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4探究滑动摩擦力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4探究滑动摩擦力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30 15:0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和滚动时,都会产生摩擦。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摩擦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的存在。
2、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利弊的分析,使学生对事物的两重性有具体的认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科学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2、教学难点:(1)、理解滑动摩擦力定义中“相对运动”的意义;
(2)、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
教学器材:毛刷(牙刷),饮料瓶盖,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木版,毛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导入 (一)、播放滑雪,滑冰的视频片段; (二)、学生阅读课本P18生活中的摩擦 由学生的回答归纳,这些现象都与摩擦有关,从而引入新课。 1、学生交流、讨论; 2、思考并回答课本中图6-32所提出的问题。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摩擦现象很普遍,与自己的生活很近,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新课探究:(一)、生活中的摩擦(二)、探究滑动摩擦力(三)、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活动设计: 1、将手放在桌面上滑动; 2、用毛刷在木板上滑动,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毛刷不动,抽动木板,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 归纳: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活动1: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注意事项:⑴、拉力要均匀,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⑵、为了保证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牵引木块时,可握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活动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指导学生合理分组,实验中正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5、分析论证结论 信息浏览 学生完成实验,讨论思考:1、手在桌面上滑动时,手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对手的运动起什么作用?你认为这个力是怎样产生的?2、刷毛弯曲的原因是什么?两种情况下,毛刷相对于木板的运动方向各是怎样的?毛刷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各是怎样的?摩擦力对毛刷相对木板的运动各起什么作用?3、根据上面的实验,你能描述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吗?1、学生交流、讨论;2、学生完成测量活动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完成课本活动并提出猜想参照课本P20讨论并制定计划,设计记录表格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自己的探究,如实的记录实验数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同学间交流。学生完成课本P20“活动2”中的填空学生阅读、交流学生阅读课本图6-36,结合“活动2”结论讨论、交流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把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事例归纳在课本相应的表格中。 摩擦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对学生来说,要上升到物理的角度去认识仍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就容易理解了结合学生活动让学生体会“相对运动”的意义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为“活动2”做铺垫,同时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注重联系学生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从活动中学生更容易提出猜想。让学生先阅读课本中“制定计划”的内容,理解控制变量的内涵,明确思路,在设计实验。 鼓励学生独立分析、归纳结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出是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既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检测 课件展示 学生讨论、回答。 通过检测让学生加深对摩擦知识的理解,同时反馈教学效果,便于发现问题。
四、小结 交流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交流及时总结巩固自己的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
1、生活中的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探究滑动摩擦力
3、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