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人教版七下4.2.2 消化和吸收 课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人教版七下4.2.2 消化和吸收 课后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31 11:17:46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下4.2.2 消化和吸收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江门开学考)丽丽在吃杨梅时将核咽了下去,杨梅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
A.口腔→咽→胃→大肠→食道→小肠→肛门
B.口腔→食道→小肠→咽→胃→大肠→肛门
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小肠→胃→咽→食道→大肠→肛门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吃杨梅时,杨梅经过消化道,在体内旅行的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2.(2020八上·虎林月考)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
A.唾液腺 B.胃腺 C.肝脏 D.胰腺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胆汁进入小肠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3.(2020·赤峰)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喉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D.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为部分淀粉转变成了葡萄糖
【答案】A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A正确。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咽,B错误。
C.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其中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有消化酶,C错误。
D.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为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4.(2020八上·莱西期中)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胆囊,可以分泌胆汁
B.②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也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C.③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因为含多种消化液,所以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①是肝脏,可以分泌胆汁,A错误。
B.②是胃,属于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
C.③是胰腺,能够分泌胰液,含有消化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的多种消化酶,C正确。
D.④小肠,含有多种消化液,使小肠成为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D错误。
【分析】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
5.(2020·荆门)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答案】B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C.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可形成对照,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C正确。
B.①号试管中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B错误。
D.将两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量最强,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6.(2020八上·莱西期中)下列营养物质初步消化位置与消化最终产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淀粉﹣﹣口腔﹣﹣麦芽糖
B.脂肪﹣﹣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C.麦芽糖﹣﹣小肠﹣﹣葡萄糖
D.蛋白质﹣﹣胃﹣﹣氨基酸
【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有口腔和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为麦芽糖,A正确。
B.消化脂肪的器官主要是小肠,脂肪在小肠内胆汁、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B正确。
C.麦芽糖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C正确。
D.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胃和小肠,蛋白质在胃内胃液的作用下,初步分解为多肽,在小肠内由肠液和胰液消化成氨基酸,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营养物质中需要被人体消化的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淀粉在口腔中初步被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中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中彻底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7.(2020·枣庄)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B.②、③和⑤均吸收水分和维生素
C.④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胰岛素
D.②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错误。
B.②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③是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⑤是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错误。
C.④是胰腺,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胰岛素,正确。
D.②是大肠,⑤小肠才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错误。
【分析】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肝脏,②是大肠,③是胃,④是胰腺,⑤是小肠,据此解答。
8.(2020·鞍山)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起始于(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开始于口腔,因为口腔内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由消化腺所分泌各种消化酶,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9.(2020·昆明)“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若要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应选用的装置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和④
【答案】A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除唾液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均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分析可知,①和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唾液,结果是①号试管内加入清水,没有将淀粉分解,滴加碘液变成蓝色,②号试管内有唾液,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溶液不变蓝色,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②和③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馒头碎屑。③和④的变量也是唾液,但其中的馒头块未经切碎处理,短时间内不易被2毫升唾液完全消化。故答案为:A。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10.(2020·云南)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故答案为:B。
【分析】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
11.(2020·自贡)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
A.甘油 B.脂肪酸 C.葡萄糖 D.氨基酸
【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是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先经过胆汁的乳化作用,在肠液和胰液消化脂肪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故答案为:D。
【分析】蛋白质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在胃,蛋白质在胃内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初步分解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
12.(2020·自贡)在人体消化道中,脂肪被消化酶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的消化过程:
13.(2020·连云港)如图是消化系统的某些器官。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图中①肝脏、②大肠、③胃、④胰、⑤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特点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消化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肠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②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14.(2020·广安)如图是消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②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C.③中含有多种消化液 D.④是最大的内分泌腺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胃,可以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A错误;
B、②是胰腺,可以分泌胰液,流入小肠,对蛋白质、糖类、脂肪进行彻底的消化,B错误;
C、③是小肠,含有多种消化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正确;
D、④是肝脏,可以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是最大的消化腺,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胃,②是胰腺,③是小肠,④是肝脏。
15.(2020八上·莱西期中)下列营养物质中,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的是(  )
A.无机盐、维生素、水 B.淀粉、脂肪、蛋白质
C.维生素、葡萄糖、脂肪 D.无机盐、维生素、麦芽糖
【答案】A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无机盐、维生素、水属于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A正确。
B.淀粉、脂肪、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B错误。
C.维生素、葡萄糖属于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脂肪属于大分子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C错误。
D.无机盐、维生素属于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麦芽糖必须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16.(2020八上·莱西期中)小肠内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 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 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 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①正确;
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适于消化,与吸收无关,②错误;
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增加了吸收的面积,③正确;
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与消化功能有关,④错误;
⑤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⑤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17.(2020·陕西)“民以食为天”,关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不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C.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D.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
【答案】A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蛋白质需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故A错误。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消化的通道,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故B正确。
C.小肠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故C正确。
D.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肠腺、胃腺。
二、综合题
18.(2016七下·咸阳期中)将下列消化道与所消化的物质和产物匹配起来。
①胃   ①蛋白质 a葡萄糖
②小肠   ②淀粉 b脂肪酸和甘油
③口腔   ③脂肪 c氨基酸
【答案】c;b;a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
19.(2020·宁夏)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
(1)吃进去的米饭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的器官是[   ]   。
(2)消化米饭的主要器官是[   ]   ,米饭经消化吸收后的物质,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   。
(3)既能暂时贮存食物,又能初步消化鸡蛋的器官是[   ]   。
(4)肝炎病人怕吃油腻,是因为[   ]   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了   的消化。
【答案】(1)2;咽
(2)7;小肠;右心房
(3)5;胃
(4)4;肝脏;脂肪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2咽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既属于消化系统也属于呼吸系统。(2)米饭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首先在1口腔内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7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时,由于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经过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3)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5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同时胃还能暂时储存食物。(4)油腻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首先是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肝炎患者的肝脏有炎症,导致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脂肪的消化。
【分析】(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1口腔、2咽、3食道、5胃、7小肠、8大肠、肛门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4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20.(2020七下·郓城期末)如图一为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二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消化系统是由   和消化腺组成。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分泌的消化液   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   ,有利于该物质的消化。
(3)图二中的有机物乙在C处开始消化,C相当于图一中的[   ]   。
(4)图二中的有机物甲在A处开始消化,在D处被彻底消化成   ,参与消化甲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   。
(5)人们选择“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五谷”富含   (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等)容易消化,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1)消化道
(2)⑤;肝脏;胆汁;脂肪
(3)③;胃
(4)葡萄糖;胰液
(5)淀粉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⑤]肝脏,它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有利于脂肪的消化。(3)图示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胃,D是小肠,E是大肠;图一中的曲线乙在C处开始消化,C相对应图一中的[③]胃。(4)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图二中的有机物甲在A处开始消化,在E处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参与消化甲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5)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动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人们选择“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五谷”富含淀粉(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等)容易消化,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分析】(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图一中,①口腔、②食道、③胃、④大肠、⑤肝脏、⑥小肠。(2)图二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纵坐标表示食物被消化的程度;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丙表示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七下4.2.2 消化和吸收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江门开学考)丽丽在吃杨梅时将核咽了下去,杨梅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
A.口腔→咽→胃→大肠→食道→小肠→肛门
B.口腔→食道→小肠→咽→胃→大肠→肛门
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小肠→胃→咽→食道→大肠→肛门
2.(2020八上·虎林月考)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
A.唾液腺 B.胃腺 C.肝脏 D.胰腺
3.(2020·赤峰)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喉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D.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为部分淀粉转变成了葡萄糖
4.(2020八上·莱西期中)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胆囊,可以分泌胆汁
B.②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也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C.③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因为含多种消化液,所以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5.(2020·荆门)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6.(2020八上·莱西期中)下列营养物质初步消化位置与消化最终产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淀粉﹣﹣口腔﹣﹣麦芽糖
B.脂肪﹣﹣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C.麦芽糖﹣﹣小肠﹣﹣葡萄糖
D.蛋白质﹣﹣胃﹣﹣氨基酸
7.(2020·枣庄)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B.②、③和⑤均吸收水分和维生素
C.④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胰岛素
D.②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8.(2020·鞍山)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起始于(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9.(2020·昆明)“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若要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应选用的装置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和④
10.(2020·云南)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1.(2020·自贡)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
A.甘油 B.脂肪酸 C.葡萄糖 D.氨基酸
12.(2020·自贡)在人体消化道中,脂肪被消化酶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3.(2020·连云港)如图是消化系统的某些器官。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14.(2020·广安)如图是消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②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C.③中含有多种消化液 D.④是最大的内分泌腺
15.(2020八上·莱西期中)下列营养物质中,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的是(  )
A.无机盐、维生素、水 B.淀粉、脂肪、蛋白质
C.维生素、葡萄糖、脂肪 D.无机盐、维生素、麦芽糖
16.(2020八上·莱西期中)小肠内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 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 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 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17.(2020·陕西)“民以食为天”,关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不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C.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D.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
二、综合题
18.(2016七下·咸阳期中)将下列消化道与所消化的物质和产物匹配起来。
①胃   ①蛋白质 a葡萄糖
②小肠   ②淀粉 b脂肪酸和甘油
③口腔   ③脂肪 c氨基酸
19.(2020·宁夏)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
(1)吃进去的米饭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的器官是[   ]   。
(2)消化米饭的主要器官是[   ]   ,米饭经消化吸收后的物质,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   。
(3)既能暂时贮存食物,又能初步消化鸡蛋的器官是[   ]   。
(4)肝炎病人怕吃油腻,是因为[   ]   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了   的消化。
20.(2020七下·郓城期末)如图一为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二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消化系统是由   和消化腺组成。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分泌的消化液   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   ,有利于该物质的消化。
(3)图二中的有机物乙在C处开始消化,C相当于图一中的[   ]   。
(4)图二中的有机物甲在A处开始消化,在D处被彻底消化成   ,参与消化甲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   。
(5)人们选择“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五谷”富含   (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等)容易消化,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吃杨梅时,杨梅经过消化道,在体内旅行的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2.【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胆汁进入小肠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3.【答案】A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A正确。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咽,B错误。
C.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其中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有消化酶,C错误。
D.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为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4.【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①是肝脏,可以分泌胆汁,A错误。
B.②是胃,属于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
C.③是胰腺,能够分泌胰液,含有消化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的多种消化酶,C正确。
D.④小肠,含有多种消化液,使小肠成为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D错误。
【分析】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
5.【答案】B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C.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可形成对照,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C正确。
B.①号试管中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B错误。
D.将两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量最强,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6.【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有口腔和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为麦芽糖,A正确。
B.消化脂肪的器官主要是小肠,脂肪在小肠内胆汁、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B正确。
C.麦芽糖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C正确。
D.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胃和小肠,蛋白质在胃内胃液的作用下,初步分解为多肽,在小肠内由肠液和胰液消化成氨基酸,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营养物质中需要被人体消化的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淀粉在口腔中初步被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中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中彻底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7.【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错误。
B.②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③是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⑤是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错误。
C.④是胰腺,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胰岛素,正确。
D.②是大肠,⑤小肠才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错误。
【分析】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肝脏,②是大肠,③是胃,④是胰腺,⑤是小肠,据此解答。
8.【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开始于口腔,因为口腔内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由消化腺所分泌各种消化酶,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9.【答案】A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除唾液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均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分析可知,①和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唾液,结果是①号试管内加入清水,没有将淀粉分解,滴加碘液变成蓝色,②号试管内有唾液,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溶液不变蓝色,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②和③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馒头碎屑。③和④的变量也是唾液,但其中的馒头块未经切碎处理,短时间内不易被2毫升唾液完全消化。故答案为:A。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10.【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故答案为:B。
【分析】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
11.【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是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先经过胆汁的乳化作用,在肠液和胰液消化脂肪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故答案为:D。
【分析】蛋白质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在胃,蛋白质在胃内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初步分解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
12.【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的消化过程:
13.【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图中①肝脏、②大肠、③胃、④胰、⑤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特点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消化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肠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②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14.【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胃,可以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A错误;
B、②是胰腺,可以分泌胰液,流入小肠,对蛋白质、糖类、脂肪进行彻底的消化,B错误;
C、③是小肠,含有多种消化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正确;
D、④是肝脏,可以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是最大的消化腺,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胃,②是胰腺,③是小肠,④是肝脏。
15.【答案】A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无机盐、维生素、水属于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A正确。
B.淀粉、脂肪、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B错误。
C.维生素、葡萄糖属于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脂肪属于大分子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C错误。
D.无机盐、维生素属于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麦芽糖必须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16.【答案】A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①正确;
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适于消化,与吸收无关,②错误;
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增加了吸收的面积,③正确;
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与消化功能有关,④错误;
⑤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⑤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17.【答案】A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蛋白质需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故A错误。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消化的通道,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故B正确。
C.小肠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故C正确。
D.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肠腺、胃腺。
18.【答案】c;b;a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
19.【答案】(1)2;咽
(2)7;小肠;右心房
(3)5;胃
(4)4;肝脏;脂肪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2咽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既属于消化系统也属于呼吸系统。(2)米饭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首先在1口腔内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7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时,由于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经过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3)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5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同时胃还能暂时储存食物。(4)油腻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首先是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肝炎患者的肝脏有炎症,导致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脂肪的消化。
【分析】(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1口腔、2咽、3食道、5胃、7小肠、8大肠、肛门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4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20.【答案】(1)消化道
(2)⑤;肝脏;胆汁;脂肪
(3)③;胃
(4)葡萄糖;胰液
(5)淀粉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⑤]肝脏,它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有利于脂肪的消化。(3)图示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胃,D是小肠,E是大肠;图一中的曲线乙在C处开始消化,C相对应图一中的[③]胃。(4)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图二中的有机物甲在A处开始消化,在E处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参与消化甲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5)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动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人们选择“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五谷”富含淀粉(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等)容易消化,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分析】(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图一中,①口腔、②食道、③胃、④大肠、⑤肝脏、⑥小肠。(2)图二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纵坐标表示食物被消化的程度;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丙表示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