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0 15: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
第2单元·B提升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1分)
1.(3分)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项是()
A.丞相(chéng)血泊(bó)木塞拖男挈女
B.绰起(chāo)獐鹿(zhāng)猕猿谋财害命
C.踉跄(niàng)弓弩手(lǔ)申报德才谦备
D.呵呀(a)豁喇喇(lā)敞开运筹帷屋
2.(3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性命诡计破烂一饮而尽
B.妒忌 曹军 都督 顺风顺水
C.私自水寨 擂鼓神机妙算
D.迟延疑惑绳索踉踉呛呛
3.(3分)《草船借箭》一文中,借箭过程中,下列最能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一项是()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识人心);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⑥布置周密、准确。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3分)对“武松道:‘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句中武松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不想在你的家里住宿”。
B.武松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他对别人的怀疑之深。
C.朗读武松说的话时,语气上扬,表现出惊讶的感情。
D.这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5.(3分)联系上下文,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
A.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突出了大家很忙。
B.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表现出大家对放风筝的极大热情。
C.小丫头们一听宝玉说要放风筝,立刻动起来,表现出丫头们很勤快。
D.小丫头们很怕主人骂,一听说要放风筝,立刻七手八脚地忙起来。
6.(3分)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加点字词的含义错误的一项是()
A.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意思:端正)
B.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意思:反正)
C.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意思:唯独)
D.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意思:展开)
7.(3分)分析人物心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诸葛亮(真心真意)地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B.周瑜(明知故问):“十天造得好吗?”
C.诸葛亮(假心假意)地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D.鲁肃(一脸狐疑)地问:“哪里去取?”
二、填空题(共12分)
8.(6分)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①“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②“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③(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三个语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武松_______、_________(缺点)而又不失_______、_______(优点)的性格特点。
9.(6分)你读过《三国演义》吗?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七步成诗——( ) 对酒当歌——( )
乐不思蜀——( ) 单刀赴会——( )
三顾茅庐——( ) 刮目相看——( )
三、语言表达(共13分)
10.(6分)按要求写句子。
(1)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非常佩服诸葛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3)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
11.(7分)按要求写句子。
(1)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①“展眼”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仿写句子。
一时___________,展眼________,再展眼___________。
(2)请用“因为……所以……结果……”这样的句式来叙述“草船借箭”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
①这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
A.反问 B.比喻 C.拟人 D.设问
②“莫不是”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将这句话改写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12分)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①……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②……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③……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12.(3分)从第①段宝玉吩咐人把风筝给嫣红送回去,可见他( );从第②段宝玉一连“损失”两个风筝也不生气,可见他( )
A.没有贵族公子的架子 B.心地纯善
13.(3分)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第③段中“只起房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宝玉见美人儿风筝做得精致,马上就_____起来;他想放美人儿风筝,却放不起来,被众人一笑,他_______。宝玉的这些言行举止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
15.(3分)(选做)结合课后“阅读链接”,说说你从两篇文章中读到了哪些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课内阅读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众猴把他围住, 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16.(3分)给选段加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7.(3分)“瞑”“蹲”“纵”“跳”四个动作显出石猴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通过这两段文字,你认为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25分)
20.(25分)习作。
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②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③题目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们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④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B2.D3.D4.C5.B6.D7.C
8.语言心理固执好面子勇武自信
9.曹植曹操刘禅关羽刘备吕蒙
10.(1)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不得不佩服诸葛亮。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怎么比得上他?
(3)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他帮不了诸葛亮的忙。
11.(1)比喻极短的时间。天上的云朵像棉花变成了一匹马变成了一朵花
(2)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要他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交箭。
(3)A 难道不是你留我在家里歇,就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
12.A B
13.风筝只飞到房顶那么高
14.高兴又急又恼率性、纯真
15.①都描写了放风筝的热闹场景;②都表现了人物放风筝时愉快的心情;③从“放风筝是放晦气”的说法中,感受到放风筝这一民俗活动的悠久历史。
16.发现水帘洞
17.勇敢灵巧,本领高强。
18.石猴纵身跳入瀑布泉中,发现水帘洞,并将洞内情况告知众猴。
19.石猴具有其他猴子没有的勇气和非凡的本领以及高远的眼光,能别猴所不能,敢为群猴之先。
20.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