三中的   段,属于间期的   期,C组细胞并   (位于、不位于、不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
(2)图二中,属于精细胞的是   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   
(3)图三中,丙→丁变化的时期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解析】【解答】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B正确;
C、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答案】A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解析】【解答】A、高等动物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有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三种,A错误;
B、由于神经细胞高度分化,其核DNA不发生复制,所以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都为2n,B正确;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正确;
D、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变化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
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
                     
3.【答案】B
【考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解:A、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都有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故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但最好选用雄性个体),A正确;
B、洋葱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不会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错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因此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正确;
D、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能统计到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多,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不连续的,不能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少。故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数分裂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4.【答案】B
【考点】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解析】【解答】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二后期,A错误;
B、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自身,还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B正确
C、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减一后期染色体数目无变化,C错误;
D、受精作用过程中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自身的方式,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基本一致;减数分裂是产生配子的方式,子细胞核遗传物质为正常细胞的一半;受精作用为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
5.【答案】A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解析】【解答】A、A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A正确;
B、B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B错误;
C、C曲线图DNA含量变化错误,C错误;
D、D曲线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与纵坐标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6.【答案】D
【考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解析】【解答】正常情况下精原细胞中具有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而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存在2条X染色体, A正确;图②中,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 B正确;图③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存在2个染色体组,C正确;
图④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因此该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或含有2条Y染色体, 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形的识别及各种物质的数量关系。图中①是有丝分裂后期,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是有丝分裂中期,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7.【答案】B
【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解析】【解答】A.图中是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四分体每条染色体都有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含32P,其余染色单体只含31P,若该时期交叉互换的是两条31P的单体,则含32P的DNA可能为2条;若交叉互换的是含32P和只含31P的单体,则含32P的DNA可能为3条,B符合题意;
C.该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C不符合题意;
D.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重组配子的产生,可以为真核有性生殖的生物变异提供物质基础,D不符合题意。
【分析】1.DNA分子复制: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特点:(1)半保留复制;(2)边解旋边复制。
8.【答案】D
【考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解析】【解答】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和2,不相等,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离不开星射线的牵引,而星射线是由组成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出的,所以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D正确。
【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若为奇数,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若为偶数,则是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则是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极有同源染色体,则是有丝分裂后期。
9.【答案】A
【考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解析】【解答】A、动物的精原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精原细胞数量,也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进行生殖,A正确;
B、精原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以及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n,B错误;
C、在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错误;
D、经过染色体复制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的一半。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
10.【答案】A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解析】【解答】A、已知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则Aab精子中a基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而Aa的出现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A正确;
BC、精原细胞产生AAb、Aab、B、B四个精子,说明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B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由A突变产生的,属于隐性突变,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11.【答案】(1)减数;睾丸
(2)2;4
(3)A
【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解析】【解答】(1)根据解:,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A、C、D;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中。(2)D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含有4条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12.【答案】(1)甲~乙;S;不都位于
(2)D;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3)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考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解析】【解答】解:(1)图1中的B组细胞处于S期,对应于图三中的甲~乙段,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组细胞并不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2)图二中,D组细胞所含DNA含量为体细胞的一半,为精细胞;E组包括精原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称为精原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3)图三中,丙→丁变化为着丝点分裂,对应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故答案为:(1)甲~乙 S 不都位于(2)D 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3)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分析图一:A组细胞所含DNA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包括处于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B组细胞所含DNA数目为2~4,应包括处于S期的细胞;C组细胞所含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包括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分析图二:D组为精细胞;E组应包括精原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F组应包括处于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分析图:甲乙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乙丙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丙丁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丁戊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2.1.1 减数分裂 同步练习(A)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宿迁期末)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
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B
【考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解析】【解答】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B正确;
C、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2020高一下·聊城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
B.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
C.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答案】A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解析】【解答】A、高等动物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有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三种,A错误;
B、由于神经细胞高度分化,其核DNA不发生复制,所以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都为2n,B正确;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正确;
D、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变化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
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
                     
3.(2020·福清模拟)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答案】B
【考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解:A、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都有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故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但最好选用雄性个体),A正确;
B、洋葱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不会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错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因此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正确;
D、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能统计到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多,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不连续的,不能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少。故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数分裂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4.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B
【考点】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解析】【解答】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二后期,A错误;
B、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自身,还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B正确
C、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减一后期染色体数目无变化,C错误;
D、受精作用过程中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自身的方式,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基本一致;减数分裂是产生配子的方式,子细胞核遗传物质为正常细胞的一半;受精作用为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
5.(2020高一下·宿迁期末)下列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A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解析】【解答】A、A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A正确;
B、B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B错误;
C、C曲线图DNA含量变化错误,C错误;
D、D曲线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与纵坐标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6.(2020高三上·洮南期中)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一定存在2条X染色体 B.图②中染色体:DNA=1:2
C.图③中有2个染色体组 D.图④中一定存在2条Y染色体
【答案】D
【考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解析】【解答】正常情况下精原细胞中具有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而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存在2条X染色体, A正确;图②中,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 B正确;图③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存在2个染色体组,C正确;
图④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因此该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或含有2条Y染色体, 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形的识别及各种物质的数量关系。图中①是有丝分裂后期,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是有丝分裂中期,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7.(2020·浙江模拟)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基因型为AaBbDd,其体内一个卵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含31P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入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卵原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的交叉互换
B.图中该时期含32P的DNA可能为2条或3条
C.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卵细胞
D.重组型配子的产生,为各种类型生物的变异提供物质基础
【答案】B
【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解析】【解答】A.图中是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四分体每条染色体都有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含32P,其余染色单体只含31P,若该时期交叉互换的是两条31P的单体,则含32P的DNA可能为2条;若交叉互换的是含32P和只含31P的单体,则含32P的DNA可能为3条,B符合题意;
C.该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C不符合题意;
D.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重组配子的产生,可以为真核有性生殖的生物变异提供物质基础,D不符合题意。
【分析】1.DNA分子复制: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特点:(1)半保留复制;(2)边解旋边复制。
8.(2020高三上·南阳月考)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答案】D
【考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解析】【解答】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和2,不相等,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离不开星射线的牵引,而星射线是由组成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出的,所以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D正确。
【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若为奇数,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若为偶数,则是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则是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极有同源染色体,则是有丝分裂后期。
9.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下列有关该动物精原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
B.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不会为n
C.在有丝分裂后期会发生基因重组
D.经过染色体复制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考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解析】【解答】A、动物的精原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精原细胞数量,也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进行生殖,A正确;
B、精原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以及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n,B错误;
C、在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错误;
D、经过染色体复制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的一半。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
10.(2020高二上·石家庄月考)某AABb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AAb、Aab、B、B四个精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b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B.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
C.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叉互换
D.该精原细胞产生精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的显性突变
【答案】A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解析】【解答】A、已知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则Aab精子中a基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而Aa的出现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A正确;
BC、精原细胞产生AAb、Aab、B、B四个精子,说明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B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由A突变产生的,属于隐性突变,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二、综合题
11.下图是某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D均属于   (填“有丝”或“减数”)分裂,该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填“睾丸”或“卵巢”)中。
(2)图中D所示的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图中C所示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条。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上图中   (填“A”或“B”)细胞的时期。
【答案】(1)减数;睾丸
(2)2;4
(3)A
【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解析】【解答】(1)根据解:,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A、C、D;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中。(2)D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含有4条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12.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一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分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二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三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三中的   段,属于间期的   期,C组细胞并   (位于、不位于、不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
(2)图二中,属于精细胞的是   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   
(3)图三中,丙→丁变化的时期是   
【答案】(1)甲~乙;S;不都位于
(2)D;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3)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考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解析】【解答】解:(1)图1中的B组细胞处于S期,对应于图三中的甲~乙段,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组细胞并不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2)图二中,D组细胞所含DNA含量为体细胞的一半,为精细胞;E组包括精原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称为精原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3)图三中,丙→丁变化为着丝点分裂,对应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故答案为:(1)甲~乙 S 不都位于(2)D 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3)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分析图一:A组细胞所含DNA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包括处于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B组细胞所含DNA数目为2~4,应包括处于S期的细胞;C组细胞所含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包括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分析图二:D组为精细胞;E组应包括精原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F组应包括处于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分析图:甲乙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乙丙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丙丁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丁戊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