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内容的组织与选择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基于地理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二是基于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本章教材“经济全球化”“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只有一个地球”3个子目是依据“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重要意义”三条标准设定的;三是基于学生认识世界、理解国际合作、形成全球意识等能力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了解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
2.举例重要的国际组织。
3.能认识到全球发展的问题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平衡。
4.能在图中找到主要的发达国家,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结合实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了解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
2、 利用地图找到主要的发达国家,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材的重点难点】
1、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全球发展的问题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平衡;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说明
创设情境 通过Windows XP的开机图和屏幕导入新课《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提高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引进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分别讲解经济全球化、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只有一个地球。
经济全球化: 通过身边的国外品牌导入经济全球化的教学。 学生讨论自己身边的外国品牌。 利用身边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利用飞机的生产网络,说明经济的全球化引出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并利用美国某汽车公司生产汽车的价值构成进一步说明经济的全球化。 思考汽车的装配为什么不用美国本土的劳动力?
利用学生回答导出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利用地图指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布的特点。 学生读图思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布的特点。 利用地图资源,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分组辩论: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影响。 通过辩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过渡 经济全球化的思考,认识到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引出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
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 利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的图片,导出南北问题。 图片展示有利于学生直观认识到南北问题。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对比表格,认识到不仅存在“南北”差异,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别。 思考: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有什么不同 2、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有没有差异? 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说出以下国家的名称及面积的世界排名,认识金砖四国。并读图9-3、9-4,回答问题:1、计算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与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的差距,说说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2、说说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过渡 经济全球化发展以来,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合作解决,于是成立了相关的国际组织,展示一些国际组织的图片。
只有一个地球: 利用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导入只有一个地球教学。 学生分析讨论:过度的资源索取对地球的影响并自主阅读教材填空。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改变传统依赖教师的习惯
课堂小结 板书形式小结 一目了然掌握本节知识点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 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只有一个地球
【课后反思】
本节《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教参建议一节半课完成,但考虑到课的完整性用时一节课,任务量较重,所以在最后一个问题“只有一个地球”的讲解时有点紧,没能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整体课堂环节大部分按预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