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六章第二节《中东》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能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读图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2. 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及其对当地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3.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4.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宗教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分析中东长期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2.认识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3..该区石油资源的特点、分布、输出路线。
教学难点 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地理位置和石油资源给中东地区带来的利和弊的分析,培养学生客观看待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引导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智慧教室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收到一封信未读的邮件,设问:这封未读的信是寄给谁的?我们一起打开看看。播放视频,内容有关中东2017年战乱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有感性的认识。 学生观看录像,思考未读的信是寄给谁的。 利用未读信件的形式导入,吸引学生,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一、地理位置 设问: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这个地方是哪里?【板书】第一节 中东1.展示“二战后中东战争”列表,简单了解中东战争和参战国家,得出中东长期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2.展示世界地图,指导学生找出中东位置,并读图得出中东的地理位置特点。3.展示中东政区图,并提供中东某国夫妻日常对话,引导学生结合图文资料找出跨洲的国家。设问:除此之外,中东还有哪些国家?4.引导学生从“中东政区图”中找出中东的国家,对比“西亚政区图”所包括的国家有类似之处。5.设问:除了联系亚欧非三洲外,周围还有什么海域?是否是相互连通的?指导学生读图并完成书本46页框图,梳理框图结构,得出中东的第二个地理位置特点。小结:中东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世界的心脏,也是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之一。【板书】一、联系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回答:战争不断、中东。学生读图说出中东的位置特点:联系亚欧非三洲。学生结合图文资料找出跨洲的国家,并回答。学生读图说出中东的国家。读图思考比较中东与西亚的差异,了解中东的范围。读图说出中东周围的海域,归纳中东的位置特点:沟通两洋五海。 创设情境,突出主题。对中东的战争有所了解,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读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问题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解决问题能力。
二、石油宝库 承转: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第一个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1.通过图表了解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2.展示“中东的石油产区”图,设问:中东地区的石油,都集中分布在哪里?主要产油国家有哪些?设问:中东出产这么多石油,都是自己国家用吗? 3.教师介绍石油的作用: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中东产油国自身对石油的消耗量不大,那么他们生产的石油,主要是出口给哪些国家?4.展示“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和生产量”的数据 ,引导学生分析石油运往哪些地区?小结:中东是世界的石油宝库,也是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之一。【板书】二、世界石油宝库 1.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2.输出路线5.设问:假如你是中东地区石油公司的老板,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运输路线效益最好? 6.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后在填充图册画出石油运输航线。7.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石油运输航线。展示现实中的运输航线,提问:同样是运往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为何还有船只绕远道而行?8.中东的这些国家靠出口石油赚了很多钱,石油出口成为它们的经济支柱。请同学思考:这样的经济发展特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果这里的石油枯竭了,这些国家的出路在哪里?小结: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应该从单一的石油出口向发展多元产业的转型。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思考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中东成为热点地区?学生回答:石油学生读饼状图说出石油在世界的地位是储量最大、产量最大。 学生通过石油的图例,读图找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并说出主要产油国。学生读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数据,分析得出石油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学生讨论思考,设计效益最好的石油运输航线,并画在填充图册。小组代表到讲台大屏幕画石油运输航线。学生思考回答:运往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航线中,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通航能力有限虽航程短,但运量小;通过好望角的航线虽航程长但运量大。学生回答。 让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利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中东石油对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影响,深刻理解中东局势对全世界的影响。绘图环节的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培学生看图、填图的能力,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初步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淡水资源 过渡:丰富的石油资源,让这个地方的油费便宜到不可思议。1.展示“中国和中东油费、水费价格对比图”,为什么中东水比油贵?2.读“世界气候图”,引导学生分析中东气候特点造成该地区水资源匮乏。3.教师展示中东水资源图,引导学生找出中东的无流国和河流。水资源分布不均、多国共用的情况容易导致矛盾冲突的发生。小结:水资源的匮乏也是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板书】三、匮乏的水资源← 气候3.设问:有没有什么方法缓解这里的水危机?4. 展示以色列的喷灌滴灌节水农业、节水净水技术图片,讲解以色列通过节水技术从极度贫水国家变成水资源富余的国家。5.中东这样的气候特征对当地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展示当地人们在气候影响下的衣食住行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原因。 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回答通过对比数据得出中东水比油贵。读图找出中东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读图表分析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燥。学生读图找出中东的河流,无流国沙特阿拉伯思考回答。学生回答。 观看了解以色列的喷灌滴灌农业、节水净水技术。思考回答。 通过油费与水费的对比,直观感知中东自然资源特点。通过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水的重要性。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在解决争端问题中的巨大作用。
四、宗教文化 过渡:中东除了有不同的民族外,还有多元的宗教。1.展示耶路撒冷城市的图片,引导学生从根据图片中的建筑找出有哪些宗教。2.讲解三大宗教把耶路撒冷都当作圣城的原因,及各民族信仰的宗教都是什么。小结:民族与民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如果处理不好关系,就很容易造成矛盾的发生。这也是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板书】四、多元的文化 圣城:耶路撒冷 观察找出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 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这一理念。
课堂提升 如果有一天,这个地方会出现和平,你愿意是哪一年?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一个畅想,畅想从未来寄给中东的一封信。 展开想象。 模拟情境,首尾呼应,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巩固提升 多媒体展示课堂检测题目。 完成练习。 巩固反馈,加深理解记忆。
作业布置 必做题:1.《课课练》同步练习p39-40 1—152. 写一封给中东的信(100—300字)选做题:《课课练》P34 范例评析
【板书设计】
中 东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一、联系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二、世界石油宝库
1.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2.输出路线
三、匮乏的水资源 ← 气候
四、多元的文化
圣城:耶路撒冷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亮点
1.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开头模拟情景,利用一封未读邮件,引起学生注意,利用视频说明邮件内容,然后贯穿全课,结尾在用给中东未来的一封信,首尾呼应,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且强调主题,突出和平的重要性,升华思想。
3.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的心灵去旅行,在45分钟的时间里,能够和学生心灵相通,达到思想的共鸣。
二.本节课的不足
通过参加这次优质课,使我受益非浅,收获很大。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比如:
1.结尾部分,深情朗读了给中东未来的一封信后,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和畅想的余地,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进入练习。
2.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后面练习的时间有点长,应该在航线那里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