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讲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讲)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背讲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讲)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30 14: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堂导入
2022年5月15日1晚,福建京剧院“武戏基地”重点打造经典剧目《伐子都》在福州凤凰剧院上演,受到观众们的热捧。
一批‘80后’‘90后’‘00后’的青年演员紧跟时代步伐,做有信仰、有担当、有才学你知道京剧是怎么产生的吗?它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如何?
七年级下册精品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2022
背讲考
七年级下册第21课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评价目标
背讲考-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



了解《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理解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
了解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它的价值在中国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
——李大钊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毛泽东
它在中国的地位全世界没有任何小说可比。
——张爱玲
一、《红楼梦》
简介
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40回, 题名《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根据材料,简单介绍《红楼梦》?
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决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旅、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走了一道”。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写成《红楼梦》一书。




荣辱兴衰
家庭琐事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内容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简单介绍《红楼梦》?
艺术特色: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
曹雪芹、高鹗
作 者:
主要内容:
从语种上看,《红楼梦》译本目前已涉及英、法、日、韩、俄、德等20多种不同文字。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又包括不同译者翻译的多个版本,尤以日文和韩文版本居多,各达十几种。
  据了解,《红楼梦》最先出现的译文是1799年的韩语译文,而欧洲最早的译文是德文译文。从最初的摘译、节译到全译,全球已经出现几十种版本的《红楼梦》译文。近几年《红楼梦》又出现了世界语、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正在准备出版《红楼梦》的新译本和全译本。随着汉学的复兴,海外汉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
清代学者王希廉曾评价说:“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世尺牍,爱书戏曲,以及对联匾额,酒令灯迹,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世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营养禽鱼,针黹烹调,巨细无遗……”
影响:
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红楼梦》内容宏富包罗万象,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探究《红楼梦》的影响?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相 关 史 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该怎样认识?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毛泽东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追求自由的愿望不断增强;
2.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3.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统治日益腐败,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4.印刷术的空前发达为小说传播提供条件。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探究昆曲与京剧艺术?
结合课本,探究昆曲艺术?
明朝万历年间
清朝前期
起源
顶峰
发展
特点
体现了南曲的轻柔婉转,又保留北区的慷慨激昂。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柔和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
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时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地位
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剧种。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明朝形成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代表作:
昆曲艺术代表作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桃花扇》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明末时期复杂的权奸之争,以及南明覆亡的历史戏剧。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昆曲艺术代表作
洪昇的《长生殿》
唐明皇与杨贵妃
《长生殿》是洪昇戏曲创作的代表作。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士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
昆曲艺术代表作
成为全国性剧种
明万历末
发展到顶峰
走向衰落(原因?)
清朝前期
清中后期
传世的
政治历史剧
因循守旧
作品庸俗
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昆曲艺术兴衰
徽调
创造
改进
皮黄戏
博采众长北京特色
京戏或京剧
阅读教材,简短地介绍京剧兴起的过程。
①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
②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③京剧的发展特点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
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年)。
徽调吸收了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特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皇室的扶持
广大群众的喜爱
不断创新,日趋完善
阅读教材,探究京剧广为流传原因
京剧简介
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两千年前的汉代乐舞,到唐代的梨园百戏,再到宋代的南剧,明清的昆曲,都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京剧形成的过程,也是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的过程。因此,京剧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的精神核心却是两千年的中国文化。
此外,京剧艺术与诗词、书法、绘画等古典艺术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相互辉映。故此,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京剧的四大行当




相关链接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
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相关链接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申遗成功!
相关链接
(2022·山西临汾·二模)在一次“你说我猜”历史活动中,李晓说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文学名著”“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等词语。据此得出该名著是( )
A.《史记》 B.《红楼梦》 C.《天工开物》 D.《水浒传》
(2022·河南平顶山·一模)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特殊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京剧中的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据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 B.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
C.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B
C
中考演练
小说:
昆曲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京剧:
《红楼梦》
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发展而来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