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备考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训练1 地球和地图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备考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训练1 地球和地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16 20:35:35

文档简介

备考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训练1 地球和地图
一、单选题
1.(2020·珲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第十八次会议,简称上合峰会,于2018年6月6日-9日在青岛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上合峰会举办时,最接近哪个节气(  )
A.夏至 B.春分 C.秋分 D.冬至
(2)6月9月晚9时在青岛浮山湾畔,文艺演出《有朋自远方来》震撼上演,家在美国纽约(74°W)的小明正在吃早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A.纽约人作息与众不同 B.地球的自转
C.纽约在大西洋沿岸 D.地球的公转
2.(2020·怀化)“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半星”。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卫星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
(2)卫星发射后一段时间,在我们家乡怀化市见不到的现象可能是(  )
A.小河涨水,山洪暴发 B.杨梅成熟
C.小麦播种 D.喜迎黄桃丰收
3.(2020·广州)椰风拂碧海,神箭冲九霄。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回答下列小题。
(1)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文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昼
(2)在文昌附近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大漠孤烟 B.峰林兀立 C.椰树成行 D.枫树红叶
4.(2020·湘西)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B.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C.我国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D.我国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
5.(2020·深圳) 2020年6月21日,世界部分居民有幸看到天象奇观--日环食,图1为日环食照片,图2为当日世界日环食带(可观测日环食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2)本次日环食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该日深圳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有极昼现象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昼短夜长
(3)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的是(  )
A. B. C. D.
6.(2020·盐城)读四地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7.(2020·东营)读东半球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  )
A.(30°S,10°E) B.(30°S,10°W)
C.(23.5°S,10°E) D.(23.5°S,10°W)
(2)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高纬度 B.②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D.④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8.(2020·鄂尔多斯)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鄂尔多斯中考时间推迟到7月21日至24日。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题。
(1)中考期间,下列关于鄂尔多斯昼夜变化趋势及直射点移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北移动
B.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南移动
C.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南移动
D.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北移动
(2)读图2,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图2中①②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点坐标是23.5°N,90°W B.①点比②点白昼长
C.②点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D.②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9.(2020·连云港)“雪龙号”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图为“雪龙号”科考船部分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雪龙号”从出发到返回,经历了(  )
A.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 C.秋分、冬至 D.冬至、春分
(2)“雪龙号”停靠霍巴特时,其所处位置是(  )
A.43°N,147°W B.43°N,147°E
C.43°S,147°W D.43°S,147°E
(3)“雪龙号"到达中山站的那-天,上海(  )
A.昼短夜长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昼
10.(2020·达县)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下面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和地球二分二至公转示意图。
(1)关于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文昌有阳光直射现象
B.西昌位于中纬度、北半球和东半球
C.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W)
D.春分、秋分日,太原最晚迎来日出
(2)关于卫星发射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正由B点向C点移动
B.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均是昼短夜长
C.流经达州市的州河进入了汛期
D.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11.(2020·遂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
B.①地位于南寒带
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
D.④地位于西半球
12.(2020·珲春)滴滴打车被称为打车神器,司机能够准确接送乘客通常会使用哪种地图(  )
A.中国政区图 B.当地地形图
C.电子地图 D.当地景区导游图
13.(2020·广州)如图是某地区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赛道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等高距是(  )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2)对赛道走向描述正确的是(  )
A.AB段自北向南 B.BC段自西南向东北
C.CD段自东向西 D.DE段自西北向东南
(3)起伏最小的赛道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14.(2020·泸县)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该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与实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的流向是(  )
A.自北向南流 B.自西向东流
C.自东北向西南流 D.自西南向东北流
(2)乙地的海拔可能是(  )
A.490米 B.480米 C.470米 D.460米
(3)山区公路常见凸面镜(如右图所示),用于视线受阻情况下观察对向路况。左图中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2020·东营)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山体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易形成河流 B.乙处适合攀岩
C.丙处为山谷 D.站在丁处瞭望范围最大
(2)对图示区域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居民区分布在河流沿岸
C.生产的柑橘远近闻名
D.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为2千米
16.(2020·东营)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沿图中a-b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B.
C. D.
17.(2020·牡丹江)下列照片中山体部分为陡崖的是(  )
A. B.
C. D.
18.(2020·日照)下图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等高线地势图中的等高距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2)某班学生打算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沿图中的虚线①②③④进行登山活动。甲组想沿坡度最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2020·营口)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当我们在公园游览时,需要寻找景点,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  )
A.公园导游图 B.城市地形图 C.城市政区图 D.气候分布图
20.(2020·辽阳)读“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为300米
B.图中山峰的海拔为500米
C.C地和D地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D地
D.B坡的坡度比E坡和缓
21.(2020·辽阳)下列四幅地图,若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政区图 B.辽阳市地图 C.辽宁省地图 D.中国政区图
22.(2020·邵阳)读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处实地面积相等 B.丙、丁两处图幅相等
C.甲、丙两处同处东半球 D.乙、丁两处同处北温带
(2)若不考虑地势起伏和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人从P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到达(  )
A.P点 B.P点以北 C.P点以西 D.P点以东
23.(2020·宜昌)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图纸上绘制下列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俄罗斯地图 B.中国地图 C.湖北省地图 D.宜昌市地图
24.(2020·绥化)下列不是地图的“语言”的是(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形状
二、综合题
25.(2020·营口)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C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 D点属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2)A点在B点的   方向。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4)图中所示太阳光照时,我们家乡营口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有极夜现象
26.(2020·铜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   半球,B点位于   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   带。
(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C   。A点位于   半球、   半球,B点位于   半球、   半球。
(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   半球,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27.(2019·黑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填纬线名称);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出现   现象(极昼或极夜)。
(2)地球运行到D位置时,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3)2019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到   两点之间,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8.(2020·德州)读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大青山与古庙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米。
(2)图示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征   。
(3)某游客沿山区小路游览时,感觉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比较轻松,请分析原因。
(4)甲聚落比乙聚落规模大的原因有哪些?
(5)该地区要发展经济林,适宜种植的果树有   。(至少写出三种)
29.(2020·陕西)陕西省某市初中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计划从学校步行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地球仪。为方便出行,他们决定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简易地图,并设计了如下步骤。请帮助他们完成计划。
(1)步骤一:收集资料。以下收集的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陕西省地形图 D.该市交通旅游图
(2)步骤:绘制地图。为了便于阅读地图,同学们绘制时根据地图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   图例(和注记)。
(3)步聚三;阅读地图。该图中判断方向的依据是   ,新华书店在学校的   方向。按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同学们行至十字路口P时,考虑实际路况应在该十字路口向   (填方向)行走。
(4)步骤四:测算距离。经测量图中PQ之间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30.(2020·福建)左图示意湖北省某村庄地形及小龙虾养殖区,右图为该地耕作区景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甲是   ,乙是   。
(2)河流AB段的落差是   米。若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则AB河段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3)耕作区的耕地类型是   。小龙虾养殖区的分布特点是   。在暴雨集中的夏季,养殖区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
(4)为促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复工复产,当地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实现小龙虾产地直销,可借助本村机动灵活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期在3月21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期在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可知,2018年6月6日—9日和北半球夏至日最为接近,故答案为:A。(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影长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等。6月9月晚9时在青岛浮山湾畔,文艺演出《有朋自远方来》震撼上演,家在美国纽约(74°W)的小明正在吃早餐,这说明了东西不同地区之间,时间出现了差异,该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故答案为:B。
【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2.【答案】(1)B
(2)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解:6月23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乙附近即夏至日附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故答案为:B。(2)解:怀化市位于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容易发生山洪现象,适合生长杨梅、黄桃等,故ABD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因为湖南盛产水稻,不适宜种植小麦。故答案为:C。
【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为湿润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半湿润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3.【答案】(1)A
(2)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解答】(1)解:5月5日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半年,文昌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该地无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A。(2)解:海南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晴天少,椰树属热带作物,年平均温度在24℃~25℃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椰树才能正常开花结果,故C符合题意;A是西北地区的景观;B是贵州峰林的景观;D是温带和亚热带的景观。故答案为:C。
【点评】(1)从冬至日过后一直到第二年的夏至日,这6个月中北半球白昼一直变长,黑夜一直变短,一直到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从夏至日过后一直到冬至日,这6个月北半球白昼一直变短,黑夜一直变长,一直到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
(2)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海南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
4.【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日出日落的时间不同,因此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5.【答案】(1)C
(2)B
(3)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 读图分析可知,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纬度0°-30°N之间,位于低纬度、北半球;经度在0°-150°E,属于东半球。故C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本次日环食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深圳位于北半球,因此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故B符合题意。
(3) 读图可知,A表示沙尘暴,B表示阴,C表示大雨, 都不利于观测日环食;D表示晴天, 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
故答案为:(1) C;(2)B;(3)D。
【点评】(1)人们规定,高纬度是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度是30°—60°之间的地区;低纬度是0°—30°之间的地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
(3)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读图牢记即可。
6.【答案】(1)D
(2)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故①地的经纬度是(30°W,25°S);②地的经纬度是(25°W,70°N);③地的经纬度是(120°E,25°S);④地的经纬度是(0°,35°N);由此可判定,①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③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④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正确。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②点的经纬度是(25°W,70°N);④点的经纬度是(0°,35°N);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②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向,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1)C
(2)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②点坐标为(23.5°S,10°E),D对,ABC错。故答案为:C。(2)图中①位于30°N—60°N之间的中纬度地区,A错;②位于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B错;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③位于赤道上,④位于北极圈上,因此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C错误。④地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即0°纬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2)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8.【答案】(1)C
(2)B
(3)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7月21日至24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也就是图1中的②③之间,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7月21日至24日鄂尔多斯中考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此时北半球的鄂尔多斯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故答案为:C。(2)图2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表示的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大致是6月22日前后。图2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对应图1中的②位置,时间大致是6月22日前后。故答案为:B。(3)读图可知,图2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定图2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①点的经纬度23.5°N,90°E;②点的经纬度是66.5°N,135°W、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②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图示北极地区为极昼,可判定,①点比②点白昼短。故答案为:D。
【点评】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确定低、中、高纬度。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看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看为顺时针。
9.【答案】(1)D
(2)D
(3)A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经历了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两个节气。故答案为:D。(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霍巴特的经纬度是43°S,147°E。故答案为:D。(3)由图可知,2019年11月顺利雪龙号"到达中山站,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上海昼短夜长。故答案为:A。
【点评】(1)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东经度数向东增大;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西经度数向西增大。南北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越向北纬度数越大;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越向南纬度数越大。
(3)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0.【答案】(1)A
(2)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文昌位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故A正确。西昌位于低纬度,北半球和东半球,故B错误。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E),故C错误。春分、秋分日,位于最西边的酒泉最晚迎来日出,故D错误。故答案为:A。(2)由图可知,5月17日发射当天,地球正由D向A点移动,故A错误。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是昼长夜短,故B错误。此时流经达州市的州河进入了汛期,故C正确。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是在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北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1.【答案】(1)C
(2)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地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纬度是位于向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70°S,170°E),故答案为:C。(2)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故A正确。①地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南寒带,故B正确。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故C正确。④地位于160°E以西的东半球,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12.【答案】C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
【解析】【分析】地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流行的滴滴打车使用的是电子地图,方便灵活、信息量大,故答案为:C。
【点评】电子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所生成的地图,是基于数字制图技术的屏幕地图,是可视化的实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化”是电子地图的根本特征。我们平时出行用到的腾讯地图、高德地图等均为这一类电子地图,为人们外出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条件。
13.【答案】(1)A
(2)B
(3)B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解: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5米。故答案为:A。(2)解: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图中AB、BC、CD、DE段均为自西南向东北方向;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解:读图可得,BC段穿越的等高线最少,该路段地面起伏最小。故答案为:B。
【点评】(1)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叫做等高线间隔,用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的间隔越小,越能详细地表示地面的变化情况;等高线间隔越大,图上表示地面的情况越简略。
(2)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一般爬山会选择从缓坡经过,可以省时省力。或者经过鞍部,地形相对平坦。缓坡土壤发育较好,可以修梯田,保持水土。陡坡则需要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14.【答案】(1)D
(2)C
(3)B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河流都是由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因此可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D正确。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2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知,等高线数值向内递增的是山顶。所以图中乙地的海拔高度在460~480米之间,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数值是470米。故答案为:C。(3)凸面镜一般设置在急转弯的地方,或者视野不好盲区较大的地方,驾驶员或者行人可以看到盲区内的物体提前做出判断。读图可知,虚线代表盘山公路,图中②处道路弯度最大,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故答案为:B。
【点评】(1)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2)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一般爬山会选择从缓坡经过,可以省时省力。或者经过鞍部,地形相对平坦。
15.【答案】(1)B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度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该地不会出现河流,故A错误;乙处是几条等高线重叠的部位,地形是陡崖,适合开展攀岩运动,故B正确;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度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故C错误;丁处海拔400—500米之间,在图中不是海拔最高的地方,瞭望的范围不是最大,该地形最高处海拔在800—900米之间。故答案为:B。(2)图示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上且起伏大,所以地形以山地为主,故A错误;图示居民区分布在公路沿线,故B错误;柑橘南方地区生产远近闻名的水果,依据图示地区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不在南方地区,故C错误;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4÷1/50000=4×50000厘米=2千米,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可以进行攀岩运动,山谷之地容易出现河流。
16.【答案】A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知,a-b连线中,a的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b的海拔高度在200-300米之间;a-b连线最高山峰的海拔高度在800-900米之间,另一山峰的海拔位于400-500米之间。分析可知,平面图与之相符合的是A图,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地表现出地面的起伏、地势的变化和坡度的陡缓,还能形象地显示出一个地区的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17.【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A表示的是陡崖,B表示两山之间低洼的鞍部,C表示的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山脊,D表示的是中间低,两边高的山谷,A对,BCD错。故答案为: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18.【答案】(1)A
(2)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由此可判定,此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00米,A正确。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图中的①、②、③、④虚线中,②虚线处等高线最密集,说明坡度最陡;且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进行分析解答。
19.【答案】A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
【解析】【分析】城市地形图、城市政区图和气候分布图不能显示公园各景点的位置,导游图是景区景点的一种引导标识,是对景点景物相关来历、典故的综合介绍,当我们在公园游览时,需要寻找景点,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公园导游图。故答案为:A。
【点评】地图的家族非常庞大,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不同的地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0.【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图中所示区域的等高距是50米,A地海拔是250米,B地海拔是5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故A错误。图中山峰的海拔范围在300-350米之间,故B错误。C地和D地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D地,因为此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地形,故C正确。B处等高线更密集,比E处坡度更陡峭,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峰,数值中间小四周大的是盆地,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
21.【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辽宁省地图、辽阳市地图图幅相同,世界政区图表示实际范围最大,所用的比例尺最小。故答案为:A。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22.【答案】(1)B
(2)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比例尺
【解析】【分析】(1)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所以甲处被32°W和35°W两条经线所截两条纬线之间的长度比乙处所截两条纬线之间的长度长,故甲处实地面积比乙处实地面积大,故A选项错误;丙位于纬度63°N至66.5°N之间,地图上南北距离是2.5个纬度所截经线的长度,丁位于纬度20°N至23.5°N之间,地图上南北距离也是2.5个纬度所截经线的长度,所以丙、丁两处在地图上南北之间的距离相等,丙、丁的经度都位于32°E至35°E之间,东西距离都是这两条经线所截纬线的长度,在地图上东西距离相等,所以丙、丁两处的图幅相等,故B选项正确;甲处位于32°W和35°W之间,位于西半球。丙处位于32°E和35°E之间,位于东半球,故C选项错误;乙位于63°N和66.5°N之间位于北温带,丁处位于20°N和23.5°N之间,位于热带,故D选项误。
(2)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某人先沿着 P 点所在经线向北走100米,所在地所在的纬线比 P 点所在纬线短,再向东走100米,再沿着所到达的地点所在经线向南走100米,到达 P 点所在纬线,这条经线和 P 点所在经线之间的纬线的长度大于100米,故再向西走100米最后达到 P点以东,故D项正确, ABC 错误。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考查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以西经20°和东经160°为界,西经20°以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西经20°以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3.【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俄罗斯地图>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宜昌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宜昌市地图>湖北省地图>中国地图>俄罗斯地图。
故答案为:D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24.【答案】D
【知识点】地图的阅读
【解析】【分析】地图种类多样,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要素,形状不是地图的“语言”。故答案为:D。
【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25.【答案】(1)30°E,0°;东
(2)东北
(3)自西向东
(4)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C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30°E,0°.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D点(75°E)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4)由图示信息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我们家乡营口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
【点评】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地球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日和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
26.【答案】(1)10°S,150°E;20°S,170°E;南;东;西;热
(2)10°N,170°E;30°S,170°W;30°N,180°;北;西;南;西
(3)70°N,45°W;70°N,135°W;北;正东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据图一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是10°S,150°E、B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70°E,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东半球,B点位于西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热带。(2)据图二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 10°N,170°E、B点的地理坐标是30°S,170°W,C点的地理坐标是30°N,180°.A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3)图三中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A点的地理坐标是70°N,45°W,B点的地理坐标是70°N,135°W,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正东方向。
【点评】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据此解答。
27.【答案】(1)北回归线;极昼
(2)春分日
(3)BC;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解:(1)读图分析可知,A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C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2)读图分析可知,D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3)读图分析可知,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到BC两点即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点评】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28.【答案】(1)350—450
(2)山地(低山)平原;(西)北高(东)南低
(3)此段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缓
(4)海拔低,地势平坦;位于河流附近,公路穿过,靠近铁路,交通梗利
(5)苹果、梨、桃、杏、枣、山楂、柿子等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以确定大青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600~650米,古庙的海拔高度范围是200~250米,因此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相对高度是350~450米。(2)据等高线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低山)平原为主。据指向标可知:图中山顶的位置在北方,地势较高;海拔较低的地区在图中的南方,海拔在200米以下,所以地势是北高南低。(3)等高线越稀疏,说明坡度越平缓。据图可知:图中小桥至古庙一段的路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较缓,所以行走感觉轻松。(4)地势对聚落的影响主要是: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据图可知:甲聚落海拔低,地势平坦;位于河流附近,公路穿过,靠近铁路,交通梗利,因此聚落规模大。(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华北地区地处温带地区,适宜苹果、梨、桃、杏、枣、山楂、柿子等果树种植,因此该地区要发展经济林,可以种植苹果、梨、桃、杏、枣、山楂、柿子等果树。
【点评】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
29.【答案】(1)D
(2)比例尺
(3)指向标(方向标);西北;北
(4)0.5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比例尺;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1)以上四幅地图中,对同学们步行从学校到新华书店最有参考价值的是该市的交通旅游地图,其他三幅地图用不上,故答案为:D。(2)地图是地理第二语言,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3)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可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可以看出新华书店是位于学校的西北方向,按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同学们行至十字路口P时,应该在十字路口向北行走。(4)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所以当图中PQ之间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0.5千米。
【点评】地图是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包括必不可少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其中方向有一般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指向标定位法三种,比例尺有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三种。
30.【答案】(1)鞍部;山脊
(2)100;1.5
(3)水田;分布在耕作区(或沿河分布);洪涝
(4)公路运输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乙位于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2)读图可知,A处海拔200米,B处海拔100米,所以相对高度是100米,及落差是100米。根据图中比例尺1:15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千米,所以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则AB河段的实际距离是1,5千米。(3)读图可知,耕作区的耕地类型是水田。小龙虾养殖区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在耕作区(或沿河分布)。在暴雨集中的夏季,养殖区地势低洼,所以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洪涝灾害。(4)在五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1 / 1备考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训练1 地球和地图
一、单选题
1.(2020·珲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第十八次会议,简称上合峰会,于2018年6月6日-9日在青岛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上合峰会举办时,最接近哪个节气(  )
A.夏至 B.春分 C.秋分 D.冬至
(2)6月9月晚9时在青岛浮山湾畔,文艺演出《有朋自远方来》震撼上演,家在美国纽约(74°W)的小明正在吃早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A.纽约人作息与众不同 B.地球的自转
C.纽约在大西洋沿岸 D.地球的公转
【答案】(1)A
(2)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期在3月21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期在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可知,2018年6月6日—9日和北半球夏至日最为接近,故答案为:A。(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影长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等。6月9月晚9时在青岛浮山湾畔,文艺演出《有朋自远方来》震撼上演,家在美国纽约(74°W)的小明正在吃早餐,这说明了东西不同地区之间,时间出现了差异,该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故答案为:B。
【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2.(2020·怀化)“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半星”。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卫星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
(2)卫星发射后一段时间,在我们家乡怀化市见不到的现象可能是(  )
A.小河涨水,山洪暴发 B.杨梅成熟
C.小麦播种 D.喜迎黄桃丰收
【答案】(1)B
(2)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解:6月23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乙附近即夏至日附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故答案为:B。(2)解:怀化市位于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容易发生山洪现象,适合生长杨梅、黄桃等,故ABD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因为湖南盛产水稻,不适宜种植小麦。故答案为:C。
【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为湿润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半湿润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3.(2020·广州)椰风拂碧海,神箭冲九霄。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回答下列小题。
(1)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文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昼
(2)在文昌附近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大漠孤烟 B.峰林兀立 C.椰树成行 D.枫树红叶
【答案】(1)A
(2)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解答】(1)解:5月5日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半年,文昌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该地无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A。(2)解:海南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晴天少,椰树属热带作物,年平均温度在24℃~25℃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椰树才能正常开花结果,故C符合题意;A是西北地区的景观;B是贵州峰林的景观;D是温带和亚热带的景观。故答案为:C。
【点评】(1)从冬至日过后一直到第二年的夏至日,这6个月中北半球白昼一直变长,黑夜一直变短,一直到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从夏至日过后一直到冬至日,这6个月北半球白昼一直变短,黑夜一直变长,一直到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
(2)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海南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
4.(2020·湘西)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B.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C.我国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D.我国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日出日落的时间不同,因此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5.(2020·深圳) 2020年6月21日,世界部分居民有幸看到天象奇观--日环食,图1为日环食照片,图2为当日世界日环食带(可观测日环食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2)本次日环食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该日深圳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有极昼现象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昼短夜长
(3)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的是(  )
A. B. C. D.
【答案】(1)C
(2)B
(3)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 读图分析可知,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纬度0°-30°N之间,位于低纬度、北半球;经度在0°-150°E,属于东半球。故C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本次日环食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深圳位于北半球,因此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故B符合题意。
(3) 读图可知,A表示沙尘暴,B表示阴,C表示大雨, 都不利于观测日环食;D表示晴天, 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
故答案为:(1) C;(2)B;(3)D。
【点评】(1)人们规定,高纬度是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度是30°—60°之间的地区;低纬度是0°—30°之间的地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
(3)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读图牢记即可。
6.(2020·盐城)读四地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答案】(1)D
(2)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故①地的经纬度是(30°W,25°S);②地的经纬度是(25°W,70°N);③地的经纬度是(120°E,25°S);④地的经纬度是(0°,35°N);由此可判定,①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③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④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正确。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②点的经纬度是(25°W,70°N);④点的经纬度是(0°,35°N);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②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向,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7.(2020·东营)读东半球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  )
A.(30°S,10°E) B.(30°S,10°W)
C.(23.5°S,10°E) D.(23.5°S,10°W)
(2)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高纬度 B.②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D.④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C
(2)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②点坐标为(23.5°S,10°E),D对,ABC错。故答案为:C。(2)图中①位于30°N—60°N之间的中纬度地区,A错;②位于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B错;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③位于赤道上,④位于北极圈上,因此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C错误。④地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即0°纬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2)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8.(2020·鄂尔多斯)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鄂尔多斯中考时间推迟到7月21日至24日。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题。
(1)中考期间,下列关于鄂尔多斯昼夜变化趋势及直射点移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北移动
B.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南移动
C.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南移动
D.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北移动
(2)读图2,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图2中①②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点坐标是23.5°N,90°W B.①点比②点白昼长
C.②点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D.②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答案】(1)C
(2)B
(3)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7月21日至24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也就是图1中的②③之间,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7月21日至24日鄂尔多斯中考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此时北半球的鄂尔多斯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故答案为:C。(2)图2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表示的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大致是6月22日前后。图2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对应图1中的②位置,时间大致是6月22日前后。故答案为:B。(3)读图可知,图2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定图2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①点的经纬度23.5°N,90°E;②点的经纬度是66.5°N,135°W、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②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图示北极地区为极昼,可判定,①点比②点白昼短。故答案为:D。
【点评】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确定低、中、高纬度。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看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看为顺时针。
9.(2020·连云港)“雪龙号”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图为“雪龙号”科考船部分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雪龙号”从出发到返回,经历了(  )
A.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 C.秋分、冬至 D.冬至、春分
(2)“雪龙号”停靠霍巴特时,其所处位置是(  )
A.43°N,147°W B.43°N,147°E
C.43°S,147°W D.43°S,147°E
(3)“雪龙号"到达中山站的那-天,上海(  )
A.昼短夜长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昼
【答案】(1)D
(2)D
(3)A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经历了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两个节气。故答案为:D。(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霍巴特的经纬度是43°S,147°E。故答案为:D。(3)由图可知,2019年11月顺利雪龙号"到达中山站,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上海昼短夜长。故答案为:A。
【点评】(1)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东经度数向东增大;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西经度数向西增大。南北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越向北纬度数越大;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越向南纬度数越大。
(3)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0.(2020·达县)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下面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和地球二分二至公转示意图。
(1)关于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文昌有阳光直射现象
B.西昌位于中纬度、北半球和东半球
C.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W)
D.春分、秋分日,太原最晚迎来日出
(2)关于卫星发射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正由B点向C点移动
B.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均是昼短夜长
C.流经达州市的州河进入了汛期
D.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答案】(1)A
(2)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文昌位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故A正确。西昌位于低纬度,北半球和东半球,故B错误。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E),故C错误。春分、秋分日,位于最西边的酒泉最晚迎来日出,故D错误。故答案为:A。(2)由图可知,5月17日发射当天,地球正由D向A点移动,故A错误。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是昼长夜短,故B错误。此时流经达州市的州河进入了汛期,故C正确。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是在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北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1.(2020·遂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
B.①地位于南寒带
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
D.④地位于西半球
【答案】(1)C
(2)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地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纬度是位于向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70°S,170°E),故答案为:C。(2)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故A正确。①地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南寒带,故B正确。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故C正确。④地位于160°E以西的东半球,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12.(2020·珲春)滴滴打车被称为打车神器,司机能够准确接送乘客通常会使用哪种地图(  )
A.中国政区图 B.当地地形图
C.电子地图 D.当地景区导游图
【答案】C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
【解析】【分析】地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流行的滴滴打车使用的是电子地图,方便灵活、信息量大,故答案为:C。
【点评】电子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所生成的地图,是基于数字制图技术的屏幕地图,是可视化的实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化”是电子地图的根本特征。我们平时出行用到的腾讯地图、高德地图等均为这一类电子地图,为人们外出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条件。
13.(2020·广州)如图是某地区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赛道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等高距是(  )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2)对赛道走向描述正确的是(  )
A.AB段自北向南 B.BC段自西南向东北
C.CD段自东向西 D.DE段自西北向东南
(3)起伏最小的赛道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答案】(1)A
(2)B
(3)B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解: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5米。故答案为:A。(2)解: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图中AB、BC、CD、DE段均为自西南向东北方向;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解:读图可得,BC段穿越的等高线最少,该路段地面起伏最小。故答案为:B。
【点评】(1)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叫做等高线间隔,用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的间隔越小,越能详细地表示地面的变化情况;等高线间隔越大,图上表示地面的情况越简略。
(2)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一般爬山会选择从缓坡经过,可以省时省力。或者经过鞍部,地形相对平坦。缓坡土壤发育较好,可以修梯田,保持水土。陡坡则需要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14.(2020·泸县)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该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与实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的流向是(  )
A.自北向南流 B.自西向东流
C.自东北向西南流 D.自西南向东北流
(2)乙地的海拔可能是(  )
A.490米 B.480米 C.470米 D.460米
(3)山区公路常见凸面镜(如右图所示),用于视线受阻情况下观察对向路况。左图中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河流都是由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因此可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D正确。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2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知,等高线数值向内递增的是山顶。所以图中乙地的海拔高度在460~480米之间,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数值是470米。故答案为:C。(3)凸面镜一般设置在急转弯的地方,或者视野不好盲区较大的地方,驾驶员或者行人可以看到盲区内的物体提前做出判断。读图可知,虚线代表盘山公路,图中②处道路弯度最大,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故答案为:B。
【点评】(1)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2)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一般爬山会选择从缓坡经过,可以省时省力。或者经过鞍部,地形相对平坦。
15.(2020·东营)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山体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易形成河流 B.乙处适合攀岩
C.丙处为山谷 D.站在丁处瞭望范围最大
(2)对图示区域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居民区分布在河流沿岸
C.生产的柑橘远近闻名
D.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为2千米
【答案】(1)B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度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该地不会出现河流,故A错误;乙处是几条等高线重叠的部位,地形是陡崖,适合开展攀岩运动,故B正确;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度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故C错误;丁处海拔400—500米之间,在图中不是海拔最高的地方,瞭望的范围不是最大,该地形最高处海拔在800—900米之间。故答案为:B。(2)图示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上且起伏大,所以地形以山地为主,故A错误;图示居民区分布在公路沿线,故B错误;柑橘南方地区生产远近闻名的水果,依据图示地区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不在南方地区,故C错误;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4÷1/50000=4×50000厘米=2千米,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可以进行攀岩运动,山谷之地容易出现河流。
16.(2020·东营)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沿图中a-b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知,a-b连线中,a的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b的海拔高度在200-300米之间;a-b连线最高山峰的海拔高度在800-900米之间,另一山峰的海拔位于400-500米之间。分析可知,平面图与之相符合的是A图,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地表现出地面的起伏、地势的变化和坡度的陡缓,还能形象地显示出一个地区的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17.(2020·牡丹江)下列照片中山体部分为陡崖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A表示的是陡崖,B表示两山之间低洼的鞍部,C表示的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山脊,D表示的是中间低,两边高的山谷,A对,BCD错。故答案为: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18.(2020·日照)下图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等高线地势图中的等高距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2)某班学生打算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沿图中的虚线①②③④进行登山活动。甲组想沿坡度最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由此可判定,此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00米,A正确。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图中的①、②、③、④虚线中,②虚线处等高线最密集,说明坡度最陡;且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进行分析解答。
19.(2020·营口)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当我们在公园游览时,需要寻找景点,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  )
A.公园导游图 B.城市地形图 C.城市政区图 D.气候分布图
【答案】A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
【解析】【分析】城市地形图、城市政区图和气候分布图不能显示公园各景点的位置,导游图是景区景点的一种引导标识,是对景点景物相关来历、典故的综合介绍,当我们在公园游览时,需要寻找景点,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公园导游图。故答案为:A。
【点评】地图的家族非常庞大,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不同的地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0.(2020·辽阳)读“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为300米
B.图中山峰的海拔为500米
C.C地和D地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D地
D.B坡的坡度比E坡和缓
【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图中所示区域的等高距是50米,A地海拔是250米,B地海拔是5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故A错误。图中山峰的海拔范围在300-350米之间,故B错误。C地和D地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D地,因为此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地形,故C正确。B处等高线更密集,比E处坡度更陡峭,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峰,数值中间小四周大的是盆地,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
21.(2020·辽阳)下列四幅地图,若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政区图 B.辽阳市地图 C.辽宁省地图 D.中国政区图
【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辽宁省地图、辽阳市地图图幅相同,世界政区图表示实际范围最大,所用的比例尺最小。故答案为:A。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22.(2020·邵阳)读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处实地面积相等 B.丙、丁两处图幅相等
C.甲、丙两处同处东半球 D.乙、丁两处同处北温带
(2)若不考虑地势起伏和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人从P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到达(  )
A.P点 B.P点以北 C.P点以西 D.P点以东
【答案】(1)B
(2)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比例尺
【解析】【分析】(1)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所以甲处被32°W和35°W两条经线所截两条纬线之间的长度比乙处所截两条纬线之间的长度长,故甲处实地面积比乙处实地面积大,故A选项错误;丙位于纬度63°N至66.5°N之间,地图上南北距离是2.5个纬度所截经线的长度,丁位于纬度20°N至23.5°N之间,地图上南北距离也是2.5个纬度所截经线的长度,所以丙、丁两处在地图上南北之间的距离相等,丙、丁的经度都位于32°E至35°E之间,东西距离都是这两条经线所截纬线的长度,在地图上东西距离相等,所以丙、丁两处的图幅相等,故B选项正确;甲处位于32°W和35°W之间,位于西半球。丙处位于32°E和35°E之间,位于东半球,故C选项错误;乙位于63°N和66.5°N之间位于北温带,丁处位于20°N和23.5°N之间,位于热带,故D选项误。
(2)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某人先沿着 P 点所在经线向北走100米,所在地所在的纬线比 P 点所在纬线短,再向东走100米,再沿着所到达的地点所在经线向南走100米,到达 P 点所在纬线,这条经线和 P 点所在经线之间的纬线的长度大于100米,故再向西走100米最后达到 P点以东,故D项正确, ABC 错误。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考查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以西经20°和东经160°为界,西经20°以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西经20°以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3.(2020·宜昌)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图纸上绘制下列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俄罗斯地图 B.中国地图 C.湖北省地图 D.宜昌市地图
【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俄罗斯地图>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宜昌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宜昌市地图>湖北省地图>中国地图>俄罗斯地图。
故答案为:D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24.(2020·绥化)下列不是地图的“语言”的是(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形状
【答案】D
【知识点】地图的阅读
【解析】【分析】地图种类多样,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要素,形状不是地图的“语言”。故答案为:D。
【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二、综合题
25.(2020·营口)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C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 D点属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2)A点在B点的   方向。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4)图中所示太阳光照时,我们家乡营口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有极夜现象
【答案】(1)30°E,0°;东
(2)东北
(3)自西向东
(4)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C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30°E,0°.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D点(75°E)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4)由图示信息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我们家乡营口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
【点评】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地球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日和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
26.(2020·铜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   半球,B点位于   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   带。
(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C   。A点位于   半球、   半球,B点位于   半球、   半球。
(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   半球,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答案】(1)10°S,150°E;20°S,170°E;南;东;西;热
(2)10°N,170°E;30°S,170°W;30°N,180°;北;西;南;西
(3)70°N,45°W;70°N,135°W;北;正东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据图一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是10°S,150°E、B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70°E,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东半球,B点位于西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热带。(2)据图二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 10°N,170°E、B点的地理坐标是30°S,170°W,C点的地理坐标是30°N,180°.A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3)图三中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A点的地理坐标是70°N,45°W,B点的地理坐标是70°N,135°W,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正东方向。
【点评】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据此解答。
27.(2019·黑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填纬线名称);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出现   现象(极昼或极夜)。
(2)地球运行到D位置时,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3)2019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到   两点之间,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答案】(1)北回归线;极昼
(2)春分日
(3)BC;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解:(1)读图分析可知,A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C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2)读图分析可知,D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3)读图分析可知,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到BC两点即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点评】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28.(2020·德州)读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大青山与古庙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米。
(2)图示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征   。
(3)某游客沿山区小路游览时,感觉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比较轻松,请分析原因。
(4)甲聚落比乙聚落规模大的原因有哪些?
(5)该地区要发展经济林,适宜种植的果树有   。(至少写出三种)
【答案】(1)350—450
(2)山地(低山)平原;(西)北高(东)南低
(3)此段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缓
(4)海拔低,地势平坦;位于河流附近,公路穿过,靠近铁路,交通梗利
(5)苹果、梨、桃、杏、枣、山楂、柿子等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以确定大青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600~650米,古庙的海拔高度范围是200~250米,因此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相对高度是350~450米。(2)据等高线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低山)平原为主。据指向标可知:图中山顶的位置在北方,地势较高;海拔较低的地区在图中的南方,海拔在200米以下,所以地势是北高南低。(3)等高线越稀疏,说明坡度越平缓。据图可知:图中小桥至古庙一段的路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较缓,所以行走感觉轻松。(4)地势对聚落的影响主要是: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据图可知:甲聚落海拔低,地势平坦;位于河流附近,公路穿过,靠近铁路,交通梗利,因此聚落规模大。(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华北地区地处温带地区,适宜苹果、梨、桃、杏、枣、山楂、柿子等果树种植,因此该地区要发展经济林,可以种植苹果、梨、桃、杏、枣、山楂、柿子等果树。
【点评】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
29.(2020·陕西)陕西省某市初中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计划从学校步行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地球仪。为方便出行,他们决定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简易地图,并设计了如下步骤。请帮助他们完成计划。
(1)步骤一:收集资料。以下收集的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陕西省地形图 D.该市交通旅游图
(2)步骤:绘制地图。为了便于阅读地图,同学们绘制时根据地图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   图例(和注记)。
(3)步聚三;阅读地图。该图中判断方向的依据是   ,新华书店在学校的   方向。按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同学们行至十字路口P时,考虑实际路况应在该十字路口向   (填方向)行走。
(4)步骤四:测算距离。经测量图中PQ之间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答案】(1)D
(2)比例尺
(3)指向标(方向标);西北;北
(4)0.5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比例尺;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1)以上四幅地图中,对同学们步行从学校到新华书店最有参考价值的是该市的交通旅游地图,其他三幅地图用不上,故答案为:D。(2)地图是地理第二语言,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3)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可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可以看出新华书店是位于学校的西北方向,按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同学们行至十字路口P时,应该在十字路口向北行走。(4)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所以当图中PQ之间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0.5千米。
【点评】地图是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包括必不可少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其中方向有一般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指向标定位法三种,比例尺有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三种。
30.(2020·福建)左图示意湖北省某村庄地形及小龙虾养殖区,右图为该地耕作区景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甲是   ,乙是   。
(2)河流AB段的落差是   米。若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则AB河段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3)耕作区的耕地类型是   。小龙虾养殖区的分布特点是   。在暴雨集中的夏季,养殖区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
(4)为促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复工复产,当地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实现小龙虾产地直销,可借助本村机动灵活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答案】(1)鞍部;山脊
(2)100;1.5
(3)水田;分布在耕作区(或沿河分布);洪涝
(4)公路运输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乙位于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2)读图可知,A处海拔200米,B处海拔100米,所以相对高度是100米,及落差是100米。根据图中比例尺1:15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千米,所以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则AB河段的实际距离是1,5千米。(3)读图可知,耕作区的耕地类型是水田。小龙虾养殖区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在耕作区(或沿河分布)。在暴雨集中的夏季,养殖区地势低洼,所以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洪涝灾害。(4)在五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