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1 10:19:38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一、单选题
1.(2021·湘西)下列关于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B.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气体和液体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2.(2021·娄底)“端午时节,粽香飘入千家万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是因为(  )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分子不带电
3.(2021·哈尔滨)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丁香花开,香满冰城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加压后,分子变小
D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A.A B.B C.C D.D
4.(2021·抚顺)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A.品红扩散 B.柳絮飞扬 C.美酒飘香 D.食醋挥发
5.(2021·青海)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墙里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6.(2021·海南)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A B.B C.C D.D
7.(2021·南京)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8.(2021·安徽)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纯净物 B.含氢、氧两种元素
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 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9.(2021·历城模拟)将间隔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入试管内,然后用浸有浓氨水的棉花堵住试管口(如下图),观察一会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纸条无明显变化
B.整条滤纸同时变为红色
C.棉花团逐渐变成红色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二、填空题
10.(2021·门头沟模拟)空气是氮气、氧气等组成的   (填物质类别),在平原地区的密闭的方便面塑料袋到高原地区就会鼓起,原因是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11.(2020九上·金昌期中)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上瓶装的是无色空气,下瓶装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抽出玻璃片后,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现象,如果时间稍长,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三、综合题
12.(2021·吉林)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博物馆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N2的圆桶中,使用N2的原因是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是   。
13.(2021·河南)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   。
(2)加压时,3000L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20L的钢瓶中   。
14.(2021·平谷模拟)用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
(1)同时挤出实验A、B中的浓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温度越高,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热胀冷缩是由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同种分子,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符合题意;
D、不管是固态、气态和液态,物质的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隔改变分析;
B、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C、根据分子都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端午时节,粽香飘入千家万户”,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相同分子化学性质形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说法符合题意;
B、构成花香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我们周围,可以闻到花香,说法符合题意;
C、氧气经加压后变成液体装入钢瓶中,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是分子变小,说法错;
D、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在水溶液中,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蔗糖溶液不导电,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隔改变及蔗糖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是分子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品红扩散,是品红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水分子中,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B. 柳絮是宏观物质,它们的运动不能代表分子运动,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C. 美酒飘香,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D. 食醋挥发,是食醋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故答案为:B。
【分析】微观粒子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5.【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墙里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的,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增大,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液体量减少,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B. 挤压塑料瓶中的气体,塑料瓶变瘪,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好香啊!说明构成香水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我们周围,闻到香水的味道,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遇到越剧烈,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 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 降温的过程中,氧气的分子数目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 降低温度,分子间间隔变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子间有间隔,降低温度,分子间间隔变小。
8.【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可知其中有氢分子和水分子,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所以富氢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故B符合题意;
C. 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所含氢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富氢水中有氢分子、水分子两种分子,与水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富氢水含有氢气和水。
9.【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使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滤纸条从右至左逐渐变红色,不符合题意;
B、由A分析可知,整条滤纸不是同时变为红色,不符合题意;
C、由A分析可知,不是棉花团逐渐变成红色,不符合题意;
D、棉花与滤纸条不直接接触,滤纸条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及氨水可使酚酞变红的性质分析。
10.【答案】混合物;分子之间距离加大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故为混合物,把平原地区密闭的方便面袋带到高原地区后,袋内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而塑料袋又为密闭状态,所以塑料袋就会鼓起,故填:混合物、分子之间的距离加大。
【分析】分子间有间隔,压强降低,分子间隔变大。
11.【答案】上瓶中的气体也变成红棕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继续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时间稍长,由于二氧化氮和空气中分子的运动,上瓶中也能观察到气体呈红棕色,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依然不停地运动。
【分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12.【答案】(1)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博物馆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N2的圆桶中,使用N2的原因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分析】(1)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
(2)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13.【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分子间有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太阳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加压时,3000L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
【分析】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进行分析。
14.【答案】(1)B中石蕊小花比A中先变红
(2)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呈酸性,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由于B试管放在热水中,所以同时挤出实验A、B中的浓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石蕊小花比A中先变红,故填:B中石蕊小花比A中先变红;
(2)B中紫色石蕊小花比A中先变红,则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填: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酸性溶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1 / 1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一、单选题
1.(2021·湘西)下列关于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B.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气体和液体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热胀冷缩是由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同种分子,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符合题意;
D、不管是固态、气态和液态,物质的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隔改变分析;
B、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C、根据分子都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2.(2021·娄底)“端午时节,粽香飘入千家万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是因为(  )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分子不带电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端午时节,粽香飘入千家万户”,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3.(2021·哈尔滨)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丁香花开,香满冰城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加压后,分子变小
D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相同分子化学性质形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说法符合题意;
B、构成花香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我们周围,可以闻到花香,说法符合题意;
C、氧气经加压后变成液体装入钢瓶中,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是分子变小,说法错;
D、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在水溶液中,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蔗糖溶液不导电,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隔改变及蔗糖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是分子分析。
4.(2021·抚顺)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A.品红扩散 B.柳絮飞扬 C.美酒飘香 D.食醋挥发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品红扩散,是品红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水分子中,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B. 柳絮是宏观物质,它们的运动不能代表分子运动,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C. 美酒飘香,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D. 食醋挥发,是食醋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故答案为:B。
【分析】微观粒子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5.(2021·青海)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墙里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墙里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的,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增大,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
6.(2021·海南)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液体量减少,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B. 挤压塑料瓶中的气体,塑料瓶变瘪,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好香啊!说明构成香水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我们周围,闻到香水的味道,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遇到越剧烈,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
7.(2021·南京)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 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 降温的过程中,氧气的分子数目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 降低温度,分子间间隔变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子间有间隔,降低温度,分子间间隔变小。
8.(2021·安徽)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纯净物 B.含氢、氧两种元素
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 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可知其中有氢分子和水分子,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所以富氢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故B符合题意;
C. 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所含氢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富氢水中有氢分子、水分子两种分子,与水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富氢水含有氢气和水。
9.(2021·历城模拟)将间隔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入试管内,然后用浸有浓氨水的棉花堵住试管口(如下图),观察一会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纸条无明显变化
B.整条滤纸同时变为红色
C.棉花团逐渐变成红色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使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滤纸条从右至左逐渐变红色,不符合题意;
B、由A分析可知,整条滤纸不是同时变为红色,不符合题意;
C、由A分析可知,不是棉花团逐渐变成红色,不符合题意;
D、棉花与滤纸条不直接接触,滤纸条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及氨水可使酚酞变红的性质分析。
二、填空题
10.(2021·门头沟模拟)空气是氮气、氧气等组成的   (填物质类别),在平原地区的密闭的方便面塑料袋到高原地区就会鼓起,原因是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答案】混合物;分子之间距离加大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故为混合物,把平原地区密闭的方便面袋带到高原地区后,袋内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而塑料袋又为密闭状态,所以塑料袋就会鼓起,故填:混合物、分子之间的距离加大。
【分析】分子间有间隔,压强降低,分子间隔变大。
11.(2020九上·金昌期中)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上瓶装的是无色空气,下瓶装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抽出玻璃片后,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现象,如果时间稍长,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答案】上瓶中的气体也变成红棕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继续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时间稍长,由于二氧化氮和空气中分子的运动,上瓶中也能观察到气体呈红棕色,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依然不停地运动。
【分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三、综合题
12.(2021·吉林)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博物馆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N2的圆桶中,使用N2的原因是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是   。
【答案】(1)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博物馆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N2的圆桶中,使用N2的原因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分析】(1)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
(2)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13.(2021·河南)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   。
(2)加压时,3000L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20L的钢瓶中   。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分子间有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太阳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加压时,3000L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
【分析】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进行分析。
14.(2021·平谷模拟)用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
(1)同时挤出实验A、B中的浓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温度越高,   。
【答案】(1)B中石蕊小花比A中先变红
(2)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呈酸性,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由于B试管放在热水中,所以同时挤出实验A、B中的浓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石蕊小花比A中先变红,故填:B中石蕊小花比A中先变红;
(2)B中紫色石蕊小花比A中先变红,则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填: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酸性溶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