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树木的造型结构及表现技法,感受、体验中国画运笔、用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2)能够有意识欣赏中国山水画树木作品。感受作品的笔墨之美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品欣赏、教师示范、小组讨论、走近山水画的树,感受笔墨情趣
2)通过分段练习,从实践中体会基本技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树技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感受水墨画独特的情趣
2)通过组合长卷的创作与欣赏在合作中感受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学情分析
·学生是五年级学生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接触国画机会不多大,基础参差
·学生对动手操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勾皴点染的基本表现技法,体味山水画中枯润浓淡的笔墨韵味
教学难点
学生使用勾皴点染的基本画法表现树的造型、结构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视频导入
一、毛笔知识
1.执笔手法
2.运笔方法
3.毛笔分类
活动2【讲授】展开
二、笔墨韵味
(一)笔墨体验
1.焦重浓淡清
2.中锋、侧锋
教师演示
学生练习
浓淡、枯润(板书)
正是由于墨色变淋漓,姿态万千的笔墨创造了中国山水画。今天,我们不看山,不看水,看《树》 (板书)
(二)名家作品赏析
1、墨色浓淡对比
2、线的浓淡粗细对比
3、块面的浓淡枯润
活动3【讲授】深入
三、树的品质
一棵树画家审美不同,性格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技法不同,呈现的画面效果就会不同
(一)名家作品赏析
传统程式化表现特点
现代作品的笔墨特点
西方构成作品特点
(二)名家作品赏析
作者性格品质分析
活动4【讲授】演示
四、演示欣赏
教师演示
1.步骤勾皴点染
2.双勾法、点叶法
3.构图
活动5【活动】学生创作
五、作品创作
(一)学生作品欣赏
(二)学生创作
用今天学到的技法画出你心中的那一棵或几颗树 。共同完成今天的《千里层林图》
要求
1.墨色变化丰富
2.运笔手法多样
3.注意整体构图(下方石块,上方远山)
活动6【作业】总结
展示评价
作业自评标准
1.构图是否具有形式感
2.运笔丰富具有变化
3.墨色具有干湿浓淡变化
4.运用勾皴点染技法
5.画面是否体现出树的品质
七、小结反思
学生能很好地运笔用墨,创造性完成作业,并能用专业的美术的语言评价作业。课堂结束后,学生主动问老师要空白宣纸回家练习,可见情感目标也很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