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植物的一生
第一课时 种子的结构
任课教师:叶特卫 任课班级:初一(7)班 上课时间:07年5月10日
章节名称 种子的结构 计划课时 一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1、本节的重点是种子的结构,而在种子的结构中种皮(包括种孔、种脐)和胚乳可以一般讲述,只要讲清其功能即可,而胚的结构则需详细说明。由于胚是将来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雏型,是一个没有完全分化的幼小植物体,而种皮及胚乳只是帮助胚完成生长发育的辅助结构。在胚萌发成幼苗的时候,种皮和胚乳就完成使命而脱落和消失了。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和说出胚在种子中的位置以及胚自身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同时了解这些结构在种子萌发后将形成幼苗的哪些部分。 2、由于要对种子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就必须要进行种子的解剖。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种子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所以,让学生了解胚的结构时可结合挂图、投影或利用实物投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在观察玉米种子时,在种子一侧中央的白色船形结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个结构的全貌,它就是胚。然后再按照教材指导学生将玉米种子沿胚的纵轴方向切开,然后向切面上滴加碘液进行观察。使学生从形态到结构有一个完整的对胚的认识。
学习者分析 初一学生生物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初一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观察比较, 使学生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3、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结构上的差异。技能目标1、通过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两类种子结构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 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精神。2、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上的区别。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 一、教师活动1、学情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具备的能力及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2、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浸软的蚕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提前一天把种子浸涨)、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 3、在每个学生课桌上放若干蚕豆,花生,云豆及玉米,还有碘 液。二、学生活动1、可将做种子萌发实验的烧杯一直放在教室窗台上,让学生每天观察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发放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教师:“刚才发下来的种子,请大家先别动,等下老师会叫大家观察和解剖它们。”引入新课:教师:“在前面的几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出生,生长发育和生殖。对于动物我们已经有所了解。那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又是怎样的呢?植物在其一生要经历哪些阶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来学习一下‘植物的一生’,大家翻开书本91页。”[板书]第五节 植物的一生新课教学:教师:“在学习“植物的一生”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够对比前面所学的动物知识,了解他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这种对比性的学习,我想我们能学得更好。我们大家都知道许多植物的生长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作为繁殖器官,与植物繁衍后代有着密切联系。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它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我们做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种子中可能有一个非常小的幼体隐藏在里面;第二个假设种子中可能有一些很特别的物质。那到底哪一种设想成立呢?这堂课,我们去揭开种子的神秘面纱”。[板书]种子的结构(翻PPT)教师:“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各种各样的种子,大家观察一段时间,待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回答:“这些种子有哪些不同点。老师看看,我们班哪位同学的洞察力最强。”学生观察完后。教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吗?”教师观察学生反映。教师:“××。”学生:“这些种子在颜色,大小,形状上存在不同。”教师:“回答地很好,××的洞察力很强啊。请坐。哪位同学能不能具体点,这些种子颜色有哪些,形状有哪些?”教师:“××”学生:“颜色有黄色,绿色,乳白色,红色。形状有圆球形,椭圆形,扁形。”教师:“回答地很不错,请坐。从中我们看到植物世界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接下来,我们具体研究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来证实一下哪一种假设能成立。”教师:“我们先来看蚕豆,大家看一下这个结构,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教师:“××。”学生:“这是豆荚。”教师:“回答得对,请坐”教师:“这是蚕豆的豆荚,也就是蚕豆的果皮。我们把蚕豆的果皮剥开,里面就是蚕豆种子,大家手上都已经有蚕豆种子了,拿出来。”(翻PPT)教师:“我们对照屏幕上蚕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一起来认识一下。(教师指示种皮位置)现在我们看到的包在种子外面的这个结构我们称为种皮。蚕豆的种皮与果皮是分离。那种皮有什么功能呢?大家想想看。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让学生思考)教师:“××。”[板书]蚕豆种皮 学生:“它具有保护种子的功能。”教师:“对,回答得很好,请座!(板书种皮具有保护功能)。在种皮上,大家有没有看到有个部位和其他部位不同,这个结构是什么呢?哪位同学回答一下?”教师:“××”学生:“这个结构是种脐。”教师:“对,××很会观察啊。”教师:“我们发现种脐是一眉毛状的条纹。它是种子脱离果皮时留下的痕迹。植物体的营养物质通过种脐进入种子。这些就是蚕豆的外部结构。” (翻PPT)教师:“现在我们进一步看看蚕豆的内部结构。大家把蚕豆种皮剥开,(等待学生把种皮剥开),剥开以后我们看到的乳白色这一结构是什么呢,哪位同学回答一下?”教师:“××。”学生:“这是子叶。”教师:“对,请坐。” [板书“子叶”]教师:“我们看到子叶很肥大,它有什么功能呢?它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它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无机盐。”教师:“接下来,我们把子叶掰开,掰开以后,我们看到的就是屏幕上这幅图。大家自己对照这幅图,认识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待会儿老师再讲解。”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师里走动,并做一些指导,也可以说写指导性的话,如:能否看到蚕豆种子内类似于植物幼苗的结构,如果有的话,请仔细观察其结构。)教师:“好,大家能不能告诉老师蚕豆种子子叶一共有几片?”学生:“两片”教师:“对,有两片” [板书“两片”]教师:“我们看一下蚕豆种子这部分结构,呈雏叶的形态,我们称为胚芽。胚芽在种子萌发时往上生长。大家猜猜看,它将来发育成什么?”学生:“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教师:“回答的很对。我们接着看在胚芽下面这个结构我们称为胚轴,这个部位极短。将来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分。最下面的这部分呈圆锥状,我们称为胚根。在种子萌发时会往下生长。大家也来猜猜胚根将来发育成什么。学生:“胚根将来发育成根。”教师:“我们把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合称为胚。胚是植物的雏体,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所以我们说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 教师:“学完了蚕豆种子的结构。大家能不能看出应该是哪个假设能成立?”学生:“种子中有一个非常小的幼体隐藏在里面”[板书]教师:“好,现在我们来学习玉米种子的结构,在学习玉米种子结构时,大家要学会对比蚕豆种子的结构,看看他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翻PPT教师:“大家拿出玉米种子。我们同样先来看一下玉米的外部结构。包在种子外面的是果皮和种皮。果皮和种皮是没分开的,他们愈合在一起,不易分离。在外部结构上,大家有没有发现蚕豆和玉米哪里不同?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学生:“蚕豆种皮与果皮分离,而玉米的种皮与果皮愈合”教师:“回答的很好,请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大家拿出已经切好的玉米种子,由于考虑安全问题,老师在课前已经将玉米种子切好。但怎么切,大家还是要学会,这是很基本的实验操作。”(翻PPT)教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纵切,所谓纵切即刀沿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切下去叫纵切。另一种叫横切,所谓横切即刀片沿着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切叫横切。具体操作我们看一个动画演示。”教师:“玉米种子和蚕豆种子一样,都有胚这一结构,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各部分具体在哪个位子我们来看看。这个部位是子叶,呈长条形。玉米子叶只有1片。在这里有个呈锥形的结构,我们称为胚芽。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在胚芽后,是胚轴,这一部位很短。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分。在胚轴后有一呈倒锥形的结构,我们称为胚根,发育成根。”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做个实验。老师这里有个面包。问大家面包是什么做的。”学生:“面粉。”教师:“那面粉的成分是什么”学生:“淀粉。”教师:“现在老师在面包上滴加淀粉,我们看到什么现象”学生:“面包变成了蓝色。”教师:“对,我们刚才说了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这里变色的就是淀粉。这一现象,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淀粉遇碘会变蓝色。现在老师在玉米剖面上滴上碘液,能看到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胚乳变蓝色,而胚没有变蓝。”教师:“我们看到了胚乳变蓝色,这说明什么呢?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学生回答问题。证明胚乳里储存营养物质。翻PPT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那么他们思考一下他们之间有哪些异同?大家思考一会儿,待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对,这些是他们之间的异同点。老师这里列举了好些种子的异同点。大家能不能对这些种子分分类?大家思考一下,待会儿请同学们分类?”学生回答。教师:“对,分得很好,那大家刚才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呢?”学生:“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教师:“对,回答得很好。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我们把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等。无胚乳种子,如菜豆,棉,黄瓜,花生,橘。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分为两大类。种子的胚中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例如:慈姑。种子的胚中有二片子叶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如菜豆,棉,黄瓜,花生,橘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例如:蓖麻,柿子。”[板书]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做练习巩固知识[板书设计]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种皮上有种脐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蚕豆种子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两片,储存营养物质 种皮――与果皮紧密结合,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乳――胚以外的部分,储存营养物质玉米 子叶――一片,萌发时将胚乳中营养物质转运给胚种子 其他部分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有胚乳种子:蓖麻,柿有无胚乳 无胚乳种子:慈姑种子分类 单子叶植物:慈姑 子叶数 双子叶植物:蓖麻,柿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共39张PPT)
你知道被子植物的器官有哪些?
叶
果实
花
种子
茎
根
生殖器官
营养器官
南 瓜
菜 豆
玉 米
豌 豆
下列蔬菜中有种子的有哪些?
马铃薯
胡萝卜
果皮
种子
种皮
1. 果实一般由 和 组成;
2. 种子由 和 组成;
谜语
麻屋子,
红帐子,
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果皮
种子
种皮
胚
蚕豆种子
种皮
种脐
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深色的疤痕,这是种脐,它是种子着生在豆荚处的痕迹,在种脐附近有一个小孔,这是种孔。
我们用力捏一下种子,就会有水从种孔中流出,说明种孔是水进入种子的门户。
种皮很坚韧,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
种脐
种皮
种孔
菜豆种子的外部结构:
一、种子的结构和分类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种皮
胚
菜豆种子的结构
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皮
胚乳
胚
:与果皮愈合
种皮:与果皮愈合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
玉米种子的结构
比较玉米种子菜豆种子异同P92
讨论: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比较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结构特点
相同结构
子叶数目
营养贮存
植物类别
种皮、胚
果皮种皮、胚乳、胚
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两片
一片
子叶
胚乳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水 稻
南
瓜
子
西
瓜
子
小 麦
玉
米
绿 豆
花 生
蚕 豆
高 粱
1、根据有无胚乳分:
有胚乳种子: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蓖麻等
无胚乳种子:菜豆、黄豆、花生、黄瓜、棉花等
2、根据胚中子叶的数目分:
单子叶植物种子: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蓖麻等
双子叶植物种子:菜豆、黄豆、花生、黄瓜、棉花等
种子的分类:
注:柿子是双子叶植物,但是它却有胚乳。
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就叫双子叶植物。
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就叫单子叶植物。
种子的分类
有胚乳种子
无胚乳种子
根据有无胚乳
根据子叶数
双子叶植物种子
单子叶植物种子
被子植物
小麦
根据有无胚乳
根据胚中子叶数
无胚乳种子
有胚乳种子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菜豆 棉 黄瓜 花生 向日葵 慈菇
小麦 玉米 水稻 蓖麻 柿
菜豆 棉 黄瓜 花生 橘
小麦 玉米 水稻 高粱 甘蔗
一般情况下: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可以掰开)
(1片子叶)
(2片子叶)
例外:柿、蓖麻是双子叶植物,有胚乳,慈菇是单子叶植物,无胚乳。
柿子
蓖麻
慈 姑
植物种子里可能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大胆猜想
这些营养物质对于植物本身或人类而言 可能具有什么意义呢?
胚乳部分变蓝色
淀粉
探究:胚乳中有什么?
用碘液在刚才切开的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你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玉米种子的胚乳中有______。
淀粉遇碘变蓝色
几种植物种子的成分:
种子内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有胚乳种子------
无胚乳种子------
营养贮存:
胚乳
子叶
1、菜豆等豆类种子的哪个部分结构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子叶
2、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个部分加工而成的?
胚乳
1、我们所吃的大米主要吃的是水稻种子的哪一部分
2、蚕豆等豆类种子的哪些部分结构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3、给你一粒种子,你怎样确定它是单子叶植物种子还是双子叶植物种子
4、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部分结构加工而成的?
子叶
胚乳
胚乳
1、下列关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双数,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单数
B.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两片,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一片
C.双子叶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包被,单子叶植物的胚珠没
有子房包被
D.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没
有果皮包被
2、植物的茎和叶是由种子的何种结构发育成的(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B
A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这是关于花生的一则谜语,
请根据右图回答:
(1)花生是我们非常喜爱的干果,谜语中的“麻屋子”
是指_______。
(2)图中所示的哪个部位是谜语中的“红帐子”----------(填字母)
(3)图中的D将来发育成________。
(4)人们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5)图中E、D、A、B合起来是谜语中的“白胖子”称为_______,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果皮
C
茎和叶
E
胚
花 生
蚕 豆
水稻
南瓜子
菜豆
开心果
西瓜子
小麦
葵花子
你 会 分 类 吗
按 单 双 子 叶
花 生
蚕 豆
水稻
南瓜子
菜豆
开心果
西瓜子
小麦
葵花子
按 有 无 胚 乳
你 会 分 类 吗
教学课题 植物的一生
第二课时 种子的萌发
任课教师:叶特卫 任课班级:初一(7)班 上课时间:07年5月14日
章节名称 种子的萌发 计划课时 一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是根据实验步骤,即1、提出问题 2、分析和假设 3、设计实验4、实验现象分析5、交流和评价。这六个步骤为核心。以“控制变量法”为核心思想,以“对比实验”为根据。讨论“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指导学生探索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并使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学习者分析 初一学生生物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初一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2、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3、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4、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探究。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分析、迁移、交流、表达等能力2、通过教学使学生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来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4、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精神。2、通过探索种子萌发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教学重点 1、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2、“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2、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
教学准备 一、教师活动1、学情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具备的能力及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2、种子结构及种子萌发过程的课件。3、培养实验材料二、学生活动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
引入新课:教师:“在前面的一堂课里我们学习了‘种子的结构’。我们知道了种子里的胚能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那是不是所有种子的都能萌发呢?为什么春天播下的种子容易发芽、生长?为什么农业上要经常给土地松土?种子萌发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探讨‘种子的萌发’。大家翻开书本92页。”[板书]种子的萌发 新课教学 翻PPT教师:“这节课我们来做个探究实验,这是探究实验的五个基本步骤,大家把这五个步骤抄下来。在科学中考中常会出现实验设计题,我们常用这五个步骤来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案。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五个步骤。接下来我们运用这五个步骤来解决种子萌。”翻PPT教师:“我们来看一下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所谓提出问题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所提出的疑问。我们今天研究种子的萌发,提出问题就是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翻PPT教师:“接下来第二个步骤:分析和假设。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分析。所谓分析它的对象是什么呢?即分析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把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成两类,一类是自身因素,另一类是外界因素。我们先来分析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因素。大家思考一下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因素有哪些?”学生:“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因素有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学生一般通过看书本能回答出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教师:“回答地很好,请座。哪位同学能再补充一些吗?大家发挥想象。”(如果有学生能回答,请他回答,并适宜表扬和分析)。教师:“如果种子是死的,能不能萌发?”学生:“不能。”教师:“如果胚发育不成熟呢?”学生:“不能。”教师:“如果种子处于休眠能不能萌发?”学生:“不能。”教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因素。”翻PPT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这六点,(1)种子具有生命力,也就是说种子不能是死的;(2)胚是发育成熟的;(3)胚是完整的;(4)有足够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5)种子已解除休眠;(6)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翻PPT教师:“我们再来分析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我们先看一段话。”翻PPT教师:“对照这段话,我们来分析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田野或树林里,各种成熟和种子都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等春天来临时才开始萌动。而盛夏时成熟的早稻种子,如遇上降雨,就会发出芽来。农民伯伯需要经常松土。我们来看冬天种子不萌发,而到了春天才萌发,我们说温度可能影响种子的萌发。再盛夏早稻种子遇降雨发芽,我们说水分可能影响种子的萌发。农民伯伯松土。我们说空气可能影响种子的萌发。”教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 翻PPT教师:“温度,水分,空气可能影响种子的萌发。”翻PPT教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很多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我们把这些因素叫变量。变量又可分为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如有关种子自身的变量(种子大小形状,饱满程度)就是次要变量。水分,温度,空气等因素是主要变量。”翻PPT教师:“分析完后,我们看假设,所谓假设,即假设刚才的分析结果。我们把影响种子萌发的变量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次要变量,另一类是主要变量。我们假设的对象通常是主要变量。我们刚才分析的主要变量有哪些?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学生:“水,空气,温度。”教师:“对,于是我们提出了三个假设,1、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2、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温度3、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空气。”教师:“那到底假设能否成立呢,我们看第三个步骤设计实验。设计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设。设计前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1.我们刚才分析了六点影响种子的萌发自身因素和三点影响种子萌发外界因素。当有这么多因素影响种子萌发时,用什么方法设计实验?比如在研究水这个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空气和温度这两个变量该怎么处理’”学生:“控制空气和温度,使他们一样。”教师:“当我们研究空气这个变量对种子萌发影响时,应该控制什么?”学生:“控制水和温度。”教师:“当我们研究温度这个变量对种子萌发影响时,应该控制什么?”学生:“控制水和空气。”教师:“对,这就是说运用控制变量法。那什么是控制变量法呢。”翻PPT教师:“所谓控制变量法即当有多个变量影响时,应先研究其中一个变量(主要变量)的影响效果,其余变量均应保持相同或不变,并且还要设置对照组,这就是常用的控制变量法。”教师:“大家回忆一下在前面第二章我们也用过这种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p61翻PPT教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学生:“选择大小,形状,饱满程度差不多的种子比较好。”教师:“对,很好,请坐。也就是说我们要控制次要变量,使他们保持不变或相同。”教师:“具体怎么设计,我们来看一下。(翻PPT)我们设计三个组,他们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在同组内种子所处的环境也不同。各种子具体所处的环境请同学们填写这个表格,书上也有这个表格,水分和空气这里填充足或不足温度填具体数字。填完后,同学们对照正确答案。”教师:“我们设计了这么多组实验,那他们在变量上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翻PPT教师:“同组内A种子与B种子两者之间变量分别有什么不同?”学生:“A种子与B种子在水分上不同。”教师:“对,那同组内B种子与C种子两者之间变量分别有什么不同?”学生:“空气上不同。”教师:“很好,请坐。哪位同学能回答同组内A种子和C种子两者之间变量分别有什么不同 ”学生:“它们在水分和空气上不同。”教师:“这是同组内不同种子的情况,那不同组间的种子又存在什么差异呢?”翻PPT教师:“我们来这个问题,不同组间的A种子和B种子存在什么差异?B种子之间和C种子之间呢?哪位同学能回答?”学生;“不同组间的A种子和B种子温度和水分不同;B种子和C种子温度和空气不同。”教师:“分析得很好,请坐。”教师:“我们再看个问题,能否对甲组的B种子与乙组的A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为什么?”学生:“不能,因为有两个变量不同,控制不了变量。”教师:“对,很好,请坐。以上是实验设计,我们看第四步实验现象及分析。”翻PPT教师:“即观察实验现象,大家看看三组实验中哪一粒种子发芽了?”学生齐声:“甲组B种子。”教师:“对。甲组B种子萌发了”翻PPT教师:“大家认为种子萌发需要怎么样的环境条件?我们再看一下各组种子所处的环境,大家再作出回答。”翻PPT.学生:“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空气、适宜的温度。”教师:“对,回答得很好。”(板书)教师:“那大家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甲组B种子在这些条件下萌发了” 翻PPT教师:“对,回答得很好!经过实验我们证实了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空气、适宜的温度。我们再来思考下面这个问题,种子萌发的三个条件如果缺少其中一个,种子还能萌发吗?”学生:“不能,”教师:“对,种子萌发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有”翻PPT教师:“我们看最后一个步骤:交流和评价。这个实验我们运用控制变量法,解决了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其实在我们的科学探究中,要研究一个事物时,由于这个事物的性质和变化受多方面影响,此时我们就运用控制变量法和探究的五个步骤解决问题。”教师:“学了种子萌发的条件,我们知道种子只要具备了萌发条件,就会萌发。那它的萌发过程是怎么的呢?让我们先看个视频,在看时大家要注意种子萌发的先后顺序,先怎样,然后怎么样?听到后,写下来。”观看视频。翻PPT教师:“好,看完了视频,我们来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的第一步是什么?”如果学生不能回答,让他们再看视频。教师:“吸水后,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根,胚芽,也就是有机物的运输。”教师:“有机物运到这些部位,开始分裂。那这二个部位,哪个先长出来呢?”学生:“胚根先长出来。”教师:“对,那胚根发育成什么?”学生:“发育成根。”教师:“很好,请坐。”教师:“胚根伸长,拱出地面,接着就是胚轴伸长。最后是哪个部位长出来呢?”学生:“胚芽。”教师:“那胚芽发育成什么?”学生:“发育成茎和叶。”教师:“刚才看视频时我们发现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根,胚芽。那子叶自身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翻PPT教师:“我们来看这张图,大家发现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子叶萎缩。”教师:“对,其实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种子的胚乳或者子叶都会萎缩,甚至消失,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对,上节课我们学了在有胚乳种子里,储存营养物质是储存在哪里的?”学生:“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教师:“对。那在无胚乳种子里,营养物质储存在哪里?”学生:“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教师:“对,请坐。我们知道任何生命活动都需要物质和能量。种子在萌发时也需要营养物质,就是由胚乳或子叶提供的,当他们被消耗光时,便会萎缩或消失。”” 翻PPT教师:“好。我们再来做书上的一个探究实验,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我们同样运用探究实验的五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一起回答这五个步骤是什么?第一个步骤是什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第二个步骤?”学生:“分析和假设。”教师:“第三个步骤?”学生:“设计实验。”教师:“第四个步骤?”学生:“实验数据分析。”教师:“最后一个步骤?”学生:“交流和评价。”翻PPT教师:“我们先看第一步骤,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含水量。那应该提出怎样的问题呢?”学生:“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多少和水稻种子萌发最适合的含水量是多少?”教师:“回答得很好,请坐。”翻PPT教师:“第二个步骤分析和假设,分析的对象是什么?”学生:“分析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对,我们要分析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可能是多少,分析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可能是多少。我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从而提出两个假设1.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可能是25 ℃;2.水稻种子萌发最适合的含水量是40%”翻PPT教师:“第三个步骤实验设计,设计时我们要弄清几个问题。1、本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变量是什么?”学生:“主要变量是空气,种子含水量和温度。”教师:“对,在我们探究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时,我们须控制什么?”学生:“必须控制空气、含水量条件相同。”教师:“那在探究种子萌发与含水量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控制什么?”学生:“必须控制空气、温度条件相同。”教师:“对”翻PPT 教师:“第二个问题,本实验中涉及的次要变量有哪些?”学生:“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教师:“对,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控制这些次要变量。”翻PPT教师:“具体的方案我们看这里。在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时,我们控制温度在27℃。取七组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时我们控制种子含水量在35%,取六组不同温度下的种子。让他们生长7天。”翻PPT教师:“7天后我们统计水稻种子的萌发率及分析实验数据。看表格,根据不同含水量下种子的萌发率,大家认为这个水稻品种最适的含水量是多少?”学生:“40%。”教师:“大家把答案写下来。根据不同温度下种子的萌发率,大家认为这个水稻品种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多少?”学生:“25℃”教师:“对,回答得很好。最后一个步骤交流和评价。大家要记住当我们的研究对象受多个变量控制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研究它?”学生齐声:“控制变量法。”教师:“对。”翻PPT教师:“我们来评价一下: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是很完整,如果要做得更科学、更完整,应该怎样设计?大家可以从小明同学的控制变量方面思考。这是一个很开放的题,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巩固练习[板书设计]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1、自身的条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2、外界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胚根首先长出发育成根2、胚芽后长出发育成茎和叶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共30张PPT)
莲子
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提出问题
种子的形状
温度
阳光
水分
空气
无机盐
土壤
次要变量
主要变量
变量
种子的大小
种子的饱满程度
种子是否成熟、成活、
胚是否完整,
实验步骤二:建立猜测
实验步骤三:设计实验
1.在有多个变量影响种子的萌发时,用什么方法设计实验?
2.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
结论:当有多个变量影响时,应先研究其中一个变量的影响效果,其余变量均应保持相同或不变,这就是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分小组设计水分、温度和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A种子 B种子 C种子
水分 空气 温度 水分 空气 温度 水分 空气 温度
甲组
乙组
丙组
√
×
×
×
×
×
×
√
√
√
√
√
√
√
√
√
√
√
0℃
20℃
40℃
20℃
20℃
0℃
40℃
0℃
40℃
同组内A种子与B种子、B种子与C种子、 A种子和C种子两者之间变量分别有什么不同
空气不同
水分,空气不同
水分不同
不同组间的A种子和B种子存在什么差异?B种子之间和C种子之间呢?
温度不同、水分不同
温度不同、空气不同
能否对甲组的B种子与乙组的A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为什么?
不能,因为有两个变量,就无法确定是哪个变量对实验起影响
实验步骤四:获取事实证据
前面三组实验中哪一粒种子发芽?
甲组实验 B种子
大家认为种子萌发需要怎么样的环境条件?
充足的水分和空气、适宜的温度。
思考:种子萌发的三个条件如果缺少其中一个,种子还能萌发吗?
不能,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有。
实验步骤五:检验与评价
实验步骤六:合作与交流
1、知道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后,你觉得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意义吗?
2、结合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谈谈要使储藏的种子不发芽,什么办法最简单有效?
种子晒干储藏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储藏的种子不易发芽。
摘到书本P99课后练习
种子的萌发过程
种子萌
发过程
吸水膨胀
有机物运输
胚根发育成根
胚轴伸长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种子的胚乳或者子叶都会萎缩,甚至消失,为什么?
胚乳或子叶都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提供了营养,其中贮存的养料被消耗了,所以会萎缩或消失。
你看到了子叶的变化了吗?
思考
种子产生的幼苗怎么能长成枝叶茂盛的大树呢?
它们是由芽发育来的。
1、芽是未发育的茎、叶和花
顶端分生组织
叶原基
芽轴
芽原基
幼叶
茎
侧芽
叶
顶端分生组织
叶原基
幼叶
芽轴
芽原基
顶端分生组织位于叶芽端,
--使芽轴不断地伸长。
叶原基位于顶端分生组织的周围----幼叶。
幼叶位于叶原基的外侧---叶。
芽轴位于芽的中轴部位---茎。
芽原基位于幼叶的叶腋处,
---侧芽。
芽的发育
长在主茎或侧枝顶端的芽
长在主茎或侧枝节上的芽
顶芽
侧芽
A、根据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
B.按将来发育成什么分,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叶芽—将来发育成枝叶。
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混合芽—含有叶芽和花芽,将来发育成枝叶和花。
你能从图上分析出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吗?
顶芽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发育
——顶端优势。
如果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
提示找出两棵树之间的不同点
在棉花、大豆的生长过程中,人们常会对它们进行“摘心”(即摘除顶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消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
一棵向日葵通常只长出一个大花盘。但
是,有时候也能看到有的向日葵没有长出一
个大花盘。而是长出了许多个很小的花盘来。
这是为什么?
原来,植物的顶芽通常总比侧芽发育得好,由于顶芽发育旺盛,侧芽的发育因此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就叫顶端优势。向日葵的顶端优势很强,所以,通常只能看到由顶芽发育成的一个大花盘,而向日葵的侧芽都受到抑制,处于休眠状态。如果由于病虫害,向日葵的顶芽受到了损坏,这时,处于休眠状态的侧芽纷纷恢复了正常的发育,于是就代替顶芽而长出许多个小花盘来。
1、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灌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0℃ D、都应当不浇水
B
2、北方地区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地膜覆盖”),为什么会促进提早出苗?
“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温度,从而促使种子提早萌发。
3、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下列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春天雨水多 B 春天温度适宜
C春天空气新鲜 D 大多数种子刚刚度过休眠期
C
4、对。因为种子萌发后,胚中的胚根长成根,胚芽长成茎叶,一株新植物就是由胚发育而成的。
2、种子粒大饱满说明子叶或胚乳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多,将来种子萌发时就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供胚发育利用,幼苗就健壮。
3、摘除顶芽,使侧芽发育成侧枝。
5、子房;胚珠;子房壁。
课后练习:(共54张PPT)
第三课时
复习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种子的结构包括哪些?
胚,胚乳,种皮
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胚的结构包括哪些?
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植物的生命周期
向日葵的生命周期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发育
开花结果
死亡
小麦的生命周期
死亡
种子
幼苗
植株
开花结果
请在植物的生命周期图中填上相应的生长时期?
生殖
生长发育
萌发
产生
植物的生命周期与动物的生命周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说明了什么?
植物的一生也要经历 、
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植物的生命周期
正月迎春花儿黄
二月君子兰花放
三月桃花似红云
四月牡丹花中王
五月石榴红胜火
六月荷花开满塘
七月牵牛吹喇叭
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满地黄
十月鸡冠花昂昂
冬月水仙水中立
腊月梅花迎雪放
花托位于花基部,有支撑的作用。
萼片组成
花萼
由花瓣组成
花被
花萼 :由萼片组成
花冠 :由花瓣组成
雄蕊由花丝( )和花药( )组成,花药内含有花粉。雄蕊是花结构中最重要的之一。
雌蕊中有柱头( )、花柱( )和子房( )三个部分,子房内有白色的胚珠。雌蕊是花结构中最重要的之一。
花
花托
花被
花蕊
花萼:由萼片组成
花冠:由花瓣组成
雄蕊
雌蕊
花药
花丝
柱头
花柱
子房
(内有花粉)
(内有胚珠)
花的各部分就着生在花托的上面
(支持着花药)
实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
名称
花名 萼片 花瓣 雄蕊 雌蕊
1、取几朵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个部分,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到下粘在白纸上,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
桃花
多数
1
5
5
实验
⑴仔细观察雄蕊的结构并用手指捏一捏花药,手指上会沾着什么?
花粉
⑵仔细观察雌蕊的结构,再用刀片小心地将子房纵向剖开,放在白 纸上,看到子房内有什么?
胚珠
观察雄蕊和雌蕊
花蕊
雄蕊
雌蕊
里面有花粉。
里面有————。
胚珠
花药
花丝
花柱
柱头
子房
?
子房会发育成什么?
子房会发育成果实
注意花的各个结果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胚珠
子房壁
种子
果皮
子房
子房
果实
植物和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这种相似性说明了生命周期是一切生物生命运动的共同轨迹,使种族得以延续的基础。
1、从生殖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 )
A、雌蕊和花瓣 B、雄蕊和花瓣
C、花瓣和萼片 D、雌蕊和雄蕊
D
2、植物的生命周期正确的顺序是 ( )
①幼苗 ②种子 ③植株死亡 ④开花结果
⑤成熟植株 ⑥新的种子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⑤④③⑥
C、 ⑥③①②⑤④ D、 ②①③④⑤⑥
3、要使行道树枝繁叶茂,扩大遮荫面积,园林工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均摘除
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均保留
B
A
课堂练习
1.连线题:
能生长发育成果实的是 花瓣
有鲜艳的颜色招引昆虫 花蕊
花的主要构造是 胚珠
子房内藏有的构造是 子房
胚珠将来发育成为 花药
能产生花粉的构造成是 种子
4、对。因为种子萌发后,胚中的胚根长成根,胚芽长成茎叶,一株新植物就是由胚发育而成的。
2、种子粒大饱满说明子叶或胚乳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多,将来种子萌发时就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供胚发育利用,幼苗就健壮。
3、摘除顶芽,使侧芽发育成侧枝。
5、子房;胚珠;子房壁。
课后练习:教学课题 植物的一生
第三课时 芽的发育,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植物的生命周期
任课教师:叶特卫 任课班级:七(7)班 上课时间:07年5月15日
章节名称 芽的发育,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植物的生命周期 计划课时 一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教材介绍了顶芽和侧芽的发育情况。顶芽和侧芽是根据芽的着生部位分类的。这两种芽与幼苗长成枝叶茂盛的植物有密切的关系。关于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只讲现象,不讲原因,让学生通过读图得到答案,花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教材以实验作为内容的呈现形式。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填写“花的结构”表格,目的是了解完全花的结构,同时培养有顺序观察的习惯。填写“花蕊结构”的表式。目的是掌握花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它们是果实形成的基础。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在这里只需看懂插图,第6节将详细介绍。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幼苗成长、开花结果等知识的基础上。对被子植物一生的总结,目的是使学生知道植物和动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
学习者分析 初一学生生物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初一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2、识别花的模式结构;会解剖观察和描述花的各个部分,说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的理由;3、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4、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技能目标1、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花的主要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芽的结构。2、花的主要结构。3、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 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是本节的难点。无论是桃花还是白菜花,对学生来说都太小了,操作时难免弄丢或弄断,提醒学生解剖时由外至里,一层一层用镊子取下来,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另外在粘贴过程中要注意美观。
教学准备 一、教师活动1、学情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具备的能力及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2、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花(杜鹃)二、学生活动3、收集若干不同植物的花,并有选择的制作花朵贴纸。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准备杨柳的枝条,一些花芽,叶芽等。准备几种完全花。镊子,解剖刀引入新课:教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几个问题。1、种子的结构包括哪些?”学生:“胚,胚乳,种皮”教师:“很好,请坐。2、胚的结构包括哪些?”学生:“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教师:“对,那子叶有什么功能呢?”学生:“储存营养物质。”教师:“胚根发育成什么?”学生:“发育成根。”教师:“胚芽发育成什么呢?”学生:“发育成茎和叶。”教师:“胚轴发育成什么呢?”学生:“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教师:“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呢?”学生:“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翻PPT教师:“我们知道种子一旦具备了适宜的萌发条件,就会萌发成幼苗。那幼苗又是怎么能长成枝叶茂盛的大树呢?”教师:“他们是由芽发育来的。那什么是芽,芽有哪些种类,芽的结构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就先来学习这个。”新课教学教师:“什么是芽呢,它的定义是什么?所谓的芽就是未发育的茎、叶或花。它有哪些分类呢?我们可以根据芽的着生部位,把芽分为顶芽和侧芽。”翻PPT教师:“那什么是顶芽呢?顾名思义,它上长在顶端的,那它是长在哪个部位的顶端的呢?”学生:“长在枝条的顶端。”教师:“很好,但不完全对。顶芽是长在主茎或侧枝顶端的芽。顶芽的不断发育会使植株的茎增高。现在大家能不能对照顶芽的定义,给侧芽下个定义?”学生:“长在主茎或侧枝旁边的芽。”教师:“很好,侧芽呢,它是长在主茎或侧枝节上的芽。侧芽的不断发育会使植株长很多侧枝。那顶芽和侧芽两者有什么生长关系呢?”翻PPT教师:“我们看这两张图片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来引导大家思考,大家把答案告诉老师。我们先来看左边这张图,这棵树保留顶芽,而右边这棵树把顶芽去掉了。我们来对比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大家观察这两棵树在主茎的高低粗瘦上的不同点和侧枝茂盛程度上的不同点,并结合刚才的知识点:顶芽的不断发育会使植株的茎增高,侧芽的不断发育会使植株长很多侧枝。然后做出解答。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学生:“顶芽发育较快。”教师:“回答得很好,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顶芽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发育,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如果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顶芽和侧芽的这种生长关系在农业上有很重要的用处。” 翻PTT教师:“如在棉花、大豆的生长过程中,人们常会对它们进行‘摘心’(即摘除顶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因为顶芽对侧芽有抑制作用,摘心后消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教师:“对,我觉得我们班同学的思维很活跃。”翻PPT教师:“再如一棵向日葵通常只长出一个大花盘。但是,有时候也能看到有的向日葵没有长出一个大花盘。而是长出了许多个很小的花盘来。这是为什么?”学生:“因为向日葵的顶芽抑制了侧芽的发育,所以只长一个大花盘,如果顶芽遭到破坏,就可以消除顶芽的抑制作用,便会促进侧芽发育,长出很多小花盘。” 教师:“对,很好,请坐。因为向日葵的顶端优势很强,所以,通常只能看到由顶芽发育成的一个大花盘,而向日葵的侧芽都受到抑制,处于休眠状态。如果由于病虫害,向日葵的顶芽受到了损坏,这时,处于休眠状态的侧芽纷纷恢复了正常的发育,于是就代替顶芽而长出许多个小花盘来。”教师:“刚才我们讲了芽的分类,现在我们来看芽的结构,看看它是怎么发育成一棵枝叶茂盛的植株的。”翻PPT教师:“在芽的顶端这个部位,我称为顶端分生组织,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会活跃地进行细胞分裂,使芽轴伸长。在顶端的周围有些隆起的结构我们称之为叶原基,叶原基将来发育成什么呢?我们等会儿回答这个问题。在芽的中轴部位,我们把这个部位称为芽轴,芽轴将来发育成什么?大家可以对照左边这幅图。”学生:“芽轴发育成茎。”教师:“回答得很好,请坐。在叶原基的外侧有些叶状的结构,我们称为幼叶,那幼叶发育成什么呢?”学生:“发育成叶。”教师:“对,现在大家能不能回答,叶原基发育成什么?”学生:“发育成幼叶。”教师:“对,在幼叶之间有个芽状的结构,我们称为芽原基本,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以上就是芽的结构,我们知道了芽能发育成植株。接下来植物就会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植物为什么要开花,为什么开花后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学习花的结构。”翻PPT教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开花视频。”翻PPT教师:“好,我们来学学花的结构。在花的基部一般略呈膨大状,我们称为花托。一般花的其他各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上面。与花托相连的上部一般呈绿色而相对较厚的叶状体,我们称之为萼片。萼片组成了花萼,即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包被在花的最外层。那萼片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开花前保护花的内部。”教师:“对,回答得很好。我们接着看花瓣这一结构,花瓣位于花萼的内面,花瓣组成冠,那花瓣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招引昆虫传粉。”教师:“回答得很好,花瓣能保护花的内部,而且它有颜色,或有香气,开花后招引昆虫传粉。在这里我们把花冠和花萼合称为花被。在花冠里面就是花蕊,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我们先来看雄蕊。雄蕊有花丝和花药组成,花丝细长呈丝状,花丝与花的生殖无直接关系,其主要作用就是支持花药,并把花药托展在一定空间,以利于传粉,其次就是为花药输送养料。花药是花丝顶端膨大呈囊状的部分,是雄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最后看雌蕊的结构,雌蕊由花柱、柱头和子房组成。花柱是柱头和子房间的连接部分,多为细长的结构。柱头位于雌蕊的顶端,是接受花粉的部位。子房是被子植物花中雌蕊的主要组成部分,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翻PPT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实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老师这里有朵桃花,观察时要注意顺序,由表及里,先宏观再微观。我们先观察桃花的形状,在用镊子剥下萼片。大家数数萼片共有几片?”学生:“5片。”教师:“对,萼片有5片,我们再来看花瓣,大家也数数花瓣数量?”学生:“花瓣有5瓣。”教师:“对,花瓣里面是花蕊,大家看看雄蕊数量。我们不容易数出来,它数量较多,我们说雄蕊多数。大家最后看看雌蕊的数量?”学生:“雌蕊有1个。”教师:“对,大家把答案写在书上。”翻PPT教师:“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花药,大家用并用手指捏一捏花药,手指上会沾着什么?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学生:“手上沾着花粉。”教师:“对,看来大家观察很仔细啊。我们把子房纵切,大家来看看里面有什么?”学生:“里面有胚珠。”翻PPT教师:“大家把这个表格填好。”(等待学生填写完,出示答案。)翻PPT教师:“我们学了花的结构,那花用怎么形成果实的呢?让我们看一个动画,回答子房发育成什么?”学生:“子房发育成果实。”教师:“对,子房发育成果实。”翻PPT教师:“刚才我们学了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胚珠将发育成种子,那大家指出这个果实的种子在哪里?”学生:“最里面的那个核。”教师:“对,子房壁将发育成果皮。而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翻PPT教师:“好,我们大家都知道,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学生:“出生,生长发育,生殖和死亡。”教师:“对,植物跟动物都一样,他们要经历这些阶段。”翻PPT教师:“在植物的一生这节课里,我们首先学习了种子的结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发芽,形成幼苗,幼苗生长发育形成一棵植株。接下来植物会干什么?”学生:“开花结果。”翻PPT 教师:“对,那现在大家能不能填写这个表格,书上有这个表格,大家填好后校对。”(等待学生填写,再出示答案。)翻PPT教师:“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个问题:植物的生命周期与动物的生命周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他们都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和死亡。”教师:“对,我们发现植物和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种相似性说明了生命周期是一切生物生命运动的共同轨迹,使种族得以延续的基础。”总结本节课知识。巩固练习[板书设计]三、芽的发育1、定义:芽是未发育的茎叶或花2、芽的分类:a、顶芽:长在主茎或侧枝顶端的芽b、侧芽:长在主茎或侧枝的节上的芽 顶端分生组织:使芽轴伸长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3、芽的结构 芽轴:发育成茎 幼叶:发育成叶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花的结构2、果实的形成 胚珠 种子子房 果实 子房壁 果皮 六、植物的生命周期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媒体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