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训练题(5月份)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银川市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训练题(5月份)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31 19:45:12

文档简介

银川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训练题
历 史
本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市(县、区)、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条形码不得撕下重新粘贴。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在草稿纸、答题卡规定区域外、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60分)
1.唐代的《调笑令》中:“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诗中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
A. B. C. D.
2.有这样一种思想,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强调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它是
A.早期儒学 B.黄老学说
C.宋明理学 D.董仲舒的新儒学
3.明成祖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由此形成的机构被称为
A.中朝 B.内阁 C.南书房 D.军机处
4.在茫茫洋面上,他们用愤火与热血表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致远”舰攻敌受创,管带邓世昌以下250人均阵亡,“经远”舰270人俱殉国。这一壮烈场面出现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5.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遭到外国轮船公司的打压,经过激烈竞争,招商局扭亏为盈,迫使美国旗昌公司破产,英国太古、怡和等公司与招商局签订和解合同。这说明洋务运动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B.实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强国目标
C.将外商企业彻底挤出了中国市场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哪个学习阶段
A.物质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实业教育
7.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了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血战台儿庄  
C.百团大战   D.南京大屠杀
8.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实行“一国两制”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一五计划的方针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的同时进行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10.2021年4月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动作不断!美国总统派好友、前参议员多德以祝贺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签署42周年为由率团“访台”。美国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联合公报》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原则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一个中国的原则”
11.有一篇研究近现代中国先进思想的论文,其子目有“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等。该论文最有可能研究的是
A.维新思想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希腊人原来是蛮族,他们来到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屿,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后来很快转行为航海和手工业为生。据此可知,对希腊人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A.文化落后   B.地理环境  
C.农业技术   D.民主制度
13.如图中②是某位航海家开创的新航路,该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14.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 B.批判君主专制
C.质疑世俗国王的权力 D.主张社会契约
1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议会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依据是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16.马克思的推崇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马克思的突出贡献是
A.领导英国光荣革命 B.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C.发表《共产党宣言》 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17.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的课堂笔记,其内容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B.二战后美国独霸世界
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D.国际恐怖主义的肆虐
18.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这股幸福感基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运动
C.新经济政策实施 D.赫鲁晓夫改革
19.1944年夏,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炮火正浓之际,美、英、苏、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这一体系
A.以英镑为中心   B.以法币为中心  
C.以美元为中心   D.以卢布为中心
20.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对外营业,它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乐园。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消失 B.区域集团化得到发展
C.世界各国贫富差距缩小 D.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21题12分,22题10分,23题8分,24题10分,共40分)
21.(12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效果与地方行政制度变革密切相关。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
元朝形势图(
1330
年)
)
(1)据材料一,“郡县政治”的主要政治绩效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汉初在地方治
理上采取了哪一措施?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措施的治理效果。(6分)
(3)材料三反映元朝在地方主要推行了什么制度?据该图判断,推行该制度的
原因是什么?(4分)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美国总统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编自李植枬《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开始了名为“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使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总统”是谁。(2分)概括他调整农业
生产的主要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4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关系的认识。(2分)
23.(8分)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图一
孔子
图二
苏格拉底
图三
卢梭
)
(1)请从图一、二、三中,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思想主
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4分)
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啊,难忘那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起了亿万人的热泪;难忘那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泪……
——歌曲《灿烂阳光下》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2分)
(2)依据材料中带“·”的词语,列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赢得独立解放、走向民族富强、争取祖国统一的标志性历史事件。(3分)
(3)歌曲深情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对党的无限热爱,请谈谈你的体会。(5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训练题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D C B B A B D C C D B B A

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A B C A C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材料解析题(21 题 12 分,22 题 10 分,23 题 8分,24 题 10 分,共 40 分)
21.
(1)绩效: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2 分)
(2)原因:没有分封皇族。(2分) 措施:郡国并行制。(2分)
说明:导致王国问题(王国发展成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2分)
(3)制度:行省制度。(2分) 原因:疆域空前辽阔。(2分)
22.
(1)总统:罗斯福(2分)措施:颁布农业调整法( 或强制农民减耕减产,国家给以
补贴);调整农产品价格。(答出一点即可,2分)
(2)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答出一点即可,2 分)
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
市经济体制改革。(答出一点即可,2 分)
(3)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言之成理即
可,2分)
23.
(1)主张:图一:“仁和礼”、以德治民;图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
知识;图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只要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2)认识:(只要表述有理即可得分4分)
24.
(1)年份:1921 年。(2 分)
(2)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每点 1 分,共 3 分)
(3)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中国、发展中国。(5 分,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