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25章 第三节 免疫-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25章 第三节 免疫-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30 10:2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免 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提高资料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视频资料和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使抽象认识具体化。 运用多种方式:学生自学,课堂研讨,教师答疑,尽量使学生开动脑筋,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2.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进行的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区别。 认识抗原和抗体。 教学难点: 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对抗原、抗体的概念的理解。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展示手机壳放在培养皿上培养后的图片,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细菌无处不在。 同时出示一组资料,加深认知: 1.在空气不流通的教室内,每一立方米的细菌可达15000个; 2.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正常人咽喉部的黏膜上寄居着上百种细菌和病毒;而人类皮肤上大概存活有250种以上的细菌; 3.即使天天洗澡,在你身上“安营扎寨”的细菌至少也有100亿个; 4.一个清洁的口腔,每颗牙齿表面也有1千至10万个细菌。 提出疑问:“自然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并且数量庞大,这些微生物中不少还具有致病性,那我们人也没有经常生病,那是怎么回事呢?” 自主学习: 根据下列提示,阅读课本P96-100: 1、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分别是由哪些细胞、组织或器官等构成?又是如何发挥免疫作用的? 2、尝试从产生时间和作用特点两个方面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1.教师提问:“为何烧伤病人容易引发感染?” 2.资料分析: 有人曾将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讨论: 1、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链球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2、皮肤所起的保护作用紧紧体现在杀灭病菌上吗? 通过讨论,知道皮肤的功能,同时结合展示的动画,概括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及相关功能,填入相关表格中。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思考:病菌侵入后会出现什么状况?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吞噬能 力的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消灭。 展示吞噬细胞的图片。 结合动画认识人体第二道免疫防线的组成。 解决问题:
为什么小狗受伤后会去舔舐伤口? 总结归纳人体第二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及其功能,并将其填入表格中。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 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2、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吗 引导学生找出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包括了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以flash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第三道免疫防线的作用原理,让学生自习观看flash,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免疫过程,教师重点解读关键概念:抗原和抗体。 以逻辑图的形式对第三道免疫防线的作用机理进行概括。 将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进行概括并填入表格中。 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结合之前归纳的表格,找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和第二道免疫防线的特点:先天遗传和非专一性,并概括出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特点:后天性和专一性;通过对比,更直观更清楚地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区别。 拓展延伸: 免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 免疫对机体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情况下有害。如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 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 计划免疫 了解计划免疫的概念。 了解常见疫苗的种类及其对应的疾病的种类。 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 观察图片,仔细阅读资料,通过图片和文字直接地感受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病原体无处不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提示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对重点内容做好圈点勾画。 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得出答案:“皮肤破损了。” 结合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讨论问题。 根据老师的提示问题,思考并概括人体第二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及其功能。 通过阅读课本,尝试解决讨论问题,有不清楚的地方与组内同学讨论解决。 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总结归纳出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并完成相应的表格。 结合表格,比较并理解两种免疫方式的不同。 补充了解。 结合课本内容,认识计划免疫。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自我评价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食品保存 一、人体的免疫功能 (
非特异性免疫
)1、第一道免疫防线:皮肤、黏膜 (
特异性免疫
)2、第二道免疫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3、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二、计划免疫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入手进行分析,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达到唤起学生通过学习来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学习热情。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学过程中,各种形象动画的应用,为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创设了一个知识呈现的新方式。最后的拓展延伸,使本节课达到了高潮,不但梳理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还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物知识打下了情感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