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6-01 09:1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标
1、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两个重要方面。
2、认识中国画是通过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3、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4、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内涵,并内化成热爱祖国的情怀。
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对中国画分析、归纳能力较差,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引导学生用形式美的因素正确进行赏析。
重点难点
重点
分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难点
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对形式美的把握)。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播放课件,引入题画诗
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引出中国画家是诗人、书法家、篆刻家、画家综合一体的人物。
活动2【讲授】
比较下面两幅中国画作品,你认为具有哪些美感
播放课件
齐白石《虾》、张大千《泼墨荷花》
总结以上两幅作品,两位画家分别用不同的形象、酣畅笔墨、丰富色彩和灵活的章法等手段,表现中国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
1、欣赏以下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中形象美的理解
播放课件
《评剧人物形象》、《麻雀》、、《水鸟》、《太行丰碑》。
总结 形象之美写“形”的目的是为了传“神”,“神”的基础是“形”。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形象,形似仅仅是手段, 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播放课件
《牡丹》、《五月风荷》、《早春》、《芭蕉》。
总结笔墨之美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 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描绘天地万物。
3、通过欣赏以下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色彩美的感受
播放课件《壁画人物》、《兰花》、《万山红遍》、《山峦》、《露气》。
总结色彩之美中国画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4、中国画的形制包括哪些内容吗说说你对章法美的感受
播放课件《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
总结中国画的形制有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
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
章法之美在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加盖题款和印章,外加考究的装裱,使形制的结构形式更加完美。
活动3【活动】
讨论总结什么是中国画的形式美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
总结1中国画的形式美在大小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图将点、线、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律的组合起来所呈现多样统一的美感.
总结2形式美因素形象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章法之美。
活动4【作业】
同学们中国画有酣畅的笔墨、丰富的内涵、高雅的艺术品位,。请你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自己对中国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