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目录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课程标准】
1.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
2.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拉丁美洲的的民族独立运动
1、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概念阐释:
“地狱的入口”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西蒙·玻利瓦尔,1783年出生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市的一个西班牙血统的贵族家庭。在玻利瓦尔的家里,除拥有大片种植园和1000多名奴隶之外,还有金矿、糖厂等,他本应家境富裕、前途光明,但玻利瓦尔三岁那年,不幸被农奴传染 上肺结核而去世,九岁时母逝世,玻利瓦尔成了孤儿 。
到18世纪后半叶,拉美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各地相继出现了商业中心 。到18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殖民地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 。
——王斯德 《世界通史》
拉丁美洲的革命深深受益于同时代欧洲和北美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理想深刻影响了整个南北美洲受过教育的少数人的心智。……美国独立战争……受到了人们的欢呼。几年后,法国大革命向人们提供了另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推翻专制统治的实例,而同时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完全忙于欧洲事务,结果给新世界提供了一个向这两个国家的统治发起挑战的难得机会。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欧洲殖民者的长期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美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种。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启蒙思想传播增长拉美人民民族民主意识;
美国独立战争鼓舞拉美人民追求民族独立;
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殖民者在拉美的统治。
政治上
经济上
外界因素
思想上
where there is oppression, there is resistance
最早起来反对统治并取得成功的是海地人民。海地岛于1492年为哥伦布发现,海地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7世纪,法国侵入海地,并设立了庞大的殖民机构。因海地物产富饶,成为法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1791年,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海地的黑人终于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1801年,杜桑带领起义军解放了整个岛屿。1804年1月1日海地共和国成立,是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拉开了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拉美独立战争状况
西属拉美(1810——1826)
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16年征战,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运动的胜利。
委内瑞拉国父——玻利瓦尔
阿根廷国父——圣马丁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
玻利瓦尔
圣马丁
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
厄瓜多尔
阿根廷
智利
秘鲁
“南美解放者”
圣马丁——祖国之父
阿根廷、智利和秘鲁共尊他为“祖国之父”
玻利瓦尔——
南美解放者、委内瑞拉国父
葡属巴西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建立君主制。
委内瑞拉国父——玻利瓦尔
阿根廷国父——圣马丁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
拉美独立战争后,基本上形成了
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巴西的独立不是通过武装斗争,而是由最高统治者发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带有与宗主国分离的性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宗主国仍保留着密切的联系。(如保留君主制、政府大权仍由原葡萄牙贵族掌握,仍保存了大土地所有制和奴隶制等等)
第一阶段特点:赶走殖民者,获得民族独立。
时人讽刺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棒政策”所画的漫画——在美国政府的“大棒政策”领导下,美国对拉美各国的干涉非常粗暴而且直接。
3、拉美独立存在的问题
材料:西、葡殖民地属于非移民型殖民地,西、葡宗主国采取了与英属殖民地完全不同的管理手段——专制统治……然而,拉丁美洲各个民族国家的建立几乎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独立并没有使国家统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北美独立战争不一样,它不是一次人民的“革命”,而是一次军队的“解散”,它不仅用强制手段引进外来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而且成为军事强人实际控制的“关键力量”。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思考:拉美独立后面临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认识。
(1)问题:
军事独裁体制(考迪罗),政变频繁、政局不稳。
大地产制仍然是经济的主要形式,制约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欧美各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对拉美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2)原因:
①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实行的是封建统治。
②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多为当地地主中的先进分子。
③英美的殖民扩张,尤其是美国视拉美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3)认识:
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3、拉美独立存在的问题
①政治:
②经济:
③外部:
考迪罗(Caudillo),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力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
4、民族民主革命深入发展
(1)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赶走独裁者。
思考:概括墨西哥宪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性质及意义
(1)内容:
(2)性质:
(3)意义:
实行土地、河流、矿藏的国家所有,拆散大地产。
资产阶级宪法。
一定程度上反映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基础。
问题探究
1.积极
(1)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2)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建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2 . 消极
没有铲除封建主义,只完成了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面临继续 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如何评价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觉醒”: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亚洲各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称为“亚洲的觉醒”。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伊朗立宪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辛亥革命
二、亚洲的觉醒
(一)依据材料分析“亚洲觉醒”的背景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同亚洲各被压迫民族的矛盾空前激化了,这时亚洲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均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洲觉醒正是在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都已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发生的。
材料二: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是亚洲觉醒的内因。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统治,特别是廉价商品的倾销,破坏了亚洲各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了必要前提。
①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
②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③思想:亚洲人民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概述亚洲觉醒的具体史实。
1、印度
——印度人民反英斗争
(1)时间:
(2)领导:
(3)结果:
(4)意义:
1905—1908年
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资产阶级)
英国殖民者逮捕提拉克,引发孟买工人大罢工
①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②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自治就是自己的统治,要把全部管理权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钥匙!”——提拉克
(二)“亚洲觉醒”的表现
亚洲的觉醒
2、伊朗
——立宪革命
(1)时间:
(2)结果:
(3)意义:
1905—1911年
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国王权力受议会的限制借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权分立原则;并宣布成立地方的民选委员会,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基本法补充条款》
材料: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 ——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研究》
3、中国
——辛亥革命
(1)时间:
(2)领导:
(3)结果:
1911年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推翻清王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拟制退位诏书
(4)性质: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①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②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③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思考:谈谈你对材料观点的理解
2、特点:
(1)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2)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
(3)是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参加了斗争;
(4)亚洲各国革命者开始进行联合尝试。
1、性质: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为主体,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亚洲觉醒的特点及意义
3、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斗争的重要阵地。
(3)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5)颁布资产阶级法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推动了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非洲的抗争
材料1:进入19世纪后,当殖民列强强悍发动以侵占殖民地为目的的侵略战争时,非洲人民毫不犹豫地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抵抗。——吴秉真、高晋元《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
材料2:“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埃及《祖国报》
三、非洲的抗争
埃及的抗争:建立政党组织唤醒民族意识;爱国军官领导武装反抗斗争;
(二)、非洲的抗争
① 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1879年,以爱国军官、知识分子为骨干力量),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② 在 1882 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阿拉比(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抵抗,
结果:失败、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1、埃及人民抗英
英国在控制埃及的过程中,也把侵略矛头指向埃及的邻国苏丹。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利用伊斯兰教中关于马赫迪即救世主的传说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这次武装起义持续近20年,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苏丹的抗争:以宗教为外衣;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2、苏丹“马赫迪”起义
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并交付大量赔款。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埃塞俄比亚的抗争:封建统治者亲自领导武装斗争;群众基础广泛;保持了国家独立。
3、埃塞俄比亚打败意军
★特点:
(1)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2)规模:有组织、规模大、持久,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3)领导:力量多样,但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传统社会的统治者。
(4)不平衡:埃及出现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综合探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个性与同性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原 因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特 点 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范围广、各国相互支持、彼此协作 有组织、规模大且持久的武装斗争
领导力量 土著地主集团中的先进分子 资产阶级、工农力量 力量多样,包括领袖、国王、知识分子等
代表运动
意 义
海地独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的斗争、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