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鉴赏美术作品》课件(36页)+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如何鉴赏美术作品》课件(36页)+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31 11:20:33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形式
内容
线条
色彩
材质
空间
题材
主题
情境
在一幅美术作品面前,我们首先会感受到线条、色彩、材质,空间等形式要素,它们构造出的视觉秩序让我们产生了第一层审美体验。然后,我们会看到形式要素塑造的形象和场景,比如人物、花鸟、山川、河流等等。如果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还能读懂作品中讲述的故事,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内容信息。再进一步,如果能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社会背景、同类作品的历史脉络,我们还能够对作品的来龙去脉。立意宗旨、历史地位做出判断。至此,我们对美术作品才能进行了较完整的鉴赏。
形式
(一)线条
线条是美术作品最基本的元素,它是点的运动轨迹,在绘画中的实线来自笔迹的游走,即便没有画出实线,运动的方向、目光的指引也可以让观者在心中感受到线条的存在。
《二羊图》赵孟颊
若没有线条,我们无法表现视觉世界。线条最直接的作用是勾勒形状,暗示材质。
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颊的《二羊图》,绵羊用细线勾勒出饱满的轮廓,山羊用干笔画出覆盖的皮毛。用笔用线不同,两只羊就有了鲜明的特征。
《荆棘丛兰图卷》郑板桥
中国画擅长单纯用线来表示形面与体积。
郑板桥的《荆棘丛兰图卷》,画兰画竹均是一笔下去,用笔锋、轻重、浓淡的变化来表现叶面的方向及转折。
《市担婴戏图》李嵩
线条也能起到引导视线、组织人物关系的作用,尽管有些线条并不显著。却能辅助我们理解两面,营造出丰富的意趣。
南宋画家李嵩的《市担婴戏图》,作者不厌其烦地用线勾勒出货担上层层叠叠的货物,并留下了“五百件”的字样,可见对自己的描绘技巧极为自信。
匀质平缓的长线条会给人连贯一气、通达舒畅的感受。
《八十七神仙卷》吴道子
《自画像》梵高
短促交错的线条容易给人紧张,热情的感受。
19 世纪后期的荷兰画家凡·高擅长用色彩与笔触表达强烈的情感。受新印象主义的影响,常用排列紧密而不连贯的短线,例如他的这幅自画像,虽面色沉静,画面中却涌动着一股狂暴的力量。
(二)色彩
色彩来源于自然光的分解。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善于吸引注意、唤起情感,是最生动、最具感染力的元素。不同的色彩搭配会产生无限丰富的视觉效果。
现代主义绘画中,野兽派擅用高纯度的色彩,施色主观大胆,凸显视觉刺激,野兽派的称谓就由此而来。
《生活的欢乐》马蒂斯
《舞蹈》马蒂斯
用低纯度色彩作画也可以搭配得十分协调,比如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这幅《静物》,大面积的黄色与灰色纯度都很低,中部的砖红瓶子与右侧橙色纸盒纯度稍高,成为视觉的重点。整个场景不温不火,却达成了精致的平衡。
《静物》莫兰迪
在色彩搭配中,对比色可以相互加强,鲜艳明快,局部施用可以活跃画面气氛、突出重要景物。
在唐代画家张萱的名作《捣练图》中,两位捣练妇女的衣裳红、绿、蓝、黄交相构成对比,形象就远比附近的另两位妇女鲜明,在这一局部成为视觉重点。而邻近色的搭配柔和,不会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大面积施用可为画面定下基调。
《捣练图》张萱
《枇杷山鸟图》林椿
(三)材质
美术是基于材料的创造,绘画需利用水墨、油彩。雕塑需利用金铜、泥石,建筑需利用夯土,木架,正是材料的物质形态确保了作品的存在。而材料具有不同的质地,金属坚硬面有光泽,棉布柔软而轻...艺术家在创作中会通过唯琢、打磨、编织、铸造等多种手段,来追求某种材质效果。
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代表作《空间中的鸟》,用打磨得极为光亮的青铜制造出一个流线型的形状,虽没有鸟的翅膀,却表现出了飞翔的速度感。
《空间中的鸟》布朗库西
《双喜图》崔白
(四)空间
在我们日常的视觉世界中,人物都是在三维空间中活动,物品都是在三维空间中安放。对于二维艺术而言,空间则是虚构的,是用多种手段对真实空间的模拟。雕塑是空间性的美术,体块与空间构成正负关系,共同塑造出雕塑的品格。
滑田友的《轰炸》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惊慌失措地躲避日军飞机轰炸的情景。雕塑造型浑厚简练,母子三人相依,连接为紧密的整体。下半部两个相似的斜向空间强化了疾走的动势,右上方的留白则暗示出危险的临近,谊染出逃亡时刻的紧张气氛。
《圣母的婚礼》拉斐尔
中国的山水画有独特的空间表现法则,不讲究对单一视觉空间的模拟,而讲究“山形面面观”,将不同视角下的景象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平面上。
北宋画家郭熙将之总结为“三远法”。他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面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早春图》郭熙
内容
(一)题材
题材是美术创作的取材范围,我们经常以此来划分作品的种类。每类题材都存有共性,反映了特定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历史与神话题材通常抓取历史事件、神话传说中的典型片段,以宏大的叙事来传达对民族兴衰、人类命运的理解的主题思想,传统上最受重视。
山水题材描绘的是艺术家理想中的风景,于山水间抒发对自然的崇拜、对人生的理想,最受中国传统文人青睐。
风俗题材描绘的是日常生活,通常富有寓意,有祝福,劝诫或讽刺的社会功能。
人物题材一般要求刻画出对象的容貌形态与精神气质,以形神兼备为上。
中国画中,花鸟类的题材将花鸟鱼虫当作有情之物,讲究“夺造化而移精神”,既追摹自然真实。又寄托志向、传达情感。
西方绘画中,静物题材以画日用物品与果蔬花草为主,其中有的画奇珍重器炫耀物质富足,有的画沙漏,蜡烛寓意生命易逝、人生无常。
(二)主题
主题是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作品的一切元素与细节均为主题服务。
《荷加斯兄弟的宣誓》大卫
《血衣》王式廓
(三)情境
艺术家的创作都有特定目的:或是传播思想,教化世人,或是营造意境、调剂精神,或是开拓新的视觉经验。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的差异,我们对一些作品的内容与宗旨并不能全然了解。
要想全面地鉴赏一件美术作品,准确体认作品表达的内容,还需要充分了解创作的情境,包括社会和文化情境,以及创作者的个人经历等背景信息。
1935年, 李桦创作了《怒吼吧!中国》,用刻刀表现一个双眼被蒙、四肢被绑却挣扎着拾刀奋起的男人,这个形象是民族的危难象征,预示着怒吼而抗争的必然选择,这里的呐喊就不仅仅是个人心境的表达了。
《呐喊》蒙克
美术鉴赏的步骤可分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
描述是用语言陈述作品的基本内容;
分析是解读作品的形式要素,并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与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辨析这件作品的特点;
解释是对美术家为何选择这样的形式与内容来表达主题形成表述;
评价是对作品的价值做出自己的判定。
小结
美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线条,色彩、材质、空间是作品的形式要素,题材、主题,情境是作品的内容要素。创作者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形式与内容的选择与组成也会有差异,这就造就了个人,时代与地域的美术特征。中西美术的整体特征不同,对作品的鉴赏角度也有所分别;不同时代政治氛围,文化风气、审美习俗不尽相同,催生出的美术作品也各具特色。因此,除了对形式要素的敏感外,鉴赏者还需具备扎实的人文知识与广阔的文化视野,如此,才能看得深,看得准、不狭隘。
1
2
3
美术作品由哪些元素组成,我们如何进行鉴赏活动?
课后作业
提前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查阅资料,仔细分析王式廓的作品《血衣》中的人物布局与形象刻画,并解读该画的主题表达。
谢谢观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
课题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通过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认识美术作品由哪些元素组成,培养图像识读的能力。能够对作品的形式要包括线条、色彩、材质、空间与作品的内容要素包括题材、主题和情境进行分析探究文化理解;通过欣赏感知与对比探究,能够以不同形式鉴赏一幅美术作品。深化对作品的感受,提高审美体验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重点 了解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理解美术鉴赏过程中产生不同差异的原因;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不同方式与角度。
难点 领悟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欣赏感知与对比探究,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不同方式与角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思考:看到这幅作品,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不同的人在观赏相同的艺术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这节课的主题是:如何鉴赏美术作品。从而板书并导出课题。
讲授新课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一、形式(一)线条线条是美术作品最基本的元素,它是点的运动轨迹,在绘画中的实线来自笔迹的游走,即便没有画出实线,运动的方向、目光的指引也可以让观者在心中感受到线条的存在。线条最直接的作用是勾勒形状,暗示材质,例如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颊的《二羊图》。中国画擅长单纯用线来表示形面与体积,例如郑板桥的《荆棘丛兰图卷》。线条也能起到引导视线、组织人物关系的作用,尽管有些线条并不显著。却能辅助我们理解两面,营造出丰富的意趣。例如南宋画家李嵩的《市担婴戏图》。匀质平缓的长线条会给人连贯一气、通达舒畅的感受,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短促交错的线条容易给人紧张,热情的感受,例如梵高的作品《自画像》。(二)色彩色彩来源于自然光的分解。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善于吸引注意、唤起情感,是最生动、最具感染力的元素。不同的色彩搭配会产生无限丰富的视觉效果。例如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的作品《生活的欢乐》《舞蹈》、莫兰迪的作品《静物》、唐代画家张萱的名作《捣练图》、林椿的《枇杷山鸟图》等。(三)材质美术是基于材料的创造,绘画需利用水墨、油彩。雕塑需利用金铜、泥石,建筑需利用夯土,木架,正是材料的物质形态确保了作品的存在。而材料具有不同的质地,金属坚硬面有光泽,棉布柔软而轻...艺术家在创作中会通过唯琢、打磨、编织、铸造等多种手段,来追求某种材质效果。例如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代表作《空间中的鸟》,用打磨得极为光亮的青铜制造出一个流线型的形状,虽没有鸟的翅膀,却表现出了飞翔的速度感。(四)空间在我们日常的视觉世界中,人物都是在三维空间中活动,物品都是在三维空间中安放。对于二维艺术而言,空间则是虚构的,是用多种手段对真实空间的模拟。雕塑是空间性的美术,体块与空间构成正负关系,共同塑造出雕塑的品格。滑田友的雕塑《轰炸》造型浑厚简练,母子三人相依,连接为紧密的整体。下半部两个相似的斜向空间强化了疾走的动势,右上方的留白则暗示出危险的临近,谊染出逃亡时刻的紧张气氛。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郭熙的《早春图》等作品都可显示出空间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二、内容(一)题材题材是美术创作的取材范围,我们经常以此来划分作品的种类。每类题材都存有共性,反映了特定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二)主题主题是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作品的一切元素与细节均为主题服务。(三)情境艺术家的创作都有特定目的:或是传播思想,教化世人,或是营造意境、调剂精神,或是开拓新的视觉经验。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的差异,我们对一些作品的内容与宗旨并不能全然了解。要想全面地鉴赏一件美术作品,准确体认作品表达的内容,还需要充分了解创作的情境,包括社会和文化情境,以及创作者的个人经历等背景信息。
课堂练习 1、美术作品由哪些元素组成,我们如何进行鉴赏活动?2、查阅资料,仔细分析王式廓的作品《血衣》中的人物布局与形象刻画,并解读该画的主题表达。3、提前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课堂小结 美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线条,色彩、材质、空间是作品的形式要素,题材、主题,情境是作品的内容要素。创作者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形式与内容的选择与组成也会有差异,这就造就了个人,时代与地域的美术特征。中西美术的整体特征不同,对作品的鉴赏角度也有所分别;不同时代政治氛围,文化风气、审美习俗不尽相同,催生出的美术作品也各具特色。因此,除了对形式要素的敏感外,鉴赏者还需具备扎实的人文知识与广阔的文化视野,如此,才能看得深,看得准、不狭隘。
板书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一、形式 线条色彩材质空间二、内容 题材主题情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