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9 11:54:06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单选题
1.(2020·陕西模拟)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氢化物水溶液能蚀刻玻璃,X、Y处于相邻位置,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W、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 X > Y > Z > W
B.最高正价:W > Z > Y > X
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 Z > Y
D.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W与X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W的氢化物水溶液能蚀刻玻璃 ,W为F, 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 Y为Si,又 X、Y处于相邻位置 ,则X为Al, W、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 ,则Z为S
A.原子半径:Al>Si>S>F,故A符合题意
B.最高正价:S>Si>Al>F,故B不符合题意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S>SiH4,故C不符合题意
D.简单电子层结构:F-与Al3+,电子层结构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F的非金属性极强,故F没有正价,
2.(2020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离子半径:K+>Al3+>S2->Cl-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A.只有②⑤⑦ B.只有②⑥⑦
C.只有②④⑤⑥⑦ D.只有②④⑥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①硫离子的半径要大于铝离子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元素的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F>Cl>S>P>Si
③非金属性越强,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Cl>I,故还原性碘离子大于氯离子
④单质的氧化性取决于元素的非金属性,非金属性Cl2>S>Se>Te
⑤酸性 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Be故答案为:C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用到元素的周期律,越往左,越往下,金属性越强,除0族元素以外,越往右,越往上,非金属性越强
3.(2020高二下·台州期末)一种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W同主族,原子半径r(X)>r(Y)>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
B.X分别与Y和W形成的三原子化合物均可作为灭火剂
C.X的氢化物可与Z的单质发生反应
D.Y在该化合物中有两种不同价态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F>O>C,即Z>Y>X,故A不符合题意;
B.X与Y和W形成的三原子化合物分别为CO2和CS2,CS2易燃易爆,且有毒,不能作为灭火剂,故B不符合题意;
C.X为C,其氢化物可以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烷烃和芳香烃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烯烃、炔烃可以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符合题意;
D.该物质为LiSO3CF3,根据Y的成键特点可知,Y在该化合物中只有-2价,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W同主族,根据图示可知,Y能够形成2个共价键,W形成6个共价键,二者应位于ⅥA族,则Y为O元素,W为S元素;原子半径r(X)>r(Y)>r(Z),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3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Z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则Z为F;X的原子序数小于O,且与其他原子共用4对电子,则X为C元素,据此解答。
4.(2020高一下·界首期末)瑞德西韦是抗击新型肺炎的明星潜力药,其由 H、C、N、O、P五种元素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P3- >N3- >O2-
B.由 H、N、O 组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NH3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电子层数相同,离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为离子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同一主族,越往上,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可根据分析元素周期律来解答。
5.(2020高一下·金华期末)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X、Y、Z、W、Q分别是N、O、Al、S、Cl,N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其主族数等于5,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其主族数等于3,二者之和等于8,故A符合题意;
B.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Z>rW>rQ>rX>rY,故B不符合题意;
C.离子Y2-和Z 3+都为10微粒,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它们分别是N、O、Al、S、Cl,据此分析解答。
6.(2020高一下·湖州期末)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Y最外层电子比最内层电子多4个,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R  
X Y Z
A.化合物XZ5中的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B.元素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C.R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沸点高
D.R的最高价是+6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化合物XZ5为PCl5,磷原子最外层达到10个电子,不是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
B.元素Z为氯,氯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是高氯酸、次氯酸等,高氯酸为强酸,而次氯酸为弱酸,故B不符合题意;
C.R的氢化物为水,比Y的氢化物硫化氢沸点高,水和硫化氢都是分子晶体,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中没有氢键,R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沸点高,故C符合题意;
D.R是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Y最外层电子比最内层电子多4个,是氧族元素,X、Y、Z、R都是短周期元素,分别为P、S、Cl、O,据此分析;
7.(2020高一下·高昌区期末)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依次是(  )
A.Be,Na,Al B.C,Al,P
C.B,Mg,Si D.O,P,Cl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推断:A、B、C三种元素只能分别在第二、第三周期,而不能为第一、第二周期,因为H或He左右均没有其他元素;再由同一主族中第二、第三周期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若设A的序数为x,则B、C的序数分别为x+7、x+9,且x+7+x+9=4x,解得x=8,所以A. B. C分别为O、P、Cl,
故答案为:D。
【分析】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由图可以知道b的原子系数为x+7。C的原子系数为x+9,B、C两元素的原子系数之和是A原子的4倍,由此来解答。
8.(2020高一下·盐城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位于周期表IA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r(Y)>r(Z)>r(W)>r(X)
B.X、Y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Al元素、W为S元素,
A.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O元素只有二个电子层,Na元素、Al元素、S元素均有三个电子层,Na、Al、S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r(X),故A不符合题意;
B.X为O元素、Y为Na元素,它们可以形成Na2O2,其结构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X为O元素,W为S元素,二者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O>S,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故C不符合题意;
D.Y为Na元素、Z为Al元素、W为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2SO4,由于Al(OH)3是两性的,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X只能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Y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Y大于O元素,则Y为Na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则Z为Al元素,W与O同主族,W应为S元素,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9.(2020高二下·辽源月考)已知:aA+、bB2+、cC-、dD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b>a>c>d
B.原子半径:A>B>C>D
C.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
D.离子半径:D2->C->B2+>A+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1=b-2=c+1=d+2,故原子序数:b>a>c>d,A符合题意;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A>B>D>C,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荷可知,A、B为金属元素,C、D为非金属性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故金属性:A>B,非金属性:C>D,C不符合题意;
D.核电荷数:D<C<A<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D>C>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注意阳离子失去电子,阴离子得到电子;
B.根据周期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来比较;
C.相同电子层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金属性越弱,相同电子层阴离子所带电荷越多非金属性减弱;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10.(2020·浙江)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 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化合物 的电子总数为18个;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D.X、Z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元素、Z为N元素、M为Si元素、Q为Cl元素,则
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Z(N)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Z(N)>Y(C)>M(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N)>Y(C)>M(Si),故B不符合题意;
C. N2H4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H2N-NH2,分子中含两个氨基,可与酸反应,具有碱性,且该分子具有极性,与水分子间也存在氢键,根据相似原理可知,N2H4易溶于水,故C不符合题意;
D. X、Z和Q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很多,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属于铵盐,为离子化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X、Y、Z、M、Q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则证明该元素为第IVA族元素,又知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同族,则在元素周期表位置应为
IVA族 VA族
Y Z
M  
,故推知Y为C元素,Z为N元素,M为Si元素;化合物Z2X4的电子总数为18,则推知,X为H,该化合物为N2H4;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一个电子,推出Q为C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分析作答。
11.(2020·安徽模拟)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B和D同主族,中学阶段常见物质X、Y、Z为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均为强电解质,当X、Y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时,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E三种元素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B.物质X、Y、Z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C.C和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其溶液显中性
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E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C为Na元素、D为S元素、E为Cl元素,位于同一周期,A符合题意;
B.X为硫酸,只含有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 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为强碱弱酸盐溶于水显碱性,C不符合题意;
D.非金属性Cl>S,其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Cl>H2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W为二元液态化合物,推测W为水,X、Y、Z为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均为强电解质,X、Y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推测X与Y的反应应为酸碱中和反应,进一步推测X为硫酸、Y为氢氧化钠,Z为硫酸钠;从而推断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S元素、E为Cl元素。
12.(2020高一下·鸡西期中)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盐或碱
C.Z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D.简单离子半径:M->Q+>R2+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Q为Na元素,位于第三周期IA族, 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X、Y、Z分别为H、O、N,可以形成HNO3、NH4NO3、NH3 H2O,HNO3属于酸、NH4NO3属于盐、NH3 H2O属于碱,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Z、M分别为N、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NO3和HClO4,都是强酸,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M、Q、R分别为:Cl、Na、Ca,简单离子分别为Cl-、Na+、Ca2+,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离子半径:M->R2+>Q+,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Y的化合价只有-2价,则Y为O元素;X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小且只有+1价,则X为H元素; M的最高正价为+7价,最低负价为-1价,因为F没有正价,所以M为Cl元素;Z元素最低负价为-3价,最高价为+5价,且Z的原子半径小于M的原子半径,则Z为N元素; Q只有+1价,R只有+2价,Q、R的原子半径均大于M的原子半径,且R的原子半径大于Q的原子半径,故Q为Na元素,R为Ca元素,综上, X为H元素, Y为O元素, Z为N元素,M为Cl元素,Q为Na.元素,R为Ca元素。
二、综合题
13.(2020·陕西模拟)A、B、C、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原子核内无中子,B、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B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BF2的结构式为   。
(2)D和F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
(3)实验室制取G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在微电子工业中,C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   。
(5)FD2气体通入BaCl2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火箭使用B2A8C2作燃料,N2O4为氧化剂,燃烧放出的巨大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并且产生三种无污染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S=C=S
(2)H2O
(3)MnO2+4H++2Cl Mn2++Cl2↑+2H2O
(4)2NH3 +3H2O2=N2↑+6H2O
(5)3SO2 + 3Ba2+ + 2NO3- + 2H2O=3BaSO4↓ + 2NO↑ + 4H+
(6)C2H8N2 + 2N2O4=2CO2↑ + 3N2↑ + 4H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A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故A为H, B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 ,B为C, 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为O,则C为N, 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E为Al,B、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 故F为S,则G为Cl
(1)C最外层有四个成单电子,硫只有两个,故C在中间与一个S共用两对,结构式为S=C=S
(2)由于水中有氢键,故沸点较高的是水
(3)实验室制取氯气用的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Cl Mn2++Cl2↑+2H2O
(4) C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 为氨气,由于N的氧化物都有毒,若要形成无毒的物质,只能形成氮气,故反应方程式为: 2NH3 +3H2O2=N2↑+6H2O
(5)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和硝酸的的混合溶液中,首先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根结合钡离子形成硫酸钡沉淀,而硝酸放出还原产物一氧化氮,故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SO2 + 3Ba2+ + 2NO3- + 2H2O=3BaSO4↓ + 2NO↑ + 4H+
(6)产生两种无污染的气体,故C→二氧化碳,N→氮气,故方程式为 C2H8N2 + 2N2O4=2CO2↑ + 3N2↑ + 4H2O↑
【分析】根据元素的特性,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断出各元素。
其中N所有的氧化物都有毒,要形成无毒气体只能是氮气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步骤:1、写出变价元素所在的化合物2、使化合价升降数目相等3、利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
14.(2020高二上·定远开学考)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X、Y原子半径的大小:X   Y(填“>”、“<”或“=”)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   (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1)第2周期,VA族;<
(2)氧气;H2+2OH-=2H2O+2e-
(3)4NH3+5O2 4NO+6H2O
(4)b 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Y为N元素,质子数为7,氧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第二周期VA族,X为O元素,则X、Y原子半径的大小:X<Y;
(2)氢气、氧气、KOH溶液构成新型的化学电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在正极通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水,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
(3)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反应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H2O;
(4)氢气的单质与氮气的单质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二者等物质的量混合,
a.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的物质的量减小,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a错误;
b.反应过程中氮气体积分数为 =50%,故b正确;
c.氮气与氢气开始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按1:3反应,到达平衡时氮气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1,故c错误;
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确定元素的位置,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经逐渐减小;
(2)氢和氧碱性燃料电池,燃料为氢气,在负极反应,氧气在正极反应;
(3)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
(4)a.该反应是总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根据三段式计算;
c.注意反应过程中的系数关系;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15.(2020高一下·长春月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①的元素符号是   ;②的氢化物电子式   
(2)②和⑤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②   ⑤(填“>”“<”或“=”);
(3)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是   (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4)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1)O;H: F:
(2)<
(3)离子键
(4)Al(OH)3+OH-=AlO2-+2H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元素周期表可知,①是O,②是F,③是Na,④是Si,⑤是Cl
(1)①的元素符号是O,②的氢化物是HF,共用1对电子
(2)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②<⑤
(3)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键为金属键
(4) 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记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16.(2018高二上·浙江月考)现有A、B、C、D、E、F、G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E同主族且A的原子半径最小;B与D组成常见化合物BD、BD2,且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 F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G单质是黄绿色气体。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C2的电子式为 ,D、E、G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3)写出一个能用于证明元素B、G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化合物甲由D、F两元素组成,将化合物甲、C单质与B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1∶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乙和BD,写出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1)第二周期第IVA族
(2) |r(Cl-)>r(O2-)>r(Na+)
(3)2HClO4+Na2CO3=CO2+H2O+2NaClO4
(4)Al2O3+N2+3C=2AlN+3C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与E同主族且A的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H,E为Na;B与D组成常见化合物BD、BD2,且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则B为C,D为O,则C为N; F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则F为铝,G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则G为氯气。
(1)B为C,位于第二周期第IVA族
(2)C2为氮气,电子式为,离子半径比较: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有 r(Cl-)>r(O2-)>r(Na+)
(3)可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强酸制取弱酸2HClO4+Na2CO3=CO2+H2O+2NaClO4
(4)D为O,F为铝,则甲是氧化铝,C单质为氮气,B单质为C,则根据题意可推:Al2O3+N2+3C=2AlN+3CO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熟悉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有关应用,及物质的特性来解题。
1 / 1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单选题
1.(2020·陕西模拟)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氢化物水溶液能蚀刻玻璃,X、Y处于相邻位置,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W、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 X > Y > Z > W
B.最高正价:W > Z > Y > X
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 Z > Y
D.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W与X相同
2.(2020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离子半径:K+>Al3+>S2->Cl-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A.只有②⑤⑦ B.只有②⑥⑦
C.只有②④⑤⑥⑦ D.只有②④⑥
3.(2020高二下·台州期末)一种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W同主族,原子半径r(X)>r(Y)>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
B.X分别与Y和W形成的三原子化合物均可作为灭火剂
C.X的氢化物可与Z的单质发生反应
D.Y在该化合物中有两种不同价态
4.(2020高一下·界首期末)瑞德西韦是抗击新型肺炎的明星潜力药,其由 H、C、N、O、P五种元素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P3- >N3- >O2-
B.由 H、N、O 组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NH3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
5.(2020高一下·金华期末)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6.(2020高一下·湖州期末)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Y最外层电子比最内层电子多4个,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R  
X Y Z
A.化合物XZ5中的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B.元素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C.R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沸点高
D.R的最高价是+6
7.(2020高一下·高昌区期末)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依次是(  )
A.Be,Na,Al B.C,Al,P
C.B,Mg,Si D.O,P,Cl
8.(2020高一下·盐城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位于周期表IA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r(Y)>r(Z)>r(W)>r(X)
B.X、Y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
9.(2020高二下·辽源月考)已知:aA+、bB2+、cC-、dD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b>a>c>d
B.原子半径:A>B>C>D
C.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
D.离子半径:D2->C->B2+>A+
10.(2020·浙江)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 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化合物 的电子总数为18个;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D.X、Z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1.(2020·安徽模拟)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B和D同主族,中学阶段常见物质X、Y、Z为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均为强电解质,当X、Y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时,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E三种元素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B.物质X、Y、Z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C.C和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其溶液显中性
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E
12.(2020高一下·鸡西期中)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盐或碱
C.Z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D.简单离子半径:M->Q+>R2+
二、综合题
13.(2020·陕西模拟)A、B、C、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原子核内无中子,B、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B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BF2的结构式为   。
(2)D和F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
(3)实验室制取G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在微电子工业中,C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   。
(5)FD2气体通入BaCl2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火箭使用B2A8C2作燃料,N2O4为氧化剂,燃烧放出的巨大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并且产生三种无污染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
14.(2020高二上·定远开学考)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X、Y原子半径的大小:X   Y(填“>”、“<”或“=”)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   (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15.(2020高一下·长春月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①的元素符号是   ;②的氢化物电子式   
(2)②和⑤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②   ⑤(填“>”“<”或“=”);
(3)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是   (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4)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6.(2018高二上·浙江月考)现有A、B、C、D、E、F、G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E同主族且A的原子半径最小;B与D组成常见化合物BD、BD2,且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 F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G单质是黄绿色气体。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C2的电子式为 ,D、E、G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3)写出一个能用于证明元素B、G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化合物甲由D、F两元素组成,将化合物甲、C单质与B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1∶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乙和BD,写出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W的氢化物水溶液能蚀刻玻璃 ,W为F, 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 Y为Si,又 X、Y处于相邻位置 ,则X为Al, W、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 ,则Z为S
A.原子半径:Al>Si>S>F,故A符合题意
B.最高正价:S>Si>Al>F,故B不符合题意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S>SiH4,故C不符合题意
D.简单电子层结构:F-与Al3+,电子层结构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F的非金属性极强,故F没有正价,
2.【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①硫离子的半径要大于铝离子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元素的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F>Cl>S>P>Si
③非金属性越强,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Cl>I,故还原性碘离子大于氯离子
④单质的氧化性取决于元素的非金属性,非金属性Cl2>S>Se>Te
⑤酸性 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Be故答案为:C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用到元素的周期律,越往左,越往下,金属性越强,除0族元素以外,越往右,越往上,非金属性越强
3.【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F>O>C,即Z>Y>X,故A不符合题意;
B.X与Y和W形成的三原子化合物分别为CO2和CS2,CS2易燃易爆,且有毒,不能作为灭火剂,故B不符合题意;
C.X为C,其氢化物可以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烷烃和芳香烃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烯烃、炔烃可以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符合题意;
D.该物质为LiSO3CF3,根据Y的成键特点可知,Y在该化合物中只有-2价,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W同主族,根据图示可知,Y能够形成2个共价键,W形成6个共价键,二者应位于ⅥA族,则Y为O元素,W为S元素;原子半径r(X)>r(Y)>r(Z),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3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Z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则Z为F;X的原子序数小于O,且与其他原子共用4对电子,则X为C元素,据此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电子层数相同,离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为离子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同一主族,越往上,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可根据分析元素周期律来解答。
5.【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X、Y、Z、W、Q分别是N、O、Al、S、Cl,N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其主族数等于5,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其主族数等于3,二者之和等于8,故A符合题意;
B.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Z>rW>rQ>rX>rY,故B不符合题意;
C.离子Y2-和Z 3+都为10微粒,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它们分别是N、O、Al、S、Cl,据此分析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化合物XZ5为PCl5,磷原子最外层达到10个电子,不是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
B.元素Z为氯,氯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是高氯酸、次氯酸等,高氯酸为强酸,而次氯酸为弱酸,故B不符合题意;
C.R的氢化物为水,比Y的氢化物硫化氢沸点高,水和硫化氢都是分子晶体,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中没有氢键,R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沸点高,故C符合题意;
D.R是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Y最外层电子比最内层电子多4个,是氧族元素,X、Y、Z、R都是短周期元素,分别为P、S、Cl、O,据此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推断:A、B、C三种元素只能分别在第二、第三周期,而不能为第一、第二周期,因为H或He左右均没有其他元素;再由同一主族中第二、第三周期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若设A的序数为x,则B、C的序数分别为x+7、x+9,且x+7+x+9=4x,解得x=8,所以A. B. C分别为O、P、Cl,
故答案为:D。
【分析】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由图可以知道b的原子系数为x+7。C的原子系数为x+9,B、C两元素的原子系数之和是A原子的4倍,由此来解答。
8.【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Al元素、W为S元素,
A.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O元素只有二个电子层,Na元素、Al元素、S元素均有三个电子层,Na、Al、S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r(X),故A不符合题意;
B.X为O元素、Y为Na元素,它们可以形成Na2O2,其结构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X为O元素,W为S元素,二者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O>S,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故C不符合题意;
D.Y为Na元素、Z为Al元素、W为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2SO4,由于Al(OH)3是两性的,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X只能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Y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Y大于O元素,则Y为Na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则Z为Al元素,W与O同主族,W应为S元素,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9.【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1=b-2=c+1=d+2,故原子序数:b>a>c>d,A符合题意;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A>B>D>C,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荷可知,A、B为金属元素,C、D为非金属性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故金属性:A>B,非金属性:C>D,C不符合题意;
D.核电荷数:D<C<A<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D>C>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注意阳离子失去电子,阴离子得到电子;
B.根据周期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来比较;
C.相同电子层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金属性越弱,相同电子层阴离子所带电荷越多非金属性减弱;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10.【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元素、Z为N元素、M为Si元素、Q为Cl元素,则
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Z(N)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Z(N)>Y(C)>M(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N)>Y(C)>M(Si),故B不符合题意;
C. N2H4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H2N-NH2,分子中含两个氨基,可与酸反应,具有碱性,且该分子具有极性,与水分子间也存在氢键,根据相似原理可知,N2H4易溶于水,故C不符合题意;
D. X、Z和Q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很多,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属于铵盐,为离子化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X、Y、Z、M、Q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则证明该元素为第IVA族元素,又知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同族,则在元素周期表位置应为
IVA族 VA族
Y Z
M  
,故推知Y为C元素,Z为N元素,M为Si元素;化合物Z2X4的电子总数为18,则推知,X为H,该化合物为N2H4;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一个电子,推出Q为C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分析作答。
11.【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C为Na元素、D为S元素、E为Cl元素,位于同一周期,A符合题意;
B.X为硫酸,只含有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 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为强碱弱酸盐溶于水显碱性,C不符合题意;
D.非金属性Cl>S,其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Cl>H2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W为二元液态化合物,推测W为水,X、Y、Z为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均为强电解质,X、Y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推测X与Y的反应应为酸碱中和反应,进一步推测X为硫酸、Y为氢氧化钠,Z为硫酸钠;从而推断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S元素、E为Cl元素。
12.【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Q为Na元素,位于第三周期IA族, 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X、Y、Z分别为H、O、N,可以形成HNO3、NH4NO3、NH3 H2O,HNO3属于酸、NH4NO3属于盐、NH3 H2O属于碱,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Z、M分别为N、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NO3和HClO4,都是强酸,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M、Q、R分别为:Cl、Na、Ca,简单离子分别为Cl-、Na+、Ca2+,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离子半径:M->R2+>Q+,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Y的化合价只有-2价,则Y为O元素;X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小且只有+1价,则X为H元素; M的最高正价为+7价,最低负价为-1价,因为F没有正价,所以M为Cl元素;Z元素最低负价为-3价,最高价为+5价,且Z的原子半径小于M的原子半径,则Z为N元素; Q只有+1价,R只有+2价,Q、R的原子半径均大于M的原子半径,且R的原子半径大于Q的原子半径,故Q为Na元素,R为Ca元素,综上, X为H元素, Y为O元素, Z为N元素,M为Cl元素,Q为Na.元素,R为Ca元素。
13.【答案】(1)S=C=S
(2)H2O
(3)MnO2+4H++2Cl Mn2++Cl2↑+2H2O
(4)2NH3 +3H2O2=N2↑+6H2O
(5)3SO2 + 3Ba2+ + 2NO3- + 2H2O=3BaSO4↓ + 2NO↑ + 4H+
(6)C2H8N2 + 2N2O4=2CO2↑ + 3N2↑ + 4H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A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故A为H, B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 ,B为C, 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为O,则C为N, 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E为Al,B、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 故F为S,则G为Cl
(1)C最外层有四个成单电子,硫只有两个,故C在中间与一个S共用两对,结构式为S=C=S
(2)由于水中有氢键,故沸点较高的是水
(3)实验室制取氯气用的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Cl Mn2++Cl2↑+2H2O
(4) C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 为氨气,由于N的氧化物都有毒,若要形成无毒的物质,只能形成氮气,故反应方程式为: 2NH3 +3H2O2=N2↑+6H2O
(5)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和硝酸的的混合溶液中,首先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根结合钡离子形成硫酸钡沉淀,而硝酸放出还原产物一氧化氮,故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SO2 + 3Ba2+ + 2NO3- + 2H2O=3BaSO4↓ + 2NO↑ + 4H+
(6)产生两种无污染的气体,故C→二氧化碳,N→氮气,故方程式为 C2H8N2 + 2N2O4=2CO2↑ + 3N2↑ + 4H2O↑
【分析】根据元素的特性,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断出各元素。
其中N所有的氧化物都有毒,要形成无毒气体只能是氮气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步骤:1、写出变价元素所在的化合物2、使化合价升降数目相等3、利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
14.【答案】(1)第2周期,VA族;<
(2)氧气;H2+2OH-=2H2O+2e-
(3)4NH3+5O2 4NO+6H2O
(4)b 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Y为N元素,质子数为7,氧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第二周期VA族,X为O元素,则X、Y原子半径的大小:X<Y;
(2)氢气、氧气、KOH溶液构成新型的化学电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在正极通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水,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
(3)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反应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H2O;
(4)氢气的单质与氮气的单质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二者等物质的量混合,
a.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的物质的量减小,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a错误;
b.反应过程中氮气体积分数为 =50%,故b正确;
c.氮气与氢气开始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按1:3反应,到达平衡时氮气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1,故c错误;
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确定元素的位置,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经逐渐减小;
(2)氢和氧碱性燃料电池,燃料为氢气,在负极反应,氧气在正极反应;
(3)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
(4)a.该反应是总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根据三段式计算;
c.注意反应过程中的系数关系;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15.【答案】(1)O;H: F:
(2)<
(3)离子键
(4)Al(OH)3+OH-=AlO2-+2H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元素周期表可知,①是O,②是F,③是Na,④是Si,⑤是Cl
(1)①的元素符号是O,②的氢化物是HF,共用1对电子
(2)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②<⑤
(3)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键为金属键
(4) 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记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16.【答案】(1)第二周期第IVA族
(2) |r(Cl-)>r(O2-)>r(Na+)
(3)2HClO4+Na2CO3=CO2+H2O+2NaClO4
(4)Al2O3+N2+3C=2AlN+3C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与E同主族且A的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H,E为Na;B与D组成常见化合物BD、BD2,且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则B为C,D为O,则C为N; F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则F为铝,G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则G为氯气。
(1)B为C,位于第二周期第IVA族
(2)C2为氮气,电子式为,离子半径比较: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有 r(Cl-)>r(O2-)>r(Na+)
(3)可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强酸制取弱酸2HClO4+Na2CO3=CO2+H2O+2NaClO4
(4)D为O,F为铝,则甲是氧化铝,C单质为氮气,B单质为C,则根据题意可推:Al2O3+N2+3C=2AlN+3CO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熟悉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有关应用,及物质的特性来解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