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1)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23 18:39:19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1)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朝阳期末)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如图所示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这种方式称为(  )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有性生殖
2.(2020八上·兴庆期末)植物的营养繁殖是指(  )
A.依靠花繁殖后代的过程
B.依靠果实繁殖后代的过程
C.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的过程
D.依靠根、茎、叶繁殖后代的过程
3.(2021七上·盐田期末)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①②
B.④上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C.③是胚珠,发育成胚
D.⑤是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和种皮
4.(2021七上·黑龙江期末)连续阴雨天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现象,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养分 B.传粉不足 C.水分不足 D.缺乏光照
5.(2020·百色)下图表示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①表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是蚂蚁,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可表示为①→②→④
B.若是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③为发育过程的幼虫期
C.若是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④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是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延长④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6.(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
①黄粉虫 ②蟋蟀 ③桦尺蛾 ④蝇 ⑤家蚕 ⑥蝗虫 ⑦菜粉蝶 ⑧蝼蛄 ⑨螳螂
A.①②⑥⑧⑨ B.①③④⑤⑦ C.③④⑤⑦ D.②⑥⑧⑨
7.(2021八上·普宁期末)“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B.幼体像鱼,有尾、用鳃呼吸
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
D.青蛙是体内受精
8.(2020八下·偃师期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对诗中青蛙的相关描述错误的一项(  )
A.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
B.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青蛙体外受精
D.青蛙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9.(2020八下·昌吉期中)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B.为了观察气室,首先要将鸡卵的任意一端敲出裂痕
C.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一个空腔是⑦气室
D.卵黄上乳白色小点①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10.(2019·聊城)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
⑤卵有卵壳保护 ⑥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⑦卵的数量巨大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③⑦ D.①③⑥⑦
11.(2021七上·昌图期末)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是(  )
① DNA 位于染色体上 ②染色体就是 DNA
③ 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④ 染色体和 DNA 都是遗传物质
⑤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12.(2020八下·洛宁期中)研究人员对鸡细胞的DNA进行编辑,去掉其中的一个小片段的鸡不会再被禽流感病毒感染。基因的编辑针对的是鸡细胞结构中的 (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线粒体
13.(2019·彭水模拟)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个白化病患者,此患者基因组成是怎样的?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 子,孩子肤色正常的几率是多少(控制肤色的基因用A或a表示(  )
A.AA、75% B.Aa、50% C.aa、25% D.aa、75%
14.(2019八下·武城开学考)下表是著名遗传学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A 紫花×紫花 全是紫花
B 白花×白花 全是白花
C 紫花×紫花 既有紫花,又有白花
D 紫花×白花 既有紫花,又有白花
A.能推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的一组是D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一定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C.性状表现相同,但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15.(2020·房山模拟)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一对夫妇已生有一个男孩,他们想要一个女孩,生女孩的概率及女孩性染色的组成是(  )
A.50%,XX B.100%,XY C.100%,XX D.50%,XY
16.(2020八下·南城开学考)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的受精卵及男性的精子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A.22对+XY,22条+Y B.22条+XY,22条+Y
C.22对+XX,22条+Y D.22条+Y,22条+X
17.(2021八上·普宁期末)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中的“近亲”指的是(  )
①直系血亲 ②所有亲属 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④同宗族的所有亲属 ⑤相同姓氏的人。
A.①③ B.③⑤ C.①④ D.①③⑤
18.(2021八上·普宁期末)下列都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
A.侏儒症、呆小症、先天性聋哑
B.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症
C.糖尿病、色盲、流感病毒
D.白化病、半乳糖血症、新冠肺炎
19.(2020·娄底)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高产易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
B.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之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太空椒
C.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含糖量提高的甜菜
D.用相同的种子种植西瓜,由于小陈技术好,水肥管理得当,亩产量比小张高出15%
20.(2019八下·东台期中)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二、实验探究题
21.(2017·内江)豌豆的相对性状明显,是杂交实验的好材料.著名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豌豆的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现用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根据下面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甲组:高茎×高茎→高茎410株﹢矮茎0株
乙组:高茎×矮茎→高茎200株﹢矮茎198株
丙组:高茎×高茎→高茎305株﹢矮茎106株
(1)在甲组中豌豆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   .
(2)通过分析   组实验数据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则丙组子代某一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为   .
(3)豌豆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在豌豆的生殖过程中,亲代的   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子代的性状表现.
(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属于   的变异.
三、综合题
22.(2021七上·松山期末)下图是桃花传粉、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标号a表示的过程为传粉,其实质是   散落到   上的过程。
(2)图二表示桃花的受精过程,即精子与   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3)图三示桃的果实,标号[10]   来自于图一中的[   ]   。
23.(2020八上·郓城期中)下图分别是青蛙、家蚕、蝗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青蛙、家蚕、蝗虫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青蛙的发育过程中,蝌蚪和成蛙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蝌蚪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而青蛙主要用肺呼吸、能够在陆地生活.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
(3)家蚕的发育与蝗虫发育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有   这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都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4)农业害虫,如黏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期。
24.(2020八下·新蔡期末)如图是家鸽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③和图乙中⑦的结构名称是   ,该结构的作用是   ,外面包裹着   。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   ,里面含有   。
(2)图乙中⑥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来的。
(3)两图中②的作用是   。
(4)下列四种动物中,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__。
A.中华鲟 B.大鲵 C.企鹅 D.扬子鳄
(5)小家鸽从卵壳里出来时,身上绒羽很少,眼没睁开,腿足无力,需亲鸟喂养,属于   。
(6)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鸡卵不能孵化成雏鸡是因为   。
25.(2021八上·普宁期末)斑马鱼性情温和,小巧玲珑,由于易饲养、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胚胎透明,斑马鱼已成为生命科学实验和研究的“新宠”。斑马鱼的体表有条状纹和豹状纹两种斑纹,体细胞中的染色是25对。请根据下表分析回答:
组别 亲代 后代
Ⅰ 条纹 豹纹 条纹(62尾) 豹纹(58尾)
Ⅱ 条纹 条纹 条纹(93尾) 豹纹(30尾)
(1)斑马鱼体表的条状纹和豹状纹,称为一对   ;斑马鱼体表的不同的斑纹是由不同的   控制的;组Ⅱ中亲代斑马鱼均为条状纹而后代出现了豹状纹,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斑马鱼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   组成的。
(3)根据表中的第   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斑马鱼花纹的   是显性性状。
(4)若用字母E和e表示控制斑马鱼体表花纹的基因,则组Ⅱ中后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5)组Ⅰ中后代条纹与亲代条纹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是   (用百分数表示)。
26.(2020八上·滨州月考)生物遗传有一定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基因传递也是有规律的。请据图回答:
(1)图一是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图中   (填序号)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图二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其中只有第二代的4号个体患有白化病,其他个体均正常;由此判断出白化病为   性状。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则5号的基因组成为   ,8号的基因组成为   。
(3)该遗传病是由图一中   (填序号)上的某一片段控制的,该片段称为   ,其在亲代、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
(4)第二代中4号和5号之间的差异称为   。
27.(2020·吉林模拟)如图是豚鼠毛色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豚鼠的亲代都是黑毛,而后代出现了棕毛,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根据豚鼠毛色在亲代与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可以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黑毛豚鼠的基因组成均为   ,子代黑毛豚鼠①的基因组成为   。
(4)如果这对黑毛豚鼠再生一只豚鼠,则生出的豚鼠为棕毛的可能性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接穗:嫁接上去的芽或枝条。 砧木:被嫁接的植物体。嫁接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所以,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如图所示的嫁接这种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
故答案为:B。
【分析】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优点:能够保持植株的优良特性,又能加快开花结实,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①嫁接后果树结果的枝条是接穗,结的果实也与接穗的品质相同,因为它们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②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属于植物克隆,动物克隆为无性生殖,试管婴儿为有性生殖.
③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答案】D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A. 依靠花繁殖后代的过程,B. 依靠果实繁殖后代的过程,C. 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的过程,都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
D. 依靠根、茎、叶繁殖后代的过程,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由于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所以又叫营养繁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营养生殖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3.【答案】B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柱头,②是花瓣,桃花的主要结构式雄蕊和雌蕊,A说法错误。
B、④是花药,花药成熟后散落出花粉,花粉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B说法正确。
C、③是胚珠,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C说法错误。
D、⑤是子房壁,将来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桃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其中雌蕊和雌蕊合称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4.【答案】B
【知识点】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
故答案为:B。
【分析】传粉就是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5.【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若是蚂蚁,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表示为①→②→③→④,A不符合题意。
B.若是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②为发育过程的幼虫期,③是蛹期,B不符合题意。
C.若是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若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业造成危害,但在④成虫期啃食农作物的枝叶,危害最大,C不符合题意。
D.若是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②幼虫期吐丝作茧,因此延长②幼虫期能提高蚕丝产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两种发育方式比较如下: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举例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有羽化现象 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蜜蜂、蚂蚁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成虫 幼虫和成虫相似,无羽化现象 蝗虫、蝼蛄、蟋蟀、螳螂、蜻蜓
6.【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题干中的①黄粉虫、③桦尺蛾、④蝇、⑤家蚕、⑦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②蟋蟀、⑥蝗虫、⑧蝼蛄、⑨螳螂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可见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7.【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幼体像鱼,有尾、用鳃呼吸,不符合题意;
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是体外受精而不是体内受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8.【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繁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是一种求偶行为,A正确。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B正确。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在繁殖季节,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进行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C正确。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幼蛙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变化,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
【分析】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在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9.【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卵壳位于最外面,坚硬,其上有气孔,利于气体交换,A正确。每个鸟卵的顿端内都有一块空的地方,这个结构叫气室,因此,应该选择鸟卵的顿端敲出裂纹,B错误。⑦气室位于外壳膜和内壳膜之间,C正确。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是鸟卵的卵细胞,其余部分则是非细胞结构,D正确。
【分析】鸟卵一般分为卵壳、卵壳膜、卵白、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
10.【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鸟类在繁殖季节,许多鸟类会选择合适的场所筑巢,然后求偶,求偶成功,雌雄鸟进行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的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卵有卵壳保护,鸟的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就开始发育。所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卵有卵壳保护,摆脱了卵孵化对环境的依赖,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提高了卵的孵化率,育雏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比较如下: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卵表面有胶质膜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11.【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 位于染色体上,故 DNA 位于染色体上说法正确。
②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染色体就是 DNA说法错误。
③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故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说法正确。
④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不是遗传物质。故染色体和 DNA 都是遗传物质说法错误。
⑤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含有两个DNA,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含有一条DNA,⑤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2.【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质中不含DNA或者基因,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不含DNA或者基因,B不符合题意。
C.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DNA分子和它们所携带的基因大多数有规律的集中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即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此基因的编辑针对的是鸡细胞结构中的细胞核,C符合题意。
D.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只含有少量环状DNA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3.【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个白化病患者,表明白化病是的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控制肤色的基因用A或a表示,则肤色正常的基因型是AA或Aa,白化病的基因型是aa,父母遗传给白化病(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正常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此患者基因组成是aa,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 子,孩子肤色正常的几率是7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4.【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C组亲代杂交组合是紫花×紫花,子代性状既有紫花,又有白花,白花是新出现的性状,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能推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的一组是C组,A不符合题意;
B、性状的显隐表现取决于亲本传给子代的基因组合,未必出现频率高的就是显性性状,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存在环境影响的原因,有时基因组成虽然相同,但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如橘子只适宜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后,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味道、色泽的性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北方的温度低,不适于橘子的生长,这是环境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而导致的,C符合题意;
D、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有单眼皮。因此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也能表现出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5.【答案】A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已有一个男孩,他们想要一个女孩,第二胎生女孩的几率是50%,且女孩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X。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16.【答案】A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解可知,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的受精卵及男性的精子染色体组成分别是:22对+XY,22条+Y。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
17.【答案】A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故答案为:A。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
18.【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A、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先天性聋哑属于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
B、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症都属于遗传病,B符合题意;
C、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是激素分泌异常症;色盲属于遗传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
D、白化病、半乳糖血症都属于遗传病,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遗传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19.【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高产易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普通辣椒经过卫星搭载后改变了体内的基因,这种变异会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性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用化学药品处理使染色体加倍的甜菜,比普通甜菜含糖量更高,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C不符合题意。
D.用相同的种子种植西瓜,由于小陈技术好,水肥管理得当,亩产量比小张高出15%,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2)按照变异的原因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0.【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正确;
②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只有不利变异才对生物有害的 ,所以原说法错误;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正确;因为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能够继承这种变异;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错误,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只有遗传的变异才可以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1.【答案】(1)遗传;相对性状
(2)丙;BB或Bb
(3)一半;基因
(4)不可遗传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1)“在甲组中豌豆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2)“丙组:高茎×高茎→高茎305株﹢矮茎106株”,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因此通过分析丙组实验数据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则高茎的基因型是BB或Bb,矮茎的基因型是bb.亲代高茎遗传给子代矮茎(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丙组子代某一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为BB或Bb.(3)从遗传图解看出,豌豆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在豌豆的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子代的性状表现.(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是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遗传;相对性状(2)丙;BB或Bb(3)一半;基因(4)不可遗传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同种生物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5)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2.【答案】(1)花粉;柱头
(2)卵细胞
(3)种子;6;胚珠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1)传粉是指雄蕊1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3柱头上的过程。
(2)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3)绿色植物的花完成传粉、受精以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10是种子,它是由9胚珠发育而来的。
【分析】图一:1花药,2花丝,3柱头,4花柱,5子房,6胚珠.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23.【答案】(1)有性生殖
(2)变态发育
(3)蛹;完全变态;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4)幼虫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叫有性生殖。青蛙、蝗虫、家蚕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2)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3)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通过对比可见家蚕的发育有蛹期。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家蚕和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4)黏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明显。黏虫在幼虫期主要以农作物的叶子为食,因此,黏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幼虫期。
【分析】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异同的比较如下: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24.【答案】(1)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胚盘;细胞核
(2)⑤
(3)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4)C
(5)晚成鸟
(6)外界温度低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图中的①是卵壳,②是气室,③是卵黄,④是卵白,⑤是胚盘,⑥是胚胎,⑦是卵黄。(1)(2)③和⑦都是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外面包着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⑤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⑥胚胎。(3)两图中的②是气室,内有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4)四种动物中,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最相近的是企鹅,两者都是鸟类,卵生,体内受精。(5)雏鸟身上绒羽很少。眼没睁开,腿足无力,需亲鸟喂养的,是晚成鸟。家鸽属于此类。(6)受精卵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才能孵化出小鸟。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鸡卵不能孵化成雏鸡是因为外界温度低。
【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25.【答案】(1)相对性状;基因;变异
(2)25条;DNA
(3)II;条纹
(4)EE、Ee、ee
(5)100%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斑马鱼体表的不同的斑纹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组Ⅱ中亲代斑马鱼均为条状纹而后代出现了豹状纹,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斑马鱼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5条,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3)遗传图解如图1:
遗传图解:
(4)(5)根据推断可知:条纹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E控制,则条纹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EE或Ee.但后代出现了豹纹,表明豹纹ee的基因,一定分别来自亲代条纹和豹纹,因此亲代条纹的基因一定为Ee.由于亲代有豹纹,一定向后代条纹传递a,所以后代豹纹的基因一定为Aa.可见亲代条纹与后代的条纹基因100%相同。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基因;变异;(2)25条;DNA(3)II;条纹;(4)EE、Ee、ee(5)10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6.【答案】(1)①
(2)隐形;AA或Aa;Aa
(3)①;基因;生殖细胞
(4)变异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图一是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③染色体由②蛋白质和①DNA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据题意可知,图中4的父母1、2正常,只有4是白化病,其他正常。白化病是亲代没有而在子代出现的性状,属于隐性性状。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4号是白化病患者,其基因组成是aa,可以推断1、2的基因组成都是Aa。5号正常,其基因组成是AA或Aa。根据遗传定律可知,由于3号正常(基因组成是AA或Aa),4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8号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来自父亲的基因一定是a,她的表现正常,因此8号的基因组成肯定是Aa。
(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①DNA上。基因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即在亲代、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4)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间性状的差异,叫做变异。因此第二代中4号和5号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分析】(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答案】(1)变异
(2)黑色
(3)Bb;BB或Bb
(4)25%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所以,题干中,豚鼠的亲代都是黑毛,而后代中出现了棕毛,这就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题干中图可以看出,亲代都是黑鼠,而子代出现了棕鼠,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可以判断出,棕色为隐性性状,黑色是显性性状。
(3)根据以上分析,棕色为隐性性状,黑色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那么亲代的基因型为Bb,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子代黑毛豚鼠的基因组成为BB或Bb,
(4)根据以上遗传图解可以看出, 这对黑毛豚鼠再生一只豚鼠,则生出的豚鼠为棕毛的可能性为 1/4,即25%。
故答案为:(1)变异;(2)黑色;(3)Bb、BB或Bb;(4)25%。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概念,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为基础题,比较简单,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如果在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1)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朝阳期末)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如图所示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这种方式称为(  )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有性生殖
【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接穗:嫁接上去的芽或枝条。 砧木:被嫁接的植物体。嫁接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所以,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如图所示的嫁接这种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
故答案为:B。
【分析】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优点:能够保持植株的优良特性,又能加快开花结实,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①嫁接后果树结果的枝条是接穗,结的果实也与接穗的品质相同,因为它们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②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属于植物克隆,动物克隆为无性生殖,试管婴儿为有性生殖.
③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2020八上·兴庆期末)植物的营养繁殖是指(  )
A.依靠花繁殖后代的过程
B.依靠果实繁殖后代的过程
C.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的过程
D.依靠根、茎、叶繁殖后代的过程
【答案】D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A. 依靠花繁殖后代的过程,B. 依靠果实繁殖后代的过程,C. 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的过程,都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
D. 依靠根、茎、叶繁殖后代的过程,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由于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所以又叫营养繁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营养生殖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3.(2021七上·盐田期末)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①②
B.④上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C.③是胚珠,发育成胚
D.⑤是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和种皮
【答案】B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柱头,②是花瓣,桃花的主要结构式雄蕊和雌蕊,A说法错误。
B、④是花药,花药成熟后散落出花粉,花粉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B说法正确。
C、③是胚珠,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C说法错误。
D、⑤是子房壁,将来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桃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其中雌蕊和雌蕊合称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4.(2021七上·黑龙江期末)连续阴雨天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现象,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养分 B.传粉不足 C.水分不足 D.缺乏光照
【答案】B
【知识点】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
故答案为:B。
【分析】传粉就是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5.(2020·百色)下图表示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①表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是蚂蚁,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可表示为①→②→④
B.若是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③为发育过程的幼虫期
C.若是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④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是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延长④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若是蚂蚁,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表示为①→②→③→④,A不符合题意。
B.若是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②为发育过程的幼虫期,③是蛹期,B不符合题意。
C.若是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若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业造成危害,但在④成虫期啃食农作物的枝叶,危害最大,C不符合题意。
D.若是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②幼虫期吐丝作茧,因此延长②幼虫期能提高蚕丝产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两种发育方式比较如下: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举例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有羽化现象 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蜜蜂、蚂蚁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成虫 幼虫和成虫相似,无羽化现象 蝗虫、蝼蛄、蟋蟀、螳螂、蜻蜓
6.(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
①黄粉虫 ②蟋蟀 ③桦尺蛾 ④蝇 ⑤家蚕 ⑥蝗虫 ⑦菜粉蝶 ⑧蝼蛄 ⑨螳螂
A.①②⑥⑧⑨ B.①③④⑤⑦ C.③④⑤⑦ D.②⑥⑧⑨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题干中的①黄粉虫、③桦尺蛾、④蝇、⑤家蚕、⑦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②蟋蟀、⑥蝗虫、⑧蝼蛄、⑨螳螂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可见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7.(2021八上·普宁期末)“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B.幼体像鱼,有尾、用鳃呼吸
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
D.青蛙是体内受精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幼体像鱼,有尾、用鳃呼吸,不符合题意;
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是体外受精而不是体内受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8.(2020八下·偃师期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对诗中青蛙的相关描述错误的一项(  )
A.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
B.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青蛙体外受精
D.青蛙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繁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是一种求偶行为,A正确。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B正确。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在繁殖季节,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进行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C正确。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幼蛙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变化,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
【分析】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在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9.(2020八下·昌吉期中)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B.为了观察气室,首先要将鸡卵的任意一端敲出裂痕
C.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一个空腔是⑦气室
D.卵黄上乳白色小点①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卵壳位于最外面,坚硬,其上有气孔,利于气体交换,A正确。每个鸟卵的顿端内都有一块空的地方,这个结构叫气室,因此,应该选择鸟卵的顿端敲出裂纹,B错误。⑦气室位于外壳膜和内壳膜之间,C正确。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是鸟卵的卵细胞,其余部分则是非细胞结构,D正确。
【分析】鸟卵一般分为卵壳、卵壳膜、卵白、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
10.(2019·聊城)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
⑤卵有卵壳保护 ⑥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⑦卵的数量巨大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③⑦ D.①③⑥⑦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鸟类在繁殖季节,许多鸟类会选择合适的场所筑巢,然后求偶,求偶成功,雌雄鸟进行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的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卵有卵壳保护,鸟的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就开始发育。所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卵有卵壳保护,摆脱了卵孵化对环境的依赖,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提高了卵的孵化率,育雏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比较如下: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卵表面有胶质膜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11.(2021七上·昌图期末)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是(  )
① DNA 位于染色体上 ②染色体就是 DNA
③ 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④ 染色体和 DNA 都是遗传物质
⑤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 位于染色体上,故 DNA 位于染色体上说法正确。
②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染色体就是 DNA说法错误。
③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故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说法正确。
④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不是遗传物质。故染色体和 DNA 都是遗传物质说法错误。
⑤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含有两个DNA,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含有一条DNA,⑤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2.(2020八下·洛宁期中)研究人员对鸡细胞的DNA进行编辑,去掉其中的一个小片段的鸡不会再被禽流感病毒感染。基因的编辑针对的是鸡细胞结构中的 (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线粒体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质中不含DNA或者基因,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不含DNA或者基因,B不符合题意。
C.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DNA分子和它们所携带的基因大多数有规律的集中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即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此基因的编辑针对的是鸡细胞结构中的细胞核,C符合题意。
D.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只含有少量环状DNA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3.(2019·彭水模拟)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个白化病患者,此患者基因组成是怎样的?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 子,孩子肤色正常的几率是多少(控制肤色的基因用A或a表示(  )
A.AA、75% B.Aa、50% C.aa、25% D.aa、75%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个白化病患者,表明白化病是的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控制肤色的基因用A或a表示,则肤色正常的基因型是AA或Aa,白化病的基因型是aa,父母遗传给白化病(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正常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此患者基因组成是aa,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 子,孩子肤色正常的几率是7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4.(2019八下·武城开学考)下表是著名遗传学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A 紫花×紫花 全是紫花
B 白花×白花 全是白花
C 紫花×紫花 既有紫花,又有白花
D 紫花×白花 既有紫花,又有白花
A.能推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的一组是D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一定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C.性状表现相同,但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C组亲代杂交组合是紫花×紫花,子代性状既有紫花,又有白花,白花是新出现的性状,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能推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的一组是C组,A不符合题意;
B、性状的显隐表现取决于亲本传给子代的基因组合,未必出现频率高的就是显性性状,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存在环境影响的原因,有时基因组成虽然相同,但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如橘子只适宜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后,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味道、色泽的性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北方的温度低,不适于橘子的生长,这是环境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而导致的,C符合题意;
D、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有单眼皮。因此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也能表现出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5.(2020·房山模拟)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一对夫妇已生有一个男孩,他们想要一个女孩,生女孩的概率及女孩性染色的组成是(  )
A.50%,XX B.100%,XY C.100%,XX D.50%,XY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已有一个男孩,他们想要一个女孩,第二胎生女孩的几率是50%,且女孩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X。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16.(2020八下·南城开学考)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的受精卵及男性的精子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A.22对+XY,22条+Y B.22条+XY,22条+Y
C.22对+XX,22条+Y D.22条+Y,22条+X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解可知,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的受精卵及男性的精子染色体组成分别是:22对+XY,22条+Y。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
17.(2021八上·普宁期末)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中的“近亲”指的是(  )
①直系血亲 ②所有亲属 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④同宗族的所有亲属 ⑤相同姓氏的人。
A.①③ B.③⑤ C.①④ D.①③⑤
【答案】A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故答案为:A。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
18.(2021八上·普宁期末)下列都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
A.侏儒症、呆小症、先天性聋哑
B.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症
C.糖尿病、色盲、流感病毒
D.白化病、半乳糖血症、新冠肺炎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A、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先天性聋哑属于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
B、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症都属于遗传病,B符合题意;
C、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是激素分泌异常症;色盲属于遗传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
D、白化病、半乳糖血症都属于遗传病,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遗传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19.(2020·娄底)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高产易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
B.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之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太空椒
C.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含糖量提高的甜菜
D.用相同的种子种植西瓜,由于小陈技术好,水肥管理得当,亩产量比小张高出15%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高产易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普通辣椒经过卫星搭载后改变了体内的基因,这种变异会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性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用化学药品处理使染色体加倍的甜菜,比普通甜菜含糖量更高,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C不符合题意。
D.用相同的种子种植西瓜,由于小陈技术好,水肥管理得当,亩产量比小张高出15%,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2)按照变异的原因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0.(2019八下·东台期中)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正确;
②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只有不利变异才对生物有害的 ,所以原说法错误;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正确;因为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能够继承这种变异;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错误,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只有遗传的变异才可以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二、实验探究题
21.(2017·内江)豌豆的相对性状明显,是杂交实验的好材料.著名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豌豆的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现用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根据下面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甲组:高茎×高茎→高茎410株﹢矮茎0株
乙组:高茎×矮茎→高茎200株﹢矮茎198株
丙组:高茎×高茎→高茎305株﹢矮茎106株
(1)在甲组中豌豆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   .
(2)通过分析   组实验数据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则丙组子代某一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为   .
(3)豌豆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在豌豆的生殖过程中,亲代的   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子代的性状表现.
(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属于   的变异.
【答案】(1)遗传;相对性状
(2)丙;BB或Bb
(3)一半;基因
(4)不可遗传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1)“在甲组中豌豆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2)“丙组:高茎×高茎→高茎305株﹢矮茎106株”,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因此通过分析丙组实验数据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则高茎的基因型是BB或Bb,矮茎的基因型是bb.亲代高茎遗传给子代矮茎(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丙组子代某一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为BB或Bb.(3)从遗传图解看出,豌豆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在豌豆的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子代的性状表现.(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是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遗传;相对性状(2)丙;BB或Bb(3)一半;基因(4)不可遗传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同种生物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5)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三、综合题
22.(2021七上·松山期末)下图是桃花传粉、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标号a表示的过程为传粉,其实质是   散落到   上的过程。
(2)图二表示桃花的受精过程,即精子与   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3)图三示桃的果实,标号[10]   来自于图一中的[   ]   。
【答案】(1)花粉;柱头
(2)卵细胞
(3)种子;6;胚珠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1)传粉是指雄蕊1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3柱头上的过程。
(2)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3)绿色植物的花完成传粉、受精以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10是种子,它是由9胚珠发育而来的。
【分析】图一:1花药,2花丝,3柱头,4花柱,5子房,6胚珠.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23.(2020八上·郓城期中)下图分别是青蛙、家蚕、蝗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青蛙、家蚕、蝗虫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青蛙的发育过程中,蝌蚪和成蛙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蝌蚪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而青蛙主要用肺呼吸、能够在陆地生活.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
(3)家蚕的发育与蝗虫发育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有   这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都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4)农业害虫,如黏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期。
【答案】(1)有性生殖
(2)变态发育
(3)蛹;完全变态;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4)幼虫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叫有性生殖。青蛙、蝗虫、家蚕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2)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3)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通过对比可见家蚕的发育有蛹期。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家蚕和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4)黏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明显。黏虫在幼虫期主要以农作物的叶子为食,因此,黏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幼虫期。
【分析】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异同的比较如下: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24.(2020八下·新蔡期末)如图是家鸽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③和图乙中⑦的结构名称是   ,该结构的作用是   ,外面包裹着   。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   ,里面含有   。
(2)图乙中⑥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来的。
(3)两图中②的作用是   。
(4)下列四种动物中,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__。
A.中华鲟 B.大鲵 C.企鹅 D.扬子鳄
(5)小家鸽从卵壳里出来时,身上绒羽很少,眼没睁开,腿足无力,需亲鸟喂养,属于   。
(6)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鸡卵不能孵化成雏鸡是因为   。
【答案】(1)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胚盘;细胞核
(2)⑤
(3)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4)C
(5)晚成鸟
(6)外界温度低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图中的①是卵壳,②是气室,③是卵黄,④是卵白,⑤是胚盘,⑥是胚胎,⑦是卵黄。(1)(2)③和⑦都是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外面包着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⑤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⑥胚胎。(3)两图中的②是气室,内有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4)四种动物中,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最相近的是企鹅,两者都是鸟类,卵生,体内受精。(5)雏鸟身上绒羽很少。眼没睁开,腿足无力,需亲鸟喂养的,是晚成鸟。家鸽属于此类。(6)受精卵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才能孵化出小鸟。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鸡卵不能孵化成雏鸡是因为外界温度低。
【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25.(2021八上·普宁期末)斑马鱼性情温和,小巧玲珑,由于易饲养、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胚胎透明,斑马鱼已成为生命科学实验和研究的“新宠”。斑马鱼的体表有条状纹和豹状纹两种斑纹,体细胞中的染色是25对。请根据下表分析回答:
组别 亲代 后代
Ⅰ 条纹 豹纹 条纹(62尾) 豹纹(58尾)
Ⅱ 条纹 条纹 条纹(93尾) 豹纹(30尾)
(1)斑马鱼体表的条状纹和豹状纹,称为一对   ;斑马鱼体表的不同的斑纹是由不同的   控制的;组Ⅱ中亲代斑马鱼均为条状纹而后代出现了豹状纹,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斑马鱼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   组成的。
(3)根据表中的第   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斑马鱼花纹的   是显性性状。
(4)若用字母E和e表示控制斑马鱼体表花纹的基因,则组Ⅱ中后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5)组Ⅰ中后代条纹与亲代条纹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是   (用百分数表示)。
【答案】(1)相对性状;基因;变异
(2)25条;DNA
(3)II;条纹
(4)EE、Ee、ee
(5)100%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斑马鱼体表的不同的斑纹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组Ⅱ中亲代斑马鱼均为条状纹而后代出现了豹状纹,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斑马鱼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5条,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3)遗传图解如图1:
遗传图解:
(4)(5)根据推断可知:条纹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E控制,则条纹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EE或Ee.但后代出现了豹纹,表明豹纹ee的基因,一定分别来自亲代条纹和豹纹,因此亲代条纹的基因一定为Ee.由于亲代有豹纹,一定向后代条纹传递a,所以后代豹纹的基因一定为Aa.可见亲代条纹与后代的条纹基因100%相同。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基因;变异;(2)25条;DNA(3)II;条纹;(4)EE、Ee、ee(5)10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6.(2020八上·滨州月考)生物遗传有一定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基因传递也是有规律的。请据图回答:
(1)图一是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图中   (填序号)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图二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其中只有第二代的4号个体患有白化病,其他个体均正常;由此判断出白化病为   性状。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则5号的基因组成为   ,8号的基因组成为   。
(3)该遗传病是由图一中   (填序号)上的某一片段控制的,该片段称为   ,其在亲代、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
(4)第二代中4号和5号之间的差异称为   。
【答案】(1)①
(2)隐形;AA或Aa;Aa
(3)①;基因;生殖细胞
(4)变异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图一是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③染色体由②蛋白质和①DNA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据题意可知,图中4的父母1、2正常,只有4是白化病,其他正常。白化病是亲代没有而在子代出现的性状,属于隐性性状。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4号是白化病患者,其基因组成是aa,可以推断1、2的基因组成都是Aa。5号正常,其基因组成是AA或Aa。根据遗传定律可知,由于3号正常(基因组成是AA或Aa),4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8号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来自父亲的基因一定是a,她的表现正常,因此8号的基因组成肯定是Aa。
(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①DNA上。基因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即在亲代、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4)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间性状的差异,叫做变异。因此第二代中4号和5号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分析】(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2020·吉林模拟)如图是豚鼠毛色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豚鼠的亲代都是黑毛,而后代出现了棕毛,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根据豚鼠毛色在亲代与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可以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黑毛豚鼠的基因组成均为   ,子代黑毛豚鼠①的基因组成为   。
(4)如果这对黑毛豚鼠再生一只豚鼠,则生出的豚鼠为棕毛的可能性为   。
【答案】(1)变异
(2)黑色
(3)Bb;BB或Bb
(4)25%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所以,题干中,豚鼠的亲代都是黑毛,而后代中出现了棕毛,这就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题干中图可以看出,亲代都是黑鼠,而子代出现了棕鼠,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可以判断出,棕色为隐性性状,黑色是显性性状。
(3)根据以上分析,棕色为隐性性状,黑色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那么亲代的基因型为Bb,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子代黑毛豚鼠的基因组成为BB或Bb,
(4)根据以上遗传图解可以看出, 这对黑毛豚鼠再生一只豚鼠,则生出的豚鼠为棕毛的可能性为 1/4,即25%。
故答案为:(1)变异;(2)黑色;(3)Bb、BB或Bb;(4)25%。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概念,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为基础题,比较简单,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如果在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