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1《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2021·雅安)他临危受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而“为天下万世计”,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
A.张骞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关天培
【答案】C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毅然赴广东禁烟”并结合所学,林则徐上书皇帝要求禁烟,并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缉拿烟贩。1839年6月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 符合题意, AB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点评】 解答本题要把握的虎门销烟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2021·河池)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与这奏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答案】A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据所学知识,题干材料中的“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可知,材料叙述的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金田起义,不符合题意;
C.义和团运动,不符合题意;
D.武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细心题干材料,这是文言文,只要读懂材料含义,再进行理解,就可以顺利回答。
3.(2021·安顺)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某校计划开展禁毒宣讲活动。以下能列入宣讲内容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御敌 D.聂士成保卫天津
【答案】A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鸦片是毒品,“国际禁毒日”的设置是为了让大家警惕毒品的危害,故选A;
左宗棠收复新疆,与禁毒无关,排除B;
甲午战争中邓世昌黄海御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保卫天津,与禁毒问题无关,排除CD。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4.(2021·福田模拟)下图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面对着表格所示的现象,中国人民的反应是( )
A.清政府闭关锁国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洪秀全金田起义 D.维新派变法图强
【答案】B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数据可以看出,英国输华的鸦片由1799-1820年的4000多箱到1839年的40200箱,输华鸦片剧增,反映出当时我国鸦片泛滥的社会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在虎门门海滩公开销毁,被称为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选项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记鸦片战争和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发现,从事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向中国走私鸦片,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
5.(2021·眉山)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
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答案】A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据题干信息“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可知,在清政府综合国力的衰微的历史背景下,林则徐通过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让虎门禁烟有理有据,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不符合题意;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不符合题意;
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理解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6.(2021·大庆模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打开中国市场 B.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C.保护正常的鸦片贸易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这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不符合题意;
C. 保护正常的鸦片贸易,不符合题意;
D.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7.(2021·滦州一模)十九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辽阔的中国。于是,发生了如下事件(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十九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辽阔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A正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即20世纪初,B排除;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即19世纪末,C排除;
洋务运动是中国地主阶级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鸦片战争的影响要掌握。
8.(2021·青岛一模)1834年,英国官员要求直接与清朝官员接洽通商遭拒绝,双方发生冲突,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中国军民则包围广州城外英商住处。事后,许多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要求派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与中国政府交涉”,以求取更多的通商特权。伦敦、曼彻斯特等地的资本家团体也频繁发出战争叫嚣,催促英国政府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由此可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拒绝与英国政府直接接洽
B.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
C.英国谋求中国市场的企图受阻
D.清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
【答案】C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 清政府拒绝与英国政府直接接洽 ,不符合题意;
B. 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 ,不符合题意;
C.依据“1834年,英国官员要求直接与清朝官员接洽通商遭拒绝,双方发生冲突”“许多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以求取更多的通商特权”可知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官员和商人都处心积虑希望打开中国市场,由此可见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谋求中国市场的企图受阻,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清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2021·平阴一模)180年前,西方列强发动的一场战争“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这场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战争都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
10.(2021九下·惠民月考)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信中所述事件( )
A.是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源
B.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
C.使清政府大量白银外流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B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英国人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指的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 B 符合题意;
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A 项错误;
英国对华输入鸦片,使清政府大量白银外流, C 项错误;
D 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不符合材料,D 项错误; A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2021·定西)《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答案】C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 C 项正确;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反映了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A 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 B 项错误;
《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 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2.(2021·烟台)南京静海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之功而建。寺名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然而在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材料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由“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北京条约》,不符合题意;
C.《马关条约》,不符合题意;
D.《辛丑条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3.(2021·云梦模拟)某材料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据此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使中国逐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组成部分
B.《天津条约》使外国的侵略势力首次深入中国内地
C.《马关条约》使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D.《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显示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得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旋涡, 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组成部分 ,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天津条约》使外国的侵略势力首次深入中国内地 ,不符合题意;
C. 《马关条约》使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不符合题意;
D.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南京条约》,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
14.(2021·安阳二模)1842年8月,从“皋华丽号”船舱里那一纸条约开始,香港的沉浮荣辱,就已成为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记号。这里的“一纸条约”( )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标志着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使中国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1842年8月,从“皋华丽号”船舱里那一纸条约开始,香港的沉浮荣辱”可知这里的“一纸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记忆、理解能力。
15.(2021·天桥一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D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近代史的开端,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不符合题意;
B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和识记《南京条约》的影响是答题的关键。解题时,紧扣题干中的“开始”一词,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四、综合材料探究
16.(2021九下·南阳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8月初,广东禁烟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狂妄叫嚷:“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在不列颠现在极应以武力方式向中国要求‘恢复名誉’了。”
材料二: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三: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盅了中国必演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
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指的是什么?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2)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1)1839年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近代化。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等等。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斗争精神。分析材料二“ 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 ” 可知, 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3)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4)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我们的启示。开放性试题,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1839年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 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3)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近代化。
(4)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等等。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专题。内容涉及了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启示等基础知识。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
17.(2020八上·南丹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泄泄,弛缓的意思)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请回答: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39年6月林则徐做出这项禁烟壮举的意义?
(3)这场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写出2条以上)
(4)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鸦片战争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答案】(1)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征;政治上政府更加腐败;军事力量削弱;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
(2)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也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次的禁烟运动,增加了中国人民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同时也让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从而也唤起了中国广大人民的爱国意识。
(3)《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白银2100万两;协定关税。
(4)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⑴根据“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并结合所学可从经济、政治、军事、身体健康等角度进行概括。可得出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征;政治上政府更加腐败;军事力量削弱;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
⑵根据所学可得出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也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次的禁烟运动,增加了中国人民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同时也让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从而也唤起了中国广大人民的爱国意识。
⑶结合所 学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可根据所学概括得出割让香港岛;赔款白银2100万两;协定关税等。
⑷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启示:根据所学可知,正是由于中国的落后,才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从而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启示。
【点评】解答本题第(1)问的关键是理解鸦片输入的危害。解答本题第(2)问的关键是识记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解答本题第(3)问的关键是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解答本题第(4)的关键是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2019八上·沙雅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它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①英国;②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或英国为了打开海外市场
(2)①《南京条约》;②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结束了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①封建统治的腐朽。;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自已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不被欺负。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据材料“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据材料“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国家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结束了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根据材料二“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可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腐朽。第二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自已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不被欺负。
【点评】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和影响,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1《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2021·雅安)他临危受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而“为天下万世计”,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
A.张骞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关天培
2.(2021·河池)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与这奏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3.(2021·安顺)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某校计划开展禁毒宣讲活动。以下能列入宣讲内容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御敌 D.聂士成保卫天津
4.(2021·福田模拟)下图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面对着表格所示的现象,中国人民的反应是( )
A.清政府闭关锁国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洪秀全金田起义 D.维新派变法图强
5.(2021·眉山)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
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6.(2021·大庆模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打开中国市场 B.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C.保护正常的鸦片贸易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7.(2021·滦州一模)十九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辽阔的中国。于是,发生了如下事件(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8.(2021·青岛一模)1834年,英国官员要求直接与清朝官员接洽通商遭拒绝,双方发生冲突,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中国军民则包围广州城外英商住处。事后,许多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要求派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与中国政府交涉”,以求取更多的通商特权。伦敦、曼彻斯特等地的资本家团体也频繁发出战争叫嚣,催促英国政府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由此可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拒绝与英国政府直接接洽
B.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
C.英国谋求中国市场的企图受阻
D.清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
9.(2021·平阴一模)180年前,西方列强发动的一场战争“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这场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2021九下·惠民月考)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信中所述事件( )
A.是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源
B.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
C.使清政府大量白银外流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2021·定西)《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12.(2021·烟台)南京静海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之功而建。寺名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然而在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材料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2021·云梦模拟)某材料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据此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使中国逐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组成部分
B.《天津条约》使外国的侵略势力首次深入中国内地
C.《马关条约》使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D.《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14.(2021·安阳二模)1842年8月,从“皋华丽号”船舱里那一纸条约开始,香港的沉浮荣辱,就已成为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记号。这里的“一纸条约”( )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标志着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使中国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15.(2021·天桥一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综合材料探究
16.(2021九下·南阳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8月初,广东禁烟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狂妄叫嚷:“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在不列颠现在极应以武力方式向中国要求‘恢复名誉’了。”
材料二: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三: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盅了中国必演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
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指的是什么?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2)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17.(2020八上·南丹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泄泄,弛缓的意思)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请回答: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39年6月林则徐做出这项禁烟壮举的意义?
(3)这场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写出2条以上)
(4)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鸦片战争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18.(2019八上·沙雅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它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毅然赴广东禁烟”并结合所学,林则徐上书皇帝要求禁烟,并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缉拿烟贩。1839年6月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 符合题意, AB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点评】 解答本题要把握的虎门销烟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答案】A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据所学知识,题干材料中的“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可知,材料叙述的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金田起义,不符合题意;
C.义和团运动,不符合题意;
D.武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细心题干材料,这是文言文,只要读懂材料含义,再进行理解,就可以顺利回答。
3.【答案】A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鸦片是毒品,“国际禁毒日”的设置是为了让大家警惕毒品的危害,故选A;
左宗棠收复新疆,与禁毒无关,排除B;
甲午战争中邓世昌黄海御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保卫天津,与禁毒问题无关,排除CD。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4.【答案】B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数据可以看出,英国输华的鸦片由1799-1820年的4000多箱到1839年的40200箱,输华鸦片剧增,反映出当时我国鸦片泛滥的社会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在虎门门海滩公开销毁,被称为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选项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记鸦片战争和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发现,从事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向中国走私鸦片,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
5.【答案】A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据题干信息“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可知,在清政府综合国力的衰微的历史背景下,林则徐通过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让虎门禁烟有理有据,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不符合题意;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不符合题意;
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理解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6.【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这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不符合题意;
C. 保护正常的鸦片贸易,不符合题意;
D.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7.【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十九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辽阔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A正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即20世纪初,B排除;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即19世纪末,C排除;
洋务运动是中国地主阶级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鸦片战争的影响要掌握。
8.【答案】C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 清政府拒绝与英国政府直接接洽 ,不符合题意;
B. 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 ,不符合题意;
C.依据“1834年,英国官员要求直接与清朝官员接洽通商遭拒绝,双方发生冲突”“许多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以求取更多的通商特权”可知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官员和商人都处心积虑希望打开中国市场,由此可见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谋求中国市场的企图受阻,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清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战争都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
10.【答案】B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英国人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指的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 B 符合题意;
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A 项错误;
英国对华输入鸦片,使清政府大量白银外流, C 项错误;
D 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不符合材料,D 项错误; A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11.【答案】C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 C 项正确;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反映了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A 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 B 项错误;
《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 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2.【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由“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北京条约》,不符合题意;
C.《马关条约》,不符合题意;
D.《辛丑条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3.【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显示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得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旋涡, 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组成部分 ,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天津条约》使外国的侵略势力首次深入中国内地 ,不符合题意;
C. 《马关条约》使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不符合题意;
D.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南京条约》,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
14.【答案】A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1842年8月,从“皋华丽号”船舱里那一纸条约开始,香港的沉浮荣辱”可知这里的“一纸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记忆、理解能力。
15.【答案】D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近代史的开端,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不符合题意;
B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和识记《南京条约》的影响是答题的关键。解题时,紧扣题干中的“开始”一词,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6.【答案】(1)1839年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近代化。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等等。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斗争精神。分析材料二“ 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 ” 可知, 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3)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4)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我们的启示。开放性试题,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1839年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 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3)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近代化。
(4)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等等。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专题。内容涉及了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启示等基础知识。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
17.【答案】(1)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征;政治上政府更加腐败;军事力量削弱;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
(2)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也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次的禁烟运动,增加了中国人民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同时也让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从而也唤起了中国广大人民的爱国意识。
(3)《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白银2100万两;协定关税。
(4)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考点】林则徐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⑴根据“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并结合所学可从经济、政治、军事、身体健康等角度进行概括。可得出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征;政治上政府更加腐败;军事力量削弱;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
⑵根据所学可得出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也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次的禁烟运动,增加了中国人民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同时也让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从而也唤起了中国广大人民的爱国意识。
⑶结合所 学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可根据所学概括得出割让香港岛;赔款白银2100万两;协定关税等。
⑷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启示:根据所学可知,正是由于中国的落后,才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从而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启示。
【点评】解答本题第(1)问的关键是理解鸦片输入的危害。解答本题第(2)问的关键是识记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解答本题第(3)问的关键是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解答本题第(4)的关键是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答案】(1)①英国;②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或英国为了打开海外市场
(2)①《南京条约》;②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结束了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①封建统治的腐朽。;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自已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不被欺负。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据材料“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据材料“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国家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结束了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根据材料二“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可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腐朽。第二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自已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不被欺负。
【点评】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和影响,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