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清朝康熙年间1.5亿
乾隆末年达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
课堂导入
七年级下册精品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2
背讲考
七年级下册第19课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评价目标
背讲考-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
壹
贰
叁
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掌握:人口增长的状况和影响。
知道: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情况;
材料一: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
——《明清史料》丙编,
材料三: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疆域开拓并巩固。
——《中外历史纲要》
①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根据材料,分析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背景?
材料二:乾隆“帝王之政,莫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
——《乾隆帝及其时代 》
②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③清前期社会安定,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背景
阅读课本,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说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耕地面积
兴修水利
庄稼种植
经济作物
(1)耕地面积扩大
清代开荒执照
根据材料,分析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耕地面积的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耕地面积扩大的同时,如何保证大量土地的灌溉需求呢?
(2)大力兴修水利
朕自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康熙皇帝
材料: “水利一兴,田苗不忧旱涝,岁必有秋,其利无穷”,于是康熙十六年命靳辅为河道总督,督修黄、淮和运河。
---- 白寿彝《中国通史》
水利工程专家“靳辅”及其《治河方略》
根据材料,分析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地有了,水管够了,我们种些什么呢?
(3)推广高产作物,提高粮食产量
材料: 乾隆皇帝在玉米和甘薯的推广中起了巨大作用。他大力推广甘薯种植......在皇帝的劝谕下,川/楚/陕/皖/贵等省‘延山漫谷,皆种玉米’。 ——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每亩可得千斤,
胜种五谷几倍。
根据材料,分析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材料:(乾隆年间)“种棉花之地,约居十之二三”。宁津县“种棉者几半县”。 ——白寿彝《中国通史》
甘蔗
茶叶
药材
棉花
根据材料,分析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耕地
耕地面积
不断扩大
治理大河
修建水利工程
品种增加
种植面积扩大
改进种植技术
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
水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总结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阅读课本,分析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3)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宋代与清代粮食主要产区对比图
“苏湖熟,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
苏湖地区改为种植经济作物说明什么?
是生产技术落后于湖广地区吗?
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业化程度加强
(1)手工业发展迅速,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乾隆 珐琅彩勾莲纹象耳瓶
清·苏绣
依据材料和图片总结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清代纺织图》
材料一:乾隆十年奏准,江宁现设机六百张,机匠一千七百八十名。苏州现设机六百六十三张,机匠一千九百三十二名。杭州现设机六百张,机匠一千八百名。---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苏州府志》
分工明确
雇佣关系
规模大
人数多
依据材料和图片总结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早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工场手工业与传统手工业相比有何特点?
北京、江宁(江苏南京)、扬州、杭州、广州、苏州(乾隆时“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地段“地值寸金”)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烟户甚稀’,到清前期即‘生齿(人口)日繁,人物殷富’。” ——戴逸《简明清史》
(1)清朝形成了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3)大城市的数量增加了;清朝的大城市有:
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依据材料结合课本归纳清朝商业上的表现?
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
区域性市场
全国性市场
繁荣的
商业网
商业的发展
1.清朝形成了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图2 木渎镇沿街店铺
图4 苏州城云贵川广各省杂货老行
图1 山前村的杂货铺
图3 苏州城的商业街
《盛世滋生图》(局部)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商业的发展
吴江县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湖北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3.大城市的数量增加了;
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商业的发展
“皇家看故宫,
民宅看乔家”
徽商
“贾而好儒”,
富甲一方。
山西商人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晋商代表
乔致庸
徽商代表
胡雪岩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商业的发展
材料一:康熙二十年 (公元 1681年 )平……到嘉庆元年 (1796年 )为止,内地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
——董林生《新议清朝人口剧增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二:各朝代粮食产量,……宋代835亿斤,明代1392亿斤。清乾隆晚期,一跃而达2088亿斤,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正是农业的成绩,使乾隆朝的人口发生爆炸……
——吴宾《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合作探究 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清前期)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法)谢和奈《中国社会史》
— 《豫变纪略》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
人口增长
明朝鼎盛时期:1亿多。
康熙时:1.5亿,乾隆末年:3亿
连年战乱
明末经济衰败
明末人口锐减。
清初统治者的措施
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
?
原因
表现
人口的增长
1.原因: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2.概况:
清朝前期我国人口统计图
康熙:1.5亿
乾隆末年: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人口的增长
清朝前期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口剧增带来最直接的后果是?
3.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1)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1721年) 8.26亩
雍正十二年(1734年) 8.13亩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2.51亩
(2)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生态破坏
材料: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 ……流徙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赌徒、娼妓、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3)庞大的人口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口的增长
“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除了村庄周围,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国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清王朝雇佣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
盛世之下老百姓依然贫穷,“饥饿的盛世”
清朝马车
英国的蒸汽机车
英国的纺织工厂
英国汽船
VS
VS
清朝手工织布机
VS
清朝
英国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VS
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西方先进的
资本主义经济
清朝建立
康熙
1636
1661
1722
雍正
1736
乾隆
嘉庆
1796
鸦片战争
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65——1840—……
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
饥饿的盛世
1840
天朝上国,不思进取
工业的崛起
1638
顺治
清朝前期与世界
(2022·广东·模拟预测)万历初年北京市场上,除了鸡、鹅、羊、猪之外,鱼是一种稀罕之物。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非常丰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商业繁荣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 B.饮食的地域性差异逐渐消除
C.北方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充足 D.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
(2022·河南新乡·一模)谚语的演变蕴含者一定的历史信息。从南宋时期的“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到明清时期的“湖广熟,天下足”,这两句谚语变化表明( )
A.两湖地区取代江浙成为产粮重要地区B.宋以后江南因战乱多农业发展受影响
C.江浙地区经济逐步落后 D.明清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A
A
中考演练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意义: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
原因:
商业:
人口的增长
原因:
表现:
带来的
问题:
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发达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