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 二年级上册 1.1石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 二年级上册 1.1石头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30 21: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石头
【课标要求】
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1.2)
【学习目标】
1、知道石头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质地不同的石头,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
2、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管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
3、了解人类的生活,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石头这种材料。
设计说明:二年级学段目标指出:学生能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通过观察石头,认识石头的特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评价任务】(紧扣学习目标)
任务一: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检测目标1)
任务二:观察石头,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
任务三:选择石头,用石头拼画。(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找一找哪里有石头?”“观察石头,有什么发现?”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石头的不同特点。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石头,小铁锤每小组1把;课件;图片;视频;活动手册等。
2.学习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石头制品,知道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接着通过观察不同的石头,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按照四个层次去观察,认识石头的特点。并在活动中感知,观察,实验的全过程,从中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再次,让学生用前面学习的认识石头特点的观察方法,了解生活中更多石头的特点,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石头拼石头画。最后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知道石头的特性以及石头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难点是“了解不同材质的石头的基本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上教师的引导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设计说明:第1条认识学习本课的目的与价值,介绍本课学什么及与后续学习内容的关联,明确课前准备的任务;第2条了解本课有三个学习任务或环节;第3条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并明确突破难点的途径。
【学习过程】
课前探究
一、情境聚焦
1.小朋友,这些你们认识吗?(石头图片)有的石头很大,有的石头很小,还有的石头漂亮极了!(出示雨花石图片)
2.你用石头玩过游戏吗?都玩过什么游戏?
3.小石头真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石头。
(板书课题:石头)
任务一: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找一找哪里有石头?)
二、方案探究
(一)基础活动——找一找哪里有石头?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一些石头带到课堂上,同学们带来了吗?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说一说,你的石头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美丽的石头图片。
教师课件出示石头雕塑、石头桥、玉石饰品等。
师:除了老师刚才出示的石头制品,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石头制成的?
师:看起来,在我们生活中石头制品还真多。
师生小结: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交流科学学习方法时,清晰地说出图片中的它们都是由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4)描述图中的事物用词准确。
(二)进阶活动
任务二:观察石头,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
(二)认识石头的特点。
1.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2.你会观察么?为了更好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一个新朋友:(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看1分钟)看明白了么?
3.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是它的(颜色)(贴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4.等一会,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头。
5.讨论实验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能见到这么多石头,它们是一模一样的吗?
师: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这些特点。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要研究石头的光滑程度,可以用手摸一摸;研究石头的表面纹理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研究石头的软硬程度可以用锤子敲一敲或用两块石头碰一碰。
师: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锤子时不要伤到手。
6.学生分组探究。
石头编号 光滑程度 颜色 纹理 容易砸碎 不易砸碎
1
2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实验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评价
1.分组汇报实验成果,交流发现。
2.观察石头,你有什么发现?
3.师生总结。
(1)石头很坚硬,不同的石头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
(2)师:刚才同学们在研究石头时不光用自己的身体器官感觉、观察,还用到了小铁锤。用锤子敲一敲来观察石头,就是在利用工具观察。同学们在以后的科学探究中会用到更多的工具研究更多有趣的事物。
评价标准:
(1)实验过程中对于石头的特征认真观察,详实记录。
(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
(3)能准确的记录数据结果,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四、拓展应用
任务三:选择石头,用石头拼画。(检测目标3)
(一)给石头分类
1.所有的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小朋友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2.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别、衣服的颜色、是哪一个组的区分了。在分类的时候,每一次就按照一个特征来分一分。
3.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我观察的是一块石头,当我们有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就先做点事,给他们分分类!
4.如果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么来分?
5.请把你手中的石头放回到材料盒中。记住,每次按照一个特征来分!
(二)选择石头拼画。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用石头拼出的脚印画,给学生以启发,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石头,还可以用来拼出很多美术作品。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2.学生活动,在小组内用大家收集的石头来拼画!
3.教师巡视,选择比较有创意的作品拍成照片,用多媒体投影出来,集体交流评议。
五、梳理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通过PPT了解一下)你还知道石头的哪些用途?
3.看来小小的石头在我门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继续观察和研究关于石头更多更好玩的秘密!
设计说明:活动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石头制品,知道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活动二让学生运用感官、工具自主探究观察石头的特征,认识石头的特点。活动三让学生用前面学习的认识石头特点的观察方法,了解生活中更多石头的特点,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石头拼石头画。
【检测与作业】
一、填一填(检测目标1)
我知道用石头制成的物品有(画一画,写一写):
二、小法官(检测目标2)
1.钻石之所以很贵,是因为它非常硬。()
2.探索石头的基本特征时,可以用手摸出石头的形状。()
3.玉石和大理石的质地一样硬。()
4.花岗岩的表面很光滑。()
三、简答题(检测目标3检测目标2)
1.用石头能玩哪些游戏?
2.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所知道石头及其特点。
3.我想拼这样的石头画(画一画):
设计说明:以上3个检测题目的设计,可以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达到科学学习探究能力、观察能力的提高。
【学后反思】
1.通过这一课的探究,我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有哪些?
2.经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有些石头不仅具有美丽的颜色、漂亮的花纹,而且很坚硬。其实,石头还有很多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怎样利用这些石头?
设计说明:反思1强化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形成实验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法。烦死2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究石头的其他特点,将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逐步养成自主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