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分层单元卷】第2单元C培优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分层单元卷】第2单元C培优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1 06: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
第2单元·C培优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1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肋骨(lèi) 宝钗(chā) 芝兰(zhī) 山涧(jiàn)
B.迸裂(bìng) 请勿(wù) 咆哮(páo xiào) 抽屉(tì)
C.镌刻(juān) 擒拿(qíng) 石窍(qiào) 猕猴(mí)
D.忌讳(huì) 晦气(huì) 丞相(chéng) 顽劣(liè)
2.(3分)下列词语与现在的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榜文——公告客官——顾客 B.驿站——招待所印信——书信
C.掌柜——店主客舍——旅店 D.伙计——服务员官府——政府
3.(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恰好/融洽坠落/辍学霹雳/刀劈
B.妒忌/嫉妒惩罚/丞相擂鼓/花蕾
C.投奔/奔向忌讳/晦气湖泊/血泊
D.诡计/轨迹踉跄/呛声岗位/景阳冈
4.(3分)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有一天)
B.(石猴)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运气非常好)
C.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而且)
D.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居家用的各种用具)
5.(3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玉藕,无不牵诗情,引人思。让我们学习莲叶吧,_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习荷花吧,_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习莲子吧,_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习藕吧,__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先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6.(3分)白骨精摇身一变,变成一个漂亮的姑娘给唐僧师徒送吃的,其实她是______。最适合填在横线处的歇后语是( )
A.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B.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C.飞机上放鞭炮——空想 D.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7.(3分)下列句子中所写的人物分别是(  )
①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靴皆相称。
②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③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姿。
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A.孙悟空  武松  贾宝玉  诸葛亮
B.孙悟空  武松  诸葛亮  贾宝玉
C.武松  孙悟空  贾宝玉  诸葛亮
D.武松  孙悟空  诸葛亮  贾宝玉
二、填空题(共10分)
8.(5分)按规律填写词语。
一骑绝尘——两败俱伤——( )——( )——(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 )——九霄云外——( )
9.(5分)查字典填空。
(1)“眠”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组词____。
(2)“蹲”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组词____。
三、语言表达(共15分)
10.(9分)按要求写句子。
(1)风筝都飘飘随风而去。(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接着把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慢慢落下山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分)小练笔。
《景阳冈》一课中写道:“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1)“三碗不过冈”一句可以说是言简意丰的好广告,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什么美食?请你为这种美食写一句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12分)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①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②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2.(3分)联系上下文,猜测画线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分)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概括老虎拿人的动作。作者这样写老虎,目的是(多选) ( )
A.突出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
B.展现武松与猛虎搏斗时的紧张、危急。
C.衬托武松身手敏捷、武艺高强的特点。
14.(3分)复述武松打虎的情节时,我先讲老虎抓人时的三招和武松躲避时的三“_____”,表现他机敏的特点;再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配合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展示武松空拳打虎的威猛。
15.(3分)“景阳冈武松打虎”和“李逵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传》中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课外阅读。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来了。这一天,诸葛亮正和部下商量怎么抵抗的事,忽然有探子飞马来报:“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士兵有一半去运送粮草了,只剩一半在城中,听说司马懿的兵来了,全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魏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下命令,叫人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派二十个老兵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吩咐完了,自己把鹤毛大氅一披,戴上丝织的头巾,领着两个小童登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弹琴。
16.(3分)当司马懿率军直奔西城的时候,诸葛亮面临着怎样的状况?用“_____”画出相关语句。
17.(3分)面对司马懿率军攻来的情况,下列不属于诸葛亮所做的准备的是()
A.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B.藏起旗子
C.老兵扮百姓打扫街道 D.自己登城焚香弹琴
18.(3分)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读完短文,我知道这个故事的名称是“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25分)
20.(25分)习作
你最近读了哪些书?请你选择其中的一本,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读后感。注意语句通顺,叙述清楚,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
1.D2.B3.C4.C5.B6.B7.B
8.三心二意四脚朝天五光十色八面玲珑十全十美
9.目 5 M mián 安眠足 12 D dūn 蹲身
10.(1)风筝随风而去。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3)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害羞地慢慢落下山去。
11.(1)①表现其酒醇厚浓烈,吸引客人。②劝客人不要贪杯,有温馨关怀的意思。③激发人们对店家的酒的好奇心。④可以留宿更多的客人。(2)煲仔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12.死死地按住。
13.一掀一剪一扑 ABC
14.闪劈揪按踢提打
15.我更喜欢武松打虎的故事。因为武松打虎的片段运用了丰富、细腻的细节描写表现老虎和武松,场面有声有色,情节一波三折,人物性格真实而丰满。相比之下,李逵杀虎的情节描写就显得单调了。
16.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士兵有一半去运送粮草了,只剩一半在城中,听说司马懿的兵来了,全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
17.A
18.诸葛亮是一个冷静、临危不惧、料事如神的人。
19.空城计
20.略
5