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文档属性

名称 孔乙己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15 22:42:00

文档简介

课件7张PPT。孔乙己执教:金红蕾温州 瓯海梧田二中 只有孔乙己到店
才可以笑几声,
所以至今还记得 ……在这些时候,
我也可以附和着笑 我仅仅是附和着笑笑吗? 小说从“小伙计”的角度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孔乙己》写于
1918年,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解读小说
还可以关注叙述视角 试从“我”的叙述角度,
重新阅读《我的叔叔勒》,写300字左右阅读新收获。作业:《孔乙己》教学设计
金红蕾
教学目标:
1.尝试从“我”的叙述视角,通过“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抓住人物特征赏析小说。
2.探讨人物形象所映射的社会意义,认识当时社会的世态,激发学生对弱者的同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从“我”的叙述视角,用“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抓住人物特征赏析小说。
教学难点:
1.分析孔乙己这一形象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2.分析小伙计这一形象在文中的作用及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课:谈话式导入,引出尝试“解读小说的新角度”。
幻灯:解读小说的新角度
二.引出叙述视角
1.这篇小说是通过谁的角度来叙述的?
“我”是谁?“我”的职业?
幻灯: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三.凸显视角 走近人物
1.我所记得的孔乙己的是个怎样的人?
(好喝懒做 迂腐穷酸 自命清高 死爱面子 自欺欺人 善良 等)
幻灯: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过渡: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好笑的人,只要他一到,咸亨酒店就充满着快活的空气,在这些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
幻灯:在这些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
2.“我”哪些时候,可以附和着笑呢?
( 引导学生赏析第4 和第6自然段,解读短衣帮和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
3.难道“小伙计”就是这样附和着笑笑?
(引导学生赏析 第7和第11自然段,解读“我”对孔乙己不屑和鄙视。)
4.那样环境下的一个潦倒的读书人,他最终有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幻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
四.解读视角 挖掘主题
1.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小伙计”的来叙述?
(亲历者:浓缩场景;一个十二岁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特定意义)
五. 拓开视角 升华主题
2.谁之罪?
(分析孔乙己死的根由 ,让学生了解解读小说主题的多元性,并明确:从“我”的叙述视角解读小说,更能读出“人心麻木,冷眼杀人”。)
六.背景介入 归结主题
幻灯:《孔乙己》,写于1918年,选自小说集《呐喊》
七.作业布置:
幻灯:试从“我”的角度重新解读《我的叔叔于勒》 写解读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