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泗阳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二次质量调研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 答题前认真核对。客观题答案请填写在指定答题栏,超出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温度 ②压强 ③催化剂 ④浓度 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⑤
C.①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密闭容器中反应:N2(g)+3H2(g)2NH3(g),当温度、压强不变时,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减慢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3.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2NH3(g)+CO2(g)。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①2v(NH3)=v(CO2)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②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③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④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更低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5.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6.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为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电极是负极,K+向Ag2O电极迁移
B.Ag2O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D.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7.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8.已知反应:HCl+NH3===NH4Cl(固体),如图所示,抽去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整个过程中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等温度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瓶内压强是反应前的1/10
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42 g
C.生成物的分子数目为0.1NA
D.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很容易分开
9.0.3 mol Cu和含1.2 mol 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NO2的量为( )
A.0.2 mol B.0.6 mol
C.小于0.6 mol D.大于0.6 mol
10.一定温度下,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V L完全燃烧,消耗相同状态下的O2 3V 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 )
A.1∶1 B.2∶1
C.1∶2 D.任意比
11.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12.把铝粉和氧化亚铁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
A.3∶2 B.2∶3
C.1∶1 D.28∶9
13.将1.12 g铁粉加入到25 m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
A.铁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不变
B.向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不显红色
C.溶液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14.某班就“使用金属材料的利与弊”为题进行小组辩论,甲方的观点是使用金属材料有利,下列甲方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
A.金属材料大多有延展性,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
B.金属材料大多有美丽的光泽
C.废弃的金属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
D.金属材料大多数可以回收再利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15(8分).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发生反应:2NO(g)+O2(g)2NO2(g)该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下图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16(16分).已知有机物A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水果催熟剂。由A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A―→B________,
B―→F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B生成C也可通过两步反应完成:BC2H4OC,写出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和H是两种常见的塑料,其中一种塑料可作食品袋,该塑料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
17(14分).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
(1)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________(填序号)来制取氨气。
①烧碱 ②生石灰 ③氯化铵
(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①盛放氨水的实验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在加热条件下,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发现: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则烧瓶中先产生白雾,随即产生白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常见锌锰干电池含有汞、酸或碱等,废弃后进入环境将造成严重危害。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回收废电池中的各种资源。
(1)石墨中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在电池中的作用为________。
(2)酸性锌锰干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性锌锰干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写出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充物用60℃温水溶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
(6)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C 6D 7B 8B 9C 10D 11C 12C 13C 14C
15 (1)b,1.5※10-3mol/l (2)bc (bcd
16 (1)碳碳双键 (2)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3)①nCH2===CH2CH2—CH2
②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4)2CH3CH2OH+O22CH3CHO+2H2O
(5)聚乙烯
17 (1)①② (2)①锥形瓶 4NH3+5O24NO+6H2O ②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吸收氨气生成硝酸铵 ③吸收NH3等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18 (1)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导电 (2)Zn-2e-===Zn2+ (3)MnO2+e-+H2O===MnOOH+OH- (4)加快溶解速率 (5)过滤 (6)Cu+H2O2+H2SO4===Cu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