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自然选择的证明》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0 15:3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自然选择的证明
达尔文
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
3.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教学重难点】
把握基本观点,体会论辩的严密性。
教学目标
1.作者简介
“进化论之父”——达尔文
生平: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早年乘坐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成就: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代表作品:《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
一、导入
2.探寻背景
实地考察与独立思考的结晶——《物种起源》
1831年,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长达5年时间里,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他发现,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得出一个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3.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解释、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身份、经历、所作出的贡献(成绩)、社会对他(她)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成因等进行说明。
解说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口语化。解说词的对象广泛,观众或听众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差别很大。解说词要尽量顾及各个人群,要通俗易懂,易于为广大观众或听众所接受。它不仅让人看、让人听,有的还供解说员讲,因此解说词必须口语化,读来上口,听来入耳,少用生僻的书面语。
(2)针对性强。解说词是针对实物、图片、画面等进行解说的,是以解说对象为依据的。一段解说词必须对应相应的画面,不能错位,不能脱离解说对象另起炉灶。如大型纪录片《毛泽东》的解说词,就是针对一组组的电影镜头进行了针对性的解说。
(3)文艺性强。许多解说词除了有口语化、针对性强的特点以外,还具有文艺性的特点。这类解说词给解说对象以生动、形象的描绘,用诗一般的语言打动观众或听众。如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的解说词文艺性就很强。它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对一组组电影镜头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诗一般的韵味,强烈的情感,打动了每个观众的心灵。
1.明确字音。
蹼状(pǔ) 蝙蝠(biān fú) 姊妹(zǐ) 迁徙(xǐ)
2.解释词语
①驯养:饲养野生动物使逐渐驯服。
②审视:仔细看。
③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趋势。
④历程:经历的过程。
⑤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⑥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⑦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二、预习
1.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文章的基本观点及主要观点,指出它与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基本观点: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
主要观点:①适者生存,优胜劣汰;②自然选择的步骤缓慢、短小;③自然界的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④自然界也并非绝对完美。
它与各部分之间是总分关系。文章主要内容是从自然选择的法则与相关事实来证明自然选择的存在。
三、初读
2.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首先,提出观点,就是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择优弃劣。
然后,从自然选择的基本法则与相关事实展开论述。文章论述的基本结构为总分关系。
3.第三自然段中的“某一地区内已经产生了归入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并且这些物种现在仍很繁盛,仍会有那么多的变种存在”论证什么内容?
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
4.地质记录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哪些有力的证据?
①物种和整个类群的绝灭是遵循自然选择原理的必然结果,因为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体现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法则。
②各地质层中的化石,其性状在某种程度上,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证明物种是不断进化的。
③一切灭绝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因为它们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④现生生物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这些情况都体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1.文章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自然选择的思想是通过研究大量动植物的形状和分布得出的结论。作者在文中,也以大量的动植物实例分析比较,论证观点。
如,作者举了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很少或根本不游泳的鹅,取食水生昆虫的像鸫的鸟,具有海雀的生活习性和构造的海燕等例子,来说明自然选择要求缓慢变异的后代去努力适应自然中未被占据的地盘。
再如,说明自然选择带来美感,作者列举了鸟类、蝴蝶、植物的花和果实等例子来说明。在解说生物的本能、海岛上动物的分布特点时,也举了很多实例,这些实例,不仅充实了作者的观点,也生动有趣,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三、研读
2.如何理解“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中的“可望”一词?
“可望”是有希望,可能的意思,说明自然条件下的变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有这种可能,用“可望”符合实际情况。
3.如何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自然选择”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在一定程度上”“很大一部分”是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作者运用这些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现在自然选择学说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阅读这篇文章,我们看到,达尔文在阐述观点时的语气并不是斩钉截铁的,往往还留有余地。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然选择的过程缓慢而漫长,人不能直观感受到,但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这一观点。所以,自然选择学说在提出时是一种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是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它还需要大量的科学依据来加以证明。所以,达尔文在阐述时还留有余地,这其实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关子“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提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节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5.比较阅读

英国伦敦大学的起源学教授史蒂夫·琼斯日前雄心勃勃地向物种起源学的开山鼻祖达尔文发起了挑战,并且发誓要写出一部比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更完美的学术著作来。
1858年,达尔文在伦敦将他的进化论公诸于众,然而,这种150年后仍有科学意义的学说在当时不但没有引起任何的轰动,反而遭到当时科学界的冷嘲热讽,伦敦科学家协会的主席在当年的年会上说:“今年没有任何的发现。”当然了,神学界对这一学说更是恨之入骨。
然而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和不足之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也不例外。按琼斯教授的说法,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关人类起源的话只有一句:“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有许多缺陷。
(节选自《挑战达尔文》)
请分别简要概括达尔文和琼斯教授的主要观点。
(1)甲文: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 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2)乙文: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最重要的问题,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有许多缺陷。
【明晰主旨】
本文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用大量的事实论述了有关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并多角度批驳了特创论的荒谬,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驯养(xún)   亲缘(yuán) 趋向(qū) 蹼状(pǔ)
B.枞树(cōnɡ) 栖息(qī) 哺乳(pǔ) 晕眩(yūn)
C.迁徙(xǐ) 鸫鸟(dōnɡ) 踝节(kē) 夙愿(sù)
D.广袤(mào)  璀璨(cuǐcàn) 甲烷(wán) 战栗(lì)
【答案】D
【解析】
A项,“驯”应读xùn;
B项,“哺”应读bǔ;
C项,“踝”应读huái。
四、运用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西方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差模胡。
B.密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
C.比如技术的不确定性,标准经常变换,大量现存的竟争对手,核心资源掌握在别人手中等等。合作伙伴很麻烦也是一个障碍。
D.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
【答案】D
【解析】A项,模胡—模糊;B项,密蜂—蜜蜂;C项,竟争—竞争。
3.下列对两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达尔文认为,各个大陆的环境条件发生过变迁,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发生过变异,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物种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当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这时,物种就会发生飞跃式的变化。
C.《宇宙的边疆》先介绍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然后依次介绍了星系、恒星、行星和太阳系的奥秘。
D.《宇宙的边疆》认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它的浩瀚、它的深奥令我们人类惊叹不已,人类在它的面前显得更加渺小了。
【答案】B
【解析】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没有飞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①既然自然选择表达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改良与适应,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②(  )某一地区的物种,(  )一般说来是为这个地区独创的,(  )特别适合于那个地区的,(  )会被从其他地区迁移来的、驯化的物种所打败和排挤掉。③对此,我们不必惊奇。④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⑤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即使是我们的眼睛也不例外。⑥或许其中的一些构造甚至不合情理,对此你也不必惊奇。⑦为了抵御外敌,蜜蜂舍身刺敌;大量雄蜂的产生,却仅为单纯的交配,交配结束便被它们能育的姊妹们杀死;枞树花粉惊人地浪费;蜂后对于其能育的女儿们存有本能的仇视;姬蜂在毛虫体内求食;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例子:都不足为奇。⑧依照自然选择学说,真正奇怪的倒是没能发现更多完美无缺的例子。(节选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
4.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  尽管  如果  就
B.所以  虽然  并且  却
C.因为  虽然  如果  却
D.所以  尽管  并且  就
【答案】B
【解析】“一般说来是为这个地区独创的”和“特别适合于那个地区的”之间属于并列或递进关系,之间用“并且”(第三空),排除A、C两项;“特别适合于那个地区的”和“会被从其他地区迁移来的、驯化的物种所打败和排挤掉”之间是转折关系,用“却”(第四空)连接,排除D项。再结合①“既然自然选择表达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改良与适应,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和②的关系,确定第一空填“所以”,第二空填“虽然”。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压缩本语段,那么⑤句的主要意思应该作为本段的核心被保留。
B.⑥句中的“或许”不可以删除,它增强了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C.⑦处作者连续列举五个事例,意在证明自然界的一些构造不合情理。
D.⑦句中冒号的用法是错误的,此处应把冒号删除,语意更为连贯。
【答案】D
【解析】“⑦句中冒号的用法是错误的”错误,⑦句中冒号的用法是正确的,总收上文。
6.按要求回答问题。
(1)文中序号为____________的句子偏离中心,应当删除。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④
(2)既然自然选择表现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适应与改良,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
【解析】
(1)第③句“对此,我们不必惊奇”的“此”指的是“某一地区的物种”“会被从其他地区迁移来的、驯化的物种所打败和排挤掉”。第⑤句“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即使是我们的眼睛也不例外”,这里的“设计”是指物种的构造安排等自然属性的特征。而第④句内容是“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大意是说生物没有进化,可见与上文③和下文⑤中的内容关联不紧。故序号④句子偏离中心,应当删除。
(2)画线句子“既然自然选择表达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改良与适应,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语病有:“表达为竞争”动宾不搭配,可以把“表达”改为“表现”;“改良与适应”语序不当,应该先“适应”再进一步“改良”。
7.下面是自然选择过程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分点概述自然选择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
注 
基因型,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1)环境变化使得物种中成员之间为获得资源而产生竞争。
(2)各种不同表型的成员中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繁衍。
(3)能繁衍的才能使基因传递下去,进入下一轮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