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2)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23 15:38:24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2)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景德镇期末)如图是植物的一种生殖方式过程示意图,图中所示具体生殖方式及A,B部分代表的名称分别是(  )
A.芽接,A是接穗,B是砧木
B.芽接,A是砧木,B是接穗
C.枝接,A是接穗,B是砧木
D..枝接,A是砧木,B是接穗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用芽作接穗的叫芽接,用枝条作接穗的叫枝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从图片中可以判断出,把B的芽接到A上,这种方式是芽接,B是接穗,A是砧木,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无性生殖中嫁接的相关知识,熟记: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的过程,用枝条作接穗的叫枝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2019八上·普宁期末)培养多肉植物成为许多人的爱好,为了加快繁殖,人们往往将多肉植物的叶完整的扳下置于土壤上,一段时间后叶上长出根并伸入土壤,同时原来的叶逐渐萎蔫,周围长出新叶,成为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营养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把多肉的置于土壤中,一段时间后叶上长出根并伸入土壤,同时原来的叶逐渐萎蔫,周围长出新叶,成为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生殖。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据此作答。
3.(2021七上·肃州期末)一朵桃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  )
A.雄蕊 B.雌蕊 C.雄蕊和雌蕊 D.花瓣
【答案】C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一朵花是有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有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植物的花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雌蕊子房里的卵细胞与雄蕊花粉里面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一代植株的幼体,可见对植物繁衍后代而言,一朵桃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故答案为:C。
【分析】花的结构和功能图示如下:
4.(2021七上·宽城期末)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下列植物在自然情况下需要昆虫作为媒介进行传粉的是(  )
A.向日葵 B.玉米 C.豌豆 D.水稻
【答案】A
【知识点】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向日葵等植物花冠大而显著,颜色鲜明,有蜜腺和香气,有利于招引昆虫传粉,属于虫媒花;玉米、水稻花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花粉很多,粒小而轻,外壁光滑干燥,便于被风吹散,属于风媒花。豌豆属于自花传粉。
故答案为:A。
【分析】 1、异花传粉:雌花和雄花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叫异花传粉。
2、异花传粉有风媒和虫媒两大类。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被,芳香的气味和蜜汁。虫媒花的花粉体积较大,表面粗糙,利于昆虫携带。以风力传送花粉的花叫风媒花,大部分禾本科都是风媒植物,如杨树、栎树、桦木及等;它们的花被不显著,没有鲜艳的颜色,也没有香气和蜜腺,不能引来昆虫帮忙,但是它们的花粉干燥、轻小、量多,便于被风吹送,更多地保证了传粉的机会。
5.(2020·西城模拟)研究者训练蝴蝶幼虫“闻到”某种气味就会躲开,幼虫结蛹、羽化为成虫后,依然回避这种“恐怖”的味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蝴蝶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蝴蝶回避“恐怖”味道是先天性行为
C.蝴蝶的发育类型是完全变态发育
D.蝴蝶幼虫发育时蜕皮蜕掉的是外骨骼
【答案】B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蝴蝶属于节肢动物,其特征之一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A不符合题意。
B.蝴蝶“闻到”某种气味会躲开,是由于研究者的训练所形成的,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
C.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蝴蝶幼虫发育时,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之长大,限制蝴蝶幼虫的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蜕掉外骨骼,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6.(2020八上·北京期末)“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很早以前我国就把养蚕技术传到了沿线国家,下列家蚕的发育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蛾产下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取食桑叶,蜕皮吐丝结茧成蛹,最后变成成虫。家蚕的发育顺序为②④③①,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7.(2020·丰台模拟)经过多年的水生态修复,2019年夏天,消失多年的北京原生物种金线蛙重新回到圆明园。金线蛙属于两栖纲(类)蛙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B.发育类型为变态发育
C.幼体时,蝌蚪用鳃呼吸 D.成体肺呼吸,皮肤辅助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金线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A错误。
B.金线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B正确。
C.金线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正确。
D.金线蛙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湿润能辅助呼吸,D正确。
【分析】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8.(2019八下·马山期末)都具有变态发育的一组动物是(  )
①蛇 ②蜜蜂 ③青蛙 ④老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蜜蜂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成蛙四个时期。进行变态发育的动物有②蜜蜂和③青蛙。①蛇和④老鼠的发育不经过变态。
【分析】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蜜蜂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成蛙四个时期。
9.(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中)结合下图,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①和②起保护作用
B.④为胚盘,所有胚盘都能发育成胚胎
C.③和⑤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D.③、④和⑥构成卵细胞
【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①卵壳,②卵壳膜,都能够保护内部物质,A正确。
B.④为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但不是所有胚盘都一定能发育成胚胎,如没受精的卵或出现病变等就不能发育成胚胎,B错误。
C.③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⑤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C正确。
D.③卵黄,④胚盘,⑥卵黄膜,组成卵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鸟卵的结构: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图中①卵壳,②卵壳膜,③卵黄,④胚盘,⑤卵白,⑥卵黄膜。
10.(2019·粤西模拟)关于鸟类的生殖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鸡蛋将来都能发育成雏鸡
B.筑巢、求偶、交配、产卵、育雏是所有鸟类共有的繁殖行为
C.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系带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D.鸟卵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即胚盘),它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答案】D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只有受精的鸡卵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才可能孵化出小鸡,A错误;
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鸟类共有的繁殖行为,B错误;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C错误;
鸟卵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即胚盘),它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D正确。
【分析】鸟卵的结构图: 其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等,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胚盘是鸟卵中真正有生命的结构,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11.(2018八上·槐荫期中)表格中各概念间的关系,选项与其右侧图示相符的序号是(  )
选项序号 1 2 3 4
A 种子萌发 环境条件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B 人体 生殖系统 卵巢 精子
C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D 两栖动物 青蛙 发育特点 不完全变态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种子萌发的条件;女性生殖系统;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其中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是并列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卵巢产生卵细胞,两者不是包含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因此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用箭头表示)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C符合题意;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概念的关系是:1的范围最大,1包括2;2包括3;3包括4.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异的是()
A.父母都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
B.姐姐有酒窝,妹妹没有酒窝
C.羊有角,马没有角
D.父母胖,女儿瘦
【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A、B中眼皮的单双和有无酒窝是体内控制眼皮单双、有无酒窝的基因不同,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AB正确。C、羊有角,马没有角不是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C错误。
D、体型胖瘦是环境条件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学生熟记变异是亲子代之间的变异,才能准确解题。
13.(2020八上·广饶月考)如图是鸡卵的结构模式图以及鸡卵内控制鸡冠性状的一对基因,若鸡的玫瑰冠(R)对单冠(r)是显性性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草莓用茎生殖所属的生殖类型相比,鸡的生殖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有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若图中鸡卵发育为雏鸡,则生长后表现为单冠
C.通过孵化,[4]可以发育成小鸡,[2]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D.如果一只单冠母鸡(rr)与一只玫瑰冠公鸡(RR)杂交,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Rr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鸟卵的结构;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分析】解:A鸡的生殖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经过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草莓用茎生殖,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鸡卵的的基因组成为Rr,当R与r同时存在是,后代表现R控制的形状,即表现为玫瑰冠,B符合题意。
C图中的4胚盘中含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小鸡。2卵白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C不符合题意。
D单冠和玫瑰冠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玫瑰冠的基因(R)是显性基因,决定单冠的基因(r)是隐性基因。所以单冠的母鸡的基因组成是rr,玫瑰冠的公鸡的基因组成是RR,它们所产下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Rr,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识图:1-卵壳、2-卵白、3-卵黄、4-胚盘、5-气室。
1、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3、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14.(2020·安源模拟)某家庭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患病基因),请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正常的可能性是(  )
A.Aa;75% B.AA;25% C.Aa;50% D.AA;75%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他的这对基因由其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正常的父母除含有一个正常基因A外,都含有一个控制苯丙酮尿症的隐性基因a,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即这对夫妇再生一胎,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5%。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5.(2020·绵阳)小绵是一位初二女性,去年她的父母响应国家的二孩政策,又生了一位弟弟小阳。不同来源的x染色体因含有的基因存在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记作:X1Y,母亲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记作:X2X3.那么,关于小绵和小阳体细胞内的X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绵没有与父亲相同的X染色体 B.小绵没有与母亲相同的X染色体
C.小阳没有与父亲相同的X染色体 D.小阳没有与母亲相同的X染色体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小绵的父亲的性染色体是X1Y,母亲的性染色体是X2X3,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AB.小绵是女生,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其中一个X1来自父亲,另一个X来自母亲(X2或X3),故AB错误。
CD.小阳是男生,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其中X来自母亲(X2或X3),Y来自父亲,小阳没有与父亲相同的X染色体,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16.(2020八下·凉州开学考)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完全取决于女方,与男性无关
B.水稻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其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也是12对
C.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属一对相对性状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遗传现象
【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是X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 一个X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有一半含有X染色体,而另一半含有Y染色体;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女性,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男孩,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方,与女性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水稻体细胞内有l2对染色体,其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为l2条,故B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是同种生物,不属于一对相对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
D.遗传是指亲子间性状上的相似性,“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图解如下:
17.(2020·崂山模拟)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图解(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3和4表现正常,子女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B.若5和6再生育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50%
C.若8和9婚配,其后代患病可能性增大,是婚姻法所不允许的
D.8的基因组成可确定为Aa
【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首先根据遗传图解中3、4个体为正常,后代7患病,即无中生有有为隐,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基因组成为aa,而7号个体的aa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而7号个体的父母都为正常表现型,故倒推3、4个体基因组成均为Aa,故8号个体基因组成为AA或Aa。已推断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故2、6、9个体的基因组成均为aa,又9号aa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而5号为正常表现型,判断5号基因组成为Aa,故10、11号个体均为Aa。
A.子代与亲代的相同之处叫做遗传,不同之处叫做变异。故图中3和4表现正常,子女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A不符合题意。
B.5号(Aa)、6号(aa)所生的后代基因组成有两种Aa(正常)或aa(患病),且两种几率相等,故若5和6再生育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50%,B不符合题意。
C.婚姻法规定,三代之内的直系亲属或旁系血亲不能结婚,是因为近亲结婚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高。8和9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故不允许结婚,C不符合题意。
D.依上面分析可知,8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18.(2020八下·东台期中)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为提高全民素质,优生优育至关重要,下列优生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优生有利于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B.优生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婚前检查、产前诊断等措施进行
C.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D.优生是指孕妇多吃营养物质,使胎儿长得白胖
【答案】D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优生起源与英国,意思为“健康遗传”。主要是研究如何用有效手段降低胎儿缺陷发生率。现在优生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政策,其主要的内容是控制先天性疾病新生儿,以达到逐步改善和提高人群遗传素质的目的。目前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确保胎儿健康。目前,我国开展优生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等。
故答案为:D。
【分析】 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计划生育的具体化体现。优生是婚姻和家庭最重要的问题,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
19.(2019·门头沟模拟)神舟四号搭载棉花种子返回地面后,将其播种、栽培、观察其后代的变异及遗传情况,以期选育出优良的突变体,定向培养成新品种供生产应用。这是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  )
A.改变棉花株高、叶绿素含量等性状
B.改变棉花种子的营养成分
C.诱导棉花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淘汰棉花种子的某些不良性状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突变。因此,“我国“神舟”号飞船每次太空之旅都会搭载一些农作物或蔬菜的种子,以期获得优良的新品种”。从根本原因分析,是因为这种育种方法能“诱导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C。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20.(2019·日照)一种果蝇突变体(一种变异类型)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温度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会大大提高,这说明(  )
A.温度是影响突变体生存的唯一因素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C.果蝇产生的突变体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D.突变体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由题干知,温度会影响突变体的生存能力,但不是影响突变体生存的唯一因素,A不符合题意;
B、环境条件的改变,有的对突变体有利,有的对突变体不利,B不符合题意;
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果蝇产生的突变体是随机的发生的,不一定都是与环境相适应,C不符合题意;
D、同一突变体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能力不同,说明突变体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后,产生的变异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表明该变异不适于此环境,是不利变异;在气温升高到25℃,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表明该变异适于25度的环境,在25度的环境中是有利变异.因此突变是不定向的,变异的有利、有害完全取决于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变异是有利变异 。
二、实验探究题
21.(2018八下·东台月考)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①将4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   饲养,每天清理纸盒.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   。
请指出小强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    。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   对蚕卵孵化的影响.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甲组蚕卵   ,乙组蚕卵   .
(3)家蚕的发育过程称为   与之相似的昆虫有(任举一例)   ,与家蚕发育不同的昆虫的发育方式称为    请举出一例   。
【答案】(1)青菜叶;青菜叶不能用来饲养家蚕;用于实验的家蚕数目过少
(2)温度;不孵化;孵化
(3)完全变态发育;苍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①本题设置的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家蚕食物的不同,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青菜叶饲养。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青菜叶不能用来饲养家蚕。小强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用于实验的家蚕数目过少,这样可能导致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2)①根据题意本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②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温度过低没有孵化(成幼虫),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孵化(成幼虫)。(3)家蚕的发育一般要经过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与家蚕生殖发育方式相似的动物蜜蜂。与家蚕发育不同的昆虫的发育方式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2、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1)完全变态: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
三、综合题
22.(2017八下·蓝田期中)下列各图表示植物的一些繁殖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所表示的繁殖方法分别是   、   、   ,它们都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都只具有   的遗传特性.
(2)图C中①指的是   ,②指的是   ,利用这种繁殖方法时,确保植物成活的关键是保证①和②的   紧密结合.
【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扦插;嫁接;无性;母体
(2)接穗;砧木;形成层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1)图A的生殖方式是组织培养,图B是扦插,图C是嫁接,这三种繁殖方式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2)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要想将一株单色的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就可以使用这几种不同品种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株单色的野生菊上即可.图C嫁接的繁殖方式,①是接穗,②是砧木,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
故答案为:(1)植物组织培养;扦插;嫁接;无性;母体(2)接穗;砧木;形成层
【分析】观图可知:A是组织培养、B是扦插、C是嫁接,三者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据此答题.
23.(2020·邵阳)下列图示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C→D的过程有   现象,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一起生长。
(2)在蝗灾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图一的   (填字母)时期。
(3)在图二中,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字母)时期。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用得不准确,应将这两个字改为   ,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5)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   发育。
【答案】(1)蜕皮
(2)A
(3)c
(4)化蛹
(5)变态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蝗虫的生长而生长,因此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外骨骼限制身体生长。(2)图一中动物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在A成虫期会飞,活动范围大,取食植物枝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3)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若通过蚕丝的产量,则应延长c幼虫期。(4)“到死”二字用的不恰当,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图一中的昆虫经过B卵、CD若虫、A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二中的昆虫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变态发育。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3)图一中,B卵、CD若虫、A成虫;图二中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
24.(2019八下·江门月考)实验探究,下图是鸟卵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⑥的结构名称是   ,它的主要作用是   。
(2)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   ]   。
(3)真正的鸟卵的卵细胞由[   ]、[   ]、[   ]组成。
(4)与两栖动物的卵比较,鸟卵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是因为鸟卵具有[   ]。
(5)受精的部位是图中[   ],这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6)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证明卵壳上有气孔:   。
【答案】(1)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2)④;卵白
(3)⑤;⑥;⑧
(4)①
(5)⑤
(6)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射到鸡卵内,卵壳上会渗出很多红色液体(或将鸡卵放入盛满温水的杯中,如果看到了气泡,说明蛋壳上有小孔)。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⑥的结构名称都是卵黄,其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它的主要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2)④卵白,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少量的养料。
(3)图中⑥卵黄、⑧卵黄膜和⑤胚盘构成一个卵细胞。
(4)与两栖动物的卵相比,鸟类的卵有①卵壳,卵壳能保护卵内部的结构,因此鸟卵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
(5)图中受精的部位是⑤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6)卵壳上有小气孔可以通气,我们可以利用将鸡卵放入盛满温水的杯中,如果看到了气泡,说明蛋壳上有小孔,或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射到鸡卵内,卵壳上会渗出很多红色液体。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25.(2020·定西)已知人的有耳垂受显性基因R控制,无耳垂受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是无耳垂(基因组成为rr),妻子有耳垂(基因组成为Rr)。请根据下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在遗传学上,基因是指有   的DNA片段。
(3)子女②的基因组成为   。
(4)子女③表现出的性状为   。
(5)这对夫妇已生育了两个男孩,若再生育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   。
【答案】(1)相对性状
(2)遗传效应
(3)Rr
(4)无耳垂
(5)50%(或“1/2”)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2)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3)(4)据图中遗传图解所示:②的基因是Rr,表现为有耳垂,①是r,③的基因是rr,表现为无耳垂。(5)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仍是男孩的概率是50%。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26.(2017八上·黑龙江期中)下图表示人的双眼皮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双眼皮性状由   基因控制,单眼皮性状由   基因控制。
(2)控制双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   上,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这一对基因要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3)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这一对性状,我们将它们称为   。
(4)父母体细胞中的基因为Aa,则他们各产生两种生殖细胞,即   和   ,比例为   。
(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性状是通过   传给后代的。
【答案】(1)显性;隐性
(2)染色体
(3)相对性状
(4)A;a;1 :1
(5)生殖细胞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aa。所以由图解可以看出,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过程中,亲代产生生殖细胞,染色体要减半,基因随之减半。染色体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
(3)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说人的单双眼皮属于相对性状。
(4)基因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体细胞内的基因到了生殖细胞中是要减半的,是分别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内,比例:A:a=1:1。
(5)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表现。正是由于生殖细胞的基因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遗传,才使得生物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也是每种生物的固有特征能够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2017·成都)遗传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白化病是人群中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人体肤色正常(A)和白化(a)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个偏远山区的村庄,某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儿子正常,女儿白化.
(1)写出这个家庭成员的基因型.
父亲:    母亲:   
女儿:    儿子:   或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家庭中儿子的基因型,于是,有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和推理来加以解决.下面请你帮助他一道完成这一假设和推理过程.
①假如该家庭中的儿子与另一白化病女性结婚,生出   个体,则该儿子的基因型一定是   .
②写出遗传图解,展示出你的推导过程   .
【答案】(1)Aa;Aa;aa;AA;Aa
(2)白化;A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1)已知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正常人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说明夫妇双方都为女儿提供了一个隐性基因a,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因此这个家庭成员的基因组成分别是:父亲和母亲都是Aa,女儿是aa,儿子是AA或Aa.(2)①若确定该家庭中的儿子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可让他与另一白化病女性结婚,如果生出白化病患者,则说明儿子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如果后代中没有白化病患者,则儿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②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父亲Aa;母亲Aa;女儿aa;儿子AA或Aa(2)①白化病;Aa②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8.(2017·准格尔旗模拟)下面图甲是某家族遗传病图解,图乙是水稻栽培实验的统计数据,已知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一对性状,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乙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一代植株表现
长穗 短穗
甲 长穗×短穗 423株 429株
乙 短穗×短穗 225株 667株
(1)从图甲中可看出,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但其子女中的Ⅲ7个体却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分析图甲可知,Ⅰ1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3)从理论上推算,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
(4)图乙中,若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是   条.
(5)图乙中,通过杂交组合   组(填表中番号),可判断出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其中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是   .
【答案】(1)变异
(2)AA
(3)100%
(4)12
(5)乙;a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从图甲中可看出,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但其子女中的Ⅲ7个体却患病”,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图甲中,Ⅰ1正常Ⅰ2患病,子代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表明患病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分析图甲可知”,Ⅰ1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3)从图1看出,从理论上推算,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00%.
(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图乙中,若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是12条.
(5)图乙中,乙组亲代是短穗×短穗,子一代植株出现长穗,表明长穗是隐性性状,短穗是显性性状.因此.通过杂交组合乙组(填表中番号),“可判断处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其中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2:
故答案为:(1)变异;(2)AA;(3)100%;(4)12;(5)乙;aa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2)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景德镇期末)如图是植物的一种生殖方式过程示意图,图中所示具体生殖方式及A,B部分代表的名称分别是(  )
A.芽接,A是接穗,B是砧木
B.芽接,A是砧木,B是接穗
C.枝接,A是接穗,B是砧木
D..枝接,A是砧木,B是接穗
2.(2019八上·普宁期末)培养多肉植物成为许多人的爱好,为了加快繁殖,人们往往将多肉植物的叶完整的扳下置于土壤上,一段时间后叶上长出根并伸入土壤,同时原来的叶逐渐萎蔫,周围长出新叶,成为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营养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3.(2021七上·肃州期末)一朵桃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  )
A.雄蕊 B.雌蕊 C.雄蕊和雌蕊 D.花瓣
4.(2021七上·宽城期末)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下列植物在自然情况下需要昆虫作为媒介进行传粉的是(  )
A.向日葵 B.玉米 C.豌豆 D.水稻
5.(2020·西城模拟)研究者训练蝴蝶幼虫“闻到”某种气味就会躲开,幼虫结蛹、羽化为成虫后,依然回避这种“恐怖”的味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蝴蝶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蝴蝶回避“恐怖”味道是先天性行为
C.蝴蝶的发育类型是完全变态发育
D.蝴蝶幼虫发育时蜕皮蜕掉的是外骨骼
6.(2020八上·北京期末)“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很早以前我国就把养蚕技术传到了沿线国家,下列家蚕的发育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
7.(2020·丰台模拟)经过多年的水生态修复,2019年夏天,消失多年的北京原生物种金线蛙重新回到圆明园。金线蛙属于两栖纲(类)蛙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B.发育类型为变态发育
C.幼体时,蝌蚪用鳃呼吸 D.成体肺呼吸,皮肤辅助
8.(2019八下·马山期末)都具有变态发育的一组动物是(  )
①蛇 ②蜜蜂 ③青蛙 ④老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中)结合下图,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①和②起保护作用
B.④为胚盘,所有胚盘都能发育成胚胎
C.③和⑤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D.③、④和⑥构成卵细胞
10.(2019·粤西模拟)关于鸟类的生殖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鸡蛋将来都能发育成雏鸡
B.筑巢、求偶、交配、产卵、育雏是所有鸟类共有的繁殖行为
C.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系带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D.鸟卵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即胚盘),它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11.(2018八上·槐荫期中)表格中各概念间的关系,选项与其右侧图示相符的序号是(  )
选项序号 1 2 3 4
A 种子萌发 环境条件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B 人体 生殖系统 卵巢 精子
C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D 两栖动物 青蛙 发育特点 不完全变态
A.A B.B C.C D.D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异的是()
A.父母都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
B.姐姐有酒窝,妹妹没有酒窝
C.羊有角,马没有角
D.父母胖,女儿瘦
13.(2020八上·广饶月考)如图是鸡卵的结构模式图以及鸡卵内控制鸡冠性状的一对基因,若鸡的玫瑰冠(R)对单冠(r)是显性性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草莓用茎生殖所属的生殖类型相比,鸡的生殖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有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若图中鸡卵发育为雏鸡,则生长后表现为单冠
C.通过孵化,[4]可以发育成小鸡,[2]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D.如果一只单冠母鸡(rr)与一只玫瑰冠公鸡(RR)杂交,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Rr
14.(2020·安源模拟)某家庭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患病基因),请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正常的可能性是(  )
A.Aa;75% B.AA;25% C.Aa;50% D.AA;75%
15.(2020·绵阳)小绵是一位初二女性,去年她的父母响应国家的二孩政策,又生了一位弟弟小阳。不同来源的x染色体因含有的基因存在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记作:X1Y,母亲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记作:X2X3.那么,关于小绵和小阳体细胞内的X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绵没有与父亲相同的X染色体 B.小绵没有与母亲相同的X染色体
C.小阳没有与父亲相同的X染色体 D.小阳没有与母亲相同的X染色体
16.(2020八下·凉州开学考)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完全取决于女方,与男性无关
B.水稻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其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也是12对
C.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属一对相对性状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遗传现象
17.(2020·崂山模拟)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图解(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3和4表现正常,子女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B.若5和6再生育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50%
C.若8和9婚配,其后代患病可能性增大,是婚姻法所不允许的
D.8的基因组成可确定为Aa
18.(2020八下·东台期中)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为提高全民素质,优生优育至关重要,下列优生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优生有利于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B.优生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婚前检查、产前诊断等措施进行
C.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D.优生是指孕妇多吃营养物质,使胎儿长得白胖
19.(2019·门头沟模拟)神舟四号搭载棉花种子返回地面后,将其播种、栽培、观察其后代的变异及遗传情况,以期选育出优良的突变体,定向培养成新品种供生产应用。这是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  )
A.改变棉花株高、叶绿素含量等性状
B.改变棉花种子的营养成分
C.诱导棉花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淘汰棉花种子的某些不良性状
20.(2019·日照)一种果蝇突变体(一种变异类型)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温度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会大大提高,这说明(  )
A.温度是影响突变体生存的唯一因素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C.果蝇产生的突变体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D.突变体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二、实验探究题
21.(2018八下·东台月考)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①将4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   饲养,每天清理纸盒.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   。
请指出小强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    。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   对蚕卵孵化的影响.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甲组蚕卵   ,乙组蚕卵   .
(3)家蚕的发育过程称为   与之相似的昆虫有(任举一例)   ,与家蚕发育不同的昆虫的发育方式称为    请举出一例   。
三、综合题
22.(2017八下·蓝田期中)下列各图表示植物的一些繁殖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所表示的繁殖方法分别是   、   、   ,它们都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都只具有   的遗传特性.
(2)图C中①指的是   ,②指的是   ,利用这种繁殖方法时,确保植物成活的关键是保证①和②的   紧密结合.
23.(2020·邵阳)下列图示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C→D的过程有   现象,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一起生长。
(2)在蝗灾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图一的   (填字母)时期。
(3)在图二中,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字母)时期。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用得不准确,应将这两个字改为   ,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5)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   发育。
24.(2019八下·江门月考)实验探究,下图是鸟卵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⑥的结构名称是   ,它的主要作用是   。
(2)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   ]   。
(3)真正的鸟卵的卵细胞由[   ]、[   ]、[   ]组成。
(4)与两栖动物的卵比较,鸟卵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是因为鸟卵具有[   ]。
(5)受精的部位是图中[   ],这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6)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证明卵壳上有气孔:   。
25.(2020·定西)已知人的有耳垂受显性基因R控制,无耳垂受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是无耳垂(基因组成为rr),妻子有耳垂(基因组成为Rr)。请根据下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在遗传学上,基因是指有   的DNA片段。
(3)子女②的基因组成为   。
(4)子女③表现出的性状为   。
(5)这对夫妇已生育了两个男孩,若再生育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   。
26.(2017八上·黑龙江期中)下图表示人的双眼皮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双眼皮性状由   基因控制,单眼皮性状由   基因控制。
(2)控制双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   上,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这一对基因要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3)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这一对性状,我们将它们称为   。
(4)父母体细胞中的基因为Aa,则他们各产生两种生殖细胞,即   和   ,比例为   。
(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性状是通过   传给后代的。
27.(2017·成都)遗传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白化病是人群中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人体肤色正常(A)和白化(a)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个偏远山区的村庄,某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儿子正常,女儿白化.
(1)写出这个家庭成员的基因型.
父亲:    母亲:   
女儿:    儿子:   或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家庭中儿子的基因型,于是,有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和推理来加以解决.下面请你帮助他一道完成这一假设和推理过程.
①假如该家庭中的儿子与另一白化病女性结婚,生出   个体,则该儿子的基因型一定是   .
②写出遗传图解,展示出你的推导过程   .
28.(2017·准格尔旗模拟)下面图甲是某家族遗传病图解,图乙是水稻栽培实验的统计数据,已知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一对性状,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乙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一代植株表现
长穗 短穗
甲 长穗×短穗 423株 429株
乙 短穗×短穗 225株 667株
(1)从图甲中可看出,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但其子女中的Ⅲ7个体却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分析图甲可知,Ⅰ1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3)从理论上推算,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
(4)图乙中,若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是   条.
(5)图乙中,通过杂交组合   组(填表中番号),可判断出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其中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用芽作接穗的叫芽接,用枝条作接穗的叫枝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从图片中可以判断出,把B的芽接到A上,这种方式是芽接,B是接穗,A是砧木,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无性生殖中嫁接的相关知识,熟记: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的过程,用枝条作接穗的叫枝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把多肉的置于土壤中,一段时间后叶上长出根并伸入土壤,同时原来的叶逐渐萎蔫,周围长出新叶,成为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生殖。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据此作答。
3.【答案】C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一朵花是有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有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植物的花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雌蕊子房里的卵细胞与雄蕊花粉里面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一代植株的幼体,可见对植物繁衍后代而言,一朵桃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故答案为:C。
【分析】花的结构和功能图示如下:
4.【答案】A
【知识点】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向日葵等植物花冠大而显著,颜色鲜明,有蜜腺和香气,有利于招引昆虫传粉,属于虫媒花;玉米、水稻花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花粉很多,粒小而轻,外壁光滑干燥,便于被风吹散,属于风媒花。豌豆属于自花传粉。
故答案为:A。
【分析】 1、异花传粉:雌花和雄花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叫异花传粉。
2、异花传粉有风媒和虫媒两大类。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被,芳香的气味和蜜汁。虫媒花的花粉体积较大,表面粗糙,利于昆虫携带。以风力传送花粉的花叫风媒花,大部分禾本科都是风媒植物,如杨树、栎树、桦木及等;它们的花被不显著,没有鲜艳的颜色,也没有香气和蜜腺,不能引来昆虫帮忙,但是它们的花粉干燥、轻小、量多,便于被风吹送,更多地保证了传粉的机会。
5.【答案】B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蝴蝶属于节肢动物,其特征之一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A不符合题意。
B.蝴蝶“闻到”某种气味会躲开,是由于研究者的训练所形成的,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
C.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蝴蝶幼虫发育时,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之长大,限制蝴蝶幼虫的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蜕掉外骨骼,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6.【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蛾产下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取食桑叶,蜕皮吐丝结茧成蛹,最后变成成虫。家蚕的发育顺序为②④③①,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7.【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金线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A错误。
B.金线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B正确。
C.金线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正确。
D.金线蛙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湿润能辅助呼吸,D正确。
【分析】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8.【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蜜蜂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成蛙四个时期。进行变态发育的动物有②蜜蜂和③青蛙。①蛇和④老鼠的发育不经过变态。
【分析】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蜜蜂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成蛙四个时期。
9.【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①卵壳,②卵壳膜,都能够保护内部物质,A正确。
B.④为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但不是所有胚盘都一定能发育成胚胎,如没受精的卵或出现病变等就不能发育成胚胎,B错误。
C.③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⑤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C正确。
D.③卵黄,④胚盘,⑥卵黄膜,组成卵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鸟卵的结构: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图中①卵壳,②卵壳膜,③卵黄,④胚盘,⑤卵白,⑥卵黄膜。
10.【答案】D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只有受精的鸡卵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才可能孵化出小鸡,A错误;
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鸟类共有的繁殖行为,B错误;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C错误;
鸟卵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即胚盘),它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D正确。
【分析】鸟卵的结构图: 其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等,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胚盘是鸟卵中真正有生命的结构,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11.【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种子萌发的条件;女性生殖系统;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其中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是并列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卵巢产生卵细胞,两者不是包含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因此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用箭头表示)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C符合题意;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概念的关系是:1的范围最大,1包括2;2包括3;3包括4.
12.【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A、B中眼皮的单双和有无酒窝是体内控制眼皮单双、有无酒窝的基因不同,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AB正确。C、羊有角,马没有角不是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C错误。
D、体型胖瘦是环境条件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学生熟记变异是亲子代之间的变异,才能准确解题。
13.【答案】B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鸟卵的结构;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分析】解:A鸡的生殖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经过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草莓用茎生殖,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鸡卵的的基因组成为Rr,当R与r同时存在是,后代表现R控制的形状,即表现为玫瑰冠,B符合题意。
C图中的4胚盘中含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小鸡。2卵白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C不符合题意。
D单冠和玫瑰冠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玫瑰冠的基因(R)是显性基因,决定单冠的基因(r)是隐性基因。所以单冠的母鸡的基因组成是rr,玫瑰冠的公鸡的基因组成是RR,它们所产下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Rr,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识图:1-卵壳、2-卵白、3-卵黄、4-胚盘、5-气室。
1、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3、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14.【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他的这对基因由其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正常的父母除含有一个正常基因A外,都含有一个控制苯丙酮尿症的隐性基因a,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即这对夫妇再生一胎,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5%。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5.【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小绵的父亲的性染色体是X1Y,母亲的性染色体是X2X3,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AB.小绵是女生,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其中一个X1来自父亲,另一个X来自母亲(X2或X3),故AB错误。
CD.小阳是男生,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其中X来自母亲(X2或X3),Y来自父亲,小阳没有与父亲相同的X染色体,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16.【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是X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 一个X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有一半含有X染色体,而另一半含有Y染色体;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女性,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男孩,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方,与女性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水稻体细胞内有l2对染色体,其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为l2条,故B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是同种生物,不属于一对相对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
D.遗传是指亲子间性状上的相似性,“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图解如下:
17.【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首先根据遗传图解中3、4个体为正常,后代7患病,即无中生有有为隐,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基因组成为aa,而7号个体的aa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而7号个体的父母都为正常表现型,故倒推3、4个体基因组成均为Aa,故8号个体基因组成为AA或Aa。已推断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故2、6、9个体的基因组成均为aa,又9号aa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而5号为正常表现型,判断5号基因组成为Aa,故10、11号个体均为Aa。
A.子代与亲代的相同之处叫做遗传,不同之处叫做变异。故图中3和4表现正常,子女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A不符合题意。
B.5号(Aa)、6号(aa)所生的后代基因组成有两种Aa(正常)或aa(患病),且两种几率相等,故若5和6再生育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50%,B不符合题意。
C.婚姻法规定,三代之内的直系亲属或旁系血亲不能结婚,是因为近亲结婚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高。8和9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故不允许结婚,C不符合题意。
D.依上面分析可知,8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18.【答案】D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优生起源与英国,意思为“健康遗传”。主要是研究如何用有效手段降低胎儿缺陷发生率。现在优生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政策,其主要的内容是控制先天性疾病新生儿,以达到逐步改善和提高人群遗传素质的目的。目前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确保胎儿健康。目前,我国开展优生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等。
故答案为:D。
【分析】 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计划生育的具体化体现。优生是婚姻和家庭最重要的问题,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
19.【答案】C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突变。因此,“我国“神舟”号飞船每次太空之旅都会搭载一些农作物或蔬菜的种子,以期获得优良的新品种”。从根本原因分析,是因为这种育种方法能“诱导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C。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20.【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由题干知,温度会影响突变体的生存能力,但不是影响突变体生存的唯一因素,A不符合题意;
B、环境条件的改变,有的对突变体有利,有的对突变体不利,B不符合题意;
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果蝇产生的突变体是随机的发生的,不一定都是与环境相适应,C不符合题意;
D、同一突变体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能力不同,说明突变体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后,产生的变异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表明该变异不适于此环境,是不利变异;在气温升高到25℃,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表明该变异适于25度的环境,在25度的环境中是有利变异.因此突变是不定向的,变异的有利、有害完全取决于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变异是有利变异 。
21.【答案】(1)青菜叶;青菜叶不能用来饲养家蚕;用于实验的家蚕数目过少
(2)温度;不孵化;孵化
(3)完全变态发育;苍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①本题设置的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家蚕食物的不同,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青菜叶饲养。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青菜叶不能用来饲养家蚕。小强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用于实验的家蚕数目过少,这样可能导致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2)①根据题意本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②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温度过低没有孵化(成幼虫),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孵化(成幼虫)。(3)家蚕的发育一般要经过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与家蚕生殖发育方式相似的动物蜜蜂。与家蚕发育不同的昆虫的发育方式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2、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1)完全变态: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
22.【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扦插;嫁接;无性;母体
(2)接穗;砧木;形成层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1)图A的生殖方式是组织培养,图B是扦插,图C是嫁接,这三种繁殖方式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2)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要想将一株单色的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就可以使用这几种不同品种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株单色的野生菊上即可.图C嫁接的繁殖方式,①是接穗,②是砧木,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
故答案为:(1)植物组织培养;扦插;嫁接;无性;母体(2)接穗;砧木;形成层
【分析】观图可知:A是组织培养、B是扦插、C是嫁接,三者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据此答题.
23.【答案】(1)蜕皮
(2)A
(3)c
(4)化蛹
(5)变态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蝗虫的生长而生长,因此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外骨骼限制身体生长。(2)图一中动物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在A成虫期会飞,活动范围大,取食植物枝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3)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若通过蚕丝的产量,则应延长c幼虫期。(4)“到死”二字用的不恰当,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图一中的昆虫经过B卵、CD若虫、A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二中的昆虫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变态发育。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3)图一中,B卵、CD若虫、A成虫;图二中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
24.【答案】(1)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2)④;卵白
(3)⑤;⑥;⑧
(4)①
(5)⑤
(6)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射到鸡卵内,卵壳上会渗出很多红色液体(或将鸡卵放入盛满温水的杯中,如果看到了气泡,说明蛋壳上有小孔)。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⑥的结构名称都是卵黄,其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它的主要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2)④卵白,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少量的养料。
(3)图中⑥卵黄、⑧卵黄膜和⑤胚盘构成一个卵细胞。
(4)与两栖动物的卵相比,鸟类的卵有①卵壳,卵壳能保护卵内部的结构,因此鸟卵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
(5)图中受精的部位是⑤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6)卵壳上有小气孔可以通气,我们可以利用将鸡卵放入盛满温水的杯中,如果看到了气泡,说明蛋壳上有小孔,或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射到鸡卵内,卵壳上会渗出很多红色液体。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25.【答案】(1)相对性状
(2)遗传效应
(3)Rr
(4)无耳垂
(5)50%(或“1/2”)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2)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3)(4)据图中遗传图解所示:②的基因是Rr,表现为有耳垂,①是r,③的基因是rr,表现为无耳垂。(5)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仍是男孩的概率是50%。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26.【答案】(1)显性;隐性
(2)染色体
(3)相对性状
(4)A;a;1 :1
(5)生殖细胞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aa。所以由图解可以看出,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过程中,亲代产生生殖细胞,染色体要减半,基因随之减半。染色体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
(3)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说人的单双眼皮属于相对性状。
(4)基因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体细胞内的基因到了生殖细胞中是要减半的,是分别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内,比例:A:a=1:1。
(5)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表现。正是由于生殖细胞的基因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遗传,才使得生物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也是每种生物的固有特征能够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答案】(1)Aa;Aa;aa;AA;Aa
(2)白化;A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1)已知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正常人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说明夫妇双方都为女儿提供了一个隐性基因a,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因此这个家庭成员的基因组成分别是:父亲和母亲都是Aa,女儿是aa,儿子是AA或Aa.(2)①若确定该家庭中的儿子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可让他与另一白化病女性结婚,如果生出白化病患者,则说明儿子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如果后代中没有白化病患者,则儿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②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父亲Aa;母亲Aa;女儿aa;儿子AA或Aa(2)①白化病;Aa②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8.【答案】(1)变异
(2)AA
(3)100%
(4)12
(5)乙;a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从图甲中可看出,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但其子女中的Ⅲ7个体却患病”,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图甲中,Ⅰ1正常Ⅰ2患病,子代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表明患病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分析图甲可知”,Ⅰ1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3)从图1看出,从理论上推算,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00%.
(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图乙中,若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是12条.
(5)图乙中,乙组亲代是短穗×短穗,子一代植株出现长穗,表明长穗是隐性性状,短穗是显性性状.因此.通过杂交组合乙组(填表中番号),“可判断处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其中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2:
故答案为:(1)变异;(2)AA;(3)100%;(4)12;(5)乙;aa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