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一年 B.半年 C.一天 D.24小时
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南半球的夏季是( )
A.12、1、2三个月 B.3、4、5三个月
C.6、7、8三个月 D.9、10、11三个月
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
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B.有无太阳光的直射
C.有无四季变化 D.人为随意划分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电视里播报说某宇航员已经绕地球转了30圈了,一位老人笑着说,“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这60圈指的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绕地轴转
C.地球公转 D.地球绕太阳自东向西转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期相同 B.速度相同
C.方向相同 D.围绕的中心相同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各地时间的差异
C.四季的变化 D.太阳的东升西落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7章地月系 单元试卷)北回归线地带由于其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四大古文明,生活在北回归线上的居民一年可以观测到( )
A.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7章地月系 单元试卷)下列对“坐地日行八万里”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
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7.2 昼夜与四季)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0.(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7.2 昼夜与四季)下列不属于使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一个夹角
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
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斜着身子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1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7.2 昼夜与四季)下列现象不属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四季形成 B.二十四节气 C.昼夜分明 D.五带划分
1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7.1地球的运动)以下年份属于闰年的是( )
A.2018年 B.2020年 C.2019年 D.2022年
13.(2020·乐清模拟)2020年温州市初中生学业考试将于6月15日和16日这两天举行,考试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
A. A B.B
C.C D.D
14.(2020·宁波模拟)宁波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一年中的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年中的某一个季节冷暖气流交替加剧,风向多变,但以偏东风为主,天气乍寒乍暖,气温变幅较大,晴雨不定,常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平均气温17℃左右,该季节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位置A B.位置B C.位置C D.位置D
15.(2020七下·长兴月考)阳光射在直立的标杆上,一天中,杆影最短的时间是在( )
A.中午 B.下午 C.上午 D.早晨
16.(2020·上城模拟)2020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刚好是同一天,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有关这一天的判断合理的是( )
A. 地球公转到DA之间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
C.杭州昼长夜短 D.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17.(2020·杭州模拟)当地球在A、D之间运动时,下列出现的情况与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相符合的是( )
A.赏明月,共庆团圆 B.发红包,守岁迎春
C.观花灯,喜闹元宵 D.清明时,踏青插柳
二、填空题
1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 ;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正是南半球的 (季节)。
1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5.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小红同学发现:在阳光照射下,家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她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她分析并回答。
(1)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是在 。
(2)深圳市的纬度约为22.5N,则深圳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20.(2020七下·仙居月考)2020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是父亲节。
(1)这一天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中的 。
21.(2020七下·温岭期末)同学们在学习七下《科学》后形成了许多观点,如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海市蜃楼”隐含了光的折射原理③生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和死亡等生长时期④地球绕日公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22.(2020·南浔模拟)如图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请回答:
(1)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3)南浔在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
23.(2020·平湖模拟) 2020年6月27日(农历初七),这天,地球最接近图1公转轨道A→B→C→D中的 当晚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 。
24.(2020·浙江模拟) 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黄昏时分,夜空中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景象,如图所示。当金星、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有可能出现“金星合月”的现象,其原理与日全食类似。
(1)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2)当天,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 之间位置。
25.(2020·台州模拟)浙江2020年中考时间:6月26日至6月27日,若天气晴朗,到时夜晚将出现上弦月。
(1)如图能反映浙江中考晚上月相的是 。
A. B. C. D.
(2)如图为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请在图中用“●”标出6月26日地球所处的大致位置;
(3)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断进行自转,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
26.(2020·仙居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如图,当天地球大约所处的位置是 附近,月球所处的位置 。
27.(2020·定海模拟)如图,地球一边绕地轴自转,一边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现象(选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
(2)今年的中考时间定为6月26、27日,那时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填字母)。
28.(2020·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D→C→B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选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现象。
(2)2020年6月26日(农历初六)是中考的日子,这天月亮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选填“A”、“B”、“C”或“D”)。
29.(2019·宁波模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在横线上填入对应的英文字母.图中位置表示春分的是 点,当肇庆夏至日时,地球运行到图中 点位置.
30.(2017·金华)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如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附近为 (填“极昼”或“极夜”)。
31.(2017·浙江模拟)2017 年 4 月 12 日杭州临安发生4.2 级地震,全省不少地方都有震感。
(1)中国属于多地震国家,浙江省处在亚欧板块与 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
(2)地震当天,假设浙江地区白昼时间长为 t 1 小时,北京地区白昼时间长为 t 2 小时,
则 t 1 t 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2.(2017·瑞安模拟)春季是禽流感的多发季节。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7年1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是35例,死亡数11例。我省又面临着禽流感疫情的严峻考验。
(1)1月份地球公转的位置处于右图中 之间。(填“AB”、“BC”、“CD”、“DA”)。
(2)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H7N9禽流感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普通流感疫苗不能使人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 ,因而不能获得对H7N9禽流感的抵抗力。
(3)人感染H7N9后会出现发烧症状引起食欲降低,其原因是 。
三、解答题
33.为什么地球会依依不舍地绕着太阳转?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
【解答】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故答案为:A
2.【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下面是南北北球的四季划分:每年的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的秋季;每年的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每年的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的春季;每年的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
故答案为:A。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气候带划分解题;
【解答】地球的五带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分明.划分五带的依据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故答案为:A。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相当于老人绕着太阳转;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的运动,周期为1天(约24小时)。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
【解答】A、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A错误;
B、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465米每秒;而公转的速度约为30千米每秒;故B错误;
C、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的;故C正确;
D、地球自转是绕地轴转动的,公转是绕太阳转动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
【解答】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南北半球的四季更替,而地球的自转会出现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现象。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直射赤道为春分或秋分。
【解答】生活在北回归线上的居民一年可以观测到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因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地球的自转运动,说明赤道的长度约4万千米即8万里,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冬至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地球绕太阳转,叫地球公转,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365天);产生的现象是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地球公转时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现象方面切入。
【解答】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昼夜分明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用选项中的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据此解答。
【解答】2020年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 6月15日和16日处于春分3月21日到夏至6月22日之间,即AB之间,但更接近夏至(B点);
故答案为:B。
14.【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天气乍寒乍暖,气温变幅较大,晴雨不定,常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平均气温17℃左右,而风向 以偏东风为主, 说明此时的季节为春季;故地球公转的位置应处于春分附近;
故答案为:D。
15.【答案】A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杆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有关。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大小变化是先增大再减少。日出时太阳高度很小此时影子很长,日出之后由于太阳高度增大影子的长度变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正午之后太阳高度减小,影子长度逐渐变长。
【解答】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有关,当太阳高度越小时影子越长,当太阳高度越大时影子越短。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是最大的,此时的影子是最短的,据此可知选项中的中午是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影子最短,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解答】 AB、 国庆节处于秋分(9月23日)与冬至(12月22日)之间。此时地球公转到BC之间,公转速度越来越慢,阳光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在南极和赤道之间的半个地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 当 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杭州在北半球,因此10月1日杭州市昼短夜长,C不符合题意。
D、 当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大致成一线时,月相是新月,不是满月, 应该是地球在月亮与太阳之间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春分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是夏至,在南回归线上为冬至,结合图解题。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D是春分,DA之间就是清明的时节。
故答案为:D
18.【答案】相反;冬季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变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时间上,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北半球春天是3~5月份,而南半球是9~11月份;北半球夏天是6~8月份,而南半球是12~2月份。”;
【解答】由于南北半球太阳直射时间不同,所以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正是南半球的冬季即6、7、8;
故答案为:相反;冬季。
19.【答案】(1)正午12点
(2)有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从太阳直射和太阳高度方面的内容切入即可。
【解答】(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其纬度值为黄赤交角,是一条纬线,大约在北纬23度26分的地方,而深圳市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3'至114°38',北纬22°24'至22°52'之间。一年中太阳会有直射北回归线的机会,因此深圳也有阳光直射的机会。
故答案为:(1)正午(2)有
20.【答案】(1)A
(2)B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农历初一是新月;
(2)6月21日接近夏至(6月22日)附近,即B位置;
故答案为:(1)A;(2)B。
21.【答案】②③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理论性知识,难度不大,思考解题即可。
【解答】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①错误。 “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折射原理导致的 ②正确;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生物的一生包括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过程,如一个婴儿,会慢慢生长发育变为幼儿、儿童、青年、成年(娶妻生子)、壮年、老年、死亡 ,③正确,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④错误。
故答案为:②③
22.【答案】(1)冬至
(2)ABCD
(3)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时,直射点的改变,导致地球节气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答】(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取到的太阳辐射能最少,即北半球最冷,所以这时北半球是冬至节气;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变短,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所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ABCD;
(3)中国地处北半球,所以南浔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冬至;(2)ABCD;(3)昼短夜长。
23.【答案】A;丙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从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法转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为夏至,而6月22日是夏至日,那么 2020年6月27日这天最接近A点。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丙位置。
故答案为:A;丙
24.【答案】(1)自东向西
(2)①②之间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在地球上能过够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而金星上看到的太阳是西升东落,说明金星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2)1月28日处在冬至日12月22日到春分之间3月21日,即 ①②之间;
故答案为:(1)自东向西;(2) ①②之间.
25.【答案】(1)B
(2)如图中小黑球所处位置
(3)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解答】 (1)浙江2020年中考时间:6月26日至6月27日,若天气晴朗,到时夜晚将出现上弦月。上弦月是左半边是黑暗,右半边是明亮的,因此B符合题意。
(2)A位置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夏至是6月22日左右,B点就是秋分日,秋分日是9月23日左右,那么6月26日至6月27日 就是在AB之间。如图中小黑球所处位置
(3)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断进行自转,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昼夜交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引起的。
故答案为:(1)B;(2)见上图;(3)B
26.【答案】B;C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所以B点是秋分,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因此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B点附近。由于这天是满月,因此地球在中间,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月球所处的位置在C。
故答案为:B;C
27.【答案】(1)四季更替
(2)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的现象;
(2)6月26、27日处于夏至日6月22日到秋分9月23日之间,但更接近B位置;
故答案为:(1)四季更替;(2)B。
28.【答案】(1)四季更替
(2)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1)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了四季更替;
(2)6月26日是农历初六,即这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月球大约在D位置处;
故答案为:(1)四季更替;(2)D。
29.【答案】D;A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解答】读图可得:A所示节气是夏至日,B所示节气是秋分日,C所示节气是冬至日,D所示节气是春分日;当肇庆夏至日时,地球运行到图中A点位置;
故答案为:(1)D;(2)A.
30.【答案】(1)顺时针
(2)极夜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1)按正确方向旋转地球仪,从南极上空观察旋转的方向。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夏至为6月23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据此可以判断6月12日时南极的昼夜情况。
【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图中为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2)6月1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处于极夜。
故答案为:(1)顺时针;(2)极夜。
31.【答案】(1)太平洋
(2)小于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1)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纬度比浙江高,北京白昼时间较长。
【解答】(1)浙江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稳定,形成地震;
(2) 4 月 12 日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纬度比浙江高,北京白昼时间 t2大于浙江白昼时间 t1。
故答案为:(1)太平洋;(2)小于。
32.【答案】(1)DA
(2)抗体
(3)发烧导致体温升高,体内酶的活性减弱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春分日即3月21日,B是夏至日即6月22日,C是秋分日即9月23日,D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2)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人体在感染H7N9后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
【解答】(1)一月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即DA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从而获得对流感的免疫力;
(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在感染H7N9后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人体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
故答案为:(1)DA;(2)抗体;(3)发烧导致体温升高,体内酶的活性减弱。
33.【答案】地球在转动中受到了太阳的引力,并且引力始终指向太阳,故该力使地球一直绕太阳转动,不会远离太阳.
【知识点】地球公转;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地球在转动中受到了太阳的引力,并且引力始终指向太阳,故该力使地球一直绕太阳转动,不会远离太阳.
【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地球的运动也是由于太阳的引力作用.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一年 B.半年 C.一天 D.24小时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
【解答】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故答案为:A
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南半球的夏季是( )
A.12、1、2三个月 B.3、4、5三个月
C.6、7、8三个月 D.9、10、11三个月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下面是南北北球的四季划分:每年的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的秋季;每年的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每年的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的春季;每年的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
故答案为:A。
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
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B.有无太阳光的直射
C.有无四季变化 D.人为随意划分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气候带划分解题;
【解答】地球的五带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分明.划分五带的依据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故答案为:A。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电视里播报说某宇航员已经绕地球转了30圈了,一位老人笑着说,“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这60圈指的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绕地轴转
C.地球公转 D.地球绕太阳自东向西转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相当于老人绕着太阳转;
故答案为:C。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期相同 B.速度相同
C.方向相同 D.围绕的中心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的运动,周期为1天(约24小时)。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
【解答】A、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A错误;
B、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465米每秒;而公转的速度约为30千米每秒;故B错误;
C、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的;故C正确;
D、地球自转是绕地轴转动的,公转是绕太阳转动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各地时间的差异
C.四季的变化 D.太阳的东升西落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
【解答】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南北半球的四季更替,而地球的自转会出现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现象。
故答案为:C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7章地月系 单元试卷)北回归线地带由于其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四大古文明,生活在北回归线上的居民一年可以观测到( )
A.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直射赤道为春分或秋分。
【解答】生活在北回归线上的居民一年可以观测到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因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7章地月系 单元试卷)下列对“坐地日行八万里”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地球的自转运动,说明赤道的长度约4万千米即8万里,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7.2 昼夜与四季)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答案】A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冬至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7.2 昼夜与四季)下列不属于使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一个夹角
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
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斜着身子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地球绕太阳转,叫地球公转,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365天);产生的现象是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地球公转时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7.2 昼夜与四季)下列现象不属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四季形成 B.二十四节气 C.昼夜分明 D.五带划分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现象方面切入。
【解答】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昼夜分明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7.1地球的运动)以下年份属于闰年的是( )
A.2018年 B.2020年 C.2019年 D.2022年
【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用选项中的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据此解答。
【解答】2020年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0·乐清模拟)2020年温州市初中生学业考试将于6月15日和16日这两天举行,考试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
A. 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 6月15日和16日处于春分3月21日到夏至6月22日之间,即AB之间,但更接近夏至(B点);
故答案为:B。
14.(2020·宁波模拟)宁波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一年中的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年中的某一个季节冷暖气流交替加剧,风向多变,但以偏东风为主,天气乍寒乍暖,气温变幅较大,晴雨不定,常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平均气温17℃左右,该季节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位置A B.位置B C.位置C D.位置D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天气乍寒乍暖,气温变幅较大,晴雨不定,常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平均气温17℃左右,而风向 以偏东风为主, 说明此时的季节为春季;故地球公转的位置应处于春分附近;
故答案为:D。
15.(2020七下·长兴月考)阳光射在直立的标杆上,一天中,杆影最短的时间是在( )
A.中午 B.下午 C.上午 D.早晨
【答案】A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杆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有关。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大小变化是先增大再减少。日出时太阳高度很小此时影子很长,日出之后由于太阳高度增大影子的长度变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正午之后太阳高度减小,影子长度逐渐变长。
【解答】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有关,当太阳高度越小时影子越长,当太阳高度越大时影子越短。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是最大的,此时的影子是最短的,据此可知选项中的中午是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影子最短,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2020·上城模拟)2020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刚好是同一天,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有关这一天的判断合理的是( )
A. 地球公转到DA之间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
C.杭州昼长夜短 D.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解答】 AB、 国庆节处于秋分(9月23日)与冬至(12月22日)之间。此时地球公转到BC之间,公转速度越来越慢,阳光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在南极和赤道之间的半个地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 当 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杭州在北半球,因此10月1日杭州市昼短夜长,C不符合题意。
D、 当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大致成一线时,月相是新月,不是满月, 应该是地球在月亮与太阳之间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2020·杭州模拟)当地球在A、D之间运动时,下列出现的情况与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相符合的是( )
A.赏明月,共庆团圆 B.发红包,守岁迎春
C.观花灯,喜闹元宵 D.清明时,踏青插柳
【答案】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春分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是夏至,在南回归线上为冬至,结合图解题。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D是春分,DA之间就是清明的时节。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5章 地球 单元试卷)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 ;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正是南半球的 (季节)。
【答案】相反;冬季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变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时间上,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北半球春天是3~5月份,而南半球是9~11月份;北半球夏天是6~8月份,而南半球是12~2月份。”;
【解答】由于南北半球太阳直射时间不同,所以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正是南半球的冬季即6、7、8;
故答案为:相反;冬季。
1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5.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小红同学发现:在阳光照射下,家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她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她分析并回答。
(1)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是在 。
(2)深圳市的纬度约为22.5N,则深圳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答案】(1)正午12点
(2)有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从太阳直射和太阳高度方面的内容切入即可。
【解答】(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其纬度值为黄赤交角,是一条纬线,大约在北纬23度26分的地方,而深圳市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3'至114°38',北纬22°24'至22°52'之间。一年中太阳会有直射北回归线的机会,因此深圳也有阳光直射的机会。
故答案为:(1)正午(2)有
20.(2020七下·仙居月考)2020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是父亲节。
(1)这一天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中的 。
【答案】(1)A
(2)B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农历初一是新月;
(2)6月21日接近夏至(6月22日)附近,即B位置;
故答案为:(1)A;(2)B。
21.(2020七下·温岭期末)同学们在学习七下《科学》后形成了许多观点,如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海市蜃楼”隐含了光的折射原理③生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和死亡等生长时期④地球绕日公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答案】②③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理论性知识,难度不大,思考解题即可。
【解答】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①错误。 “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折射原理导致的 ②正确;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生物的一生包括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过程,如一个婴儿,会慢慢生长发育变为幼儿、儿童、青年、成年(娶妻生子)、壮年、老年、死亡 ,③正确,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④错误。
故答案为:②③
22.(2020·南浔模拟)如图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请回答:
(1)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3)南浔在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
【答案】(1)冬至
(2)ABCD
(3)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时,直射点的改变,导致地球节气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答】(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取到的太阳辐射能最少,即北半球最冷,所以这时北半球是冬至节气;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变短,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所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ABCD;
(3)中国地处北半球,所以南浔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冬至;(2)ABCD;(3)昼短夜长。
23.(2020·平湖模拟) 2020年6月27日(农历初七),这天,地球最接近图1公转轨道A→B→C→D中的 当晚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 。
【答案】A;丙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从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法转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为夏至,而6月22日是夏至日,那么 2020年6月27日这天最接近A点。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丙位置。
故答案为:A;丙
24.(2020·浙江模拟) 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黄昏时分,夜空中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景象,如图所示。当金星、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有可能出现“金星合月”的现象,其原理与日全食类似。
(1)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2)当天,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 之间位置。
【答案】(1)自东向西
(2)①②之间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在地球上能过够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而金星上看到的太阳是西升东落,说明金星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2)1月28日处在冬至日12月22日到春分之间3月21日,即 ①②之间;
故答案为:(1)自东向西;(2) ①②之间.
25.(2020·台州模拟)浙江2020年中考时间:6月26日至6月27日,若天气晴朗,到时夜晚将出现上弦月。
(1)如图能反映浙江中考晚上月相的是 。
A. B. C. D.
(2)如图为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请在图中用“●”标出6月26日地球所处的大致位置;
(3)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断进行自转,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1)B
(2)如图中小黑球所处位置
(3)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解答】 (1)浙江2020年中考时间:6月26日至6月27日,若天气晴朗,到时夜晚将出现上弦月。上弦月是左半边是黑暗,右半边是明亮的,因此B符合题意。
(2)A位置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夏至是6月22日左右,B点就是秋分日,秋分日是9月23日左右,那么6月26日至6月27日 就是在AB之间。如图中小黑球所处位置
(3)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断进行自转,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昼夜交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引起的。
故答案为:(1)B;(2)见上图;(3)B
26.(2020·仙居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如图,当天地球大约所处的位置是 附近,月球所处的位置 。
【答案】B;C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所以B点是秋分,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因此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B点附近。由于这天是满月,因此地球在中间,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月球所处的位置在C。
故答案为:B;C
27.(2020·定海模拟)如图,地球一边绕地轴自转,一边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现象(选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
(2)今年的中考时间定为6月26、27日,那时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填字母)。
【答案】(1)四季更替
(2)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的现象;
(2)6月26、27日处于夏至日6月22日到秋分9月23日之间,但更接近B位置;
故答案为:(1)四季更替;(2)B。
28.(2020·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D→C→B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选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现象。
(2)2020年6月26日(农历初六)是中考的日子,这天月亮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选填“A”、“B”、“C”或“D”)。
【答案】(1)四季更替
(2)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1)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了四季更替;
(2)6月26日是农历初六,即这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月球大约在D位置处;
故答案为:(1)四季更替;(2)D。
29.(2019·宁波模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在横线上填入对应的英文字母.图中位置表示春分的是 点,当肇庆夏至日时,地球运行到图中 点位置.
【答案】D;A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解答】读图可得:A所示节气是夏至日,B所示节气是秋分日,C所示节气是冬至日,D所示节气是春分日;当肇庆夏至日时,地球运行到图中A点位置;
故答案为:(1)D;(2)A.
30.(2017·金华)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如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附近为 (填“极昼”或“极夜”)。
【答案】(1)顺时针
(2)极夜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1)按正确方向旋转地球仪,从南极上空观察旋转的方向。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夏至为6月23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据此可以判断6月12日时南极的昼夜情况。
【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图中为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2)6月1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处于极夜。
故答案为:(1)顺时针;(2)极夜。
31.(2017·浙江模拟)2017 年 4 月 12 日杭州临安发生4.2 级地震,全省不少地方都有震感。
(1)中国属于多地震国家,浙江省处在亚欧板块与 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
(2)地震当天,假设浙江地区白昼时间长为 t 1 小时,北京地区白昼时间长为 t 2 小时,
则 t 1 t 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太平洋
(2)小于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1)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纬度比浙江高,北京白昼时间较长。
【解答】(1)浙江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稳定,形成地震;
(2) 4 月 12 日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纬度比浙江高,北京白昼时间 t2大于浙江白昼时间 t1。
故答案为:(1)太平洋;(2)小于。
32.(2017·瑞安模拟)春季是禽流感的多发季节。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7年1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是35例,死亡数11例。我省又面临着禽流感疫情的严峻考验。
(1)1月份地球公转的位置处于右图中 之间。(填“AB”、“BC”、“CD”、“DA”)。
(2)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H7N9禽流感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普通流感疫苗不能使人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 ,因而不能获得对H7N9禽流感的抵抗力。
(3)人感染H7N9后会出现发烧症状引起食欲降低,其原因是 。
【答案】(1)DA
(2)抗体
(3)发烧导致体温升高,体内酶的活性减弱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春分日即3月21日,B是夏至日即6月22日,C是秋分日即9月23日,D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2)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人体在感染H7N9后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
【解答】(1)一月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即DA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从而获得对流感的免疫力;
(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在感染H7N9后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人体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
故答案为:(1)DA;(2)抗体;(3)发烧导致体温升高,体内酶的活性减弱。
三、解答题
33.为什么地球会依依不舍地绕着太阳转?
【答案】地球在转动中受到了太阳的引力,并且引力始终指向太阳,故该力使地球一直绕太阳转动,不会远离太阳.
【知识点】地球公转;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地球在转动中受到了太阳的引力,并且引力始终指向太阳,故该力使地球一直绕太阳转动,不会远离太阳.
【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地球的运动也是由于太阳的引力作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