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B提升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B提升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0 17:1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4年级下册
第1单元·B提升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0分)
1.(4分)看拼音,写词语。
(1)几株爬山虎攀上máo yán( ),zhuāng shì( )了这座房子,gòu chéng( ) 了美丽的图画。
(2)在这片shā tān( )上,有一只海龟正dūn zhe( )产卵。
(3)几只雄鹰按shùn xù( )地落在山顶上。
(4)几只qīng tíng( )落在xī shū( )的花丛间。
2.(6分)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并与所给的字组成词。
【居】 根______  电____________本
【分】打____________望______色
【辰】______兴地______清______
【是】______词______水______坝
二、选择题(共24分)
3.(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耸(sōng)屏障(zàng)一簇(cù)突兀(wù)
B.罗列(luó)山涧(jiān)浙江(zhè)油桐(tóng)
C.臀部( diàn)骆驼(tuó)俯视(fǔ)马蹄(tí)
D.饮马(yìn)飞溅(jiàn)额头(é)白皑皑(ái)
4.(3分)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懒皮蚊帐顺序 B.催眠蜻蜓和谐
C.莲蓬老翁锐利 D.奇幻复杂霸气
5.(3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B.《乡下人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悠闲惬意的乡村生活图。
C.《天窗》中那扇屋顶的小洞虽然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但也说明作者童年的孤独。
D.转述的时候要注意弄清楚要点,注意人称的转换。
6.(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B.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C.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动的。
D.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下列每小题中,只有一个词语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请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7.(3分)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
A.豁达 B.开阔 C.阔达 D.广阔
8.(3分)是什么光芒,像一匹()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A.明亮 B.洁净 C.柔软 D.明洁
9.(3分)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
A.沉迷 B.陶醉 C.痴迷 D.沉醉
10.(3分)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起来。
A.丰富 B.奇特 C.锐利 D.有趣
三、判断题(共8分)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1.(2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兴”读“xìnɡ”,是高兴的意思。( )
12.(2分)《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该词的题目。整首词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恬静、闲适。( )
13.(2分)《卜算子·咏梅》赞颂了梅花坚贞不屈的傲骨。( )
14.(2分)“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 )
四、诗词曲鉴赏(共9分)
(9分)课内阅读。
卜算子·咏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雪迎春到。
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____。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5.(2分)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
16.(3分)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的题目。
17.(2分)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C.通过写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
18.(2分)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梅花___________,体现出作者________的态度。
五、语言表达(共6分)
19.(6分)品析下面的句子并仿写。
你会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1)我发现这个句子很有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也能展开想象,仿写这样的句子:黄山以“奇石”著称,山上有无数像______似的、______似的、________似的奇形怪状的石头。
六、现代文阅读(共18分)
(18分)阅读。
__________
城市的早晨,是被汽车短促洪亮的喇叭声惊醒的。人称“世外桃源”的蚕乡桃源小镇,四周河滨萦绕,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它的早晨则是被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沿着河滨缓缓踱步,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上闪烁着一片片斑斓的银鳞;河水清得透明,犹如一条不掺一丝杂质的碧玉带子,静静地和大街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挨(āiái)着一只,好像一座水上浮桥;一些涂抹得油光锃亮的乌篷船翘起尖尖的船头,显得格外醒目。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片片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愉快粗犷的小调和着从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还在河面上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一个欢乐的旋涡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行走。沿街摆满了各种土特产。那刚从地里割下来的香菜、韭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上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此外还有雪白的小羊羔、长毛兔、大白鹅……真叫人目不暇接。而一张张黝黑淳(朴 扑)的脸带着微笑,甜甜地诉说着自家产品的肥美,又叫人流连。
小镇的早晨更是紧张的。大街两旁,不少经营点心的个体户早早地开张了。卖粽子、豆浆、馄饨的小摊上热腾腾、香噴喷,摊主正招揽着过往行人,忙个不停。大桥边有一个经营熟食的新个体户,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正紧张地做着开张前的准备:洗碗、劈柴、剖鱼、宰羊……那被火苗舔着的大锅里不时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吸引了许多顾客。河对岸急急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zháozhuó)鲜艳、步态轻盈。这原是一个纯商品交流的小镇,虽然盛产蚕茧,但一根丝线、一尺丝绸都要从外面购进。如今,他们办起了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在前进。
多美的小镇的早晨啊!
20.(2分)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1.(2分)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2.(2分)解释词语。
(1)恬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不暇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分)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的小镇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描写中突出表现了一个“__________”字。
24.(3分)作者通过什么来表现小镇早晨的热闹?这热闹的场景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分)作者写“小镇的早晨更是紧张的”,重点写了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描写说明了小镇在变化、在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25分)
26.(25分)习作。
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村头的小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把它推荐给你的好朋友吧!
要求:1.抓住特别之处,详略得当。2.写出喜欢的理由。3.语句通顺,字数4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茅檐装饰构成沙滩蹲着顺序蜻蜓稀疏
2.(1)据锯剧
(2)扮盼粉
(3)振震晨
(4)题提堤
3.D4.A5.C6.C7.C8.D9.D10.C
11.×12.√13.√14.×
15.风雨送春归 悬崖百丈冰 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
16.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7.D
18.拟人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时,梅花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崇高的精神境界积极乐观
19.(1)这个句子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想象中的云彩千变万化的景象。(2)桃子猴子仙女
20.小镇的早晨
21.āi漂朴zhuó
22.安静,宁静。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23.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河船桥静
24.作者通过对小镇集市情景的描写,写出了小镇早晨的热闹。它说明了这里物产丰富,人们生活富裕。
25.重点写了个体户们忙碌的情景。通过描写小镇现在办起工厂的情况写出了小镇在变化、在前进。
26.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