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训练题
语 文
本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市(县、区)、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条形码不得撕下重新粘贴。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在草稿纸、答题卡规定区域外、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 3 小题,共11分)
张大力
冯骥才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壁,津门一员赳赳武夫,力大无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赞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面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着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把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那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了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如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而易举地举到了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
老板上来笑嘻嘻地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道:“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呢!”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儿,第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下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侯家后石材铺大门口放着一把青石大锁,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赏银百两。”为开端,讲述了张大力举石锁的故事。
B.“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是为了让石材铺老板和伙计看清楚,遵守承诺。
C.张大力哈哈大笑,扬长而去,是因为他对不讲诚信、爱财如命、奸诈狡猾的聚合成老板不屑一顾。
D.文中石材铺老板巧妙地夸赞了张大力,张大力举石也增加了石材铺的人气。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短小精悍,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众人叫好、呼好、喊好”,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刻画了张大力“力大无边”的形象。
C.小说描写张大力举石锁的过程,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
D.小说以“他扔下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结束,意味深长,能够引发读者的遐想。
3.张大力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 7 小题,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 4 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劝学》)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尝跂而望矣 跂:行走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风雨兴焉 兴:起 D.锲而舍之 锲:刻
5.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6.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善假于物也
C.君子生非异也 D.锲而不舍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2 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B.颔联中,诗人抓住了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江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中,诗人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发出了怨天尤人的牢骚。
D.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见闻,后两联抒登高所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9.请根据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诗人“悲”的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 1 小题,共6分)
10.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
(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Ⅱ卷 表达题(共5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 4 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植树期间,习近平对在场的干部群众强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始终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团结 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了历史性成就,创造了 的生态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成现实。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修复,我们也要看到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仍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必须 、驰而不息。
11.短文中画线部分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 带领 取得 令人瞩目 锲而不舍
B. 带领 夺得 令人侧目 锲而不舍
C. 带动 夺得 令人瞩目 绳锯木断
D. 带动 取得 令人侧目 绳锯木断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我们也要看到,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
B. 我们也要看到,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一蹴而就不可能。
C. 我们也要看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D. 我们也要看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修复、根本改善生态环境一蹴而就不可能。
13.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 )(3分)
A.你写的诗稿,我已瞧过了,对其中错误的几处,我斗胆加以雅正。
B.招生办的有关领导认真细致地回答了家长有关高招咨询的问题。
C.这书是我恩师惠赠于我的,我现在转赠给你。
D.值此喜迎校庆之际,特邀你们在百忙中光临,共叙友情,共谋发展。
14.请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话题不限。(6分)
例句:假如我是一滴春雨,我愿滴进你干涸的心田,滋润一段诗意的人生。
四、写作(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陶行知说:“奋斗是万物之父。”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训练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阅读题(共 4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 3 小题,共 11 分)
1.C
2.B
3.①力大无边。②为人豪爽。③宽宏大度。 ④善解人意。 (评分标准:答对
任意一点给2分,答对任意两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 7 小题,共 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 4 小题,共 19 分)
4.A
5.D
6.C
7.(1)不汇集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2 小题,共 9 分)
8.C
9.秋景凄凉令人感伤;离家万里;江湖漂泊;客居异乡;穷困潦倒;年老多病;
孤独无助。(答对任意一点给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给满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 1 小题,共 6 分)
10.⑴性本爱丘山;⑵天涯若比邻; ⑶长河落日圆; ⑷病树前头万木春; ⑸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⑹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Ⅱ卷 表达题(共 55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 4 小题,共 15 分)
11.A
12.C
13.A
14.参考答案:假如我是一个音符,我愿谱进你甜美的乐章,鸣奏一曲动人的
旋律;假如我是一缕阳光,我愿洒向你寂静的阴霾,照亮一段前进的道路。(一句三
分,两句满分,句式相似,语意通顺即可给分。)
四、写作(40 分)
参考立意:用奋斗充实美好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成就梦想
语文答案 第 1页 共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