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4年级下册
第1单元·C培优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2分)
1.(4分)让生字走入语境。
母鸡shuài lǐng( )着一群小鸡在wū yán( )前边的草地上mì shí( )。公鸡在旁边大tà bù( ),高傲极了。qīng tíng( )和hú dié( )飞来了,停在凤仙花上,gòu chéng( )了一幅hé xié( )的乡村风景画。
2.(8分)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写。
高( )( )立车( )马( )灯火( )( )
( )( )袅袅( )山( )水( )( )相闻
1.再写两个描写乡下人家的成语:_____、_____。
2.再写两个描写城市生活的成语: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4分)
3.(3分)与“树头新绿未成阴”中的“阴”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D.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2分)联系句子,选择带点字最恰当的意思。
4.(3分)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A.趣味 B.志趣 C.趣事 D.情趣
5.(3分)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A.规则 B.又如 C.惯例 D.条例
6.(3分)你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A.空虚的 B.变幻莫测 C.假象 D.怪异
7.(3分)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A.圈儿 B.可变通 C.盘旋 D.不久,很快
8.(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锄头(qú)鸡冠(ɡuān)描绘(huì)
B.慰藉(jiè)谈话(tán)率领(shuài)
C.绮丽(yǐ)剥皮(bō)朴素(pú)
D.应和(hé)倘若(tǎnɡ)卜落(bǔ)
9.(3分)《天窗》中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A.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B.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C.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0.(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晨,家家户户屋顶上升起了袅袅炊烟,给乡村平添一层神秘的面纱。
B.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这里高楼林立。
C.我们走在灯火辉煌的街头,聊起了童年的往事。
D.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汽笛鸣响,就像奏响了一首紧张而刺激的交响乐。
三、判断题(共8分)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1.(2分)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 )
12.(2分)浪潮发出巨大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13.(2分)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
14.(2分)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
四、语言表达(共4分)
(4分)语文实践。
李丽在浏览新闻时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最近,丹霞地貌惨遭踩踏;茶卡盐湖变身“垃圾场”;武汉大学遭遇“樱花劫”;厦门艺术隧道被涂……种种不文明旅游现象频频出现。
15.(2分)请你设计一条倡导游客文明旅行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假如你是一名游客,你会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做文明的旅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词曲鉴赏(共15分)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_________,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
17.(2分)把词句补充完整。
18.(5分)按提示填空。
《清平乐·村居》中,“____ ”是词牌名,题目是____,村居的意思是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______的词作,词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平常的景象。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作者经历连年战乱,当看到乡村的这些生活场景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
19.(2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相媚好”写出了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最喜”一词体现出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C.词的上阕描写了北方乡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生活的喜爱之情。
20.(2分)“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
A.调皮、可爱。
B.奸刁、撒泼等恶劣行为。
C.游手好闲,品行不端正的人。
21.(2分)清代诗人高鼎也同样有描绘农村生活的诗——《村居》,以下诗句出自其中的是()
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2.(2分)读词的下阕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12分)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桂花
崔芹家门前有一棵特别高大的桂花树。村里的人有时看它一眼,不是在嘴里,就会在心里感叹:“就没有见过这么高大的桂花树!”听老人们说,这棵桂花树已经活了二百多年了,是崔芹家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现在,守护着这棵桂花树的是崔芹。
风霜二百多年,这棵桂花树早已盘根错节,以一副苍劲的风宋盘立在那里。那树干粗硕救实,枝枝权权,粗粗细细,曲曲折折,向四周扩张,枝条或向下或向上,乍一看都辨不清那一根根的走向。冬天,枯叶落尽,树干树枝都呈黑褐色,天空之下,显出一副铁质的筋骨,依然是道风景。春风一来,一片片小小的叶子悄然长出,弱不禁风的样子,但随着一日暖似一日,那些叶子越长越欢,不几天,就一片繁茂的景象。就这么长着长着,人们以为它就长这一树的叶子,已经看惯了这道风景时,夏天去了,秋天到了。八月,它开花了,桂花小小的,金黄色的,十分稠密,一簇簇,成串成串的,立见一番壮观。路过的人,不分老少,都会被这满枝头的花吸引,停下脚步,仰头观望,久久不能离去。
那几天,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花香无形飘散,不仅能使全村人闻到,还能飘出数里地去。闻到的人抽抽鼻子:这香好似桂花香。看看四周,却又不见一棵桂花树。到了夜里,花儿受到水汽的浸染,香味越发浓重,在月光下四处流淌,仿佛大地万物的沉睡,皆是被这扑鼻而来的香气熏醉的。
但这桂花的生命,总是短得让人有点儿伤感:昨天还是鲜活鲜亮的样子,一夜之间就疲了,就衰了,一阵风来,纷纷飘落,如成千上万的小蝴蝶——但这蝴蝶已失去飞行能力,摇摇摆摆地坠落在地上。不远处是条大河,遇上大风,这成千上万朵金黄色的花,飘落到水面上,不一会儿,河上就漂满了。鸭子们在游动,花向两边分开,但鸭子们游过去不久,花又很均匀地聚拢到了一起,缓缓地向远处漂去。看着这番情景,总不免让人叹息。
桂花开放的那些日子,崔芹家的人就会时时关注着:花开三成了,花开五成了……
每年,他们家把花收集起来,分送给全村各户人家,自家留下的很少,甚至一点也没有留下。得了桂花的人家,或拿它做了桂花糕,或拿它做了桂花茶,或拿它做了柱花酒,或拿它做了桂花卤。还有的人家,拿它做了枕头,那枕头叫香枕。
这些桂花,不是那些自然飘落在地的桂花。这些桂花原本还在枝头,是被人用力摇落下来的,是活花。八月里,总有一天是摇花的日子。这个日子,是精心挑选的。崔芹的爸爸仰脸仔细看那一树的花,心里明明已经很有把握了,还是叫来几个人一起帮着看。崔芹的爸爸说:“可以摇花了?”那几个人都点点头:“可以摇花了。”
一大早,崔芹帮着爸爸妈妈在桂花树下铺上十几张干干净净的席子。大人和小孩陆陆续续地向桂花树聚扰了过来。摇花的事,都交由村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来做,大人们则鼓动孩子们用力、加油。
参加摇花的孩子们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一脚踏上席子的,必须去河边,用清澈的河水将脚仔细地洗干净——路上席子的,必须是一双双干干净净的脚。时间一到,无数双小手抱住桂花树,一个个倾伏着身子,高高地振着屁股,随着崔芹的爸爸一声“摇”,一起用力摇动,只见花枝乱颤,那桂花如稠密的雨珠纷纷飘落下来,直落得树下的孩子一头一身,一个个成了金黄色的。抖一抖身子,花又落到席子上。
“加油!”“加油!”大人们一边喊,一边做出摇树的动作。摇动,一波又一波。总有花纷纷落下。眼见着,席子被花覆盖了,看上去,没有席子,只有一地的花。那花挤在一起,还在开放中,看上去,好像在微微动弹。
八月,摇花,是这个村庄的一个隆重而圣洁的节日……
23.(2分)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粗硕敦实:__________
24.(4分)这棵二百多年的桂花树,一年四季姿态不一。冬天,桂花树显出( );春天,桂花显出( );夏天,桂花树显出( ) ,秋天,桂花树长出树开出( )。
25.(4分)文中画“”的句子中,“四处流淌”指的是( ),表达出了作者对桂花树、对桂花深深的( )之情。
26.(2分)文章第⑩段描写了“摇桂花”的过程,体会作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25分)
27.(25分)习作天地。
你的乐园在哪里?是村头的湖畔,还是树林间?是热闹的广场,还是充满欢乐的校园?是满是玩具的房间,还是班级的图书馆?你喜欢在乐园里干些什么?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请你以“我的乐园”为题,介绍一下你的乐园吧!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率领屋檐觅食踏步蜻蜓蝴蝶构成和谐
2.楼林水龙辉煌炊烟依傍鸡犬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人声鼎沸华灯璀璨
3.B4.D5.C6.B7.A8.B9.B10.B
11.√12.×13.×14.√
15.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
16.①遵守景区秩序;②爱护景区的公共设施和文明古迹,不采摘花朵,不乱扔垃圾;③积极宣传文明旅游常识,及时劝阻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17.茅檐低小溪头卧剥莲蓬
18.清平乐村居乡野农家宁静的生活田园生活茅屋小溪青草田地宋辛弃疾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那该多好呀!
19.C
20.A
21.C
22.例如: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3.本意是指结实粗壮,文中指二百多岁的老桂花树非常粗壮,结实庞大。
24.一副铁质的筋骨弱不禁风的叶子一片繁茂的景象 —簇簇稠密的小花
25.桂花的香味喜爱与赞美
26.作者详细描写了“摇桂花”的场景,为我们展现了欢乐和谐的劳作场景,更体现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7.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