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 课件(2课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 课件(2课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0 11: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9.古诗三首
五年级语文下册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读古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描写边塞风景。
抒发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如何理解题目《从军行》?
品读古诗
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从军”就是参军。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玉门关
楼兰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政权。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你想像到了怎样的画面?
暗:荒凉,阴沉。
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积雪的祁连山都显得阴暗了;向西远远眺望,只看见玉门关那座孤独的城池。

孤城
孤城:孤零零的一座城池。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
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青海”地区,正是唐军与敌人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敌人的势力范围。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
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百战:指战斗的次数多。
黄沙把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铠甲都磨穿了,不打败进犯的敌人,绝不回家。
戍边将士们的誓言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百战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不思念家乡的亲人,不想回家吗?
感悟诗情
他们思念亲人,也想早日回家,但忠心报国比这些更重要。
总结学法
学习古诗的方法:
初读古诗
了解大意
体会诗境
感悟诗情
秋叶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书愤》《示儿》《钗头凤》等。
初读古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读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rèn
yuè
/
/
/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了解大意
三万里黄河向东奔腾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直插云霄。
夸张
利用夸张手法极力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更加衬托出诗人因失地未能收复而悲痛的心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了解大意
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的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朝廷的军队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你感受到诗人心中有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大家知道这是一年是多少年吗?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了整整65年了!
有感情地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有感》,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通过写作者深秋早起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作者对在金统治下原来宋朝百姓的深切同情,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
感悟诗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第二课时

河南河北
闻:听到。
河南河北:黄河的南北两岸,那里
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其杜工部,也称杜少陵。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主要作品:《蜀相》《望岳》《春夜喜雨》《月夜忆舍弟》等。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读古诗
初读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hánɡ
xiānɡ
/
/
/
/
/
/
/
/
/
/
/
/
/
/
了解大意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忽然间从剑门关外传来了收复蓟北的消息,我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忽”字写出了这一喜讯来得突然。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家亡的泪;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泪;是别离的人思乡的泪;深受战乱之苦痛苦的泪;仇恨的泪......
了解大意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再看看妻子和儿女,哪里还有一丝忧愁。我胡乱地收拾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
妻子
妻子:妻子和孩子。
了解大意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在晴好的天气里放声高歌,开怀畅饮美酒,趁着明媚的春光相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既“放歌”又“纵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态?
放歌
纵酒
青春
青春:指春天。
了解大意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刻启程,放舟从巴峡一直穿过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后,便可直奔洛阳。
你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通过写作者听闻多年战乱终于平息后的狂喜,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感悟诗情
描写边塞生活和爱国情怀的诗句: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