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历史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历史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7 22:44:33

文档简介

历史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长春月考)以下两幅图片呈现的是日本明治年间人们举办舞会、音乐会的场景。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  )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B.提倡文明开化
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废藩置县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图中的日本人身穿西服开舞会、演奏小提琴和钢琴等西洋乐器;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改变日本原有的服饰传统等,故B符合题意;
实施殖产兴业政策、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藩置县属于日本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故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内容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题干中的“举办舞会”“音乐会”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2.(2020·辽阳)19世纪中期,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
A.广田弘毅组阁 B.侵华战争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紧扣“19世纪中期,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结合明治维新的时间、作用回答。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故C符合题意;
广田弘毅组阁标志着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排除A;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发生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之后,排除B;
日本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19世纪中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为了摆脱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危机,明治天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过明治维新,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了亚洲强国。
3.(2020九上·泰兴月考)“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些做法属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
A.重视教育 B.地税改革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重视教育,不符合题意;
B.地税改革,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 ,这些属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殖产兴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文明开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看这些内容属于哪些方面,这需要学生的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4.(2020·黔南州)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社会上出现了兴建洋房洋楼的热测,这源于明治维新(  )
A.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B.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C.发展近代工业,改革地税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 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不符合题意;
B.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不符合题意;
C. 发展近代工业,改革地税,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社会上出现了兴建洋房洋楼的热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于是人们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之后来分析备选项,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2020·福建)如图所示的是某历史事件知识结构图。图中?处应填入(  )
A.英国1640年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本题以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思维导图为背景依托,考查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内容“废藩置县、文明开化、殖产兴业”等文字,可以判断此思维导图与明治维新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决定实施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等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日本的明治维新,重点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
6.(2020·北海模拟)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明治维新(  )
A.使日本实现富国强兵 B.改变日本民众的生活
C.使日本开始对外侵略 D.使日本放弃传统游戏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题干”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时期主张学习西方,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7.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  )
A.政治上“废藩置县”
B.经济上“殖产兴业”
C.“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D.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1868年,明治政府进行改革,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C项符合题意,正确;
A、B、D项都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只要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影响有所掌握即可。
8.(2020九下·湛江月考)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
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努力发展教育 D.把土地收归国有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创新与发展”重在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
A属于政治改革,与题意无关;
B属于经济改革,与题意无关;
C属于教育改革,符合题意;
D属于经济改革,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熟记明治维新的内容即可作答。
9.(2020九下·辽阳月考)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农奴制 B.国家分裂 C.殖民统治 D.幕府统治
【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
【解析】【分析】A.农奴制,不符合史实;
B.国家分裂,不符合史实;
C.殖民统治,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统治日本的是幕府,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10.(2020九下·长丰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休·培里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
A.亡国的命运 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被殖民命运 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
C.亡国的命运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被殖民命运 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强国之列
【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 亡国的命运 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不符合题意;
B. 被殖民命运 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 ,不符合题意;
C. 亡国的命运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里所说的“灭亡” 指的是日本被打开了国门,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而这里的“唯一”指的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的的资本主义强国,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比对,细心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1.(2020九上·驿城期末)俄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以改革而不是以革命方式完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B.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
D.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一致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 政局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不符合题意;
B. 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日两国在进行资产阶级改革之前,国内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资产阶级的力量薄弱,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他们使用改革的方式可以减少阻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项符合题意;
D. 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一致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依据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来回答,注意这是学习中的难点,有时注意不到,要特别细心分析理解。
12.(2020九上·朝阳期末)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明治维新(  )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使日本富国强兵,但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使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造了日本的文化
D.通过“和平宪法”推进日本民主化改革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使日本富国强兵,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使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造了日本的文化 ,不符合题意;
D. 通过“和平宪法”推进日本民主化改革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3.(2020九上·绥中期末)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二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日本(  )
A. 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殖产兴业”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反映了日本派学生出国学,学习德国的陆军、学习英国的海军。德国和英国都是西方国家,C正确;
“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无法表现日本学习军事,A排除;
“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与国民教育、“殖产兴业”发展经济无关,B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4.(2020九上·潮州期末)有学者指出:“明治维新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剧变,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①殖产兴业 ②制定宪法 ③文明开化 ④王政复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可知,反映了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经济措施是殖产兴业,政治措施是制定宪法,社会文化措施是文明开化,故①②③正确。
主政复古不是明治维新的措施,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 ,结合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措施解答。
15.(2020九上·桐城月考)下列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
A.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实行征兵制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故B符合题意;
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明开化”和实行征兵制不是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的措施,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0·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68 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 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于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明治维新如何让日本移风易俗》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发展,你认为不同的社会力量应该怎样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答案】(1)面对侵略,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幕府统治遇到危机。
(2)明治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农民的土地税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日本皇室学习西方生活方式起到了示范民众的作用;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家积极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引领社会习俗的变化;明治时期的教育家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
(3)面对社会发展,政府应不断调整政策,以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府要协调农业和轻重工业的比例,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先进知识分子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教育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中的“被迫开放的港口”、“主持倒幕运动的四强藩”以及图二的物价变化趋势,得出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以及幕府的统治危机。
(2) "明治政府兴建... .. "可得出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推动了日本的发展。”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和" 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可得出农民阶层为日本近代社会转型做出的贡献。“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可得出皇室在文明开化方面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可得出明治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日本近代社会转型所起到的作用。
(3)通常出现“综上所述”时,要根据上边所写的答案来总结。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近代日本社会发展的专题,内容涉及了日本的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背景、基本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17.(2019九上·大东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第五次“锁国令”全面限制一切外来船只,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幕府垄断了所有对外贸易。1715年,幕府发布《正德新令》,限定每年来航的中国船只不能超过30艘,银6000贯;荷兰商船限定2艘,银3000贯。
——《日本历史》
材料二:1868年4月6日(旧历3月14日),天皇首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方针,即《五条誓文》:“广兴会议,方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五项内容反映了新政权的进取精神,传统的“锁国”政策被摒弃,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选定了基本的方向。
材料三:1870年和1873年,明治政府先后设置了工部省和内务省,前者偏重发展重工业,后者以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海运业为主。此后日本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这两个机构领导下进行的。在1880年以前,主要是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国家财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投资多的国有企业。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贷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阀和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古河、浅野、川崎等。
材料四: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被系统引进日本。废除了旧的藩校和设在寺院中的学塾,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1877年成立了东京大学。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到欧美留学。通过各项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其他维新事业的顺利进行,输送了必不可少的人才。
——材料二至材料四均出自《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此时的日本幕府推行的是什么政策?
(2)材料二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这是日本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四回答,这些措施反映了当时日本进行了哪一方面的改革?
【答案】(1)锁国政策。
(2)明治维新。
(3)措施:殖产兴业,大力发展经济扶植国内兴办各类企业,发展经济。
(4)教育改革。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分析可知,此时的日本幕府推行的是锁国政策。
(2)依据材料二“1868年4月6日(旧历3月14日),天皇首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方针,即《五条誓文》”“五项内容反映了新政权的进取精神,传统的‘锁国’政策被摒弃,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选定了基本的方向”分析可知,材料二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史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依据材料三“在1880年以前,主要是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国家财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投资多的国有企业。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贷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阀和大资本……”分析可知,这是日本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殖产兴业,大力发展经济扶植国内兴办各类企业,发展经济。
(4)依据材料四“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被系统引进日本。废除了旧的藩校和设在寺院中的学塾,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1877年成立了东京大学。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到欧美留学。通过各项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其他维新事业的顺利进行,输送了必不可少的人才”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这些措施反映了当时日本进行了教育改革。
故答案为:(1)锁国政策。
(2)明治维新。
(3)措施:殖产兴业,大力发展经济扶植国内兴办各类企业,发展经济。
(4)教育改革。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问题涉及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等主干知识点。因此,理解和识记明治维新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18.(2019九上·兰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材料反映当时日本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2)日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时在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你认为日本的崛起之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哪些启示?
(4)在国家发展崛起的道路上,有的同学说改革方式好,有的同学说革命方式好。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日本明治维新;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3)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
(4)是否顺应历史的潮流;或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或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及题干中时间“1868”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依据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时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是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采用欧美学制,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下设大学、中学、小学。另外还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等。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日本通过改革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由此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事件要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美国与俄日虽然方式不同,但都顺应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废除了落后的制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故答案为:(1)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3) 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
(4) 是否顺应历史的潮流;或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或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日本明治维新及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对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措施。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有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理解。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 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 。
19.(2018·凉山)阅读下列材料:
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
请回答:
(1)说出明治维新中倒幕派的3位主要代表人物?(任意说出2位)
(2)根据材料说出明治维新在文化教育上的内容是什么?
(3)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1)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2)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3)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中期日本是闭关锁落后的封建国家,国内外矛盾日趋激化,面临重重危机的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来摆脱这种困境。不堪忍受幕府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日本民众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他们拿起武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派军队与幕府军队在鸟羽、伏见激战三天,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天皇开始资产阶级改革,进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中倒幕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2)根据材料一“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创办东京大学”“输入近代科学,培养造就科学技术人员”“学习欧美科技”“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等,概括提取即可得出答案: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3)依据课本所学,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要国家。
故答案为:(1)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2)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3)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需要学生具备归纳总结的能力。
1 / 1历史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长春月考)以下两幅图片呈现的是日本明治年间人们举办舞会、音乐会的场景。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  )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B.提倡文明开化
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废藩置县
2.(2020·辽阳)19世纪中期,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
A.广田弘毅组阁 B.侵华战争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3.(2020九上·泰兴月考)“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些做法属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
A.重视教育 B.地税改革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4.(2020·黔南州)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社会上出现了兴建洋房洋楼的热测,这源于明治维新(  )
A.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B.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C.发展近代工业,改革地税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5.(2020·福建)如图所示的是某历史事件知识结构图。图中?处应填入(  )
A.英国1640年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6.(2020·北海模拟)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明治维新(  )
A.使日本实现富国强兵 B.改变日本民众的生活
C.使日本开始对外侵略 D.使日本放弃传统游戏
7.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  )
A.政治上“废藩置县”
B.经济上“殖产兴业”
C.“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D.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8.(2020九下·湛江月考)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
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努力发展教育 D.把土地收归国有
9.(2020九下·辽阳月考)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农奴制 B.国家分裂 C.殖民统治 D.幕府统治
10.(2020九下·长丰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休·培里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
A.亡国的命运 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被殖民命运 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
C.亡国的命运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被殖民命运 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强国之列
11.(2020九上·驿城期末)俄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以改革而不是以革命方式完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B.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
D.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一致
12.(2020九上·朝阳期末)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明治维新(  )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使日本富国强兵,但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使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造了日本的文化
D.通过“和平宪法”推进日本民主化改革
13.(2020九上·绥中期末)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二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日本(  )
A. 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殖产兴业”
14.(2020九上·潮州期末)有学者指出:“明治维新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剧变,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①殖产兴业 ②制定宪法 ③文明开化 ④王政复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0九上·桐城月考)下列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
A.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实行征兵制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0·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68 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 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于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明治维新如何让日本移风易俗》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发展,你认为不同的社会力量应该怎样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17.(2019九上·大东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第五次“锁国令”全面限制一切外来船只,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幕府垄断了所有对外贸易。1715年,幕府发布《正德新令》,限定每年来航的中国船只不能超过30艘,银6000贯;荷兰商船限定2艘,银3000贯。
——《日本历史》
材料二:1868年4月6日(旧历3月14日),天皇首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方针,即《五条誓文》:“广兴会议,方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五项内容反映了新政权的进取精神,传统的“锁国”政策被摒弃,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选定了基本的方向。
材料三:1870年和1873年,明治政府先后设置了工部省和内务省,前者偏重发展重工业,后者以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海运业为主。此后日本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这两个机构领导下进行的。在1880年以前,主要是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国家财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投资多的国有企业。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贷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阀和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古河、浅野、川崎等。
材料四: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被系统引进日本。废除了旧的藩校和设在寺院中的学塾,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1877年成立了东京大学。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到欧美留学。通过各项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其他维新事业的顺利进行,输送了必不可少的人才。
——材料二至材料四均出自《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此时的日本幕府推行的是什么政策?
(2)材料二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这是日本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四回答,这些措施反映了当时日本进行了哪一方面的改革?
18.(2019九上·兰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材料反映当时日本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2)日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时在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你认为日本的崛起之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哪些启示?
(4)在国家发展崛起的道路上,有的同学说改革方式好,有的同学说革命方式好。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是什么?
19.(2018·凉山)阅读下列材料:
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
请回答:
(1)说出明治维新中倒幕派的3位主要代表人物?(任意说出2位)
(2)根据材料说出明治维新在文化教育上的内容是什么?
(3)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图中的日本人身穿西服开舞会、演奏小提琴和钢琴等西洋乐器;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改变日本原有的服饰传统等,故B符合题意;
实施殖产兴业政策、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藩置县属于日本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故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内容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题干中的“举办舞会”“音乐会”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2.【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紧扣“19世纪中期,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结合明治维新的时间、作用回答。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故C符合题意;
广田弘毅组阁标志着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排除A;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发生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之后,排除B;
日本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19世纪中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为了摆脱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危机,明治天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过明治维新,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了亚洲强国。
3.【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重视教育,不符合题意;
B.地税改革,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 ,这些属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殖产兴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文明开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看这些内容属于哪些方面,这需要学生的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4.【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 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不符合题意;
B.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不符合题意;
C. 发展近代工业,改革地税,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社会上出现了兴建洋房洋楼的热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于是人们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之后来分析备选项,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本题以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思维导图为背景依托,考查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内容“废藩置县、文明开化、殖产兴业”等文字,可以判断此思维导图与明治维新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决定实施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等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日本的明治维新,重点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
6.【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题干”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时期主张学习西方,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7.【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1868年,明治政府进行改革,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C项符合题意,正确;
A、B、D项都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只要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影响有所掌握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创新与发展”重在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
A属于政治改革,与题意无关;
B属于经济改革,与题意无关;
C属于教育改革,符合题意;
D属于经济改革,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熟记明治维新的内容即可作答。
9.【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
【解析】【分析】A.农奴制,不符合史实;
B.国家分裂,不符合史实;
C.殖民统治,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统治日本的是幕府,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10.【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 亡国的命运 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不符合题意;
B. 被殖民命运 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 ,不符合题意;
C. 亡国的命运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里所说的“灭亡” 指的是日本被打开了国门,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而这里的“唯一”指的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的的资本主义强国,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比对,细心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1.【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 政局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不符合题意;
B. 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日两国在进行资产阶级改革之前,国内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资产阶级的力量薄弱,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他们使用改革的方式可以减少阻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项符合题意;
D. 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一致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依据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来回答,注意这是学习中的难点,有时注意不到,要特别细心分析理解。
12.【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使日本富国强兵,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使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造了日本的文化 ,不符合题意;
D. 通过“和平宪法”推进日本民主化改革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3.【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反映了日本派学生出国学,学习德国的陆军、学习英国的海军。德国和英国都是西方国家,C正确;
“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无法表现日本学习军事,A排除;
“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与国民教育、“殖产兴业”发展经济无关,B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4.【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可知,反映了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经济措施是殖产兴业,政治措施是制定宪法,社会文化措施是文明开化,故①②③正确。
主政复古不是明治维新的措施,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 ,结合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措施解答。
15.【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故B符合题意;
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明开化”和实行征兵制不是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的措施,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6.【答案】(1)面对侵略,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幕府统治遇到危机。
(2)明治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农民的土地税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日本皇室学习西方生活方式起到了示范民众的作用;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家积极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引领社会习俗的变化;明治时期的教育家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
(3)面对社会发展,政府应不断调整政策,以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府要协调农业和轻重工业的比例,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先进知识分子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教育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中的“被迫开放的港口”、“主持倒幕运动的四强藩”以及图二的物价变化趋势,得出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以及幕府的统治危机。
(2) "明治政府兴建... .. "可得出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推动了日本的发展。”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和" 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可得出农民阶层为日本近代社会转型做出的贡献。“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可得出皇室在文明开化方面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可得出明治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日本近代社会转型所起到的作用。
(3)通常出现“综上所述”时,要根据上边所写的答案来总结。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近代日本社会发展的专题,内容涉及了日本的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背景、基本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17.【答案】(1)锁国政策。
(2)明治维新。
(3)措施:殖产兴业,大力发展经济扶植国内兴办各类企业,发展经济。
(4)教育改革。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分析可知,此时的日本幕府推行的是锁国政策。
(2)依据材料二“1868年4月6日(旧历3月14日),天皇首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方针,即《五条誓文》”“五项内容反映了新政权的进取精神,传统的‘锁国’政策被摒弃,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选定了基本的方向”分析可知,材料二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史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依据材料三“在1880年以前,主要是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国家财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投资多的国有企业。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贷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阀和大资本……”分析可知,这是日本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殖产兴业,大力发展经济扶植国内兴办各类企业,发展经济。
(4)依据材料四“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被系统引进日本。废除了旧的藩校和设在寺院中的学塾,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1877年成立了东京大学。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到欧美留学。通过各项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其他维新事业的顺利进行,输送了必不可少的人才”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这些措施反映了当时日本进行了教育改革。
故答案为:(1)锁国政策。
(2)明治维新。
(3)措施:殖产兴业,大力发展经济扶植国内兴办各类企业,发展经济。
(4)教育改革。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问题涉及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等主干知识点。因此,理解和识记明治维新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18.【答案】(1)日本明治维新;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3)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
(4)是否顺应历史的潮流;或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或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及题干中时间“1868”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依据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时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是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采用欧美学制,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下设大学、中学、小学。另外还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等。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日本通过改革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由此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事件要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美国与俄日虽然方式不同,但都顺应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废除了落后的制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故答案为:(1)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3) 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
(4) 是否顺应历史的潮流;或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或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日本明治维新及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对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措施。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有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理解。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 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 。
19.【答案】(1)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2)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3)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中期日本是闭关锁落后的封建国家,国内外矛盾日趋激化,面临重重危机的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来摆脱这种困境。不堪忍受幕府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日本民众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他们拿起武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派军队与幕府军队在鸟羽、伏见激战三天,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天皇开始资产阶级改革,进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中倒幕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2)根据材料一“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创办东京大学”“输入近代科学,培养造就科学技术人员”“学习欧美科技”“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等,概括提取即可得出答案: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3)依据课本所学,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要国家。
故答案为:(1)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2)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3)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需要学生具备归纳总结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